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Acidity
2025-03-21T13:11:53+00:00
前几天在nga这边发了死生错的分析,楼中讨论之后,受到启发 ,有了一些新的猜想,今天把内容写出来了,长文6000+字,如果觉得太长难以一次性看完的话可以保存图,我也把内容截图了。
今天来做之前死生错奇遇下面留言的一个回答,当时说了评论区写不下,要写个单章。
不算是推论,因为能用到的论据比较少,算是个人猜测了,主要是关于镇冠珏、李祚、主角的猜想。
我在一月份贴吧里更新剧情分析的时候说过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主角是谁的孩子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主角的体质和能力。后面我看很多人认为镇冠珏是藏有破解梦傀的解药或者是从李祚那里偷来的重要道具,这里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猜想。
和部分人提出的观点一致,我认为镇冠珏不止一块,部分人提出珏这个字,本意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所以镇冠珏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一对,而不是一块,我支持这个观点。而我个人的猜测是什么呢?我猜测镇冠珏的数量≥2,它的秘密源自于玉本身,而不是有人把秘密藏在了玉中,我在此提出我个人的观点:李祚手中本来就有一块镇冠珏,而另一块镇冠珏在王清手中,中渡桥之战,王清让江晏取走自己的玉。但这两块镇冠珏的作用是不同的。
我在[燕云十六声 清河剧情整理及个人分析(七)]这一篇文中写过,长生虫在巴梧、孙不弃、李祚三人时期的表现各不相同,当时的我把这一点认为是孙不弃的研究导致了长生虫的进化。
在巴梧那个年代,长生蛊虫必须要生存在剧毒环境中,所以巴梧当年为了躲避江湖人,把村民们都变为长生体后,只能都待在剧毒环境的萤渊中,并且随着时间流逝,中蛊者的情感会渐渐消失。
而到了孙不弃时期,他另辟蹊径,将人体改造成为毒体,让长生虫生活在其中,这样就能暂时离开萤渊,但在萤渊的孙不弃依旧没有解决长生虫会让人情感渐渐消失的问题。
直到李祚时期,情况有了不同,李祚可以离开萤渊到很远的地方,同时他的情感(至少说恨意)是没有随着时间减少消失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长生虫的进化,并非是因为孙不弃的研究?
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是存在的,这个可能性也就是我的个人猜想:那就是李祚通过某种东西,改变了长生虫的习性。而这个东西,就是镇冠珏。
在这个猜想的基础上,我再做一条猜想补充:李祚手中的镇冠珏本就是李唐皇室代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只是许多年过去,一直没有人真正激发过它的力量,镇冠珏处于休眠的状态,所以它在李唐皇室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象征的东西。
而这也就涉及到我们的另外一个猜想:李祚变成长生体后,他体内的长生虫激活了镇冠珏的力量,李祚也因此了解到了镇冠珏的秘密,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许多皇帝都在追求长生。
结合这几点后,我个人的结论是:两块镇冠珏的力量并不相同,李祚手中的这块,能够作用于物质层面,比如改变某物的物理性质。而王清手中的那块,能够作用于精神,比如看到一些过去和未来的场景。
我一月份在清河的那篇文中说过,我认为主角重要的是能力,而这个能力大概率是镇冠珏赐予的,它使得主角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但后面接触了开封的剧情以及新的奇遇,我感觉这个观点需要进行一些修改,使得它更贴合剧情发展。
游戏的开篇,江晏带着尚是婴儿的主角逃亡,在与无相皇战斗之后,他看到了一些场景,但这些未来的场景其实是主角经历的未来。而我现在则认为,主角的能力其实并不充分,主角只吸收了王清那块镇冠珏的部分力量,他只能够看到过去,而不能看到未来。那江晏在开头看到的那一段该如何解释呢?
我的看法是:江晏看到主角的未来,是两块镇冠珏力量碰撞后的结果。大家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江晏先击倒了无相皇,随后一只虫子进入无相皇体内,随后无相皇睁眼,与江晏对视,此时大量的场景讯息涌入江晏脑内。
我们将进入无相皇体内的这只虫子,看作是李祚通过他的镇冠珏改造过后的长生虫,这是带有另外一块镇冠珏力量的,与江晏此时戴在主角身上的那块进行力量碰撞(眼神交流),使得江晏看到了主角未来经历过的场景。
为什么要用这个解释,而不是说王清那块镇冠珏的力量本来就能看到过去和未来,只是主角目前没有吸收完所有能力,玉就被江晏拿走了?
