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ons_Wrld
2021-11-03T05:19:05+00:00
其实《忐忑》到底高不高级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从原来群嘲的神婆的“神曲”现在变成了龚琳娜老师的天籁…
写这个主要是想举个例。
其实对我本人来说,更为切身的例子是《天堂》,小时候听这歌不说嘲讽,听惯了流行芭乐的我完全是把这首歌当消遣哼的…
直到后来腾格尔在歌手舞台上唱这首歌,才真的是被震惊到了,也思考了一下是自己浅薄了。 这歌唱得好,写得也是极具感情及气势的。
那么还有一些什么歌是以前听不懂被低估,实际上其艺术价值非常高的呢
天堂感觉是被以前的音响坑了
忐忑是民间不认可,记得那些学院派还是认可的
龚老师在没唱神曲之前我觉得还是挺神的
血色浪漫里那几首曲子把我的魂儿都勾走了一半儿
没人觉得忐忑好听,只不过是龚琳娜牛逼而已。最开始大众审美跟不上被嘲讽,后来又洗白的,我只能想到周杰伦。
[quote][pid=565035589,29377332,1]Reply[/pid] Post by [uid=42437721]AngeloC[/uid] (2021-11-10 13:31):
波西米亚狂想曲[/quote]元素过多了 四个段落风格迥异 炫技的一首歌
之所以这么出名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live aid单独把第二段抽出来唱了
在忐忑大范围流行之前,确实是龚琳娜作为人声实验的一部试验性作品来表演的。行内人士都觉得很厉害。但也就是个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
直到某一年搬到湖南台跨年晚会上时,再配上夸张的妆容和脸谱,以及字幕看似一本正经的解说,就开始全民娱乐化成神曲了[s:ac:偷笑]
我说个更早的,86版西游记的云宫迅音,现在很多人一听到这首音乐马上就能想到西游记,但当时这首歌刚面世就被主流媒体批判,认为是对中国古典名著的亵渎,就因为用了电音,后来是杨导顶着压力硬上了
我喜欢这歌原因挺简单[s:ac:哭笑]每一段我都很喜欢,放在一起也没什么坏处[s:ac:哭笑]
另外就是给我一种在现实困境中挣扎的感觉[s:a2:偷吃]
大众审美跟不上的音乐一般只会小众流行,就别说被嘲讽了,听过的都没几个。
现在大部分音乐其实正相反,审美趣味过低,导致成为一代神曲。然后其实过几天就忘了,想哼旋律都记不住。
《忐忑》神是因为它能体现龚老师的唱功吧,我是没觉得它有多好听,不过挺好玩的。
关于“洗白”,我个人这里是李宗盛的那几首了,二十年前的我:啥破歌啊,都没在调子上。现在的我:呜呜呜,你别唱了。
忐忑这个一听就是各种戏曲唱腔在里头。只能说国民的音乐欣赏水平太低了。李宗盛的歌不存在洗白,你欣赏不了是你欣赏不了。
忐忑当年正逢全社会批判“砖家”和“公知”的高潮,龚琳娜当时也是被当成所谓砖家来批判的
不过后来大家发现了龚老师的确有东西,风评才逆转的。风评逆转了,不是因为大众的水平变专业了,而是发声的人不一样了,黑的人发现黑不动了而已
我记得最早是新闻里看到报道龚琳娜的“忐忑”拿奖了还是什么的。说这首歌里什么技巧、功力多厉害之类的。
之后传播开了,就变成用来搞笑的神曲了。
我作为普通人确实欣赏不来忐忑。
另外因为女主唱的唱功,凤凰传奇在b站观众口碑翻盘。可我还是觉得不好听,甚至有段时间怀疑自己审美特意去听那个交响乐版本,还是觉得不好听。
龚琳娜老师唱什么歌都好听,忐忑实验性太强了,一人血书舞力全开加一个忐忑,我要跳社会主义舞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