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sarmedYou
2024-11-11T13:29:09+00:00
三个多月开了1w公里,各方面可以说比较熟悉了,难得今天有空,就浅聊下新3p优缺点的个人感受吧。
先说缺点:
1、装配工艺在新3上仍然需提升,悬挂调硬后车厢震动比较大,个别异响就来了,必须调软才安静得下来,开着总有装配水平配不上悬架调教的感觉;
6000多公里开始主驾运动座椅靠背出现异响,试驾车当初也有这个问题,不清楚是设计还是装配原因;
后翼子板感觉装配不牢,习惯自己洗车,这车镀晶也是我做的,对各块钣金件还比较清楚,每回擦车到这位置总是咯吱响几下,看以后再去服务中心弄吧;
2、方向盘中心区有点粘滞,大概往左右偏2-3度的幅度,其实整个方向盘转向都不够利落,就是又精准又重以至于有点粘滞的感觉了,只是中心区更加明显;
3、自动雨刮懂的都懂;以及最近更新的自动开后备箱判定逻辑过于简单粗暴并不好用。
以上就是全部缺点了,其余的就都是优点了:
1、断档式领先的电门调教,包括线性程度和零延迟,我日常疯狂模式代步,得益于调教轻踩是很慵懒的,跟没睡醒一样,完全区别于油车的运动模式一点就窜,早晚高峰跟车完全没问题,需要动力时也不用切换驾驶模式,3秒级加速随传随到;
三种加速模式都没什么延迟,区别在于电门控制,同样开度的电门带来的加速完全不一样,对脚法要求越来越精准,我大概四五千公里后才常驻疯狂模式,熟练后倒不太费精力了,刚开始掌握不好电门开度还是挺有压力的,有人说特斯拉电耗子,人车合一很好开,核心就是电门响应,因为车子瞬时响应快,驾驶员对行车轨迹预判就精准,这是十分提升驾驶员信心的,越是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越会喜爱这种瞬时反馈,所以宝马保时捷的变速箱总是备受吹捧;
目前我试驾过的其他电车的电门,或延迟大或动力阶梯式突然爆发,导致多数路况动力储备根本用不到,也不敢用;
2、单踏板,盘3p的操控绕不开这个它,这也是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动力响应在评价一台车是否好开时是占很大比重的,零延迟的电门是单踏板的基础,也因为特斯拉断档领先的瞬时响应,所以目前只有它能做好单踏板,给予截然不同的驾驶体验,但熟练度门槛确实也有,熟悉前会比较折磨,这也是单踏板存在争议的原因,即便特斯拉车主也不是人人能接受,我老婆开就从来不用;
有的老哥可能发现跟在特斯拉后面很累,老是时快时慢,刹车灯还随缘亮(这点确实需优化),这是不同操控方式带来的差异,前车驾驶员可能只是电门开度微微2-3度变化,就导致后车得不断切换油门刹车才能跟上节奏,因为单踏板简化了行车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操作,一个踏板便足以应对80%以上的路况,结果就是车子节奏更快,驾驶员的操作及疲劳却更少了;
至于误踩,对于头脑清醒的驾驶员是不存在的,因为单踏板操控不能松开踏板,驾驶员需要持续判断踏板给多少开度以保持车距,所以抬起踏板减速的同时,得时刻关注减速力度是否充足,当真正需要刹车时,其实驾驶员早已考虑并准备好了。至于急刹的工况,从踏板抬起的时刻便开始制动了,相比转移到刹车踩下,可以争取半秒的刹车时间,时速100就是十几米的差距了。
其余的底盘、新3质感的提升等网上也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开过的车不算少了,特斯拉有它独特的魅力,另外这车离了单踏板不好盘,所以不得不花较多篇幅,期间有修改部分用语,尽量客观描述,各位看官理性看待即可。
先说缺点:
1、装配工艺在新3上仍然需提升,悬挂调硬后车厢震动比较大,个别异响就来了,必须调软才安静得下来,开着总有装配水平配不上悬架调教的感觉;
6000多公里开始主驾运动座椅靠背出现异响,试驾车当初也有这个问题,不清楚是设计还是装配原因;
后翼子板感觉装配不牢,习惯自己洗车,这车镀晶也是我做的,对各块钣金件还比较清楚,每回擦车到这位置总是咯吱响几下,看以后再去服务中心弄吧;
2、方向盘中心区有点粘滞,大概往左右偏2-3度的幅度,其实整个方向盘转向都不够利落,就是又精准又重以至于有点粘滞的感觉了,只是中心区更加明显;
3、自动雨刮懂的都懂;以及最近更新的自动开后备箱判定逻辑过于简单粗暴并不好用。
以上就是全部缺点了,其余的就都是优点了:
1、断档式领先的电门调教,包括线性程度和零延迟,我日常疯狂模式代步,得益于调教轻踩是很慵懒的,跟没睡醒一样,完全区别于油车的运动模式一点就窜,早晚高峰跟车完全没问题,需要动力时也不用切换驾驶模式,3秒级加速随传随到;
三种加速模式都没什么延迟,区别在于电门控制,同样开度的电门带来的加速完全不一样,对脚法要求越来越精准,我大概四五千公里后才常驻疯狂模式,熟练后倒不太费精力了,刚开始掌握不好电门开度还是挺有压力的,有人说特斯拉电耗子,人车合一很好开,核心就是电门响应,因为车子瞬时响应快,驾驶员对行车轨迹预判就精准,这是十分提升驾驶员信心的,越是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越会喜爱这种瞬时反馈,所以宝马保时捷的变速箱总是备受吹捧;
目前我试驾过的其他电车的电门,或延迟大或动力阶梯式突然爆发,导致多数路况动力储备根本用不到,也不敢用;
2、单踏板,盘3p的操控绕不开这个它,这也是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动力响应在评价一台车是否好开时是占很大比重的,零延迟的电门是单踏板的基础,也因为特斯拉断档领先的瞬时响应,所以目前只有它能做好单踏板,给予截然不同的驾驶体验,但熟练度门槛确实也有,熟悉前会比较折磨,这也是单踏板存在争议的原因,即便特斯拉车主也不是人人能接受,我老婆开就从来不用;
有的老哥可能发现跟在特斯拉后面很累,老是时快时慢,刹车灯还随缘亮(这点确实需优化),这是不同操控方式带来的差异,前车驾驶员可能只是电门开度微微2-3度变化,就导致后车得不断切换油门刹车才能跟上节奏,因为单踏板简化了行车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操作,一个踏板便足以应对80%以上的路况,结果就是车子节奏更快,驾驶员的操作及疲劳却更少了;
至于误踩,对于头脑清醒的驾驶员是不存在的,因为单踏板操控不能松开踏板,驾驶员需要持续判断踏板给多少开度以保持车距,所以抬起踏板减速的同时,得时刻关注减速力度是否充足,当真正需要刹车时,其实驾驶员早已考虑并准备好了。至于急刹的工况,从踏板抬起的时刻便开始制动了,相比转移到刹车踩下,可以争取半秒的刹车时间,时速100就是十几米的差距了。
其余的底盘、新3质感的提升等网上也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开过的车不算少了,特斯拉有它独特的魅力,另外这车离了单踏板不好盘,所以不得不花较多篇幅,期间有修改部分用语,尽量客观描述,各位看官理性看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