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aria
2022-05-12T09:28:26+00:00
看到最近坛子里有人说成济,突然想写写这位倒霉蛋的顶头上司贾充。当然,我不是替他立传,要细数生平。而是写一写这人在史书里的各种小故事。故事的时间顺序可能不是太严谨。
贾充是魏国高官贾逵的儿子(希望大家不要先入为主犯我小时候的错误,他和文和乱武的贾诩可没关系)。虽然父亲是魏国忠臣,但贾充可是坚定的司马家走狗。高平陵事变后就依附司马家。当时还是有些曹魏之臣看不惯司马家执政。密谋废掉司马师。其中就有贾充的岳父李丰。谋划败露,李丰被司马师亲手用刀环砸死。贾充的妻子被发配到了乐浪(今天的朝鲜境内)。贾充一贯忠字当头,自己并没有受牵连,续娶了郭槐为妻。(三国后期魏国大将郭淮的侄女)这名字多年以后还被评书艺人拿去做了狸猫换太子里为虎作伥的太监大名。所以不管是史书还是评书,这名字都颇有遗臭万年的架势。
郭槐性情奇妒无比,这话让当今女权听见势必忍无可忍。只是她干得事情好像除了用妒这个字也没法形容。郭槐先是连生了两个女儿贾南风贾午,接着生下了一位公子贾黎民。三岁的时候被乳母抱在怀里在庭院里晒太阳。正好贾充下朝回家,看到自己小孩不由得上去摸头发亲脸蛋亲热一番。被郭槐从旁看见认为贾充是在和乳母偷情,二话不说拔刀就冲过来砍死了乳母。婴儿被吓得哇哇大哭,思念乳母,不饮不食很快去世。贾充畏妻如虎,不敢发作一声。不久郭槐再次生下一子,一岁的时候同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婴儿再次被惊吓而死。贾充从此绝后。
接着就该说说贾充在史书上的高光时刻,当街弑杀曹髦,把自己和司马家一起钉上了耻辱柱上,这故事大家都听腻了不说也罢。说说贾充家里的故事。贾充的老妈柳氏和老公一样是曹魏忠臣,听说成济弑君的事情后,天天在家痛骂成济。贾充严禁家人泄露机密,有时还得陪着老妈一起骂上几声。阖府上下,人人窃笑不止。
贾充的前妻李氏也替贾充生了二个女儿,大女儿贾荃嫁给了齐王司马攸为妻。后来贾充权势更盛,司马炎下令允许李氏回返洛阳,还特意恩准贾充可以设立左右两夫人。贾充畏妻如虎,坚决不肯,老妈柳氏屡次让他接回李氏他也不同意。李氏的两个女儿甚至磕头流血贾充也置若罔闻。不久柳氏病重,贾充跪问遗言。柳氏说道:“我就让你把李氏接回来你都做不到,其他的还有什么好说。”咽气而终。
此时的晋朝,已经在边境出现了祸乱的影子,凉州的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发动叛变,先后杀死几任秦州凉州刺史。其中的胡烈牵弘杨欣还是曾经随钟会邓艾伐蜀的干将。局势紧张之下,朝中的大臣任恺素来看不惯贾充这无能无耻的模样,故意在司马炎面前隆重推荐贾充领兵平叛。贾充突接命令目瞪口呆。只好一边磨洋工一边找狐朋狗友商议对策。磨了几个月后实在磨不下去了只得领兵出发。在送行宴上,拉着荀顗(荀彧的儿子)的手彷如生离死别。荀顗笑着安慰他只管慢慢而行,自有妙计脱身。贾充依计一天十里的慢慢磨蹭。不久就接到诏书,太子司马衷迎娶贾充子女贾南风,贾充回京准备嫁娶事宜,脱离了苦海。
原来是荀勖和郭槐贿赂了宫中的司马炎的皇后和身边亲信,让贾氏参加了太子选妃之列。司马炎看中的是卫瓘的女儿,认为卫氏身高腿长,仪态端庄。这才有皇后模样。杨皇后却极力推荐贾氏,认为她是功臣之后,两家联姻更可以亲上加亲(不知多年以后看到自己杨家的遭遇她会不会在地下恨得打滚)。司马炎和贾充一样有妻管严,程度不同而已,拗不过皇后,就选贾氏女好了,但是一看贾南风那副模样,就想还是换一个看看吧,结果一看贾午还是个七八岁还要人擤鼻涕的小不点,只好作罢。反正自己的也是个傻儿子,痴男丑女凑一对就凑一对吧,接受了这门亲事。
