かとう めぐみ
2020-04-21T11:57:00+00:00
篇幅较长,可能无法一次性写完,再加上各种添加图片素材不是一下能搞好,日后可能多次加工,想到什么要点再编辑上来,希望版主手下留情。
本人08年开始从事钻石加工行业(由钻石毛坯到裸钻成品过程),对钻石还是相当了解。平时在NGA看各种帖子收益良多,最近因为疫情原因,生意惨淡,无事可做,就想写一篇如何买钻石的文章帮助NGA水友防止被坑。
本片仅针对那些被迫无奈,买钻石的人。说道结婚买钻石,我的第一意见是不买,我给我亲戚建议也是这样。 但就算这样说,也招架不住很多女性要买的欲求,只能尽量帮大家少被坑了。
文章末尾我再针对一下热门话题譬如钻石是否保值,人工钻石,或者水友问题,针对性回答。
懒得看长文学习知识的直接看注意点就行了。
进入正题!
——————————————————————————————————————————————————————————————————————————————————————————————————————
钻石各种参数详解。
一、 著名的4C标准。
4C是GIA定制的一套规范钻石的标准,现在基本应用到全世界。很多甚至不懂钻石的人都听说过。所以本文对钻石讲解,基本以GIA为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h1ydK22T3cSsg-lc.jpg[/img]
一份标准的GIA证书。(1克拉一下的GIA证书比这个小,大概只有一半大,看到这样的证书,并不是假的。明天我再补个小证书)
第一C,Carat重量。
这个没什么多说的,重量越大越贵。
钻石实物与油性笔大小对比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cstjKgT3cSm8-a8.jpg[/img]
注意的一点:钻石是以重量跳级分价。譬如其他颜色切工之类的级别都相同的钻石,0.5克拉定价可能是14000,那么其价值是14000/2= 7000元,但一克拉定价是45000,就算减去折扣最后价格可能是3万多。 所以两个0.5克拉价值是远远不如一个1克拉的
第二C,Color颜色。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4798Z1uT3cSr0-wq.jpg[/img]
钻石也是以颜色不同有不同定价的,比如某50分,定价14000,那么高一个颜色,定价可能会到14700
钻石颜色以Diamond第一个字母作为颜色的最顶级,依次往下排,一直到Z。如果颜色比Z还黄,那么就开始出彩钻。钻石因为含氮而显黄色,而大自然中氮含量是非常多的,因此钻石实际上大多数都黄色,物以稀为贵,多而贱,黄色多自然黄色的不值钱。即便是黄色的彩钻,也远远不如其他彩钻值钱。不要以为彩钻就宝贵,有几种彩钻,譬如黄,率,咖色,是非常便宜的。
注意点1:钻石肉眼来看,大概IJ色往下开始明显能看到黄。放到专业白色色卡里面看,大概H色以下开始能微弱看到黄色。 因此H ,I ,J 这几个颜色是性价比最高的,肉眼基本上不能看到什么黄,但是价格又不像DEFG那么高,因此非常受欢迎。注重性价比的可以从这几个颜色里面考虑。实在预算有限,最多到K,不要买K以下的,那些大多数都是忽悠人的,譬如商场里面买啥送钻戒,譬如打广告“19999,克拉钻戒拿到手”。
土豪请无视,直接上D色。
注意点2:大自然钻石大多数除了黄,还有一种普遍的颜色,咖啡色也就是褐色。如果钻石含咖色,那么其价值会比一般钻石要低。但你只要认准J色以上,其实就没太大问题。咖色也是含在颜色评级里面的,J色以上的咖色已经很淡了,我甚至见过有F色含咖的,看起来很白。而K色以下的咖啡色,非常难看,乌黑乌黑的,基本没价值。
咖色钻石实际上非常非常多,大多数都用来做工业钻。譬如多年前提到的某俄罗斯矿坑里面多少多少钻石,其实大多数都是这种。能到达宝石级别的极少,没啥珠宝开采价值。很多人以为钻石矿坑里面全是拿出来都能做珠宝的,实际上能做珠宝的很少,大多数要么黄,要么咖。
内行在买钻石的时候,最后经常提一句要“无奶,无咖,无绿”,其中咖就是指咖啡色,绿就是指绿色,可见这两种颜色不受人待见。
第三C,Clarity净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5se5Z1uT3cSr0-wq.jpg[/img]
净度是指钻石里面所含各种瑕疵大小。最高为IF,依次往下是VVS1,VVS2,VS1,VS2,SI1,SI2,I1,I2,I3.
