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totoxicology
2020-07-30T03:11:58+00:00
原文链接:[url]https://mp.weixin.qq.com/s/iFkeTkegYEupqhGjm1x0RQ[/url]
7月15号,柯震东的新电影《打喷嚏》(又名不倒侠)在台湾上映了,今儿老蒋关注了一下票房——首映前5天,全台票房近1800万台币(约人民币450万)。
看样子,吸毒并没影响柯震东在娱乐圈继续吸金。
讽刺的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
画面里,林依晨给柯震东剪头发,意外呼应了成龙在房祖名出狱后上演的“从头开始”。
“不倒侠”三个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只要站起来,就不算输。”
瞧瞧,多么励志。
柯震东的确又站起来了。
事实上,他从没倒下过,2014年他吸毒被捕后,行政拘留了15天就被放出来了,他舒舒服服地吸了两年毒,只需要坐牢15天,就能继续享受他光鲜亮丽的人生。
再之前的吸毒艺人,也都只经历了很短暂的行政拘留,就重获自由了:
张默,获刑6个月,罚款5000元;
房祖名8年吸毒史,获刑6个月,罚款2000;
被曝有多年吸毒史的陈羽凡,行政拘留不到一个月就出来了;
最近吸毒上热搜的卡姆,获刑8个月,罚款2000;
嘴硬的牛萌萌,因为吸毒这已经是第二次被行政拘留,依旧理直气壮地在社交平台上为自己辩解脱罪……
吸毒,明星们只需要付出这么一点点代价,并且他们都有机会再“站起来”。
禁毒,每年有360多名缉毒警察再也站不起来。
对安守本分的我们来说,毒品是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违禁品。
而在我们关注不到的地区,毒品会以一种更加公开而暧昧的姿态介入人们的生活,他们一出生,就和毒品绑在了一起。
被毒品吸走的人
在很多国家,贫穷和毒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假如你出生在一个贫民窟,你周围就可能所有人都吸食大麻,甚至干脆吸海洛因、冰毒。
因为你父母吸毒,所以你出生的时候身体就不会太健康,又因为要购买毒品,家里总是一贫如洗。
你的朋友会吸毒,并且他们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大麻没什么,试一试不会上瘾。
你的同学也吸毒,假如你不吸,就会被他们当成书呆子、怪咖孤立起来,你甚至会因此被霸凌。
从小生长在这种环境里,有多少人能从毒品的泥淖里拔出脚来?
电影《湄公河行动》里的娃娃兵
毒品,是许多国家避之不及的苦难,许多生在和平国家的人却迫不及待主动送人头。
一个叫BrianPollett的插画师曾想去死,他决定在20天时间内连续服用不同的毒品,每天把吸食的感觉画成一幅画,如果20天结束,他还活着,他将会好好生活。
第一天,他吸食了丁烯。这种曾用于壮阳药的成分,让他感觉整个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心脏,全身都随着心脏律动。
第二天,他吸食了G.H.B(gamma-Hydroxybutyricacid,伽玛羟基丁酸)。这种药物正常情况下被用于治疗失眠、抑郁和发作性嗜睡症等,也被一些运动员当兴奋剂。BrianPollett尝试后没有迎来一夜安眠,他清醒而平静地躺了一夜,觉得自己像海上漂浮的泡沫。
第三天是可卡因,就是鸦片的提取物。他感到头晕目眩。
第四天是THC(Tetrahydrocannabinol,四氢大麻酚),也就是大麻。这是BrianPollett的最爱,也是他吸食了好多年的毒品。搭配一杯加了柚子的冰镇啤酒,他开始吞云吐雾,感受到无尽的安慰和舒爽。
接着是被多国管制的MXE、笑气、DMT、MDMA(摇头丸)等等……
画面就像大部分吸毒者说的那样:飘飘欲仙,如梦似幻。就是不在人间。
吸毒的效果是累积制的,不是每次吸一点就能获得同样的快感,一旦成瘾,往往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体验到第一次接触时的“惊艳”。
剂量控制不好还会死人,停止吸食,戒断反应会带来无尽的痛不欲生。
因此,一旦沾上,几乎没人能摆脱它。尤其当毒品不仅随处可得,而且还白菜价出售。
在南美最大的城市巴西圣保罗市中心,有一个“吸毒村”,这个数千人聚在一起吸毒的地方,正好挨着著名的圣保罗音乐大厅。
这里盛行一种叫“crack”的毒品。
相对于海洛因,这种毒品价格更低廉,而且去年价格在10巴西雷亚尔左右,今年降价到1~2巴西雷亚尔,这让更多瘾君子选择吸食Crack。
