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rolysis
2021-01-03T10:49:44+00:00
最近在微信阅读上读一本叫《不平等的代价》的书。这本书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写的,软件上显示有一千多页。
这本书大段大段的内容都是在讲美国社会如何如何地不平等,在我看来都是些很无聊的陈述,老生常谈了,读的让人打瞌睡。因为我本人并不相信一些美吹公知的说法,而且类似的书我已经度过好几本,比如作者的另外一本书——《美国真相》。不过读到下面这一段的时候我突然就不困了。
“高盛集团的总裁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说得相当直白:精明的投资者不会或至少不应该依赖信任。那些购买了银行所售产品得人都是成年人,他们本应该事先把情况弄得更清楚些;他们也本应该知道高盛集团既有手段也有动力去设计那些会失败的产品,同时也有手段去造成信息不对称,即他们对于产品得了解要多于购买者,并且也有手段去利用这些信息不对称”。
也就是说高盛故意设计一些客户注定会赔钱的产品来诈骗客户的钱财。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竟然还有这种操作,本来高盛帮助希腊财务造假混进欧盟在我看来已经很无耻了,但毕竟还是在维护客户的利益。现在高盛让我认识到它是一点职业道德也没有。接着想到的就是一段《纪念刘和珍君》——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美国金融业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更夸张的是,在美国的制度设计下,像高盛这样的金融机构在捅了篓子之后居然还可以“too big to fail”,拿了政府救济继续捅娄子,政府兜底,好处我拿。最后我想到的是冯小刚的出演:“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04/-7Q5-32ziZ2cT1kS8c-4p.gif[/img]
难怪作者一直说美国是“Of the 1%, by the 1%, for the 1%”
这本书大段大段的内容都是在讲美国社会如何如何地不平等,在我看来都是些很无聊的陈述,老生常谈了,读的让人打瞌睡。因为我本人并不相信一些美吹公知的说法,而且类似的书我已经度过好几本,比如作者的另外一本书——《美国真相》。不过读到下面这一段的时候我突然就不困了。
“高盛集团的总裁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说得相当直白:精明的投资者不会或至少不应该依赖信任。那些购买了银行所售产品得人都是成年人,他们本应该事先把情况弄得更清楚些;他们也本应该知道高盛集团既有手段也有动力去设计那些会失败的产品,同时也有手段去造成信息不对称,即他们对于产品得了解要多于购买者,并且也有手段去利用这些信息不对称”。
也就是说高盛故意设计一些客户注定会赔钱的产品来诈骗客户的钱财。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竟然还有这种操作,本来高盛帮助希腊财务造假混进欧盟在我看来已经很无耻了,但毕竟还是在维护客户的利益。现在高盛让我认识到它是一点职业道德也没有。接着想到的就是一段《纪念刘和珍君》——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美国金融业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更夸张的是,在美国的制度设计下,像高盛这样的金融机构在捅了篓子之后居然还可以“too big to fail”,拿了政府救济继续捅娄子,政府兜底,好处我拿。最后我想到的是冯小刚的出演:“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04/-7Q5-32ziZ2cT1kS8c-4p.gif[/img]
难怪作者一直说美国是“Of the 1%, by the 1%, for th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