VVS的十倍放大镜下也很难看到,VS的十倍放大镜很容易看到,SI的肉眼仔细看,也能看到。那么VS2到SI1这个级别的净度是介于肉眼可见不可见,性价比较高,比较受大众欢迎,如果预算实在紧张,建议最多到SI2。不建议I级别的,业内俗称P级。这种钻石瑕疵太明显,太难看,而且价格会大幅下滑。除非你用来骗妹子,我有一个朋友(特指不是本人),拿几个卖不出去的拉P级钻石,去骗KTV的陪酒小妹,把人家感动的以身相许,人家女孩子还以为多贵重,实际上便宜得很。
注意点1:挑选净度时,一定注意白色瑕疵大于黑色瑕疵。同样的级别净度,白点比黑点好看,白线比黑线好看,碎裂也是白色的。如果你不得已要选SI2的,请一定不要选黑花(也就是黑点)。
注意点2:同样级别净度,瑕疵的位置也比较重要。如果是挑选裸钻,同样净度的瑕疵,就算是黑色的,如果是在边上,那么位置相当好,你镶嵌钻石的时候,只要用镶嵌的柱子挡住就好了。 瑕疵位置最差在中间靠底尖位置,就算只有一个点,因为各种反射的原因,会造成看起来一圈的黑点,非常难看。
这里我用几个模拟图代替:
一个黑点在钻石尖位,从台面看起来效果犹如满天星,很难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7nkxZeT3cSlc-s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rbuK1mT3cSlc-sg.jpg[/img]
瑕疵的位置最坏在中间,最好在边上,依次排列。
在中间,特别是SI2开始的黑点,很容易从台面肉眼看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kkz0ZdT3cSlc-sg.jpg[/img]
在面部底下,因为各种小刻面折射的原因,稍微比在台面好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aaloZbT3cSlc-sg.jpg[/img]
这个位置是最好的,直接用镶嵌的柱子挡住了,几乎没影响。不管是黑花还是裂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4s5eK2pT3cSlc-sg.jpg[/img]
注意点3:还记的我上面说颜色的时候说的那句行内话“无奶无咖无绿”吗?其中的奶指的是一种很细的像雾状的小白点。 有些雾单个小白点就算显微镜也很难看见,但是如果这些雾组成一片或一团或布满整个钻石就不妙了。这些雾比较细小的净度根本无法显示,但是整体缺能被看见,更重要的是他影响火彩(火彩就是钻石看起来五颜六色闪闪的样子,这个我后面讲切工的时候单独讲。),因为他影响了光线在钻石内部反射折射的路径。所以购买钻石一定要避开有雾的,俗称无奶。
第四C,cut切工
现在人们通常指的GIA 切工3EX就是指图片中的切工Ex,对称性Ex,和抛光Ex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k3ygZ1uT3cSr0-wq.jpg[/img]
这个可以说道说道的地方就比较多了。
首先,切工指加工钻石时对形状的一套标准,注意GIA只对标准圆钻切工做出判定,不包括各种方钻,椭圆,水滴型之类的异形(所谓异形就是区别于标准圆钻之外的各种形状统称为异形)。GIA对异形只做对称性和抛光的判定,并不对切工做出判定。
切工由好到次依次是Excellent-Very Good -Good-Fair-Poor。
对称性顾名思义,就是钻石的对称性。
抛光是指钻石各个面光滑程度,有些钻石是因为加工不完美导致抛光痕迹,有些是因为钻石本身的问题(譬如有晶体)导致抛光无法达到完美,总是有细点或细痕。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是要求3Ex,曾经有位朋友结婚找我咨询,说一定要三Ex。我问他为啥,他说要切工要完美,我说既然你这么追求完美,为什么颜色净度你不上顶级追求完美呢?关键还不是因为口袋里的票子么?既然能容忍颜色净度的不完美,那为什么不能容忍切工的不完美?
当然土豪依照惯例请无视,直接上3EX。
我针对的是预算有限,而在这些切工参数里面,我们可以适当放松某些项,尽可能的减少开支的同时又尽量减少不完美切工的影响。
从这里开始可能与很多商家宣传的不同,请大家自行斟酌。
首先我们要明白,要好切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钻石好看。那么钻石好看体现在什么地方?
以我们加工钻石的眼光看,最终就是三个点:火彩,亮度,对称。
对称没啥好说的,你钻石不能做的歪歪斜斜,扭扭缺缺,要符合大自然最基本的审美。
火彩亮度这个概念科普下。
亮度是指光进入钻石后,能从台面返回的多少,亮度由台面大小决定,亮度直接决定了钻石的明亮程度。火彩就是我们看钻石,五颜六色闪啊闪那个东西,火彩由面部决定,当然面部和底部各种角度也决定火彩。
在底面角度固定的情况下,台面越大面部越小,亮度越大火彩越少。反之台面越小面部越大,亮度越小火彩越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台面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要和面部的搭配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兼顾亮度跟火彩。
配图:台面和面部的位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gyvkZ10T3cSwe-lp.jpg[/img]
GIA切工基本上由这几项数据决定:台面,面角度,底角度,腰厚。这四项是最主要的,还有其他上下腰面,星面,腰厚最大最小值,底尖大小也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因为只要是做钻石的,前面四项搞好了, 后面的基本问题不大,不用太关注,一般自然地就做好了。
所以我们基本上看前四项数据就行了。
GIA台面EX的极限最大是62,最小是53。所以圈内有很多不懂理论的甚至多年经验的人,以为台面一定要60以上是错误的,别听他们瞎忽悠,56-57-58的台面是非常好的台面,绝对值得购买。
其次底面角度的影响,GIA EX切工底角度极限是40.6-41.6,面角度极限是31.5-36.0,腰厚范围是2.5-4.5。
GIA 切工的判定非常非常复杂,虽然各项数据都在EX范围,也有不一定是EX切工的,甚至星面和下腰面的大小也有微弱的影响,这里不细说,只要记住一个点:面角度越大,底角度就要越小,面角度越小低角度就要越大,这牵涉到光在钻石内部的反射折射问题。
如果你实在想简单点选,那就把数据都往中间靠。
实际上只要是EX的切工,火彩亮度方面基本上区别不大,以人的肉眼很难去辨别。
所以每次有人拿着几个EX切工的证书给我看,要我帮忙看哪个切工好,我就头疼。大哥你都已经要求切工EX了,还那么过分的去关注那些细微末节干嘛?对这方面吹毛求疵到这种地步,你有空关注下其他的方面不行?
感觉就像挑对象,五官,家产啥的都差不多行了,唯独吹毛求疵的问他高考是580分还是570分还是590分,有必要吗?
注意点1:当我们预算有限的时候,大可不必一味追求EX,一个好的数据接近EX的VG,火彩并不会明显比EX差到哪里去。有时间我上一个EX和VG的火彩对比图,没你想象的差那么多。
但他们的价格却差较多,市场上一旦钻石没有上EX,折扣减蛮多。
注意点2:对称方面实际上也没有你想象的VG差EX很多,预算有限可以考虑VG对称,特别是因为腰部原因没有达到对称的(前面说了腰部可以用镶嵌柱子挡住,再加上人们看钻石一般从台面往下看,很少有人戴上戒指后,还从侧面瞄着看腰部的。)都可以考虑。
注意点3:一个重要知识点,GIA的切工证书上第一个EX是包含后面两个EX,对称和抛光的,后两个EX对第一个EX的影响是低一级。 怎么理解?