为了凑钱买毒品,瘾君子们经常到吸毒村附近行乞,强行给正在等红灯的车辆擦拭挡风玻璃,车主们通常会赏他们1~2巴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77~3.54元),这点儿钱足够让他们买一个Crack来撑过半天或者一天。
他们还会通过从事处理尸体的工作来赚钱。
吸毒村人口上千,由巴西最大的贩毒集团PCC掌控,这里出现的尸体要么是吸毒过量死亡,要么是被PCC干掉的。
瘾君子们处理一具尸体就可以得到10巴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7元),想必不少瘾君子看到同村人的尸体,第一反应可能是高兴……
遍布巴西的贫民窟里,年轻貌美的女性是巴西毒贩眼中最珍贵的猎物。
因为她们一旦吸毒成瘾又缺乏经济来源,就会通过卖淫来换钱,从而成为支持毒品销售的重要工具。
为了买到廉价的毒品,有些女孩们只要大约1美元就会出卖自己的肉体。不少卖淫女孩是警察局的“常客”,面对警察就像在街上遇到隔壁邻居似的亲切自然。
贫民窟里的卖淫女孩
这是个缉毒警察都拯救不了的毒品王国。
毒贩和警察经常发生激烈的枪战,电光火石、枪林弹雨都是小场面,当地居民早就习以为常。
情况相似的还有墨西哥。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墨西哥就是美国市场最重要的毒品来源国。每年美墨之间的毒品交易额保守估计约为190亿~290亿美元,占墨西哥全国GDP(2013年)的1%~2%。
更多时候,毒品以另一种形式残害着墨西哥平民。
2016年,墨西哥围绕毒品展开的战争共导致23000人死亡,仅次于因内战死亡50000人的叙利亚。
在墨西哥,毒贩和警察、毒贩和毒贩之间每天都会发生激战,无辜的平民被打死简直再正常不过,没人能保证自己活到明天。
可能今天还和你聊着怎么给小女儿赚学费的邻居,明天就死在毒贩枪下横尸街头。
去年10月,墨西哥警方悄悄逮捕了前最大毒枭的儿子,结果警察中有人向毒贩走漏了风声。
这场突如其来的抓捕瞬间激怒了贩毒集团,他们集结人马包围了城市,打算从军队手里抢人。
好歹是武装警察和部队,墨西哥警方没太把毒贩当回事儿,坚持要带走毒枭儿子。
但他们小瞧了毒贩们的决心,经过将近72小时的激战,警方8名步兵和一个长官直接成了毒贩的人质。
发生枪战的城市有一百多万人口,直接被这场大型武斗吓得瘫痪。
开车路过的人被互相射击的军警和毒贩逼停,住得靠近战区的居民,前一秒还屁颠屁颠拿出手机看热闹,下一秒就被点燃车辆的爆炸炸伤。
最后,墨西哥总统宣布:为了保护我们的人员和城市的宁静,我们决定不逮捕耗子(前大毒枭儿子)。
走了走了,不抓人了,耗子还你们,官兵还给我。
这是一个总统都需要向毒贩服软求饶的国家,活着全靠运气。
但是哪怕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冲突的致死人数超过了伊拉克和阿富汗,该地区获得的媒体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却少得多。这些一向自诩民主的国家,根本没有能力保护平民免遭任何形式的毒品荼毒。
此外,还有一个大家关注比较少的毒品大国——阿富汗。
作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阿富汗占领了全世界90%以上的毒品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毒品生产与输出国。
上图是1990-2013年阿富汗种植罂粟的面积,之后每年都会增长。而2001年的产量之所以出奇的低,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911事件,不过,当美国入侵之后,罂粟产量增速一年比一年猛。
在阿富汗的一些地区,6岁到18岁之间的孩子也会吸毒,为了赚钱,他们还会收集罂粟,并且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们走私到伊朗和相邻的其他国家。
作为原产国,海洛因在阿富汗同样随处可得,并且非常便宜,每克1美元。对于吸毒者而言,对高纯度海洛因的需求甚至高过食物。
在阿富汗,毒品这种厄运,从童年时期就缠上了孩子。
11岁的塔利克和他14岁的哥哥哈米德手中展示的是海洛因胶囊,这是他们打算运送到伊朗的。
他们要吞服5到7个5克的胶囊,跟成年人一起混出边境就要吃泻药排出海洛因胶囊,然后交给成人。
之所以选择儿童进行毒品交易,就在于孩子不易被怀疑,即使被抓也通常会从轻发落。
即使在东欧国家,只要生活在底层,只要政府不作为,毒品就能波及到任何平民。
乌克兰妓女达吉雅娜曾为了买毒品而出卖身体,结果她患上了艾滋病。
更糟糕的是,她还把毒瘾和艾滋病统统遗传给了她的两个儿子。
他们想过去戒毒,但成本太高了,只能放弃。
她在困境中的束手无策让两个儿子都不待见她,小儿子甚至还当面指责她:“坏妈妈,一切都怪你”!
