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已爆!集装箱紧缺,中集集团利润大涨21倍。

JBOTW-avatar

JBOTW

2020-11-13T13:10:41+00:00

标题:全球集装箱运力失衡:运价飞涨港口拥堵,美欧对中国需求强劲

转自澎湃新闻

由于欧美疫情升温,很多国家生产能力不足,中国近期外贸出口迅速增加。

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其中,出口14.33万亿元,增长2.4%。在出口产品中,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共出口9084.1亿元,增长34.8%,除疫情防控相关的医卫用品外,“宅经济”相关产品、家具用品、生活必需品等的出口也增长显著。
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局势相对应的,是全球集装箱航运运力资源的明显不平衡。

在上海、宁波、连云港等大型港口,由于集装箱极度缺乏,运力受到较大影响,导致船舶停泊作业延误,部分货物延迟出口。

与此同时,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地港口则十分拥挤。英国的费列斯托则因塞港已宣布停收集装箱空柜,因为拥堵导致集装箱已从港口和配送中心蔓延至周边城乡。业内人士预计,英国港口的集装箱拥堵将持续到2021年年初。
据估计,澳大利亚各港口空集装箱的数量超过5万个。在美国市场,线上集装箱流转平台Container xChange报道称,西岸港口候港时间要4至5天,拖车等配套设施及人力的短缺带来的集装箱滞留港口问题也亟待解决。

亿海蓝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林书来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节奏不一,欧美有疫情二次暴发的迹象。因此率先回暖的中国有大量工业品向外运输,但回程的工业品却不多,这导致集装箱在全球流动的不顺畅。
“目前并不是缺箱子,只是不均衡。”林书来解释道,全球集装箱航运原本是个循环,例如从中国走到新加坡、欧洲、中东,再回到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不同货物的转运。

但是疫情的发生打乱了这个“闭环”,“欧美从中国进口很多货物,但因为仍受疫情影响,人力和配套设施短缺导致空箱子走不出来。”林书来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国内会出现“一箱难求”的情况,事实上今年5、6月开始,这种情况就已经出现了。

贸易的不平衡和运力流动的“不顺畅”带来的是运价的不对等。业内人士分析,当前美国运往亚洲的货物,每大箱(40TEU)运价多数仅在400到500美元,而亚洲运往美西的货物,每大箱运价超过3800美元,运往美东则超过4600美元。

中集集团近日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则表示,目前公司集装箱订单已排至2021年春节前后。

[url]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069197[/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