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kdog77
2021-09-10T04:57:25+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9qy9Kl.jpg.medium.jpg[/img]
当你在互联网上清晰地看到一位缉毒警察的照片时,意味着什么?
他已经牺牲了。
9月,正是秋高气爽,金风飒飒的日子。
只是,日历提醒我,27年前的9月,是云南缉毒警察'张从顺'牺牲的日子。
1994年9月,一次特大跨国毒贩抓捕行动中,张从顺和毒贩殊死搏斗遭暴力反抗,最后毒贩蓄意引爆手榴弹,为保护战友张从顺壮烈牺牲。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gk5fK16.jpg.medium.jpg[/img]
当年,他最小的儿子'张子权'只有10岁,刚懂得离别的含义。
纪录片里,泣不成声的张子权,用小手抹掉满脸的泪水,哽咽道:
“我一看见爹爹的照片,我就想哭。”
还带着稚气的声音,听得人心里一紧,鼻头发酸。[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1e82XkZ5hT3cSdc-7i.gif.medium.jpg[/img]
镜头一转,来到了26年后。
2020年4月,再次采访张从顺烈士的家人。
画面里,张子权已经不能露脸了。
义无反顾,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名缉毒警察。
只是未曾想,命运的莫测全押在这一家身上了。
距离那次采访仅仅过了8个月,再次回看纪录片,10岁的张子权哭泣的画面上方,赫然“陈列”着一条弹幕:
“张子权也牺牲了,满门忠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a1knK8.jpg.medium.jpg[/img]
2020年12月15日,距离父亲牺牲26年后,张子权也牺牲了,年仅36岁。
那张隐没在黑暗中的脸,最终以清晰的黑白照片的方式和父亲的照片一起,并列出现在公众面前。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fop6Kc.jpg.medium.jpg[/img]
也许,就在父亲牺牲的那个晚上,10岁的张子权直接跳过了不谙世事,认定了奉献一生的目标。
2007年,他毕业后投入工作,一开始并没有在禁毒一线,而是历经了多岗位的磨练。
4年后,张子权觉得自己足够成熟了,不会给父亲丢人,才主动申请调入缉毒一线。
很快,他就成长为禁毒支队的办案能手。
为成功侦办生产制造K粉原料的团伙案件,张子权冒着生命危险,在境外原始森林里蹲守跟踪20余天,终于找到制毒窝点;
执行抓捕行动时,明知对方是武装贩毒,张子权仍主动请战。在堵住目标车辆后,第一个冲上去亮明身份,强行打开车门,和同事控制了5名毒贩,缴获毒品40多公斤;
“当时很紧急,对方迟迟不开车门。我们后来还在车后备厢发现了一把枪。”张子权的同事回忆道。
冲在禁毒一线9年,张子权先后参与侦办重特大贩毒案件158起,缴获毒品27.7吨。
“每一次任务,大家都会第一个想到他,每个专案组都想让他参与,他办的案子质量非常高,从来没有被投诉过。”
张子权总说的一句话是:“我年轻,能承担就多承担一点!”
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再年轻的身体也扛不住无尽的消耗。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出差在外的张子权得知单位要组建抗疫禁毒先锋队,第一时间请缨,奔赴抗疫最前线,到输入任务最重、条件最艰苦的防疫卡点。
在一起重大涉疫跨国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后,张子权申请加入专案组,与战友辗转多地,在30多度的高温下身着防护服、尿不湿连续奋战17天,最终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就在这期间,有同事发现张子权状态不对,劝他休息,他摆摆手拒绝,又迅速投入工作,不久就倒下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katxKf.jpg.medium.jpg[/img]
12月15日19时,张子权同志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36岁就划下了生命的句点。
比他当年牺牲的父亲,还要年轻9岁。
中国几乎每天都有一名缉毒警察牺牲。
这是和平年代公认最危险的警种之一。
据统计,中国缉毒警察平均年龄停在41岁。
什么概念?1800年人类平均寿命是37岁。
也就说,今天,当一群人选择吸毒贩毒时;
另外一群人就已经接受了自己会比家人、普通人少活30多年的结局。
在这个壮烈的群像中,
我们不要忘记有这样一个家庭:
两代四警,一对父子,
相隔26年,倒在同一个岗位。
无论过了多久,
只要有人记得他们的牺牲,
就有人记得贩毒吸毒的恶,
中国的禁毒事业就有希望。
参考资料:
纪录片:《英雄三子》
中国长安网:《这17分钟看完,你还能接受吸毒明星复出吗》
当你在互联网上清晰地看到一位缉毒警察的照片时,意味着什么?
