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州年轻人大面积感染新冠病重,或因为ADE效应?

Nεεκο-avatar

Nεεκο

2020-04-05T04:25:35+00:00

[url]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491720250228944?_wb_client_=1[/url]


近来一个现象引起我的关注,那就是纽约极为异常的出现超过一半感染者为年轻人的现象,却有很多年轻人出现急速变为重症的现象。
这跟当前世界其他地方的普遍以老年人为重症感染现象,是比较相反的。
会导致纽约极为反常的出现年轻人反而更容易感染和变为重症的现象,只有两种可能:
1、病毒发生了变异。
2、纽约很多人原来已经感染过原始版本的新冠病毒,在ADE效应之下,会导致其一旦再次感染会变得更为严重。
这实际上,增加了本次病毒起源是来自于“美国泄露论”的可能性。
本文会就此做详细分析。
首先根据美国疾控中心之前给出的数据显示,在纽约州有53%的新冠患者,年龄在18至49岁之间。



这是感染的人群比例,那么住院人群的比例呢?
我找到的一份数据是美国疾控中心在3月18日的一份报告,在那份报告里显示20岁~54岁的住院比例为38%,是所有年龄段最多的。



虽然65岁~84岁的老年人群体占了36%,如果算上85岁以上的9%,新冠病毒在美国仍然是以对老年人最致命的。
然而20岁~54岁高达38%的住院比例也显示,美国新冠病毒不同寻常的特点。
而在4月1日的一档新闻节目里,美国长岛北岸医院的ICU主任周秋萍,介绍了纽约疫情的一些情况,其中提到了以下内容。






周秋萍在节目里介绍,纽约的ICU病房里有很多年轻人,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很多是走着进急诊室,但很快短时间内并且就急剧恶化。
这其实是很奇怪的现象。



因为新冠病毒从目前其他国家的情况看,最大威胁是那些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他们是很容易出现并且急速恶化。
而没有什么慢性疾病的年轻人,也这样出现大批量的并且急速恶化现象,是肯定有些问题的。
这让人不得不想到一个名词“ADE效应”。
这个名词比较专业,我跟大家解释一下。
所谓ADE效应,是指“抗体依赖增强症”。
专业解释是这样的:

病毒感染都是从黏附于细胞表面开始的,黏附是通过病毒表面蛋白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和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针对病毒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常常可以阻抑这一步骤,将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抗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却发挥相反的作用:它们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这一现象就是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上面这个专业解释,比较绕口,我给大家来一段大白话版本的解释:
简单说就是,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感染了病毒之后,只要最终痊愈,人体免疫系统就会产生这个病毒的抗体。
这样以后再感染病毒,人体内的抗体就可以阻抑病毒的感染,从而实现免疫。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病毒发生了变异,这时候人再次感染了这个病毒后,人体原先产生的抗体,对于变异后的病毒不起作用。
而且这个时候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误以为病毒已经被“阻抑”,使得这时候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完全不设防。
这会导致这个病人,在感染变异后的病毒,会比没有抗体的人,症状反而更严重,并且更易感染。
这种时候,人体内的抗体,反而会协助变异后的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了感染率。
这个现象就被称为“ADE效应”,也就是“抗体依赖增强效应”。
发现了没有,这个ADE效应,是不是跟现在纽约发生的现象,很类似?
当然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纽约已经出现了ADE效应,美国方面并没有披露更多详细的信息。
所以我们还不能断定,纽约的大量感染新冠病毒患者,是很早就感染过一个更温和版本的原始版本新冠病毒,现在是“二次感染”。
但至少,这种怀疑的可能性,目前是存在的。
那么毫无疑问,这会增加“美国泄露论”的可能性。

