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wuff
2020-07-15T17:09:08+00:00
巴拿马白脸卷尾猴(Cebus capucinus)会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互相戳对方的鼻子,以测试它们的“友谊”和建立社交关系。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21/-7Q5-2e2eZbT3cSu4-mj.jpg.medium.jpg[/img]
在哥斯达黎加,有一群白脸卷尾猴,它们会互相拔毛,把手指戳进对方的鼻子里,撬开别人的下巴。这些行为没有明显的目的,并且有时候看起来相当不愉快和危险。一只名叫拿破仑的卷尾猴特别淘气,他多次从其他卷尾猴身上拔下棉花球大小的毛,然后放进嘴里。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洛马斯巴布达猴项目主任苏珊·佩里(Susan Perry)说:"另一只猴子会想把自己的头发拿回来,所以他们必须尝试撬开他的嘴。"该项目对哥斯达黎加洛马斯德巴布达生物保护区的白脸卷尾猴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
白面卷尾猴(Cebus capucinus)的活动范围: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21/-7Q5-9zkkKyT3cSio-b6.jpg[/img]
来源:Martins-Junior et. al,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July/Sept.2018
虽然哥斯达黎加其他地方的卷尾猴群体偶尔也会出现这些行为,但佩里注意到它们似乎在洛马斯巴布达猴中更常见。她和研究团队在15年的时间里,在50多只洛马斯-巴布达猴中记录了近450次这些行为的实例。近80%的成员至少与另一只猴子进行了一次仪式化的交流。
在6月份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佩里和他的同事马可·斯莫拉(Marco Smolla)解释了他们的理论,为什么这群猴子会发展出一系列独特的,看似无用的行为: 他们说,这些行为相当于仪式化的行为,旨在测试社会纽带。因为这些行为只在这一个群体中被记录到这个程度,这也是卷尾猴可以拥有独特和不断发展的文化的一个证据。
友谊的考验
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白脸卷尾猴的大脑与身体大小的比例与黑猩猩相当,这通常标志着先进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系统,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莎拉·布鲁斯南(Sarah Brosnan)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所以佩里知道,这个猴群之所以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不舒服的仪式上,一定是有什么好的理由的,仪式被定义为一套通常是重复性的、缺乏明显目的的动作。
"当你看到一只猴子把手指塞进另一只猴子的鼻子里时,几乎有一种内脏反应,"布鲁斯南说。"我觉得很了不起......那只被戳鼻孔的猴子还挺开心的坐在那里。这说明,对它们来说,这个动作很重要[某种程度上]--否则,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佩里的工作建立在进化生物学家阿莫兹·扎哈维(Amotz Zahavi)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描述的关于社会纽带测试的假说之上。
《国家地理》杂志的探险家佩里说:“扎哈维的纽带测试假说背后的想法是,一些动物会对另一个动物施加压力,以衡量它的反应--从而得到对方最诚实的反应。”
换句话说,正如谚语所说,冲突彰显个性。卷尾猴需要了解彼此的性格,以加强社会联系,因为正是这些联系决定了它们在群体中的地位。它们的地位反过来又会影响它们的生殖成功,安全和获得食物的机会。
以拿破仑为例,他的行为是对其他猴子对他的攻击性是否感到安慰的考验,也是对那些猴子是否愿意把脆弱的手指伸进拿破仑的嘴里来取回它们的毛发的考验。佩里说,拿破仑有一种“特别有创意的纽带测试方法”。这可能会让很多猴子感到不快,因为拿破仑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佩里认为,当“猴际关系”暧昧时,这种纽带测试的做法是最有用的,因为这些测试可以提供有关其他猴子的反应和对不舒服的容忍度的信息。这对于指导未来的社会行为--以及发展盟友--是很有用的。
视频(巴拿马白脸卷尾猴的奇特社交行为):[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9SM-WVfEho[/url]
猴子也有“圣物”
对于这些卷尾猴来说,它们的仪式还包括来回传递一个看似无用的物体。因为这些物品似乎拥有某种特殊而又短暂的意义,所以佩里称它们为 "圣物"。
连续交换圣物,如一块树皮或一簇头发,是卷尾猴测试与同伴关系强度的另一种方式。这种交换可能是有风险的,因为它可能包括伸进另一只猴子的嘴里去捞东西。也可以更好玩,猴子们只是把一个物体从一个递给另一个。
布鲁斯南将这些基于对象的互动比作儿时的游乐场游戏。“孩子们玩的棍子本身可能并不重要”她说,“但他们来回传递棍子的这件事,以及你必须以特定的方式敲击滑梯才能进入秘密会所的这个规定,似乎与卷尾猴们所做的事情一模一样。”
虽然人类和卷尾猴有着非常不同的仪式和对物品的依恋,但这些交流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灵长类进化的思考,以及这些仪式的来源--它们是生来就会还是通过文化习得的?