在毒品泛滥的地方,也曾有人靠努力和一点运气差点摆脱贫穷的厄运。但是太难了,原本飞黄腾达的人生总能被毒品拦腰折断。
在与云南“一墙之隔”的缅北,沿着边境线遍布着难民营,这个灰色地带被贫穷、疾病和昔日战争的问题困扰,毒品问题在当地尤为严重。
在6号界桩难民营的戒毒所里,一个有着15年吸毒史的中年男人很自豪地说起自己的经历。
他在28岁就赚到150多万人民币,钱赚得太多就像想尝试新东西,当时一小瓶毒品只要45元,香皂盒大小的毒品1300元就能买到,他跟朋友们一起整盒整盒地吸,感觉就像上天似的,什么烦恼都没有……
还有一名叫恩光的38岁中年人,因为吸毒,近两年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体重仅仅90斤,走路腿都不听使唤,他脱掉上衣,瘦得皮包骨头。同在戒毒所的狱友都断言他会死在这里。
恩光说,他要活着走出去,等戒掉毒瘾,就挣点钱结婚,好好过日子。
他抓了一只老鼠装在瓶子里当宠物,天气好的时候,恩光还会带着老鼠来监狱门口晒太阳。
狱友们都开他玩笑,说他都活不过他的宠物老鼠。
老鼠的寿命通常不会超过两年,但愿想过普通日子的信念,能让恩光活下去。
图片资料来自:X博士
戒毒成功一个必备的条件是与毒品环境相隔绝,然而生在缅北,吸毒像嗑瓜子一样平常,除非远走他乡,否则无法摆脱毒品的统摄。
这种统摄同样影响着毒贩。
在中缅边境上,贩毒者的一大特征在于家族传承。如果你是毒枭的孩子,那你几乎生来就是毒贩,命运同样没给你提供其他选项。
毒瘾发作时的感觉,就像一万只蟑螂在脑子里爬,抓心挠肺,人根本坐不住,只能蜷在地上,他们会用烟头烫自己,用刀子划伤自己,渴望借一点疼痛驱逐一下这种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吸毒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毁倾向,嗑大了还会狂躁得六亲不认上街砍人,骇人听闻的情境在这些被毒品统摄的国家随处都在上演。
社会动荡、国力不强、经济衰退、普遍贪腐,人民看不到国家的希望,毒品就会趁虚而入。
生在毒窟长在毒窟的年轻人,大概率也会死于毒窟。
无论吸毒者还是贩毒者,无能的政府都没有给他们太多人生的选择权。
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那些在贫民窟里的吸毒者,那些一出生就被毒品包围的青少年,你很难责备他们什么,国家的无能成为个体的苦难,将千千万万百姓推上毒品犯罪的绝路。
而在中国,染上毒品只能赖自己,这是自找的。
中国是世界上毒品打击最严厉的国家,或许身在其中的我们,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但老蒋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安全,意味着中国的缉毒警察要时刻与最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展开最危险的战斗。
有人悬赏百万,要他人头落地
数据显示,85%~90%的吸毒者在戒毒之后都会复吸。
毒瘾本来就很难从生理上彻底根除,一旦身边出现毒品,复吸几乎成为必然。彻底切断毒品来源才是禁毒的根本。
所以禁毒工作从不是一日之功,这场持久战,中国缉毒警察已经与毒贩们激战38年了。
1982年,为了打击毒品犯罪,中国第一支缉毒队在云南成立。
一副手铐,一个公文包,一把手枪。
这就是新中国缉毒队成立之初,每个缉毒警察所有的装备。
他们没有足够先进的装备,也没有成熟的系统部署,但那时候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全世界最穷凶极恶的毒贩。
除了手枪,毒贩们还拥有各式武器,反坦克雷、手榴弹、步枪、机枪、冲锋枪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四零火箭筒,每个贩毒集团几乎都有自己的小型军火库。
1992年平远街事件中缴获的武器
陈建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牺牲的缉毒警察。
在1987年的一次卧底行动中,他不慎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在通讯技术不够发达的年代,他联系不到支援,只能孤身以一敌五与毒贩殊死搏斗。
最终寡不敌众,被毒贩用土枪击中右腹,后被其他毒贩围攻,当场牺牲。
年仅25岁。
等同事赶过去发现他时,他的身体在西南地区阴冷的冬日里早已僵硬。
直到遗体入殓,他的眼睛都睁大着,右手还保持着扣动扳机的姿势。
对这些死里求生的一线缉毒警察而言,能死于激战竟然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少缉毒警察在卧底行动中暴露的后果、毒贩的残忍程度,是那些支持吸毒明星复出的人,根本想象不到的。
1986年,时任云南缉毒队长的黄仲权在执行卧底任务时不慎暴露,十几个人对他严刑拷打。
毒贩把他吊在树上毒打,锋利的铁丝从他锁骨处穿透,用烟头烫他的身体,再把辣椒水洒在溃烂的伤口上、灌在眼睛里……
非人的折磨整整持续了6个小时,黄仲权浑身上下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被解救时,黄仲权几乎快要死去,肋骨全部断裂、四肢骨折、腰椎颈椎断裂、内脏严重受损。
这些伤害一直折磨着黄仲权,直到2011年,他的身体最终撑不住,因病去世。
毒贩何以这么残忍?