郭槐听到太子要娶自己女儿贾南风,得意洋洋之余,准备去当面见见自己老公的前妻李氏耍耍威风。贾充可是知道其中深浅,拉着自己这不识天高地厚的老婆劝道:“她知书识礼,你去见她不过自取其辱。何必呢?”郭槐可不听这一套。车马齐备声势浩大的来到李氏门前。没想到李氏淡扫峨眉,青衣素裹,不卑不亢。自己倒是一见之下,相惭形秽。滚下马车抢先行礼。本来想的显摆却变得笨嘴拙舌,寒暄几句狼狈告辞。坐在马车上左思右想,这女子自己可万万不是对手,要是被老公再见到难免旧情复燃。从此更是把贾充像贼一样盯得结实。贾充和李氏也就至死未再见面。
贾充躲过了战争之险,一打听原来是任恺在后面捣鬼,依样葫芦在司马炎面前盛赞任恺贤能,从皇帝身边的调任为吏部尚书。然后小人一拥而上,疯狂进谗,让任恺在司马炎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不信任。
几年之后,拜孙皓所赐,晋吴的实力差距是越拉越大。伐吴也终于提上了日程。但是奇怪的是,别的朝代建立之初,总还是锐意进取的人多,晋朝却是得过且过的大有人在,真正有心有力实现一统的却是寥寥无几。贾充就是前者的优秀代表。只剩张华羊祜杜预寥寥几人支持伐吴。直到羊祜死去之后,上遗表伐吴。司马炎才下定了决心。贾充惯例反对,司马炎眼光独到,任命贾充为大将军总领伐吴。当然他只需要呆在后方,前线征战是杜预王浑王㪫他们的事情。贾充在伐吴之间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上表请求撤兵,甚至直到东吴的宰相张悌全军覆没之际,这位贾大人还在上书请求撤兵,斩张华已谢天下。不久孙皓降书送到,贾充面红耳赤,只得上书谢罪。司马炎大手一挥,贾充督军有功,加官进爵。
孙皓被押进洛阳之后,贾充恢复了自己的气概,酒宴之上,得意洋洋的问亡国之君孙皓:“听说你当年专门设立了剥脸挖眼之刑,这也太过分了,不觉得太残忍吗?”孙皓虽然打仗没打赢,可脾气还是丝毫未改,两眼一翻:“为人臣者,弑君犯上,用这刑罚正合适。”贾充目瞪口呆,和老婆一样自取其辱。
几年之后,小女儿贾午也慢慢长大了,可在贾充眼里还是个孩子,还没提前婚嫁之事。贾充的手下有个小吏韩寿,生的肤白貌美,器宇不凡。一日偶入相府花园,恰巧被贾午看见,当时就一见钟情少女怀春却无由可诉。害出了一种相思病。还是手下丫鬟贴心识趣,看出了贾午心事,提前几百年做了回红娘,偷偷出府拜见韩生。指点韩寿半夜翻墙入府。私会千金。韩寿年轻气盛,又被丫鬟巧舌如簧,是否貌若天仙不提,权势滔天可是半点不假。仗着一股热血,飞檐走壁不在话下。一对狗男女成就好事。事毕贾午把皇帝御赐给父亲然后自己讨来的西域奇香送给了韩寿。韩寿趁着天色未明逃出府邸,半夜再偷偷逾墙相会。小姐送得定情信物自然也是秘密收藏。不敢轻易示人。可既然是千里迢迢御赐之物,自然有它出奇之处,这御香沾身不灭,洗涤不去,余香一月不绝。韩寿一介小吏,自然不会一件衣服穿一次就丢,来到办公之地被人一闻便知身带异香,不由得个个啧啧称奇。贾充自然也闻到了味道。他可比别人明白其中缘故,这御香皇帝可只赏赐了寥寥数人而已。回府后带人四处查看,果然在府邸围墙低矮处发现了脚印。再回想起小女儿前几天病病殃殃,这几天春风满面。当即把那当时红娘,后世俗称拉皮条的丫鬟一顿好打。知道了真相。家丑不可外扬,贾充当即连嫁妆也不要,火速将贾午嫁给了韩寿。然后将这快婿火线提拔,官运亨通。后世的成语“窃玉偷香”里的偷香二字,就是这段贾府丑闻。贾午和韩寿的儿子还以外孙之身,改姓为贾,以贾谧之名继承了贾府香火。后世的穷酸无不以此为榜样楷模,编出了无数本后花园私会小姐订终身的美梦。