假如有一个钻石抛光是VG,其他数据都在EX,那么切工最后还是出EX,证书上是EX (整体切工),VG(抛光),EX(对称)。假如一个钻石抛光掉到GOOD,其他数据都是EX,仅仅因为抛光这个钻石的整体切工就变成VG,最后证书是VG(整体切工),GOOD(抛光),EX(对称)。
抛光和对称两个数据,会在下一级影响切工的上一级。
我们知道这点以后在调非3EX的时候就有很多空间。要知道GIA对抛光和对称性的判定严苛的宁人发指。抛光方面,棱线上有时一点点细小的白点,都不让过EX,我们有时候拿着显微镜找半天才找的到,这可比找净度vs的瑕疵难多了。
举个例子,有颗钻石由于存在晶体(钻石中硬度特别大的细点或线),始终无法抛光到很完美,导致有一些划痕,抛光是GOOD,但实际上你肉眼根本看不到抛光划痕,相信我比起净度SI的黑点,这些抛光划痕难找的多。这颗钻石最终证书是VG,GOOD,EX。它的实际效果其实跟3EX,净度SI,甚至VS2的没什么区别。但价格相差很多。
再举个例子,一颗钻石因为天生缺陷,以至于边上(腰部)一个大缺口,对称只能做到GOOD,那么证书最终就是VG,EX,GOOD,但实际效果跟3EX完全没区别,就是边上有个天然缺口,你镶嵌的时候用个柱子挡住,和3EX效果一模一样。
总结,现在诸多商家的影响下,很多人对GIA证书上这三个EX的要求非常苛刻。以本人的眼光看大可不必跟风,切工VG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而对称只要位置得当也可以接受(最怕那种底面角度歪向一边的那种对称不好),抛光只要不是大面积也可以接受,以肉眼不能见抛光痕为准。
实在不肯接受VG切工,可以考虑抛光对称里面选一个VG。抛光的VG没放大镜我打包票你看不出来。
二、Fluorescence 荧光
GIA证书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很多人了解的4C ,我们还有一项没讲:荧光。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ktv9Z1uT3cSr0-wq.jpg[/img]
GIA对荧光分级None,Faint,Medium ,Strong,Verystrong
荧光这玩意儿,在学过物理的人均985的泥潭,大多数都知道是什么东西吧。
钻石圈前几年传闻荧光有辐射,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要有荧光的,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荧光主要有黄,蓝两种荧光,其他的不讨论。黄荧光因为很容易影响钻石的颜色,有黄荧光颜色直接掉级,所以也不讨论。
重点说蓝荧光,蓝荧光对颜色的影响实际上很小,在自然光下,你用放大镜看钻石的时候,会发现有一点点轻微的微微泛蓝白的情况,有些钻石甚至因为有蓝荧光,感觉颜色更白。
GIA判定颜色的时候,已经把荧光影响的因素考虑进去了,一个实际F色的钻石因为有蓝荧光感官上到了E,GIA会出E色。一个实际H色的钻石因为有黄荧光颜色降级到了K,GIA出证书也是K,并不会出H。所以我们没必要关注因为荧光影响颜色的方面。
荧光对钻石的影响其实重要的是火彩,原理其实跟我上面讲净度时提到的“奶,雾”差不多。你可以把超强荧光看做一种较轻的雾,减弱火彩。
轻荧光实际上对钻石火彩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因为各种原因,现在钻石商圈对有荧光的钻石偏见也是非常大,有荧光的钻石根据程度减大量折扣,但Faint,甚至某些Medium的钻石也很难观察到火彩的区别。Faint完全可以接受。不到Strong,甚至Verystrong,一般人用放大镜都很难看到。
估计也只有我们这些工厂干的,或者长期进行钻石分级的,才能肉眼用放大镜看到Medium的荧光吧,Faint的基本上放大镜也看不到了,仪器才能测出来。
当然土豪请依照惯例选择无荧光,None。
注意点:选择荧光时,Faint完全可以考虑,影响绝对不是以你肉眼凡胎能察觉的。最好不要选Strong 荧光,因为开始影响火彩了。
三、证书。
前面两项讲完了参数,下面开始说些参数以外的一些零碎碎的东西。
注意点全文:
证书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证书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证书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要讲三遍)
上个月我就遇到一个妹子,问我她一个K色钻石,为什么去当铺跌价那么多。
我拿来一看,这他妈哪里有K色,不知道opqr到哪里了,证书是某不知名野鸡证书。
再此严重申明,可靠的证书只有两个:国外的GIA,国内的国检NGTC。
再次一点点的国外相对稍微好一点的IGI,HRD,国内广东这边有个广东省检在我看来都已经差了很多,其他省分情况我不太了解。
在我看来,GIA和NGTC是非常可靠的。其他证书都不可靠,各种颜色净度掉级,甚至掉很多级。
如果你买50以上包括50分的钻石,一定认准这两个牌子,其他一律不信。
如果你买小一点的所在城市实在没有这两个证书,特别是颜色方面,心里做好掉两到三个等级的准备。
他标明H色,很可能实际上是JKL,甚至离谱的MN。
特别讲一个国外的叫EGL的证书,比广东省检还不如,简直离谱。(没有贬低广东省检的意思,广东省检在广东这一块的可信度在我心中还是仅排在GIA和NGTC之后第三位,虽然我看起来也不靠谱,但总比其他好多了),
讲个故事,有一次我以前一个老板去做了个EGL证书,做完了以后EGL居然打电话回访,问我们证书出的还满意吗?我们老板实在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说“其他的还好,就是切工GOOD有点不满意”,你猜怎么着,他让我们把证书寄回去,给我们重新出了一个切工VG to GOOD,我在这行业干了这么多年,头一次惊呆了我,还有这种操作?要知道切工这方面一般的机构都有明确的规定范畴,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就像一条条标准线一样。哪里还有 XX to XX的?
国人有很多崇洋心理的,觉得国外的证书一定可信,再次重申EGL离谱到天际千万别信。
国内的NGTC是非常可信的,在某些时候特别是颜色净度,比GIA还严格。 我们圈内多次出现同一个钻石GIA达到某个颜色,而国检出不到的情况了。
国检我颇有微词的地方是他对切工的判定,虽然很华丽的搞了5项标准,乍一看5个EX,其实不然。
前面讲切工讲到GIA的数据搭配大体上满足底角度大面角小,或底角小面角大,反正不能同时大或同时小但实际上他的数据搭配非常非常复杂。
而国检对底面角度方面是简单粗暴的二者相加在某一个范畴,没有科学的严谨态度。(扯的有点远了)
而GIA不靠谱的地方主要在印度,我曾经亲眼见过从香港买过来的印度钻石,SI1的黑花被判定为VS2,我反复鉴定确定不是套牌证书。
我个人猜想印度因为钻石是支柱产业,在印度的GIA机构,多多少少或许对印度的钻石有些过松的鉴定。
但就算这样,GIA和NGTC也远远远远比其他证书靠谱几百倍。
四、直径高度以及他们对切工的影响。
看证书,直径高度位置,以及右边圈里面的图,实际已经标明了钻石的各种数据。
如图: 6.37最小直径,6.41最大直径,4.03高度,右边圈里面 36.5是面角(到达GIA的极限了),41.0的底角,56的台面,腰厚3.5.——典型的擦边球压着数据保出来的EX切工,以我的眼光如果吹毛求疵的看,如果不是因为直径上有问题,导致不得不做3.5的直径,那我会把腰做厚一点,面角度稍微降低,达到底面角度更好的配比(底面角度的搭配和台面大小对火彩的影响更大,腰厚对火彩的影响相对小很多)。同样的EX切工,火彩理论更好(当然肉眼无法分辨)。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8/-7Q5-4k3iZcT3cSlc-sg.jpg.medium.jpg[/img]
我今天白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之前我说过,大家可以选择好一点的VG切工,并不会比保出来的EX切工火彩差多少。肯定有人会问,我他妈又没带仪器,怎么知道那个VG切工是好是坏?