90年代初期,从金三角出来的毒品,在云南境内贩运利润是每公斤1万元人民币,到了广州是10万块,再到香港就是10万美元。
因为巨额暴利,让毒贩根本无惧中国警察的打击力度,他们心里的算盘是:哪怕我死了,我贩毒赚的钱也足够让我的家人过好日子了。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不少家族贩毒集团让当地毒品屡禁不止。
在90年代,云南平远镇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贩毒集团。1979年以来,战争使得毒贩们的武器数量、质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手枪、手榴弹之内已经随处可见,甚至连冲锋枪、轻机枪、火箭筒也可以搞到。
公安部估计:仅在平远街私藏的军用武器弹药,至少可以武装一个野战营。
1991年,中共云南省委在平远镇派驻了近千人的工作组,但这帮嚣张惯了的毒贩根本没把工作组放在眼里,隔三差五还给工作组打电话进行威胁,村里有红白喜事,他们还鸣枪代替鞭炮,进出门随身带枪,完全无视工作组的存在。
他们甚至还炸死了前来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
种种恶行,终于让政府部门出动3000多名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历时三个月,共抓捕毒贩800多人,收缴枪支1000多支。
尽管历尽艰难,警方最终还是拔除了平远镇这颗毒瘤,但中国的禁毒战争远远没有终止。
几十年间,警方虽然在不断加大对贩毒、吸毒的打击力度,但毒贩们也在变本加厉地升级对缉毒警察的报复。
有些缉毒警察为了拦截毒贩,被炸得血肉模糊;有的因为断了毒贩财路,在90年代就有人悬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要其人头落地。
有的只因为走在街上被孩子叫了一声爸爸,三天后,全家被灭口……
缉毒警察也是普通人,也是谁的丈夫,谁的父亲,谁的儿子。他们也有胆怯,也有恐惧……他们的离开,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空洞。
一名叫王世洲的缉毒警察牺牲了,他85岁的老母亲被人搀扶到他的灵柩前,老母亲站稳后,朝着闭了眼的儿子狠狠地抽了一巴掌,因为儿子背弃承诺,走到了她前头。
她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又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攒了一辈子的7颗碎银,小心翼翼地塞进儿子嘴里,盼他来生能过得轻松一些……
每年都有360多名缉毒警察牺牲,而这背后,是360多个破碎的家庭、无数颗滴血的心。
前一秒还在求饶,下一秒就拔出了刀
在禁毒战争中,警方除了要跟毒贩拼谁拳头硬,还要和规模不同的贩毒团伙斗智。
毒贩走私毒品,会把毒品藏在鞋垫、汽车备胎里,甚至藏在身体里。
在没有红外探测和其他探测装备的年代,毒品检查,全靠海关、边防工作人员和缉毒警察的严谨和细致,以及繁重的工作量。
有的毒贩被抓现行后,企图贿赂现场的缉毒警察,狡诈的毒贩先用弱势的姿态苦苦哀告,让警察放自己一马,结果前一秒还在请求警察收下毒资,下一秒就找机会拔刀刺向警察。
到今天,毒品走私的方式更加五花八门。
上个月被捕的脱口秀演员卡姆,吸毒案件背后,还暗藏着一张辐射全国多地的大麻制售网。
卡姆的“供应商”是个小型贩毒团伙,顶端是一名女毒品承包商,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操纵几名零售贩,有分工、有组织地贩卖大麻,仅在上海贩卖的大麻就超过了10公斤。
大麻的价格目前是500元一克,对于不差钱的艺人来说,金额虽然不大,但整个交易过程完全没有现金参与。
毒品交易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下家要通过购买虚拟币,上家根据虚拟币的实时价值,把毒资汇算成虚拟币值,下家要在交易网站上购买相应数量的虚拟币,再把虚拟币的编号、密码等信息转给上家,才能完成毒资交易。
上家通常会把大麻伪装成茶叶或中药,通过快递发给下家。单次交易量通常不会超过两公斤。由于包装和掩饰都很具有迷惑性,很难被发现。
不过,再狡猾的狐狸,也敌不过好猎手。
经过两个多月的跟踪调查,警察在河南某地乡下的一处山坳里发现了大麻种植基地。
400多株大麻,套种在玉米、生姜等庄稼里,乍一看就是普通农田。离大麻种植基地几公里外的一个房子里,是这伙毒贩的小仓库,冰箱里储存着晒干的50多公斤大麻。
也有些“良心”卖家会在寄给下家的大麻里附赠几颗大麻种子,于是就有贫穷买家会尝试自己种植大麻。
非法种植大麻,在中国内地并不是个例。
2020年以来,仅淮安这一座城市,就已经破获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刑事案件67起,抓获嫌犯67名,共计铲除毒品原植物10.6万株。
这个10072平方千米、生活着将近500万人的苏北中心城市,尚且隐藏着毒品原植物种植基地,这个比例放大到全国,很难估算出全国还隐藏着多少“毒品的土地”。
即使缉毒警察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毒品依然悄悄以各种形式潜伏在我们身边。
比如一些新型毒品会被伪装成补脑用的“聪明药”,夜店、KTV里用来助兴的“嗨气球”,这些新型的第三代毒品最直接的风险,除了死亡还有更多令人担忧的未知。
甚至此前在一些外卖软件上,还有店铺、商家隐晦地贩卖吸毒用品。
我们总说自己能为缉毒警察做的不多,这种时候恰恰需要我们的个人力量,拒绝毒品、及时举报、向社会发声,这些我能做到,相信你们也可以。
写在最后:
有人忙着复出捞钱,有人连一生平安都是奢望;
有人台前光鲜亮丽台下众星捧月,有人却默默无闻,深埋黄土;
有人出狱后,摇身一变成了改过自新好青年,有人死了,亲朋致爱都无法到墓前多看一眼……
我心疼每一个用血与肉换来和平与安宁的缉毒警察。
我们笃信自己离毒品很远,因为他们离毒品很近。
但令我痛心的是,每当有艺人、明星被曝吸毒时,总有人替他们求情:
涉毒艺人说一句演员是高危职业、片场生活多么不容易,就能用“励志”人设收割粉丝同情心,然后把自己轻轻松松挣来的几千万揣进口袋拿去吸毒,被发现了还要哭诉自己压力真的很大。
而给他们提供毒品的毒贩收到钱,转身就买了更好的装备来抵抗警察的追捕,不觉得讽刺吗?
在和平年代,每年公安系统牺牲的缉毒警察数量是其他警种的4.9倍,受伤率高出10倍,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因为缉毒献出生命。
没人能替牺牲的缉毒警察来原谅吸毒者。
只要我们对任何吸毒者保持宽容,这个世界的人间炼狱,就会一直存在。
给吸毒明星一个机会,谁来给牺牲的缉毒警复生的机会?
吸毒艺人重新做人,不是不行。
但是想重新做明星?