贾充的大女儿贾荃嫁给了齐王司马攸,三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司马衷,所以司马炎身后立谁为嗣的争论自然而然的波及到了他的身上。有人劝她反正都是下任皇帝的丈人,何不立贤拥立齐王司马攸。贾充默然不语,且不说母老虎郭槐。就是自己当年狠下心不顾女儿磕头哀求迎回生母的哀求,害得女儿郁郁而终。齐王能不恨自己就不错了,怎么还好意思在他面前充老丈人。卫瓘借酒装醉,抚着御座连声此座可惜。差点害得司马衷丢掉了储君之位。事后贾充送信给太子宫中的贾南风,“此物可憎,几灭吾家。”后来八王之乱,贾南风果然借楚王司马玮之手,几灭卫瓘满门。
当然即使贾充权势逼人,看不惯他的依旧大有人在,中书令河南尹庾纯就是其中之一,当年故意推荐他去西凉的也有他一分力气。贾充对他自然也没什么好气,一日聚会饮酒,庾纯来的最晚。贾充出言讥讽:“你不都是一向排在队伍头列吗?怎么今天这么晚去队尾了(庾纯的祖上是部队里的伍长,惯例排在队列之首)”庾纯也不示弱,开口道:“刚才去市场处理了些小事,所以来晚了。(贾充的祖上当过当年的市场管理员,所以庾纯以此反唇相讥)”两人一比一打平。饮酒之间,轮到庾纯敬酒,贾充偏偏不喝。庾纯大怒:“长辈敬酒你怎么敢不喝?”贾充幽幽说道:“你要真尊重长辈,就该回家去孝敬你的老父亲,在这喝什么酒?”庾纯更火了:大骂:“天下忷忷,由尔一人。”贾充不服气了:“我历任两朝,平灭巴蜀,我有什么罪让天下忷忷?”庾纯酒
气上涌,大喝一声:“高贵乡公何在??”虽然这事众人皆知,可如此大庭广众被当众打脸,还是让贾充羞愤难当,贾充周围的狗腿子准备上来拿人。对斗富有强烈爱好,但是还有点水平的羊琇王济出面阻拦,酒宴就此不欢而散。贾充宴后上表辞官。司马炎倒是大肚能容,优诏褒奖,对庾纯倒也没杀,贬职离京。不久郁郁去世。
后来贾充临死前念念不忘怕得个恶谥遗臭万年。贾家唯一还算有点模样的侄子贾模倒是毫不安慰:“是非自有公论,担心也是无用。”死后大臣商议,果然有大臣建议谥号为荒。司马炎倒是顾念自己父亲司马昭的名声,这种忠犬不能过于痛贬。改谥为武这名不副实的美谥。
说完了贾充再补充一下他的绝配郭槐。到了贾南风时代,贾家已经是权势滔天,韩寿早死,贾午和贾谧也是趾高气扬。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YU三声)大婚,本来准备迎娶卫氏。贾午贾谧从中作梗,担心卫氏成为太子党羽,改成迎娶王氏,著名清谈家王衍的女儿。司马遹听说大女儿漂亮准备娶大女儿,结果贾谧却向贾南风请求,先娶了王家大女儿。太子只得忍气吞声娶了王家二女儿。这位王家二女,在太子被污蔑谋反后被自己那个清谈父亲强行接回家中,和太子离婚,于路嚎啕大哭,闻者伤心。多年后胡赵攻破洛阳,王氏二女儿痛骂意图侮辱自己的胡将被杀。和琵琶别抱的羊献容成了鲜明的对比。
郭槐却并没有像自己两个女儿那么胡闹,自己大女儿贾南风无子,太子才是她们的救命稻草。也就是依赖着郭槐的关照,太子一直还能平安无事。郭槐临死之际,死死拉着女儿贾南风的手告诫她一定不要谋害太子,倒是贾午赵粲(晋武帝的妃嫔,依附贾南风)两个人要加以疏远,小心破灭吾家。如果贾南风是个从谏如流的人那她就不是贾南风了。很快她就听信贾午赵粲贾谧的谗言,谋杀太子,也就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赵王司马伦以清君侧为借口,轻松捡了便宜,尽灭贾氏满门。
好了,一大堆的废话打完了,现在进入正题,就这么一个无德无耻无谋无勇无信无义之辈,若干年后,到底是凭什么混进了三国无双的?