这里我就教大家如何通过直径高度来大略估算切工的好坏。
先上张图,
如图所示,我将台面底面角腰厚等数据全部调到GIA EX居中的位置,对称性调到完美完全对称,得到结果直径=6.43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8/-7Q5-ha85ZeT3cSlc-sg.jpg.medium.jpg[/img]
因此我们可以大略认为6.43的直径是1.00钻石的标准直径?实际上在我们加工行业来看,6.40直径的1克拉就算很好的EX切工了。
6.35-6.4属于开始保EX切工,低于6.35 甚至有些钻石6.3直径也能做到EX切工,那些EX切工都已经是大多数数据都踩着极限边缘,死命保出来的EX。
如图,6.3直径的1克拉整其实是一个VG切工数据。(36.5面角,41.4底角,属于底面角度都很大,搭配不到EX切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8/-7Q5-111dK2rT3cSlc-sg.jpg.medium.jpg[/img]
在我们加工行业,一般认为1克拉 6.4以上算好EX工,6.3勉强保EX,6.3以上的VG工是好的,6.2勉强保VG。 50分 一般要5.05以上才是好EX,4.98勉强保EX,4.98以上才是好VG,4.93勉强保VG。
所以看到一个1克拉,VG切工直径还在6.3以上,那么肯定是非常好的。
五、钻石定制。
其实不用我说,水区很多老哥也知道钻石定制的事。甚至很多已经这样做了,但还是给不知道的人说下,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钻石定制比你在商场买一般都要便宜很多(具体便宜多少,你们自己去商场对比,),其原理就跟你买衣服自己买布料去裁缝店定做一个道理。
不同的是,钻戒只有戒托才有质量和款式的影响(又再次强调钻石本身只看证书,跟你在哪个店买的没有任何关系),但衣服裁缝未必能做出相应的质量和款式。
顺便说一句,戒托成本加人工费用一般也就1000左右,跟你钻石大小关系不大,你1克拉镶嵌也是那么多,30分镶嵌也是那么多。
有些款式上面有些很小的小碎钻点缀,那种叫副石(你自己买的那个最大的,叫主石),副石很便宜很便宜,加起来可能也就一两百块钱。
具体方法是你到珠宝商场或网上,去买一个裸钻,然后再找镶嵌厂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款式,镶上就大功告成。
商场或网上买裸钻的时候,就可以用我上面讲的知识去挑适合自己的。
本身没啥难度,但有几个注意点讲一下。
1、镶嵌的质量和款式未必可靠。 这也就是品牌的好处了,一般品牌都有自己的款式,有可能你喜欢的款式自己定做没有。当然也有山寨的,但原则上是不合法的。镶嵌的质量,戒托的质量在外面自己镶嵌的时候,也未必能得到保证。
2、买裸钻的时候小心套牌证书。这个本来要在上面证书部分讲的,但在这里就顺便讲了吧。套牌证书是指别人用低级别的钻石腰上刻上你那个证书的编号,以次充好卖。虽然不多,但这样的黑心商人也不是没有。对付这种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复检。
特别是大钻,最好到国检去复检。有的小城市没有国检的,就去找能测量钻石数据的检测机构。 颜色净度这方面因为各个检测机构的标准不一样,未必相同,但直径高度,还有各种角度,台面,腰厚等等数据是不可能不同的,唯一的可能性是测量时存在误差,但肯定不会太离谱。
直径高度一般就在几个丝以内,譬如你证书上直径写的6.43-6.45x3.99,那么你测量出来直径如果是6.41,6.42都有可能,但你测出来6.38就不太可能了。
还有其他数据都可以一一对比。
GIA证书上还有一幅图,我上面发的那些证书,右下的那个图,是标明瑕疵的位置,也可以自己放大镜找瑕疵位置对比。
这里补充一个GIA证书的知识点,以免大家误判:
GIA的有几个数据单位是跳跃的,
1、底角,GIA底角是0.2一跳,........40.6-40.8-41.0-41.2......
2、面角度,0.5一跳,......32.5-33.0-33.5-34.0......
3、腰厚,0.5跳,......2.5-3.0-3.5-4.0......
4、台面,10%跳,......55%-56%-57%-58%......
5、星面,5%跳,......50%-55%....
6、下腰面,5%跳,.......75%-80%-....
举例解释,一个钻石实测平均底角为41.12,那么GIA证书给出来是41.2 ,如果一个面角度实测是35.65那么证书给出来是35。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钻石角度刚好卡在中间譬如41.10,那怎么办呢?所以这种情况出41.0和41.2都是有可能的。更何况测量还存在误差,机器原因,灰尘原因等等。就算同一家GIA,不同机器,测出来都有可能不同。
所以如果你实测数据刚好卡在两个标准数据中间,产生不同结果是有可能的。
再举例譬如你买了一颗一克拉,复检的时候实测数据35.77,按道理应该是判定到36.0,结果搭配你的其他数据是不能得到EX的,但是实际上GIA检测的时候可能因为误差,测出角度为35.74,判定为35.5。
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并不是你买到套牌证书了。
那么如果实在是小城市没有检测机构能测数据,那么你至少至少带个游标卡尺,你没有的话商家一般都有。
卡一下直径,高度,总会吧。游标卡尺也会有误差,但总不会很大。
3、镶嵌的时候,找到自己钻石的特征,以免被别人掉包。自己看自己的钻石上面有些瑕疵或者天然面,边上的三角小刻面等等。一旦镶嵌上去,可就不好检测了。最好是能找到懂这行的熟人,保证不被掉包,再好不过了。或者那些小店铺,镶嵌的时候,自己去盯着。
今天外面玩回来,有点累,先写到这里,明天继续。
本人08年开始从事钻石加工行业(由钻石毛坯到裸钻成品过程),对钻石还是相当了解。平时在NGA看各种帖子收益良多,最近因为疫情原因,生意惨淡,无事可做,就想写一篇如何买钻石的文章帮助NGA水友防止被坑。
本片仅针对那些被迫无奈,买钻石的人。说道结婚买钻石,我的第一意见是不买,我给我亲戚建议也是这样。 但就算这样说,也招架不住很多女性要买的欲求,只能尽量帮大家少被坑了。
文章末尾我再针对一下热门话题譬如钻石是否保值,人工钻石,或者水友问题,针对性回答。
懒得看长文学习知识的直接看注意点就行了。
进入正题!
