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在讨论地震时高层安全还是低层安全,作为建筑业从业人士,来科普一点建筑内避震知识吧。

Matti G-avatar

Matti G

2020-07-06T02:51:19+00:00

首先要知道的一件事是现在国内的建筑只要在地震带或附近的都有抗震设计。从设计角度上来说,一般楼房的抗震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换句话来说就是除非地震等级过高,一般都不会倒。当然如果过高了,除非楼层低,否则没机会逃出去。而且我国的设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设计的结构一般都高于需要的标准,举个例子,一座桥要求的最高荷载是200t,但设计会设计成最高可承受400t的荷载。冗余设计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偷工减料。
当然规范归规范,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的情况是很多的,但一般施工中的偷工减料都是放大梁柱的箍筋的间距,和板的分布筋间距。梁柱的主筋不会动,不过并不排除有丧心病狂的施工单位和胆大包天的监理(我们这就有个绿地小区用瘦身钢筋被抓到现行的,最后谈妥的补偿结果是毛坯改精装,如果发生大震那房子不一定能扛得住,我朋友还贪便宜买了[s:ac:哭笑])。这样做的房屋平时使用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抗震性能有所折扣,但得利于冗余设计,不是特大的地震问题都不是很大。
下面给个常见房屋安全性排名:剪力墙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现在成市里面新建的楼房基本都是剪力墙框架结构和框架结构,在这种房子里面遇到地震避震是有讲究的,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远超填充墙,所以避震的时候首选剪力墙,剪力墙中稳定性最好的是十字型,不过很少见,其次是T型,最次是L型,按你能找到的最好的结构缩在角落里。三角结构可以大几率的撑住掉下来的板。填充墙边不要躲,虽然有构造柱和拉结筋,但是填充墙仍然扛不住较大的剪力。如果是框架结构,就找个和墙连接的柱子角落躲着。
有点事先说这么多,并不是设计相关的专业可能有的地方有错,欢迎谭友挑刺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