贾充是魏国高官贾逵的儿子(希望大家不要先入为主犯我小时候的错误,他和文和乱武的贾诩可没关系)。虽然父亲是魏国忠臣,但贾充可是坚定的司马家走狗。高平陵事变后就依附司马家。当时还是有些曹魏之臣看不惯司马家执政。密谋废掉司马师。其中就有贾充的岳父李丰。谋划败露,李丰被司马师亲手用刀环砸死。贾充的妻子被发配到了乐浪(今天的朝鲜境内)。贾充一贯忠字当头,自己并没有受牵连,续娶了郭槐为妻。(三国后期魏国大将郭淮的侄女)这名字多年以后还被评书艺人拿去做了狸猫换太子里为虎作伥的太监大名。所以不管是史书还是评书,这名字都颇有遗臭万年的架势。
郭槐性情奇妒无比,这话让当今女权听见势必忍无可忍。只是她干得事情好像除了用妒这个字也没法形容。郭槐先是连生了两个女儿贾南风贾午,接着生下了一位公子贾黎民。三岁的时候被乳母抱在怀里在庭院里晒太阳。正好贾充下朝回家,看到自己小孩不由得上去摸头发亲脸蛋亲热一番。被郭槐从旁看见认为贾充是在和乳母偷情,二话不说拔刀就冲过来砍死了乳母。婴儿被吓得哇哇大哭,思念乳母,不饮不食很快去世。贾充畏妻如虎,不敢发作一声。不久郭槐再次生下一子,一岁的时候同样的事情又一次发生。婴儿再次被惊吓而死。贾充从此绝后。
接着就该说说贾充在史书上的高光时刻,当街弑杀曹髦,把自己和司马家一起钉上了耻辱柱上,这故事大家都听腻了不说也罢。说说贾充家里的故事。贾充的老妈柳氏和老公一样是曹魏忠臣,听说成济弑君的事情后,天天在家痛骂成济。贾充严禁家人泄露机密,有时还得陪着老妈一起骂上几声。阖府上下,人人窃笑不止。
贾充的前妻李氏也替贾充生了二个女儿,大女儿贾荃嫁给了齐王司马攸为妻。后来贾充权势更盛,司马炎下令允许李氏回返洛阳,还特意恩准贾充可以设立左右两夫人。贾充畏妻如虎,坚决不肯,老妈柳氏屡次让他接回李氏他也不同意。李氏的两个女儿甚至磕头流血贾充也置若罔闻。不久柳氏病重,贾充跪问遗言。柳氏说道:“我就让你把李氏接回来你都做不到,其他的还有什么好说。”咽气而终。
此时的晋朝,已经在边境出现了祸乱的影子,凉州的鲜卑族秃发树机能发动叛变,先后杀死几任秦州凉州刺史。其中的胡烈牵弘杨欣还是曾经随钟会邓艾伐蜀的干将。局势紧张之下,朝中的大臣任恺素来看不惯贾充这无能无耻的模样,故意在司马炎面前隆重推荐贾充领兵平叛。贾充突接命令目瞪口呆。只好一边磨洋工一边找狐朋狗友商议对策。磨了几个月后实在磨不下去了只得领兵出发。在送行宴上,拉着荀顗(荀彧的儿子)的手彷如生离死别。荀顗笑着安慰他只管慢慢而行,自有妙计脱身。贾充依计一天十里的慢慢磨蹭。不久就接到诏书,太子司马衷迎娶贾充子女贾南风,贾充回京准备嫁娶事宜,脱离了苦海。
原来是荀勖和郭槐贿赂了宫中的司马炎的皇后和身边亲信,让贾氏参加了太子选妃之列。司马炎看中的是卫瓘的女儿,认为卫氏身高腿长,仪态端庄。这才有皇后模样。杨皇后却极力推荐贾氏,认为她是功臣之后,两家联姻更可以亲上加亲(不知多年以后看到自己杨家的遭遇她会不会在地下恨得打滚)。司马炎和贾充一样有妻管严,程度不同而已,拗不过皇后,就选贾氏女好了,但是一看贾南风那副模样,就想还是换一个看看吧,结果一看贾午还是个七八岁还要人擤鼻涕的小不点,只好作罢。反正自己的也是个傻儿子,痴男丑女凑一对就凑一对吧,接受了这门亲事。