——————————————————————————————————————————————————————————————————————————————————————————————————————
钻石各种参数详解。
一、 著名的4C标准。
4C是GIA定制的一套规范钻石的标准,现在基本应用到全世界。很多甚至不懂钻石的人都听说过。所以本文对钻石讲解,基本以GIA为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h1ydK22T3cSsg-lc.jpg[/img]
一份标准的GIA证书。(1克拉一下的GIA证书比这个小,大概只有一半大,看到这样的证书,并不是假的。明天我再补个小证书)
第一C,Carat重量。
这个没什么多说的,重量越大越贵。
钻石实物与油性笔大小对比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cstjKgT3cSm8-a8.jpg[/img]
注意的一点:钻石是以重量跳级分价。譬如其他颜色切工之类的级别都相同的钻石,0.5克拉定价可能是14000,那么其价值是14000/2= 7000元,但一克拉定价是45000,就算减去折扣最后价格可能是3万多。 所以两个0.5克拉价值是远远不如一个1克拉的
第二C,Color颜色。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4798Z1uT3cSr0-wq.jpg[/img]
钻石也是以颜色不同有不同定价的,比如某50分,定价14000,那么高一个颜色,定价可能会到14700
钻石颜色以Diamond第一个字母作为颜色的最顶级,依次往下排,一直到Z。如果颜色比Z还黄,那么就开始出彩钻。钻石因为含氮而显黄色,而大自然中氮含量是非常多的,因此钻石实际上大多数都黄色,物以稀为贵,多而贱,黄色多自然黄色的不值钱。即便是黄色的彩钻,也远远不如其他彩钻值钱。不要以为彩钻就宝贵,有几种彩钻,譬如黄,率,咖色,是非常便宜的。
注意点1:钻石肉眼来看,大概IJ色往下开始明显能看到黄。放到专业白色色卡里面看,大概H色以下开始能微弱看到黄色。 因此H ,I ,J 这几个颜色是性价比最高的,肉眼基本上不能看到什么黄,但是价格又不像DEFG那么高,因此非常受欢迎。注重性价比的可以从这几个颜色里面考虑。实在预算有限,最多到K,不要买K以下的,那些大多数都是忽悠人的,譬如商场里面买啥送钻戒,譬如打广告“19999,克拉钻戒拿到手”。
土豪请无视,直接上D色。
注意点2:大自然钻石大多数除了黄,还有一种普遍的颜色,咖啡色也就是褐色。如果钻石含咖色,那么其价值会比一般钻石要低。但你只要认准J色以上,其实就没太大问题。咖色也是含在颜色评级里面的,J色以上的咖色已经很淡了,我甚至见过有F色含咖的,看起来很白。而K色以下的咖啡色,非常难看,乌黑乌黑的,基本没价值。
咖色钻石实际上非常非常多,大多数都用来做工业钻。譬如多年前提到的某俄罗斯矿坑里面多少多少钻石,其实大多数都是这种。能到达宝石级别的极少,没啥珠宝开采价值。很多人以为钻石矿坑里面全是拿出来都能做珠宝的,实际上能做珠宝的很少,大多数要么黄,要么咖。
内行在买钻石的时候,最后经常提一句要“无奶,无咖,无绿”,其中咖就是指咖啡色,绿就是指绿色,可见这两种颜色不受人待见。
第三C,Clarity净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5se5Z1uT3cSr0-wq.jpg[/img]
净度是指钻石里面所含各种瑕疵大小。最高为IF,依次往下是VVS1,VVS2,VS1,VS2,SI1,SI2,I1,I2,I3.
VVS的十倍放大镜下也很难看到,VS的十倍放大镜很容易看到,SI的肉眼仔细看,也能看到。那么VS2到SI1这个级别的净度是介于肉眼可见不可见,性价比较高,比较受大众欢迎,如果预算实在紧张,建议最多到SI2。不建议I级别的,业内俗称P级。这种钻石瑕疵太明显,太难看,而且价格会大幅下滑。除非你用来骗妹子,我有一个朋友(特指不是本人),拿几个卖不出去的拉P级钻石,去骗KTV的陪酒小妹,把人家感动的以身相许,人家女孩子还以为多贵重,实际上便宜得很。
注意点1:挑选净度时,一定注意白色瑕疵大于黑色瑕疵。同样的级别净度,白点比黑点好看,白线比黑线好看,碎裂也是白色的。如果你不得已要选SI2的,请一定不要选黑花(也就是黑点)。
注意点2:同样级别净度,瑕疵的位置也比较重要。如果是挑选裸钻,同样净度的瑕疵,就算是黑色的,如果是在边上,那么位置相当好,你镶嵌钻石的时候,只要用镶嵌的柱子挡住就好了。 瑕疵位置最差在中间靠底尖位置,就算只有一个点,因为各种反射的原因,会造成看起来一圈的黑点,非常难看。
这里我用几个模拟图代替:
一个黑点在钻石尖位,从台面看起来效果犹如满天星,很难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7nkxZeT3cSlc-s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rbuK1mT3cSlc-sg.jpg[/img]
瑕疵的位置最坏在中间,最好在边上,依次排列。
在中间,特别是SI2开始的黑点,很容易从台面肉眼看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kkz0ZdT3cSlc-sg.jpg[/img]
在面部底下,因为各种小刻面折射的原因,稍微比在台面好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aaloZbT3cSlc-sg.jpg[/img]
这个位置是最好的,直接用镶嵌的柱子挡住了,几乎没影响。不管是黑花还是裂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4s5eK2pT3cSlc-sg.jpg[/img]
注意点3:还记的我上面说颜色的时候说的那句行内话“无奶无咖无绿”吗?其中的奶指的是一种很细的像雾状的小白点。 有些雾单个小白点就算显微镜也很难看见,但是如果这些雾组成一片或一团或布满整个钻石就不妙了。这些雾比较细小的净度根本无法显示,但是整体缺能被看见,更重要的是他影响火彩(火彩就是钻石看起来五颜六色闪闪的样子,这个我后面讲切工的时候单独讲。),因为他影响了光线在钻石内部反射折射的路径。所以购买钻石一定要避开有雾的,俗称无奶。
第四C,cut切工
现在人们通常指的GIA 切工3EX就是指图片中的切工Ex,对称性Ex,和抛光Ex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k3ygZ1uT3cSr0-wq.jpg[/img]
这个可以说道说道的地方就比较多了。
首先,切工指加工钻石时对形状的一套标准,注意GIA只对标准圆钻切工做出判定,不包括各种方钻,椭圆,水滴型之类的异形(所谓异形就是区别于标准圆钻之外的各种形状统称为异形)。GIA对异形只做对称性和抛光的判定,并不对切工做出判定。
切工由好到次依次是Excellent-Very Good -Good-Fair-Poor。
对称性顾名思义,就是钻石的对称性。
抛光是指钻石各个面光滑程度,有些钻石是因为加工不完美导致抛光痕迹,有些是因为钻石本身的问题(譬如有晶体)导致抛光无法达到完美,总是有细点或细痕。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是要求3Ex,曾经有位朋友结婚找我咨询,说一定要三Ex。我问他为啥,他说要切工要完美,我说既然你这么追求完美,为什么颜色净度你不上顶级追求完美呢?关键还不是因为口袋里的票子么?既然能容忍颜色净度的不完美,那为什么不能容忍切工的不完美?
