KxngDemon
2022-01-25T19:37:34+00:00
趁放假回家玩了下r9000p上面的5800h,把数据测出来之后,发现有几个大问题实在不得不吐槽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电压给的特别高,来看一下5800h的电压频率曲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9aQ2p-4xa8KsT3cSrf-g6.png.medium.jpg[/img]
可以发现1.0v之后一直到最高的1.45v,电压频率曲线基本是线性的。挑几个数据出来看:
4.45G@1.45v
4.30G@1.4v
4.05G@1.3v
3.85G@1.2v
3.60G@1.1v
3.20G@1.0v
玩过桌面端zen3超频、对zen3的电压频率有个大概概念的人看到这些数据可能已经感到窒息了
如果把相同的频率给5600x跑,可能电压直接往下拉个0.2-0.3v都能毫无压力
并且曲线的斜率非常陡峭,基本是0.04v才换来加0.1G。作为参考,IU在达到高频拐点之前(一般对应4.8-5.2G),是0.02v加0.1G。
我只能理解为为了保证良品率,让随便一个renoir硅渣拿出来都能当5800h用,才会把电压给的这么高
陡峭的电压频率曲线直接带来第二个问题,5800h满载给高功耗的收益很低
来看一下全核跑r23的功耗分数曲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9aQ2p-aso7KzT3cSr5-eq.png.medium.jpg[/img]
40瓦之前的能耗比,以及性能随功耗增加的幅度是很不错的,核心每瓦分数有300左右。刚好40瓦对应的电压就是1.0v左右。
但50瓦之后一直到75瓦,只能用多的功耗喂狗来形容。
50瓦对应的电压是1.1v,分数11800,核心每瓦分数260;75瓦对应的电压是1.22v,分数12950,核心每瓦分数185
多给了50%的功耗,分数仅仅增加9%,核心每瓦分数(能耗比)暴降30%。
第三个问题,个人认为是最严重的一个,轻载下令人不忍直视的垃圾能耗比。
来看一下1、2线程开/关睿频跑r23的数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9aQ2p-3w8wKmT3cSim-5v.png.medium.jpg[/img]
关睿频跑3.15G@1.0v,core每瓦分数都在300左右,表现不错;
开睿频跑4.45G@1.44v,core每瓦分数只有100左右,只有关睿频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在移动端上出现能忍?作为参考,作为桌面U大火炉的12900k的package每瓦分数,在超频到5.2G的时候都有130
这波是以300%-350%的核心功耗增加为代价,换取的仅40%的频率提升。这已经不只是功耗喂狗了,是变成核弹自爆了
1.45v另外造成的高热密度、高积热、高温度问题我就不提了。
如果移动端AU能像IU用XTU那样随便调教电压,我还能把电压修一修,这5800h大幅度降压之后的表现应该还是可以的
然而ryzen master不支持移动端AU,那么我的评价是:寄
这U也就只适合在windows电源计划里把最大处理器状态设置到99%、关掉睿频,3.15G凑合用了。起码关掉睿频之后温度功耗、能耗比表现还是不错的
这样用就不要再去想单线程性能了,本来移动端AU的睿频响应速度就慢,频率低点响应再慢点,大概感官上也没多么明显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电压给的特别高,来看一下5800h的电压频率曲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9aQ2p-4xa8KsT3cSrf-g6.png.medium.jpg[/img]
可以发现1.0v之后一直到最高的1.45v,电压频率曲线基本是线性的。挑几个数据出来看:
4.45G@1.45v
4.30G@1.4v
4.05G@1.3v
3.85G@1.2v
3.60G@1.1v
3.20G@1.0v
玩过桌面端zen3超频、对zen3的电压频率有个大概概念的人看到这些数据可能已经感到窒息了
如果把相同的频率给5600x跑,可能电压直接往下拉个0.2-0.3v都能毫无压力
并且曲线的斜率非常陡峭,基本是0.04v才换来加0.1G。作为参考,IU在达到高频拐点之前(一般对应4.8-5.2G),是0.02v加0.1G。
我只能理解为为了保证良品率,让随便一个renoir硅渣拿出来都能当5800h用,才会把电压给的这么高
陡峭的电压频率曲线直接带来第二个问题,5800h满载给高功耗的收益很低
来看一下全核跑r23的功耗分数曲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9aQ2p-aso7KzT3cSr5-eq.png.medium.jpg[/img]
40瓦之前的能耗比,以及性能随功耗增加的幅度是很不错的,核心每瓦分数有300左右。刚好40瓦对应的电压就是1.0v左右。
但50瓦之后一直到75瓦,只能用多的功耗喂狗来形容。
50瓦对应的电压是1.1v,分数11800,核心每瓦分数260;75瓦对应的电压是1.22v,分数12950,核心每瓦分数185
多给了50%的功耗,分数仅仅增加9%,核心每瓦分数(能耗比)暴降30%。
附原始表格数据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9aQ2p-gs8zK13T3cSie-e3.png.medium.jpg[/img]
第三个问题,个人认为是最严重的一个,轻载下令人不忍直视的垃圾能耗比。
来看一下1、2线程开/关睿频跑r23的数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30/9aQ2p-3w8wKmT3cSim-5v.png.medium.jpg[/img]
关睿频跑3.15G@1.0v,core每瓦分数都在300左右,表现不错;
开睿频跑4.45G@1.44v,core每瓦分数只有100左右,只有关睿频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在移动端上出现能忍?作为参考,作为桌面U大火炉的12900k的package每瓦分数,在超频到5.2G的时候都有130
这波是以300%-350%的核心功耗增加为代价,换取的仅40%的频率提升。这已经不只是功耗喂狗了,是变成核弹自爆了
1.45v另外造成的高热密度、高积热、高温度问题我就不提了。
如果移动端AU能像IU用XTU那样随便调教电压,我还能把电压修一修,这5800h大幅度降压之后的表现应该还是可以的
然而ryzen master不支持移动端AU,那么我的评价是:寄
这U也就只适合在windows电源计划里把最大处理器状态设置到99%、关掉睿频,3.15G凑合用了。起码关掉睿频之后温度功耗、能耗比表现还是不错的
这样用就不要再去想单线程性能了,本来移动端AU的睿频响应速度就慢,频率低点响应再慢点,大概感官上也没多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