郭槐听到太子要娶自己女儿贾南风,得意洋洋之余,准备去当面见见自己老公的前妻李氏耍耍威风。贾充可是知道其中深浅,拉着自己这不识天高地厚的老婆劝道:“她知书识礼,你去见她不过自取其辱。何必呢?”郭槐可不听这一套。车马齐备声势浩大的来到李氏门前。没想到李氏淡扫峨眉,青衣素裹,不卑不亢。自己倒是一见之下,相惭形秽。滚下马车抢先行礼。本来想的显摆却变得笨嘴拙舌,寒暄几句狼狈告辞。坐在马车上左思右想,这女子自己可万万不是对手,要是被老公再见到难免旧情复燃。从此更是把贾充像贼一样盯得结实。贾充和李氏也就至死未再见面。
贾充躲过了战争之险,一打听原来是任恺在后面捣鬼,依样葫芦在司马炎面前盛赞任恺贤能,从皇帝身边的调任为吏部尚书。然后小人一拥而上,疯狂进谗,让任恺在司马炎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不信任。
几年之后,拜孙皓所赐,晋吴的实力差距是越拉越大。伐吴也终于提上了日程。但是奇怪的是,别的朝代建立之初,总还是锐意进取的人多,晋朝却是得过且过的大有人在,真正有心有力实现一统的却是寥寥无几。贾充就是前者的优秀代表。只剩张华羊祜杜预寥寥几人支持伐吴。直到羊祜死去之后,上遗表伐吴。司马炎才下定了决心。贾充惯例反对,司马炎眼光独到,任命贾充为大将军总领伐吴。当然他只需要呆在后方,前线征战是杜预王浑王㪫他们的事情。贾充在伐吴之间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上表请求撤兵,甚至直到东吴的宰相张悌全军覆没之际,这位贾大人还在上书请求撤兵,斩张华已谢天下。不久孙皓降书送到,贾充面红耳赤,只得上书谢罪。司马炎大手一挥,贾充督军有功,加官进爵。
孙皓被押进洛阳之后,贾充恢复了自己的气概,酒宴之上,得意洋洋的问亡国之君孙皓:“听说你当年专门设立了剥脸挖眼之刑,这也太过分了,不觉得太残忍吗?”孙皓虽然打仗没打赢,可脾气还是丝毫未改,两眼一翻:“为人臣者,弑君犯上,用这刑罚正合适。”贾充目瞪口呆,和老婆一样自取其辱。
几年之后,小女儿贾午也慢慢长大了,可在贾充眼里还是个孩子,还没提前婚嫁之事。贾充的手下有个小吏韩寿,生的肤白貌美,器宇不凡。一日偶入相府花园,恰巧被贾午看见,当时就一见钟情少女怀春却无由可诉。害出了一种相思病。还是手下丫鬟贴心识趣,看出了贾午心事,提前几百年做了回红娘,偷偷出府拜见韩生。指点韩寿半夜翻墙入府。私会千金。韩寿年轻气盛,又被丫鬟巧舌如簧,是否貌若天仙不提,权势滔天可是半点不假。仗着一股热血,飞檐走壁不在话下。一对狗男女成就好事。事毕贾午把皇帝御赐给父亲然后自己讨来的西域奇香送给了韩寿。韩寿趁着天色未明逃出府邸,半夜再偷偷逾墙相会。小姐送得定情信物自然也是秘密收藏。不敢轻易示人。可既然是千里迢迢御赐之物,自然有它出奇之处,这御香沾身不灭,洗涤不去,余香一月不绝。韩寿一介小吏,自然不会一件衣服穿一次就丢,来到办公之地被人一闻便知身带异香,不由得个个啧啧称奇。贾充自然也闻到了味道。他可比别人明白其中缘故,这御香皇帝可只赏赐了寥寥数人而已。回府后带人四处查看,果然在府邸围墙低矮处发现了脚印。再回想起小女儿前几天病病殃殃,这几天春风满面。当即把那当时红娘,后世俗称拉皮条的丫鬟一顿好打。知道了真相。家丑不可外扬,贾充当即连嫁妆也不要,火速将贾午嫁给了韩寿。然后将这快婿火线提拔,官运亨通。后世的成语“窃玉偷香”里的偷香二字,就是这段贾府丑闻。贾午和韩寿的儿子还以外孙之身,改姓为贾,以贾谧之名继承了贾府香火。后世的穷酸无不以此为榜样楷模,编出了无数本后花园私会小姐订终身的美梦。
