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foh
2020-05-25T05:15:10+00:00
小时候看过一个科幻短篇合集,里面有一篇就是主角去地心探险的故事,里面有独特的科技和人文环境,当时的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后来我长大了也再没有看到过其他相似的文章,地心相关的幻想是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s:ac:晕]
地心世界还是很有意思的
只是大家好像把目光都聚集在了海洋和外太空
网上关于地心人的故事还挺多的
说实话我也不懂为什么这类影视作品很少
历史是会循环的,再过10年人类又会喜欢上地下,再10年天上,再10年.....
我感觉随着科技进步对地心的那种想象已经逐渐被真实所取代了
就是现在一般认为地心就是温度比较高一坨而已,并不存在什么地心世界(我地理学的差,就是一层一层到最中心,好像高中地理课本都有说)
其实对地心的想象更多是早些时候的作品,电影里面比较出名的应该是地心历险记嘛,就像原来也有很多写月球的科幻,月球背面住着外星人啊什么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未知变成了已知,自然也就不进行想象了。
其实看科幻可以大致了解那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比如原来登月话题比较火热的时候对月球的想象就很多,现在人工智能逐渐要被开发出来,对人工智能的各种担忧期望也促成了很多科幻作品。可以预见日后如果要开始探索木星,或者是向太阳系外发射探测器,也会有相关的作品热潮
[quote][pid=424874508,21893805,1]Reply[/pid] Post by [uid=42733052]GodNorth[/uid] (2020-05-26 01:22):
我感觉随着科技进步对地心的那种想象已经逐渐被真实所取代了
就是现在一般认为地心就是温度比较高一坨而已,并不存在什么地心世界(我地理学的差,就是一层一层到最中心,好像高中地理课本都有说)
其实对地心的想象更多是早些时候的作品,电影里面比较出名的应该是地心历险记嘛,就像原来也有很多写月球的科幻,月球背面住着外星人啊什么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未知变成了已知,自然也就不进行想象了。
其实看科幻可以大致了解那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比如原来登月话题比较火热的时候对月球的想象就很多,现在人工智能逐渐要被开发[/quote]没有的,现在地心基本还是未知,从成分到结构再到温度,都不确定,只是存在生命甚至文明的可能性不高而已
比起浩瀚星河,地球只是一個小球,地球內部構造也一直出現在地理書上?編寫作者總喜歡更大的世界觀,而讀者更傾向對於未知的渴望。
刘慈欣有一篇《带上她的眼睛》,写的好极了,可惜我国的电影工业真是浪费人家的题材。
《带上她的眼睛》把地心世界的残酷和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对于美好世界的热爱写到了极致。
斯诺登当年曝光地底人,说美国政府天天收到地底人的资料,不也没人关心吗?
[quote][pid=424877522,21893805,1]Reply[/pid] Post by [uid=23508342]牧神这样子[/uid] (2020-05-26 01:52):
刘慈欣有一篇《带上她的眼睛》,写的好极了,可惜我国的电影工业真是浪费人家的题材。
《带上她的眼睛》把地心世界的残酷和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对于美好世界的热爱写到了极致。
斯诺登当年曝光地底人,说美国政府天天收到地底人的资料,不也没人关心吗?[/quote]啊?[s:ac:晕]最后一句详细讲讲?
因为地底战车实在做不出来,没法有效扩展探险空间。带着整个工程队有啥可看的。
儒勒凡尔纳《地心游记》:1864年
莫霍面发现:1909
古登堡面发现:1914
在地球内部圈层已经被研究出来了之后 留给作家的空间就太小了
只能像大刘《带上她的眼睛》一样打打擦边球
地心历险记作者是儒勒·凡尔纳,当时有可能想到的所有科幻方向都写了,海底,月亮,地心等等
平均厚度17千米厚的地壳都没挖穿,又如何去探索半径6371千米的地球呢?
我猜岩石层下面应该是无穷无尽的熔岩与火焰。
挖着挖着,挖出一个拉格纳罗斯。[s:ac:晕]
有没有外星人,离开地球后我们会怎么生活,这个我们完全不了解,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可地心多半是没有啥地底人的[s:ac:哭笑],以后也不大可能移居地底[s:ac:哭笑],自然是没什么好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