他已经牺牲了。
9月,正是秋高气爽,金风飒飒的日子。
只是,日历提醒我,27年前的9月,是云南缉毒警察'张从顺'牺牲的日子。
1994年9月,一次特大跨国毒贩抓捕行动中,张从顺和毒贩殊死搏斗遭暴力反抗,最后毒贩蓄意引爆手榴弹,为保护战友张从顺壮烈牺牲。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gk5fK16.jpg.medium.jpg[/img]
当年,他最小的儿子'张子权'只有10岁,刚懂得离别的含义。
纪录片里,泣不成声的张子权,用小手抹掉满脸的泪水,哽咽道:
“我一看见爹爹的照片,我就想哭。”
还带着稚气的声音,听得人心里一紧,鼻头发酸。[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1e82XkZ5hT3cSdc-7i.gif.medium.jpg[/img]
镜头一转,来到了26年后。
2020年4月,再次采访张从顺烈士的家人。
画面里,张子权已经不能露脸了。
义无反顾,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名缉毒警察。
只是未曾想,命运的莫测全押在这一家身上了。
距离那次采访仅仅过了8个月,再次回看纪录片,10岁的张子权哭泣的画面上方,赫然“陈列”着一条弹幕:
“张子权也牺牲了,满门忠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a1knK8.jpg.medium.jpg[/img]
2020年12月15日,距离父亲牺牲26年后,张子权也牺牲了,年仅36岁。
那张隐没在黑暗中的脸,最终以清晰的黑白照片的方式和父亲的照片一起,并列出现在公众面前。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fop6Kc.jpg.medium.jpg[/img]
也许,就在父亲牺牲的那个晚上,10岁的张子权直接跳过了不谙世事,认定了奉献一生的目标。
2007年,他毕业后投入工作,一开始并没有在禁毒一线,而是历经了多岗位的磨练。
4年后,张子权觉得自己足够成熟了,不会给父亲丢人,才主动申请调入缉毒一线。
很快,他就成长为禁毒支队的办案能手。
为成功侦办生产制造K粉原料的团伙案件,张子权冒着生命危险,在境外原始森林里蹲守跟踪20余天,终于找到制毒窝点;
执行抓捕行动时,明知对方是武装贩毒,张子权仍主动请战。在堵住目标车辆后,第一个冲上去亮明身份,强行打开车门,和同事控制了5名毒贩,缴获毒品40多公斤;
“当时很紧急,对方迟迟不开车门。我们后来还在车后备厢发现了一把枪。”张子权的同事回忆道。
冲在禁毒一线9年,张子权先后参与侦办重特大贩毒案件158起,缴获毒品27.7吨。
“每一次任务,大家都会第一个想到他,每个专案组都想让他参与,他办的案子质量非常高,从来没有被投诉过。”
张子权总说的一句话是:“我年轻,能承担就多承担一点!”
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再年轻的身体也扛不住无尽的消耗。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出差在外的张子权得知单位要组建抗疫禁毒先锋队,第一时间请缨,奔赴抗疫最前线,到输入任务最重、条件最艰苦的防疫卡点。
在一起重大涉疫跨国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后,张子权申请加入专案组,与战友辗转多地,在30多度的高温下身着防护服、尿不湿连续奋战17天,最终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就在这期间,有同事发现张子权状态不对,劝他休息,他摆摆手拒绝,又迅速投入工作,不久就倒下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16/-7Qj7m-katxKf.jpg.medium.jpg[/img]
12月15日19时,张子权同志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36岁就划下了生命的句点。
比他当年牺牲的父亲,还要年轻9岁。
中国几乎每天都有一名缉毒警察牺牲。
这是和平年代公认最危险的警种之一。
据统计,中国缉毒警察平均年龄停在41岁。
什么概念?1800年人类平均寿命是37岁。
也就说,今天,当一群人选择吸毒贩毒时;
另外一群人就已经接受了自己会比家人、普通人少活30多年的结局。
在这个壮烈的群像中,
我们不要忘记有这样一个家庭:
两代四警,一对父子,
相隔26年,倒在同一个岗位。
无论过了多久,
只要有人记得他们的牺牲,
就有人记得贩毒吸毒的恶,
中国的禁毒事业就有希望。
参考资料:
纪录片:《英雄三子》
中国长安网:《这17分钟看完,你还能接受吸毒明星复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