当然土豪依照惯例请无视,直接上3EX。
我针对的是预算有限,而在这些切工参数里面,我们可以适当放松某些项,尽可能的减少开支的同时又尽量减少不完美切工的影响。
从这里开始可能与很多商家宣传的不同,请大家自行斟酌。
首先我们要明白,要好切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钻石好看。那么钻石好看体现在什么地方?
以我们加工钻石的眼光看,最终就是三个点:火彩,亮度,对称。
对称没啥好说的,你钻石不能做的歪歪斜斜,扭扭缺缺,要符合大自然最基本的审美。
火彩亮度这个概念科普下。
亮度是指光进入钻石后,能从台面返回的多少,亮度由台面大小决定,亮度直接决定了钻石的明亮程度。火彩就是我们看钻石,五颜六色闪啊闪那个东西,火彩由面部决定,当然面部和底部各种角度也决定火彩。
在底面角度固定的情况下,台面越大面部越小,亮度越大火彩越少。反之台面越小面部越大,亮度越小火彩越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台面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要和面部的搭配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兼顾亮度跟火彩。
配图:台面和面部的位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gyvkZ10T3cSwe-lp.jpg[/img]
GIA切工基本上由这几项数据决定:台面,面角度,底角度,腰厚。这四项是最主要的,还有其他上下腰面,星面,腰厚最大最小值,底尖大小也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因为只要是做钻石的,前面四项搞好了, 后面的基本问题不大,不用太关注,一般自然地就做好了。
所以我们基本上看前四项数据就行了。
GIA台面EX的极限最大是62,最小是53。所以圈内有很多不懂理论的甚至多年经验的人,以为台面一定要60以上是错误的,别听他们瞎忽悠,56-57-58的台面是非常好的台面,绝对值得购买。
其次底面角度的影响,GIA EX切工底角度极限是40.6-41.6,面角度极限是31.5-36.0,腰厚范围是2.5-4.5。
GIA 切工的判定非常非常复杂,虽然各项数据都在EX范围,也有不一定是EX切工的,甚至星面和下腰面的大小也有微弱的影响,这里不细说,只要记住一个点:面角度越大,底角度就要越小,面角度越小低角度就要越大,这牵涉到光在钻石内部的反射折射问题。
如果你实在想简单点选,那就把数据都往中间靠。
实际上只要是EX的切工,火彩亮度方面基本上区别不大,以人的肉眼很难去辨别。
所以每次有人拿着几个EX切工的证书给我看,要我帮忙看哪个切工好,我就头疼。大哥你都已经要求切工EX了,还那么过分的去关注那些细微末节干嘛?对这方面吹毛求疵到这种地步,你有空关注下其他的方面不行?
感觉就像挑对象,五官,家产啥的都差不多行了,唯独吹毛求疵的问他高考是580分还是570分还是590分,有必要吗?
注意点1:当我们预算有限的时候,大可不必一味追求EX,一个好的数据接近EX的VG,火彩并不会明显比EX差到哪里去。有时间我上一个EX和VG的火彩对比图,没你想象的差那么多。
但他们的价格却差较多,市场上一旦钻石没有上EX,折扣减蛮多。
注意点2:对称方面实际上也没有你想象的VG差EX很多,预算有限可以考虑VG对称,特别是因为腰部原因没有达到对称的(前面说了腰部可以用镶嵌柱子挡住,再加上人们看钻石一般从台面往下看,很少有人戴上戒指后,还从侧面瞄着看腰部的。)都可以考虑。
注意点3:一个重要知识点,GIA的切工证书上第一个EX是包含后面两个EX,对称和抛光的,后两个EX对第一个EX的影响是低一级。 怎么理解?