所以,之前很多人猜测,早在美国去年7月份开始流传的“电子烟肺炎”,是不是就是新冠肺炎,并非无稽之谈。
的确是某种值得被怀疑的可能性。
而之所以,新冠病毒的“始祖版本”在长达5个多月的时间里,在美国大范围传播,甚至可能已经在世界大范围流行,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原因有两个:
1、当时流行的新冠病毒,是某种更为温和,传染性弱和毒性都比较弱的“始祖版本”。
这可以解释很多对于病毒早就流行,却没被人发现的质疑。
一方面是美国疾控中心为了掩盖美军传染病研究所发生病毒泄露事故,而把大量“不明肺炎”甩锅给了电子烟肺炎和流感。
另外一方面,在去年9月份开始大爆发的美国流感,也给新冠病毒的始祖版本提供了较好的掩护。
因为新冠病毒的始祖版本绝大部分症状都跟流感相近,所以很容易被误当做流感去处理。
再加上美国疾控中心有意识掩盖,的确有可能发生新冠病毒早就开始在美国大范围流行,但却没有被人们发现的可能。
甚至,美国疾控中心可能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觉得“新冠病毒的始祖版本”其实传染性和毒性都跟流感差不多。
所以,美国疾控中心可能觉得,只要把新冠病毒当做流感去处理,就可以把美军传染病研究所泄露病毒的事情掩盖过去。
然而,让美国疾控中心没有想到的是,病毒发生了某种关键变异。
而这个关键变异,又刚好发生在了武汉。
我们并不知道,病毒究竟是如何从美国扩散到武汉,很多人猜测是跟2019年10月底举办的军运会有关系。
但不管这个新冠病毒的始祖版本是如何扩散到了武汉,却在武汉发生了某种关键的变异。
变异后的新冠病毒,最终在华南海鲜市场发生了大规模群聚性感染,而产生后续这一系列事情。
所以,从武汉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实际上源头可能并不在武汉,而是在美国。
只不过最早在美国流行的新冠病毒,是传染性和毒性都比较弱的“始祖版本”。
而病毒因为在武汉发生了关键变异,传染性和毒性都出现质的飞跃,才导致新冠病毒不可能再躲藏在流感病毒背后,而被武汉的防控体系发现,并揪了出来,世人从此才得知了新冠病毒的存在。
但也因此,导致武汉背上了病毒起源的这口大锅,而被当前世界各国和舆论所污蔑。
而当前美国纽约可能存在的“ADE效应”,增加了病毒曾经在去年发生某种关键变异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在去年7月份开始,新冠病毒的始祖版本早就在美国开始大范围流传。
所以实际上,美国有很多人,实际上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始祖版本,体内也有相对应的抗体。
然而病毒在武汉发生了关键变异后,又扩散回美国。
而变异后的新冠病毒,导致美国人体内的始祖版本抗体失效,从而形成“ADE效应”,导致纽约的年轻人反而更容易感染,并且会出现急速发病的现象。
这样的一个猜测,可以解释当前很多现象。
比如,为什么在2月份,美国自上而下,会如此口径一致的把新冠病毒当做流感去处理。
一种可能,他们还真以为新冠病毒就是跟流感差不多。
所以日本和英国,在和美国通电话后,都比较匪夷所思的采用了“消极防疫”策略,甚至英国一度都宣布要“群体免疫”。
这很可能是建立在,他们以为新冠病毒还只是“始祖版本”的错误认知下。
包括美国可能认为,美国大量民众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体内已经有抗体了,所以才会对新冠病毒这样满不在乎。
所以这种猜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美国在感染初期如此糟糕的“消极防疫”措施。
除此之外,美国之所以在初期如此糟糕的“消极防疫”措施,可能还跟美国试图掩盖其大量民众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事实。
这可以解释,为何美国在2月4日就开发出号称可以4小时内检测出新冠病毒的核酸试剂。
结果一直到3月初,美国的新冠病毒核酸试剂,就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未知故障”而需要1~2天才能完成新冠病毒检测。
这使得在3月13日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前,美国的病毒检测数量一直少得可能,这使得其确诊人数在3月13日之前一直很少。
但在3月13日后,可能美国觉得通过故意施行的“消极防疫”,让病毒“明面”上已经扩散了一个多月,比较能够交代为何已经有大量美国人感染新冠病毒之后,美国才加大了新冠病毒检测力度。
本来一直出故障的美国核酸试剂,一下子就好了,并且美国开始以每天2万+的检测力度,开始加大力度检测。
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新冠病毒确诊人数在3月13日之后,是以火箭般的速度在攀升。
且确诊比例高得吓人。
之前文章也跟大家介绍过,美国整体的新冠病毒检测数和感染人数的比例是20%。
而纽约州的新冠病毒确诊比例更是超过了40%,差不多每检测2个人,就有一个人感染。
这么高比例的确诊比例,实际上也侧面应证了新冠病毒早就在美国传染的可能性。
所以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美国泄露论”这个猜测成立,但至少这个猜测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猜测,而非无稽之谈。
当前新冠病毒的起源,科学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就像我们发言人所说,新冠病毒的起源,只有科学家有资格下结论,其他人最多就是做做猜测。
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舆论,却在科学家还没有做出明确结论,并且当前科学上对病毒起源还有诸多猜测和疑问的情况下,就断定病毒来源于武汉,并以此对我们做各种污蔑和抨击,这是西方国家面对自己无能和错误的甩锅行为。
Yesdog1225-avatar

Yesdog1225

顶一顶帖子,下次多一点总结和情绪立场的对立才会火
SIC_BMP-avatar

SIC_BMP

美国病毒。楼主这个猜测和分析还挺合理的。
dash-avatar

dash

一周前我就发帖了,你火星了。。。
Frazman-avatar

Frazman

美国病毒
plukerberos-avatar

plukerberos

美国病毒
W1TH3R_F1R3-avatar

W1TH3R_F1R3

时间点和几个关键因素现在的证据都没法理顺,这病还真是复杂啊
Mahru-avatar

Mahru

只希望这些报道可以在美国民间刷屏,可惜咱们的宣传没这个能耐
cagy-avatar

cagy

美国病毒练级完毕重回新手村杀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