麻烦歇歇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31/-7Q5-8pnlXkZ5mT3cScq-9p.gif.medium.jpg[/img]
当年看到大娘这个新闻视频真是说不出的心塞,唉
7月15号,柯震东的新电影《打喷嚏》(又名不倒侠)在台湾上映了,今儿老蒋关注了一下票房——首映前5天,全台票房近1800万台币(约人民币450万)。
看样子,吸毒并没影响柯震东在娱乐圈继续吸金。
讽刺的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
画面里,林依晨给柯震东剪头发,意外呼应了成龙在房祖名出狱后上演的“从头开始”。
“不倒侠”三个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只要站起来,就不算输。”
瞧瞧,多么励志。
柯震东的确又站起来了。
事实上,他从没倒下过,2014年他吸毒被捕后,行政拘留了15天就被放出来了,他舒舒服服地吸了两年毒,只需要坐牢15天,就能继续享受他光鲜亮丽的人生。
再之前的吸毒艺人,也都只经历了很短暂的行政拘留,就重获自由了:
张默,获刑6个月,罚款5000元;
房祖名8年吸毒史,获刑6个月,罚款2000;
被曝有多年吸毒史的陈羽凡,行政拘留不到一个月就出来了;
最近吸毒上热搜的卡姆,获刑8个月,罚款2000;
嘴硬的牛萌萌,因为吸毒这已经是第二次被行政拘留,依旧理直气壮地在社交平台上为自己辩解脱罪……
吸毒,明星们只需要付出这么一点点代价,并且他们都有机会再“站起来”。
禁毒,每年有360多名缉毒警察再也站不起来。
对安守本分的我们来说,毒品是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违禁品。
而在我们关注不到的地区,毒品会以一种更加公开而暧昧的姿态介入人们的生活,他们一出生,就和毒品绑在了一起。
被毒品吸走的人
在很多国家,贫穷和毒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假如你出生在一个贫民窟,你周围就可能所有人都吸食大麻,甚至干脆吸海洛因、冰毒。
因为你父母吸毒,所以你出生的时候身体就不会太健康,又因为要购买毒品,家里总是一贫如洗。
你的朋友会吸毒,并且他们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大麻没什么,试一试不会上瘾。
你的同学也吸毒,假如你不吸,就会被他们当成书呆子、怪咖孤立起来,你甚至会因此被霸凌。
从小生长在这种环境里,有多少人能从毒品的泥淖里拔出脚来?
电影《湄公河行动》里的娃娃兵
毒品,是许多国家避之不及的苦难,许多生在和平国家的人却迫不及待主动送人头。
一个叫BrianPollett的插画师曾想去死,他决定在20天时间内连续服用不同的毒品,每天把吸食的感觉画成一幅画,如果20天结束,他还活着,他将会好好生活。
第一天,他吸食了丁烯。这种曾用于壮阳药的成分,让他感觉整个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心脏,全身都随着心脏律动。
第二天,他吸食了G.H.B(gamma-Hydroxybutyricacid,伽玛羟基丁酸)。这种药物正常情况下被用于治疗失眠、抑郁和发作性嗜睡症等,也被一些运动员当兴奋剂。BrianPollett尝试后没有迎来一夜安眠,他清醒而平静地躺了一夜,觉得自己像海上漂浮的泡沫。
第三天是可卡因,就是鸦片的提取物。他感到头晕目眩。
第四天是THC(Tetrahydrocannabinol,四氢大麻酚),也就是大麻。这是BrianPollett的最爱,也是他吸食了好多年的毒品。搭配一杯加了柚子的冰镇啤酒,他开始吞云吐雾,感受到无尽的安慰和舒爽。
接着是被多国管制的MXE、笑气、DMT、MDMA(摇头丸)等等……
画面就像大部分吸毒者说的那样:飘飘欲仙,如梦似幻。就是不在人间。
吸毒的效果是累积制的,不是每次吸一点就能获得同样的快感,一旦成瘾,往往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体验到第一次接触时的“惊艳”。
剂量控制不好还会死人,停止吸食,戒断反应会带来无尽的痛不欲生。
因此,一旦沾上,几乎没人能摆脱它。尤其当毒品不仅随处可得,而且还白菜价出售。
在南美最大的城市巴西圣保罗市中心,有一个“吸毒村”,这个数千人聚在一起吸毒的地方,正好挨着著名的圣保罗音乐大厅。
这里盛行一种叫“crack”的毒品。
相对于海洛因,这种毒品价格更低廉,而且去年价格在10巴西雷亚尔左右,今年降价到1~2巴西雷亚尔,这让更多瘾君子选择吸食Crack。