贾充的大女儿贾荃嫁给了齐王司马攸,三女儿贾南风嫁给了司马衷,所以司马炎身后立谁为嗣的争论自然而然的波及到了他的身上。有人劝她反正都是下任皇帝的丈人,何不立贤拥立齐王司马攸。贾充默然不语,且不说母老虎郭槐。就是自己当年狠下心不顾女儿磕头哀求迎回生母的哀求,害得女儿郁郁而终。齐王能不恨自己就不错了,怎么还好意思在他面前充老丈人。卫瓘借酒装醉,抚着御座连声此座可惜。差点害得司马衷丢掉了储君之位。事后贾充送信给太子宫中的贾南风,“此物可憎,几灭吾家。”后来八王之乱,贾南风果然借楚王司马玮之手,几灭卫瓘满门。
当然即使贾充权势逼人,看不惯他的依旧大有人在,中书令河南尹庾纯就是其中之一,当年故意推荐他去西凉的也有他一分力气。贾充对他自然也没什么好气,一日聚会饮酒,庾纯来的最晚。贾充出言讥讽:“你不都是一向排在队伍头列吗?怎么今天这么晚去队尾了(庾纯的祖上是部队里的伍长,惯例排在队列之首)”庾纯也不示弱,开口道:“刚才去市场处理了些小事,所以来晚了。(贾充的祖上当过当年的市场管理员,所以庾纯以此反唇相讥)”两人一比一打平。饮酒之间,轮到庾纯敬酒,贾充偏偏不喝。庾纯大怒:“长辈敬酒你怎么敢不喝?”贾充幽幽说道:“你要真尊重长辈,就该回家去孝敬你的老父亲,在这喝什么酒?”庾纯更火了:大骂:“天下忷忷,由尔一人。”贾充不服气了:“我历任两朝,平灭巴蜀,我有什么罪让天下忷忷?”庾纯酒
气上涌,大喝一声:“高贵乡公何在??”虽然这事众人皆知,可如此大庭广众被当众打脸,还是让贾充羞愤难当,贾充周围的狗腿子准备上来拿人。对斗富有强烈爱好,但是还有点水平的羊琇王济出面阻拦,酒宴就此不欢而散。贾充宴后上表辞官。司马炎倒是大肚能容,优诏褒奖,对庾纯倒也没杀,贬职离京。不久郁郁去世。
后来贾充临死前念念不忘怕得个恶谥遗臭万年。贾家唯一还算有点模样的侄子贾模倒是毫不安慰:“是非自有公论,担心也是无用。”死后大臣商议,果然有大臣建议谥号为荒。司马炎倒是顾念自己父亲司马昭的名声,这种忠犬不能过于痛贬。改谥为武这名不副实的美谥。
说完了贾充再补充一下他的绝配郭槐。到了贾南风时代,贾家已经是权势滔天,韩寿早死,贾午和贾谧也是趾高气扬。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YU三声)大婚,本来准备迎娶卫氏。贾午贾谧从中作梗,担心卫氏成为太子党羽,改成迎娶王氏,著名清谈家王衍的女儿。司马遹听说大女儿漂亮准备娶大女儿,结果贾谧却向贾南风请求,先娶了王家大女儿。太子只得忍气吞声娶了王家二女儿。这位王家二女,在太子被污蔑谋反后被自己那个清谈父亲强行接回家中,和太子离婚,于路嚎啕大哭,闻者伤心。多年后胡赵攻破洛阳,王氏二女儿痛骂意图侮辱自己的胡将被杀。和琵琶别抱的羊献容成了鲜明的对比。
郭槐却并没有像自己两个女儿那么胡闹,自己大女儿贾南风无子,太子才是她们的救命稻草。也就是依赖着郭槐的关照,太子一直还能平安无事。郭槐临死之际,死死拉着女儿贾南风的手告诫她一定不要谋害太子,倒是贾午赵粲(晋武帝的妃嫔,依附贾南风)两个人要加以疏远,小心破灭吾家。如果贾南风是个从谏如流的人那她就不是贾南风了。很快她就听信贾午赵粲贾谧的谗言,谋杀太子,也就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赵王司马伦以清君侧为借口,轻松捡了便宜,尽灭贾氏满门。
好了,一大堆的废话打完了,现在进入正题,就这么一个无德无耻无谋无勇无信无义之辈,若干年后,到底是凭什么混进了三国无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