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个事,为什么我们普通话翻译到英文要变口音

Gooddayx-avatar

Gooddayx

放洋屁才洋气[s:ac:哭笑]
Parkour-avatar

Parkour

我猜一开始是因为英语没有四个声调吧,不过现在似乎有让老外按我们读音走的趋势
ChaoticSleeper-avatar

ChaoticSleeper

基于音标啊,可乐,汉堡不也是这样么
Flakes-avatar

Flakes

因为有些音他们发不出来
𝘪'𝘮 𝘢 𝘱𝘰𝘵𝘢𝘵𝘰𝘰-avatar

𝘪'𝘮 𝘢 𝘱𝘰𝘵𝘢𝘵𝘰𝘰

因为老外不会字正腔圆。
Axweeeel-avatar

Axweeeel

人家美国也不叫美国,叫啊迈瑞坑
owlll-avatar

owlll

纽约没翻译成扭腰客啊[s:a2:不明觉厉]
Aston-avatar

Aston

不好意思,我现在都是按照中文发音来说专有词汇,谁惯着tmshab外国人,听不懂我拼出来[s:a2:鬼脸]
T.Dnui-avatar

T.Dnui

现在也主张念原音了,让他们自己适应去
BoastMortem-avatar

BoastMortem

音译啊哥哥,上海->shanghai = sofa->沙发。肯定要按目的语的发音习惯来念啊。
voidgear-avatar

voidgear

因为英文本身没有卷舌音。一般人发不出来。

就像你没有练过也不会发俄语小舌头颤音

日本人没有r音,同样的也是用l代替
Lynxaa-avatar

Lynxaa

片假名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你不能发一个别的语言没有的发音,然后强行说这才是对的
DrexyK-avatar

DrexyK

找几个句子读一下就知道了。英语单词声调没有变化,句子里突然一两个需要变调说起来会很累的。
odCEO-avatar

odCEO

你管可乐叫可乐还是考拉
翻译过去是给对方听的,肯定要照顾对方的语言习惯。中译英和英译中都一样。
民国时期的翻译习惯就是把西方人名翻译的时候中文化,比如Jameson翻译成詹孟升这一类的译法,考虑到那个时候读者对于中西方人名还没现在这么熟悉,其实是很不错的做法。

可口可乐是非常好的翻译案例,真严格音译,谁TM想喝 烤卡考拉
apophis-avatar

apophis

我们也叫可口可乐,没叫扣卡扣拉啊[s:ac:哭笑]
Acercom-avatar

Acercom

[s:ac:哭笑]实际无所谓啊 口语名词不重要
AdamuKD-avatar

AdamuKD

楼上有些回帖的怎么理解能力都有问题,问的是上海为什么在英文里发“伤害”的音,而不是“上海”的音,是音调的问题,跟音标、翻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