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
2024-10-23T08:39:51+00:00
最近看版里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异想天开的觉得实际反无人机很简单,主要想法有雷达/反无人机枪/电子干扰/定向EMP/激光定向能武器/高射炮或军舰近防炮上车等。作为无人机(主要是某大家熟知的品牌机)从亚阿战争初露锋芒,到俄乌战场大放异彩的观察者,期间看了很多无人机攻击/反无人机作战/实际分析的人,结合微博 @青青虫的微博 的长期观察和分析,给大家作一些无人机作战的基本常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在野战条件下反无人机是极其困难的:
确实,以深圳南山区某企业为首的中国无人机是世界上最强,各个战场都以其作为第一首选。但是野战条件下反无人机存在困难,主要原因在以下几点
1)无人机发现难:如果自己飞过无人机的都应该知道,一般无人机飞离30米就已经听不见声音了,50~100米就已经目视困难,但无人机的摄像和图传清晰度,能够在3~5公里的范围内发现敌人,更别说现在有大量加装热成像、夜视系统的无人机,实际探测能力不对称;
2)野战条件下稳定供电难:很多同志认为我国展出过的电子干扰车、激光定向能武器能很好的反无人机。首先 电子干扰车、激光定向能武器、定向EMP都需要大量、持续的电力,这在野战条件下是被证明不可能的,另外它们只能对固定方向袭来的无人机进行干扰,若全向干扰则耗电量巨大且干扰能量随着距离的增加剧烈衰减,实际干扰能力堪忧(俄乌战场有大量干扰车、干扰设备在场的情况,目标依旧被打击的情况),这也是此类设备在战场没见到的原因之一(因为第一批运上战场的要么被摧毁,要么被证明没用抛弃了);至于有人说什么全领域静默,全域EMP,我的建议是少看科幻小说。
3)无人机能形成战场的实时话网格状透明:之前只有中美能通过全球定点快速回访卫星达成这样的实时透明,但是无人机的出现让任何一方都有了此能力,这会导致任何大型装备(反无人机车、战地反无人机雷达等)在战场上的出现,都会被很快发现,招致后方远火/火炮/滑翔炸弹的攻击,这也是为何俄乌战场双方的设备逐渐小型化(比如进口山东产的战场小皮卡)、分散化的原因。
4)反无人机效费比问题:俄乌开战之初,也有很多爱国者/山毛榉反无人机成功的视频,但是后来逐渐没有了,因为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美金一枚的防空导弹,打几千美元的品牌机,实在是亏死。同样的, 雷达/反无人机枪/电子干扰/定向EMP/激光定向能武器/高射炮或军舰近防炮上车这些装备,就算抛开野战下发现难、供电难、生存难的问题,让他们反掉100架无人机,但只要第101架无人机炸掉这些设备,那依然是无人机赚。
由于现在就有俄乌战场的打样,且此战场是西方/俄罗斯/乌克兰各方装备战术齐上场,实际战场的情况就是,在野战条件下,各国均未能找到反无人机的有效方法,战场上基本属于无人机各打各的。如果还有人觉得自己反无人机的装备肯定有效,不妨想一想,如果这个装备有效, 俄罗斯和整个西方支持下的乌克兰能不能造出来?如果能造的出,为什么他们不用,而放任他们的士兵在无人机的威胁下每天死去?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的想法比前线的士兵和战场的将军参谋厉害,毕竟他们是真的拿自己的命在打仗,没人会不在乎自己的命。
对于我国,我没有看到很多人所述的 反无人机枪/电子干扰/定向EMP/激光定向能武器/高射炮或军舰近防炮上车等装备在我军的大量列装,反而看到我军的坦克已经和俄乌战场一样笼子化。
确实,以深圳南山区某企业为首的中国无人机是世界上最强,各个战场都以其作为第一首选。但是野战条件下反无人机存在困难,主要原因在以下几点
1)无人机发现难:如果自己飞过无人机的都应该知道,一般无人机飞离30米就已经听不见声音了,50~100米就已经目视困难,但无人机的摄像和图传清晰度,能够在3~5公里的范围内发现敌人,更别说现在有大量加装热成像、夜视系统的无人机,实际探测能力不对称;
2)野战条件下稳定供电难:很多同志认为我国展出过的电子干扰车、激光定向能武器能很好的反无人机。首先 电子干扰车、激光定向能武器、定向EMP都需要大量、持续的电力,这在野战条件下是被证明不可能的,另外它们只能对固定方向袭来的无人机进行干扰,若全向干扰则耗电量巨大且干扰能量随着距离的增加剧烈衰减,实际干扰能力堪忧(俄乌战场有大量干扰车、干扰设备在场的情况,目标依旧被打击的情况),这也是此类设备在战场没见到的原因之一(因为第一批运上战场的要么被摧毁,要么被证明没用抛弃了);至于有人说什么全领域静默,全域EMP,我的建议是少看科幻小说。
3)无人机能形成战场的实时话网格状透明:之前只有中美能通过全球定点快速回访卫星达成这样的实时透明,但是无人机的出现让任何一方都有了此能力,这会导致任何大型装备(反无人机车、战地反无人机雷达等)在战场上的出现,都会被很快发现,招致后方远火/火炮/滑翔炸弹的攻击,这也是为何俄乌战场双方的设备逐渐小型化(比如进口山东产的战场小皮卡)、分散化的原因。
4)反无人机效费比问题:俄乌开战之初,也有很多爱国者/山毛榉反无人机成功的视频,但是后来逐渐没有了,因为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美金一枚的防空导弹,打几千美元的品牌机,实在是亏死。同样的, 雷达/反无人机枪/电子干扰/定向EMP/激光定向能武器/高射炮或军舰近防炮上车这些装备,就算抛开野战下发现难、供电难、生存难的问题,让他们反掉100架无人机,但只要第101架无人机炸掉这些设备,那依然是无人机赚。
由于现在就有俄乌战场的打样,且此战场是西方/俄罗斯/乌克兰各方装备战术齐上场,实际战场的情况就是,在野战条件下,各国均未能找到反无人机的有效方法,战场上基本属于无人机各打各的。如果还有人觉得自己反无人机的装备肯定有效,不妨想一想,如果这个装备有效, 俄罗斯和整个西方支持下的乌克兰能不能造出来?如果能造的出,为什么他们不用,而放任他们的士兵在无人机的威胁下每天死去?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的想法比前线的士兵和战场的将军参谋厉害,毕竟他们是真的拿自己的命在打仗,没人会不在乎自己的命。
对于我国,我没有看到很多人所述的 反无人机枪/电子干扰/定向EMP/激光定向能武器/高射炮或军舰近防炮上车等装备在我军的大量列装,反而看到我军的坦克已经和俄乌战场一样笼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