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rie
2021-05-29T14:05:29+00:00
刚才b站看天津大学程斯宇老师讲四渡赤水,说到从这词就看出格局来了,我寻思这词大部分都是在写景色嘛,就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有一半不是写景。格局在哪儿?(防喷,补充说明一下,我也很喜欢这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喜欢[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1/24/-9lddQ5-5tgxK0Sw-w.png[/img]。)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建议你多看看背景,代入场景再多想想呢[s:ac:茶]
如果你说100块以下没有好耳机,我会说有一说一确实,但是这次你挑错话题了,你是个伞兵
你先去了解一下长征和四渡赤水,红军已经艰难到什么地步了。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气魄,什么叫格局[s:ac:上][s:ac:上]
这首词本来就是上品,如果结合当时史实,当时红军已经穷途末路二渡赤水打个胜仗,就能如此豪迈[img]http://img4.nga.cn/ngabbs/post/smile/a2_02.png[/img]
理解不了为什么非要理解呢,高中背的那些诗我就理解不出来,现在我更是懒得去理解。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楼主你真不是来搞笑的?
你要是不知道这首词什么情况下写的也就算了,都先和你讲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你还没觉得格局大?
你这个领悟能力基本上已经告别格局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上半阙,冷清惨烈,字里行间透漏着队伍的疲惫。
下半阙,陡然一震,全文转成一种获胜后的豁然开朗,希望迸发。
如果不了解背景的话,推荐去看一下四渡赤水的沙盘视频
如果已经了解了背景,还看不出来格局,那就只能等待你自身的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