为了凑钱买毒品,瘾君子们经常到吸毒村附近行乞,强行给正在等红灯的车辆擦拭挡风玻璃,车主们通常会赏他们1~2巴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77~3.54元),这点儿钱足够让他们买一个Crack来撑过半天或者一天。
他们还会通过从事处理尸体的工作来赚钱。
吸毒村人口上千,由巴西最大的贩毒集团PCC掌控,这里出现的尸体要么是吸毒过量死亡,要么是被PCC干掉的。
瘾君子们处理一具尸体就可以得到10巴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7元),想必不少瘾君子看到同村人的尸体,第一反应可能是高兴……
遍布巴西的贫民窟里,年轻貌美的女性是巴西毒贩眼中最珍贵的猎物。
因为她们一旦吸毒成瘾又缺乏经济来源,就会通过卖淫来换钱,从而成为支持毒品销售的重要工具。
为了买到廉价的毒品,有些女孩们只要大约1美元就会出卖自己的肉体。不少卖淫女孩是警察局的“常客”,面对警察就像在街上遇到隔壁邻居似的亲切自然。
贫民窟里的卖淫女孩
这是个缉毒警察都拯救不了的毒品王国。
毒贩和警察经常发生激烈的枪战,电光火石、枪林弹雨都是小场面,当地居民早就习以为常。
情况相似的还有墨西哥。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墨西哥就是美国市场最重要的毒品来源国。每年美墨之间的毒品交易额保守估计约为190亿~290亿美元,占墨西哥全国GDP(2013年)的1%~2%。
更多时候,毒品以另一种形式残害着墨西哥平民。
2016年,墨西哥围绕毒品展开的战争共导致23000人死亡,仅次于因内战死亡50000人的叙利亚。
在墨西哥,毒贩和警察、毒贩和毒贩之间每天都会发生激战,无辜的平民被打死简直再正常不过,没人能保证自己活到明天。
可能今天还和你聊着怎么给小女儿赚学费的邻居,明天就死在毒贩枪下横尸街头。
去年10月,墨西哥警方悄悄逮捕了前最大毒枭的儿子,结果警察中有人向毒贩走漏了风声。
这场突如其来的抓捕瞬间激怒了贩毒集团,他们集结人马包围了城市,打算从军队手里抢人。
好歹是武装警察和部队,墨西哥警方没太把毒贩当回事儿,坚持要带走毒枭儿子。
但他们小瞧了毒贩们的决心,经过将近72小时的激战,警方8名步兵和一个长官直接成了毒贩的人质。
发生枪战的城市有一百多万人口,直接被这场大型武斗吓得瘫痪。
开车路过的人被互相射击的军警和毒贩逼停,住得靠近战区的居民,前一秒还屁颠屁颠拿出手机看热闹,下一秒就被点燃车辆的爆炸炸伤。
最后,墨西哥总统宣布:为了保护我们的人员和城市的宁静,我们决定不逮捕耗子(前大毒枭儿子)。
走了走了,不抓人了,耗子还你们,官兵还给我。
这是一个总统都需要向毒贩服软求饶的国家,活着全靠运气。
但是哪怕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冲突的致死人数超过了伊拉克和阿富汗,该地区获得的媒体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却少得多。这些一向自诩民主的国家,根本没有能力保护平民免遭任何形式的毒品荼毒。
此外,还有一个大家关注比较少的毒品大国——阿富汗。
作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阿富汗占领了全世界90%以上的毒品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毒品生产与输出国。
上图是1990-2013年阿富汗种植罂粟的面积,之后每年都会增长。而2001年的产量之所以出奇的低,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911事件,不过,当美国入侵之后,罂粟产量增速一年比一年猛。
在阿富汗的一些地区,6岁到18岁之间的孩子也会吸毒,为了赚钱,他们还会收集罂粟,并且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们走私到伊朗和相邻的其他国家。
作为原产国,海洛因在阿富汗同样随处可得,并且非常便宜,每克1美元。对于吸毒者而言,对高纯度海洛因的需求甚至高过食物。
在阿富汗,毒品这种厄运,从童年时期就缠上了孩子。
11岁的塔利克和他14岁的哥哥哈米德手中展示的是海洛因胶囊,这是他们打算运送到伊朗的。
他们要吞服5到7个5克的胶囊,跟成年人一起混出边境就要吃泻药排出海洛因胶囊,然后交给成人。
之所以选择儿童进行毒品交易,就在于孩子不易被怀疑,即使被抓也通常会从轻发落。
即使在东欧国家,只要生活在底层,只要政府不作为,毒品就能波及到任何平民。
乌克兰妓女达吉雅娜曾为了买毒品而出卖身体,结果她患上了艾滋病。
更糟糕的是,她还把毒瘾和艾滋病统统遗传给了她的两个儿子。
他们想过去戒毒,但成本太高了,只能放弃。
她在困境中的束手无策让两个儿子都不待见她,小儿子甚至还当面指责她:“坏妈妈,一切都怪你”!