佩里计划研究这些仪式化的互动是如何在猴子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演变的。她说,这可以为了解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仪式如何产生和变化提供一个窗口。
(完)
原文标题:Monkeys poke each other’s noses, pull hair in odd rituals
原文链接:[url]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2020/07/monkeys-perform-strange-rituals-to-test-friends/[/url]
原文作者:CORRYN WETZEL
原文发表时间:2020年7月20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21/-7Q5-2e2eZbT3cSu4-mj.jpg.medium.jpg[/img]
在哥斯达黎加,有一群白脸卷尾猴,它们会互相拔毛,把手指戳进对方的鼻子里,撬开别人的下巴。这些行为没有明显的目的,并且有时候看起来相当不愉快和危险。一只名叫拿破仑的卷尾猴特别淘气,他多次从其他卷尾猴身上拔下棉花球大小的毛,然后放进嘴里。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洛马斯巴布达猴项目主任苏珊·佩里(Susan Perry)说:"另一只猴子会想把自己的头发拿回来,所以他们必须尝试撬开他的嘴。"该项目对哥斯达黎加洛马斯德巴布达生物保护区的白脸卷尾猴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
白面卷尾猴(Cebus capucinus)的活动范围: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21/-7Q5-9zkkKyT3cSio-b6.jpg[/img]
来源:Martins-Junior et. al,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July/Sept.2018
虽然哥斯达黎加其他地方的卷尾猴群体偶尔也会出现这些行为,但佩里注意到它们似乎在洛马斯巴布达猴中更常见。她和研究团队在15年的时间里,在50多只洛马斯-巴布达猴中记录了近450次这些行为的实例。近80%的成员至少与另一只猴子进行了一次仪式化的交流。
在6月份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佩里和他的同事马可·斯莫拉(Marco Smolla)解释了他们的理论,为什么这群猴子会发展出一系列独特的,看似无用的行为: 他们说,这些行为相当于仪式化的行为,旨在测试社会纽带。因为这些行为只在这一个群体中被记录到这个程度,这也是卷尾猴可以拥有独特和不断发展的文化的一个证据。
友谊的考验
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白脸卷尾猴的大脑与身体大小的比例与黑猩猩相当,这通常标志着先进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系统,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莎拉·布鲁斯南(Sarah Brosnan)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所以佩里知道,这个猴群之所以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不舒服的仪式上,一定是有什么好的理由的,仪式被定义为一套通常是重复性的、缺乏明显目的的动作。
"当你看到一只猴子把手指塞进另一只猴子的鼻子里时,几乎有一种内脏反应,"布鲁斯南说。"我觉得很了不起......那只被戳鼻孔的猴子还挺开心的坐在那里。这说明,对它们来说,这个动作很重要[某种程度上]--否则,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佩里的工作建立在进化生物学家阿莫兹·扎哈维(Amotz Zahavi)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描述的关于社会纽带测试的假说之上。
《国家地理》杂志的探险家佩里说:“扎哈维的纽带测试假说背后的想法是,一些动物会对另一个动物施加压力,以衡量它的反应--从而得到对方最诚实的反应。”
换句话说,正如谚语所说,冲突彰显个性。卷尾猴需要了解彼此的性格,以加强社会联系,因为正是这些联系决定了它们在群体中的地位。它们的地位反过来又会影响它们的生殖成功,安全和获得食物的机会。
以拿破仑为例,他的行为是对其他猴子对他的攻击性是否感到安慰的考验,也是对那些猴子是否愿意把脆弱的手指伸进拿破仑的嘴里来取回它们的毛发的考验。佩里说,拿破仑有一种“特别有创意的纽带测试方法”。这可能会让很多猴子感到不快,因为拿破仑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佩里认为,当“猴际关系”暧昧时,这种纽带测试的做法是最有用的,因为这些测试可以提供有关其他猴子的反应和对不舒服的容忍度的信息。这对于指导未来的社会行为--以及发展盟友--是很有用的。
视频(巴拿马白脸卷尾猴的奇特社交行为):[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9SM-WVfEho[/url]
猴子也有“圣物”
对于这些卷尾猴来说,它们的仪式还包括来回传递一个看似无用的物体。因为这些物品似乎拥有某种特殊而又短暂的意义,所以佩里称它们为 "圣物"。
连续交换圣物,如一块树皮或一簇头发,是卷尾猴测试与同伴关系强度的另一种方式。这种交换可能是有风险的,因为它可能包括伸进另一只猴子的嘴里去捞东西。也可以更好玩,猴子们只是把一个物体从一个递给另一个。
布鲁斯南将这些基于对象的互动比作儿时的游乐场游戏。“孩子们玩的棍子本身可能并不重要”她说,“但他们来回传递棍子的这件事,以及你必须以特定的方式敲击滑梯才能进入秘密会所的这个规定,似乎与卷尾猴们所做的事情一模一样。”
虽然人类和卷尾猴有着非常不同的仪式和对物品的依恋,但这些交流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灵长类进化的思考,以及这些仪式的来源--它们是生来就会还是通过文化习得的?
佩里计划研究这些仪式化的互动是如何在猴子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演变的。她说,这可以为了解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仪式如何产生和变化提供一个窗口。
(完)
原文标题:Monkeys poke each other’s noses, pull hair in odd rituals
原文链接:[url]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2020/07/monkeys-perform-strange-rituals-to-test-friends/[/url]
原文作者:CORRYN WETZEL
原文发表时间: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