假如有一个钻石抛光是VG,其他数据都在EX,那么切工最后还是出EX,证书上是EX (整体切工),VG(抛光),EX(对称)。假如一个钻石抛光掉到GOOD,其他数据都是EX,仅仅因为抛光这个钻石的整体切工就变成VG,最后证书是VG(整体切工),GOOD(抛光),EX(对称)。
抛光和对称两个数据,会在下一级影响切工的上一级。
我们知道这点以后在调非3EX的时候就有很多空间。要知道GIA对抛光和对称性的判定严苛的宁人发指。抛光方面,棱线上有时一点点细小的白点,都不让过EX,我们有时候拿着显微镜找半天才找的到,这可比找净度vs的瑕疵难多了。
举个例子,有颗钻石由于存在晶体(钻石中硬度特别大的细点或线),始终无法抛光到很完美,导致有一些划痕,抛光是GOOD,但实际上你肉眼根本看不到抛光划痕,相信我比起净度SI的黑点,这些抛光划痕难找的多。这颗钻石最终证书是VG,GOOD,EX。它的实际效果其实跟3EX,净度SI,甚至VS2的没什么区别。但价格相差很多。
再举个例子,一颗钻石因为天生缺陷,以至于边上(腰部)一个大缺口,对称只能做到GOOD,那么证书最终就是VG,EX,GOOD,但实际效果跟3EX完全没区别,就是边上有个天然缺口,你镶嵌的时候用个柱子挡住,和3EX效果一模一样。
总结,现在诸多商家的影响下,很多人对GIA证书上这三个EX的要求非常苛刻。以本人的眼光看大可不必跟风,切工VG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而对称只要位置得当也可以接受(最怕那种底面角度歪向一边的那种对称不好),抛光只要不是大面积也可以接受,以肉眼不能见抛光痕为准。
实在不肯接受VG切工,可以考虑抛光对称里面选一个VG。抛光的VG没放大镜我打包票你看不出来。
二、Fluorescence 荧光
GIA证书里面除了上面提到的很多人了解的4C ,我们还有一项没讲:荧光。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7/-7Q5-ktv9Z1uT3cSr0-wq.jpg[/img]
GIA对荧光分级None,Faint,Medium ,Strong,Verystrong
荧光这玩意儿,在学过物理的人均985的泥潭,大多数都知道是什么东西吧。
钻石圈前几年传闻荧光有辐射,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要有荧光的,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荧光主要有黄,蓝两种荧光,其他的不讨论。黄荧光因为很容易影响钻石的颜色,有黄荧光颜色直接掉级,所以也不讨论。
重点说蓝荧光,蓝荧光对颜色的影响实际上很小,在自然光下,你用放大镜看钻石的时候,会发现有一点点轻微的微微泛蓝白的情况,有些钻石甚至因为有蓝荧光,感觉颜色更白。
GIA判定颜色的时候,已经把荧光影响的因素考虑进去了,一个实际F色的钻石因为有蓝荧光感官上到了E,GIA会出E色。一个实际H色的钻石因为有黄荧光颜色降级到了K,GIA出证书也是K,并不会出H。所以我们没必要关注因为荧光影响颜色的方面。
荧光对钻石的影响其实重要的是火彩,原理其实跟我上面讲净度时提到的“奶,雾”差不多。你可以把超强荧光看做一种较轻的雾,减弱火彩。
轻荧光实际上对钻石火彩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因为各种原因,现在钻石商圈对有荧光的钻石偏见也是非常大,有荧光的钻石根据程度减大量折扣,但Faint,甚至某些Medium的钻石也很难观察到火彩的区别。Faint完全可以接受。不到Strong,甚至Verystrong,一般人用放大镜都很难看到。
估计也只有我们这些工厂干的,或者长期进行钻石分级的,才能肉眼用放大镜看到Medium的荧光吧,Faint的基本上放大镜也看不到了,仪器才能测出来。
当然土豪请依照惯例选择无荧光,None。
注意点:选择荧光时,Faint完全可以考虑,影响绝对不是以你肉眼凡胎能察觉的。最好不要选Strong 荧光,因为开始影响火彩了。
三、证书。
前面两项讲完了参数,下面开始说些参数以外的一些零碎碎的东西。
注意点全文:
证书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证书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证书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要讲三遍)
上个月我就遇到一个妹子,问我她一个K色钻石,为什么去当铺跌价那么多。
我拿来一看,这他妈哪里有K色,不知道opqr到哪里了,证书是某不知名野鸡证书。
再此严重申明,可靠的证书只有两个:国外的GIA,国内的国检NGTC。
再次一点点的国外相对稍微好一点的IGI,HRD,国内广东这边有个广东省检在我看来都已经差了很多,其他省分情况我不太了解。
在我看来,GIA和NGTC是非常可靠的。其他证书都不可靠,各种颜色净度掉级,甚至掉很多级。
如果你买50以上包括50分的钻石,一定认准这两个牌子,其他一律不信。
如果你买小一点的所在城市实在没有这两个证书,特别是颜色方面,心里做好掉两到三个等级的准备。
他标明H色,很可能实际上是JKL,甚至离谱的MN。
特别讲一个国外的叫EGL的证书,比广东省检还不如,简直离谱。(没有贬低广东省检的意思,广东省检在广东这一块的可信度在我心中还是仅排在GIA和NGTC之后第三位,虽然我看起来也不靠谱,但总比其他好多了),
讲个故事,有一次我以前一个老板去做了个EGL证书,做完了以后EGL居然打电话回访,问我们证书出的还满意吗?我们老板实在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说“其他的还好,就是切工GOOD有点不满意”,你猜怎么着,他让我们把证书寄回去,给我们重新出了一个切工VG to GOOD,我在这行业干了这么多年,头一次惊呆了我,还有这种操作?要知道切工这方面一般的机构都有明确的规定范畴,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就像一条条标准线一样。哪里还有 XX to XX的?
国人有很多崇洋心理的,觉得国外的证书一定可信,再次重申EGL离谱到天际千万别信。
国内的NGTC是非常可信的,在某些时候特别是颜色净度,比GIA还严格。 我们圈内多次出现同一个钻石GIA达到某个颜色,而国检出不到的情况了。
国检我颇有微词的地方是他对切工的判定,虽然很华丽的搞了5项标准,乍一看5个EX,其实不然。
前面讲切工讲到GIA的数据搭配大体上满足底角度大面角小,或底角小面角大,反正不能同时大或同时小但实际上他的数据搭配非常非常复杂。
而国检对底面角度方面是简单粗暴的二者相加在某一个范畴,没有科学的严谨态度。(扯的有点远了)
而GIA不靠谱的地方主要在印度,我曾经亲眼见过从香港买过来的印度钻石,SI1的黑花被判定为VS2,我反复鉴定确定不是套牌证书。
我个人猜想印度因为钻石是支柱产业,在印度的GIA机构,多多少少或许对印度的钻石有些过松的鉴定。
但就算这样,GIA和NGTC也远远远远比其他证书靠谱几百倍。
四、直径高度以及他们对切工的影响。
看证书,直径高度位置,以及右边圈里面的图,实际已经标明了钻石的各种数据。
如图: 6.37最小直径,6.41最大直径,4.03高度,右边圈里面 36.5是面角(到达GIA的极限了),41.0的底角,56的台面,腰厚3.5.——典型的擦边球压着数据保出来的EX切工,以我的眼光如果吹毛求疵的看,如果不是因为直径上有问题,导致不得不做3.5的直径,那我会把腰做厚一点,面角度稍微降低,达到底面角度更好的配比(底面角度的搭配和台面大小对火彩的影响更大,腰厚对火彩的影响相对小很多)。同样的EX切工,火彩理论更好(当然肉眼无法分辨)。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8/-7Q5-4k3iZcT3cSlc-sg.jpg.medium.jpg[/img]
我今天白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之前我说过,大家可以选择好一点的VG切工,并不会比保出来的EX切工火彩差多少。肯定有人会问,我他妈又没带仪器,怎么知道那个VG切工是好是坏?