在毒品泛滥的地方,也曾有人靠努力和一点运气差点摆脱贫穷的厄运。但是太难了,原本飞黄腾达的人生总能被毒品拦腰折断。
在与云南“一墙之隔”的缅北,沿着边境线遍布着难民营,这个灰色地带被贫穷、疾病和昔日战争的问题困扰,毒品问题在当地尤为严重。
在6号界桩难民营的戒毒所里,一个有着15年吸毒史的中年男人很自豪地说起自己的经历。
他在28岁就赚到150多万人民币,钱赚得太多就像想尝试新东西,当时一小瓶毒品只要45元,香皂盒大小的毒品1300元就能买到,他跟朋友们一起整盒整盒地吸,感觉就像上天似的,什么烦恼都没有……
还有一名叫恩光的38岁中年人,因为吸毒,近两年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体重仅仅90斤,走路腿都不听使唤,他脱掉上衣,瘦得皮包骨头。同在戒毒所的狱友都断言他会死在这里。
恩光说,他要活着走出去,等戒掉毒瘾,就挣点钱结婚,好好过日子。
他抓了一只老鼠装在瓶子里当宠物,天气好的时候,恩光还会带着老鼠来监狱门口晒太阳。
狱友们都开他玩笑,说他都活不过他的宠物老鼠。
老鼠的寿命通常不会超过两年,但愿想过普通日子的信念,能让恩光活下去。
图片资料来自:X博士
戒毒成功一个必备的条件是与毒品环境相隔绝,然而生在缅北,吸毒像嗑瓜子一样平常,除非远走他乡,否则无法摆脱毒品的统摄。
这种统摄同样影响着毒贩。
在中缅边境上,贩毒者的一大特征在于家族传承。如果你是毒枭的孩子,那你几乎生来就是毒贩,命运同样没给你提供其他选项。
毒瘾发作时的感觉,就像一万只蟑螂在脑子里爬,抓心挠肺,人根本坐不住,只能蜷在地上,他们会用烟头烫自己,用刀子划伤自己,渴望借一点疼痛驱逐一下这种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吸毒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毁倾向,嗑大了还会狂躁得六亲不认上街砍人,骇人听闻的情境在这些被毒品统摄的国家随处都在上演。
社会动荡、国力不强、经济衰退、普遍贪腐,人民看不到国家的希望,毒品就会趁虚而入。
生在毒窟长在毒窟的年轻人,大概率也会死于毒窟。
无论吸毒者还是贩毒者,无能的政府都没有给他们太多人生的选择权。
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那些在贫民窟里的吸毒者,那些一出生就被毒品包围的青少年,你很难责备他们什么,国家的无能成为个体的苦难,将千千万万百姓推上毒品犯罪的绝路。
而在中国,染上毒品只能赖自己,这是自找的。
中国是世界上毒品打击最严厉的国家,或许身在其中的我们,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但老蒋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的安全,意味着中国的缉毒警察要时刻与最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展开最危险的战斗。
有人悬赏百万,要他人头落地
数据显示,85%~90%的吸毒者在戒毒之后都会复吸。
毒瘾本来就很难从生理上彻底根除,一旦身边出现毒品,复吸几乎成为必然。彻底切断毒品来源才是禁毒的根本。
所以禁毒工作从不是一日之功,这场持久战,中国缉毒警察已经与毒贩们激战38年了。
1982年,为了打击毒品犯罪,中国第一支缉毒队在云南成立。
一副手铐,一个公文包,一把手枪。
这就是新中国缉毒队成立之初,每个缉毒警察所有的装备。
他们没有足够先进的装备,也没有成熟的系统部署,但那时候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全世界最穷凶极恶的毒贩。
除了手枪,毒贩们还拥有各式武器,反坦克雷、手榴弹、步枪、机枪、冲锋枪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四零火箭筒,每个贩毒集团几乎都有自己的小型军火库。
1992年平远街事件中缴获的武器
陈建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牺牲的缉毒警察。
在1987年的一次卧底行动中,他不慎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在通讯技术不够发达的年代,他联系不到支援,只能孤身以一敌五与毒贩殊死搏斗。
最终寡不敌众,被毒贩用土枪击中右腹,后被其他毒贩围攻,当场牺牲。
年仅25岁。
等同事赶过去发现他时,他的身体在西南地区阴冷的冬日里早已僵硬。
直到遗体入殓,他的眼睛都睁大着,右手还保持着扣动扳机的姿势。
对这些死里求生的一线缉毒警察而言,能死于激战竟然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不少缉毒警察在卧底行动中暴露的后果、毒贩的残忍程度,是那些支持吸毒明星复出的人,根本想象不到的。
1986年,时任云南缉毒队长的黄仲权在执行卧底任务时不慎暴露,十几个人对他严刑拷打。
毒贩把他吊在树上毒打,锋利的铁丝从他锁骨处穿透,用烟头烫他的身体,再把辣椒水洒在溃烂的伤口上、灌在眼睛里……
非人的折磨整整持续了6个小时,黄仲权浑身上下鲜血淋漓痛不欲生。
被解救时,黄仲权几乎快要死去,肋骨全部断裂、四肢骨折、腰椎颈椎断裂、内脏严重受损。
这些伤害一直折磨着黄仲权,直到2011年,他的身体最终撑不住,因病去世。
毒贩何以这么残忍?