这里我就教大家如何通过直径高度来大略估算切工的好坏。
先上张图,
如图所示,我将台面底面角腰厚等数据全部调到GIA EX居中的位置,对称性调到完美完全对称,得到结果直径=6.43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8/-7Q5-ha85ZeT3cSlc-sg.jpg.medium.jpg[/img]
因此我们可以大略认为6.43的直径是1.00钻石的标准直径?实际上在我们加工行业来看,6.40直径的1克拉就算很好的EX切工了。
6.35-6.4属于开始保EX切工,低于6.35 甚至有些钻石6.3直径也能做到EX切工,那些EX切工都已经是大多数数据都踩着极限边缘,死命保出来的EX。
如图,6.3直径的1克拉整其实是一个VG切工数据。(36.5面角,41.4底角,属于底面角度都很大,搭配不到EX切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4/28/-7Q5-111dK2rT3cSlc-sg.jpg.medium.jpg[/img]
在我们加工行业,一般认为1克拉 6.4以上算好EX工,6.3勉强保EX,6.3以上的VG工是好的,6.2勉强保VG。 50分 一般要5.05以上才是好EX,4.98勉强保EX,4.98以上才是好VG,4.93勉强保VG。
所以看到一个1克拉,VG切工直径还在6.3以上,那么肯定是非常好的。
五、钻石定制。
其实不用我说,水区很多老哥也知道钻石定制的事。甚至很多已经这样做了,但还是给不知道的人说下,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钻石定制比你在商场买一般都要便宜很多(具体便宜多少,你们自己去商场对比,),其原理就跟你买衣服自己买布料去裁缝店定做一个道理。
不同的是,钻戒只有戒托才有质量和款式的影响(又再次强调钻石本身只看证书,跟你在哪个店买的没有任何关系),但衣服裁缝未必能做出相应的质量和款式。
顺便说一句,戒托成本加人工费用一般也就1000左右,跟你钻石大小关系不大,你1克拉镶嵌也是那么多,30分镶嵌也是那么多。
有些款式上面有些很小的小碎钻点缀,那种叫副石(你自己买的那个最大的,叫主石),副石很便宜很便宜,加起来可能也就一两百块钱。
具体方法是你到珠宝商场或网上,去买一个裸钻,然后再找镶嵌厂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款式,镶上就大功告成。
商场或网上买裸钻的时候,就可以用我上面讲的知识去挑适合自己的。
本身没啥难度,但有几个注意点讲一下。
1、镶嵌的质量和款式未必可靠。 这也就是品牌的好处了,一般品牌都有自己的款式,有可能你喜欢的款式自己定做没有。当然也有山寨的,但原则上是不合法的。镶嵌的质量,戒托的质量在外面自己镶嵌的时候,也未必能得到保证。
2、买裸钻的时候小心套牌证书。这个本来要在上面证书部分讲的,但在这里就顺便讲了吧。套牌证书是指别人用低级别的钻石腰上刻上你那个证书的编号,以次充好卖。虽然不多,但这样的黑心商人也不是没有。对付这种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复检。
特别是大钻,最好到国检去复检。有的小城市没有国检的,就去找能测量钻石数据的检测机构。 颜色净度这方面因为各个检测机构的标准不一样,未必相同,但直径高度,还有各种角度,台面,腰厚等等数据是不可能不同的,唯一的可能性是测量时存在误差,但肯定不会太离谱。
直径高度一般就在几个丝以内,譬如你证书上直径写的6.43-6.45x3.99,那么你测量出来直径如果是6.41,6.42都有可能,但你测出来6.38就不太可能了。
还有其他数据都可以一一对比。
GIA证书上还有一幅图,我上面发的那些证书,右下的那个图,是标明瑕疵的位置,也可以自己放大镜找瑕疵位置对比。
这里补充一个GIA证书的知识点,以免大家误判:
GIA的有几个数据单位是跳跃的,
1、底角,GIA底角是0.2一跳,........40.6-40.8-41.0-41.2......
2、面角度,0.5一跳,......32.5-33.0-33.5-34.0......
3、腰厚,0.5跳,......2.5-3.0-3.5-4.0......
4、台面,10%跳,......55%-56%-57%-58%......
5、星面,5%跳,......50%-55%....
6、下腰面,5%跳,.......75%-80%-....
举例解释,一个钻石实测平均底角为41.12,那么GIA证书给出来是41.2 ,如果一个面角度实测是35.65那么证书给出来是35。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钻石角度刚好卡在中间譬如41.10,那怎么办呢?所以这种情况出41.0和41.2都是有可能的。更何况测量还存在误差,机器原因,灰尘原因等等。就算同一家GIA,不同机器,测出来都有可能不同。
所以如果你实测数据刚好卡在两个标准数据中间,产生不同结果是有可能的。
再举例譬如你买了一颗一克拉,复检的时候实测数据35.77,按道理应该是判定到36.0,结果搭配你的其他数据是不能得到EX的,但是实际上GIA检测的时候可能因为误差,测出角度为35.74,判定为35.5。
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并不是你买到套牌证书了。
那么如果实在是小城市没有检测机构能测数据,那么你至少至少带个游标卡尺,你没有的话商家一般都有。
卡一下直径,高度,总会吧。游标卡尺也会有误差,但总不会很大。
3、镶嵌的时候,找到自己钻石的特征,以免被别人掉包。自己看自己的钻石上面有些瑕疵或者天然面,边上的三角小刻面等等。一旦镶嵌上去,可就不好检测了。最好是能找到懂这行的熟人,保证不被掉包,再好不过了。或者那些小店铺,镶嵌的时候,自己去盯着。
今天外面玩回来,有点累,先写到这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