90年代初期,从金三角出来的毒品,在云南境内贩运利润是每公斤1万元人民币,到了广州是10万块,再到香港就是10万美元。
因为巨额暴利,让毒贩根本无惧中国警察的打击力度,他们心里的算盘是:哪怕我死了,我贩毒赚的钱也足够让我的家人过好日子了。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不少家族贩毒集团让当地毒品屡禁不止。
在90年代,云南平远镇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贩毒集团。1979年以来,战争使得毒贩们的武器数量、质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手枪、手榴弹之内已经随处可见,甚至连冲锋枪、轻机枪、火箭筒也可以搞到。
公安部估计:仅在平远街私藏的军用武器弹药,至少可以武装一个野战营。
1991年,中共云南省委在平远镇派驻了近千人的工作组,但这帮嚣张惯了的毒贩根本没把工作组放在眼里,隔三差五还给工作组打电话进行威胁,村里有红白喜事,他们还鸣枪代替鞭炮,进出门随身带枪,完全无视工作组的存在。
他们甚至还炸死了前来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
种种恶行,终于让政府部门出动3000多名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历时三个月,共抓捕毒贩800多人,收缴枪支1000多支。
尽管历尽艰难,警方最终还是拔除了平远镇这颗毒瘤,但中国的禁毒战争远远没有终止。
几十年间,警方虽然在不断加大对贩毒、吸毒的打击力度,但毒贩们也在变本加厉地升级对缉毒警察的报复。
有些缉毒警察为了拦截毒贩,被炸得血肉模糊;有的因为断了毒贩财路,在90年代就有人悬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要其人头落地。
有的只因为走在街上被孩子叫了一声爸爸,三天后,全家被灭口……
缉毒警察也是普通人,也是谁的丈夫,谁的父亲,谁的儿子。他们也有胆怯,也有恐惧……他们的离开,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空洞。
一名叫王世洲的缉毒警察牺牲了,他85岁的老母亲被人搀扶到他的灵柩前,老母亲站稳后,朝着闭了眼的儿子狠狠地抽了一巴掌,因为儿子背弃承诺,走到了她前头。
她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又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攒了一辈子的7颗碎银,小心翼翼地塞进儿子嘴里,盼他来生能过得轻松一些……
每年都有360多名缉毒警察牺牲,而这背后,是360多个破碎的家庭、无数颗滴血的心。
前一秒还在求饶,下一秒就拔出了刀
在禁毒战争中,警方除了要跟毒贩拼谁拳头硬,还要和规模不同的贩毒团伙斗智。
毒贩走私毒品,会把毒品藏在鞋垫、汽车备胎里,甚至藏在身体里。
在没有红外探测和其他探测装备的年代,毒品检查,全靠海关、边防工作人员和缉毒警察的严谨和细致,以及繁重的工作量。
有的毒贩被抓现行后,企图贿赂现场的缉毒警察,狡诈的毒贩先用弱势的姿态苦苦哀告,让警察放自己一马,结果前一秒还在请求警察收下毒资,下一秒就找机会拔刀刺向警察。
到今天,毒品走私的方式更加五花八门。
上个月被捕的脱口秀演员卡姆,吸毒案件背后,还暗藏着一张辐射全国多地的大麻制售网。
卡姆的“供应商”是个小型贩毒团伙,顶端是一名女毒品承包商,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操纵几名零售贩,有分工、有组织地贩卖大麻,仅在上海贩卖的大麻就超过了10公斤。
大麻的价格目前是500元一克,对于不差钱的艺人来说,金额虽然不大,但整个交易过程完全没有现金参与。
毒品交易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下家要通过购买虚拟币,上家根据虚拟币的实时价值,把毒资汇算成虚拟币值,下家要在交易网站上购买相应数量的虚拟币,再把虚拟币的编号、密码等信息转给上家,才能完成毒资交易。
上家通常会把大麻伪装成茶叶或中药,通过快递发给下家。单次交易量通常不会超过两公斤。由于包装和掩饰都很具有迷惑性,很难被发现。
不过,再狡猾的狐狸,也敌不过好猎手。
经过两个多月的跟踪调查,警察在河南某地乡下的一处山坳里发现了大麻种植基地。
400多株大麻,套种在玉米、生姜等庄稼里,乍一看就是普通农田。离大麻种植基地几公里外的一个房子里,是这伙毒贩的小仓库,冰箱里储存着晒干的50多公斤大麻。
也有些“良心”卖家会在寄给下家的大麻里附赠几颗大麻种子,于是就有贫穷买家会尝试自己种植大麻。
非法种植大麻,在中国内地并不是个例。
2020年以来,仅淮安这一座城市,就已经破获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刑事案件67起,抓获嫌犯67名,共计铲除毒品原植物10.6万株。
这个10072平方千米、生活着将近500万人的苏北中心城市,尚且隐藏着毒品原植物种植基地,这个比例放大到全国,很难估算出全国还隐藏着多少“毒品的土地”。
即使缉毒警察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毒品依然悄悄以各种形式潜伏在我们身边。
比如一些新型毒品会被伪装成补脑用的“聪明药”,夜店、KTV里用来助兴的“嗨气球”,这些新型的第三代毒品最直接的风险,除了死亡还有更多令人担忧的未知。
甚至此前在一些外卖软件上,还有店铺、商家隐晦地贩卖吸毒用品。
我们总说自己能为缉毒警察做的不多,这种时候恰恰需要我们的个人力量,拒绝毒品、及时举报、向社会发声,这些我能做到,相信你们也可以。
写在最后:
有人忙着复出捞钱,有人连一生平安都是奢望;
有人台前光鲜亮丽台下众星捧月,有人却默默无闻,深埋黄土;
有人出狱后,摇身一变成了改过自新好青年,有人死了,亲朋致爱都无法到墓前多看一眼……
我心疼每一个用血与肉换来和平与安宁的缉毒警察。
我们笃信自己离毒品很远,因为他们离毒品很近。
但令我痛心的是,每当有艺人、明星被曝吸毒时,总有人替他们求情:
涉毒艺人说一句演员是高危职业、片场生活多么不容易,就能用“励志”人设收割粉丝同情心,然后把自己轻轻松松挣来的几千万揣进口袋拿去吸毒,被发现了还要哭诉自己压力真的很大。
而给他们提供毒品的毒贩收到钱,转身就买了更好的装备来抵抗警察的追捕,不觉得讽刺吗?
在和平年代,每年公安系统牺牲的缉毒警察数量是其他警种的4.9倍,受伤率高出10倍,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因为缉毒献出生命。
没人能替牺牲的缉毒警察来原谅吸毒者。
只要我们对任何吸毒者保持宽容,这个世界的人间炼狱,就会一直存在。
给吸毒明星一个机会,谁来给牺牲的缉毒警复生的机会?
吸毒艺人重新做人,不是不行。
但是想重新做明星?
麻烦歇歇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7/31/-7Q5-8pnlXkZ5mT3cScq-9p.gif.medium.jpg[/img]
当年看到大娘这个新闻视频真是说不出的心塞,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