因为要解释中渡桥之战王清的选择。如果这块玉真的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那么王清怎么会陷入到中渡桥那个死局中呢?这时有人会解释,王清当时并不知道玉的效用,是别人告诉他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知道一件东西有如此逆天的效用,但对方作为拥有者不知道,你会告诉他吗?肯定不会,对方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宝贵后,还怎么把东西搞过来?
这个解释就解答了这一方面的问题,王清是了解镇冠珏的部分作用的,而那个送来的盒子里,也许装的就是含有另外一块镇冠珏力量的东西,比如说改造后的长生蛊虫。王清打开盒子后,两股力量碰撞,他作为镇冠珏的佩戴者,看到了未来的事情,所以才会做了后续的安排。
这里也延伸解释了一个问题:王清为什么会迅速做了决断,而非认为自己中了幻术,看到的只是虚假内容想要扰乱他的军心?因为王清了解镇冠珏的部分作用,以后可以添加一些旁人的评价进去作为佐证,比如说王清武学进境极快,极少遇到瓶颈,因为他手中的镇冠珏有宁心定神的效用,故而不会有心魔产生,而且他也能准确回想过去自己练武和交手的场景,不断改进自己的短处等等。正是因为王清有诸多这些别人未曾有过的体验,他才能短时间就认定看到的就是真正的未来,这也说明他是了解镇冠珏的部分效果的。
对比游戏开场,江晏看到的是主角的未来,是否因为他此时抱着主角,和主角有接触,所以也能通过镇冠珏看到未来?那么中渡桥时期,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那就是王清看到未来讯息的时候也没缓过神,一旁的亲兵刘牧三以为将军是着了道,上前搀扶王清并询问情况,而刘牧三去扶将军的时候,有了接触,也看到了王清见到的未来,故而才有了他临终前所说的[偷天]?我认为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是这个猜测,那么为什么先生要送盒子过来,让王清看到未来呢?难道就不怕力量碰撞下,激活了镇冠珏的真正力量,使得王清死里逃生?
我的看法是,这是李祚不得已做出的选择。此时的李祚是长生体,激活了自己的那块镇冠珏,但问题在于王清手中的那块并未被激活,而只有另外一块的力量也被激活,李祚才能感知到那块镇冠珏具体的位置,从而实现合一。倘若不送盒子来激活这个力量,王清死在与契丹人的对阵中,届时契丹人夺去镇冠珏,作为自己的战利品,这样李祚反而没法确定镇冠珏所在了。而只要激活了镇冠珏,李祚就能锁定其位置,也就不用担心东西丢了。
但这个解释有了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李祚并没有拿到主角的镇冠珏,反而在主角身上一放就是十五年,如果李祚派人送盒子来,是为了定位,那么为什么李祚一直没到清河来找主角,该如何解释目前的局面?
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的顺到主角身上了。我给出的解释是,主角的体质虽然不是长生体,但也能吸收镇冠珏的力量,而这种吸收,使得镇冠珏的力量不会外泄,在主角和玉之间达成了循环,李祚因此无法感应到镇冠珏所在。
在我的猜想中,这就是王清让江晏杀死自己,带走镇冠珏之前的嘱托,自己佩戴玉没被李祚发现也是因为王清体质的原因,吸收镇冠珏力量使其不外泄,最后他也许将自己的部分力量封在了玉中,让江晏去找一个和自己体质相同的孩子,这样就又能重新将玉的力量封印起来,防止被李祚找到。
而这一点就解释了如果主角不是王清的孩子,那么江晏要每年忌日带着主角来祭拜,下跪磕头的原因。因为在江晏看来,主角与王清是相同的体质,自己找到主角,也是遵循王清的嘱托,那么主角自然也就可以看做是王清生命的延续,合该去祭拜他。
而现在在这个猜想下要分析的一个问题是:李祚想要将两块镇冠珏合在一起,是为了做什么?因为按照我们的这个猜测,两种力量碰撞后,得到的能力是看见未来,李祚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我个人分析认为,李祚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前分析的时候,其实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江晏看到未来的时候,已方镇冠珏力量应该是强于附着在李祚长生虫上面的镇冠珏力量的,这个时候能力的体现以王清这块精神层面的镇冠珏为主导,能力从回顾过去强化到了看到过去和未来。
那么如果李祚得到两块玉后,使自己这块玉作为主导,他手中这块作用于物质的镇冠珏,会强化成什么力量?
我在前文推测过,李祚用镇冠珏改变了长生虫的特性,使原本要生活在剧毒环境并且慢慢吞噬人感情的长生虫改变了习性,后面中了长生虫的人(参照主线在将军祠和方旭对战),不需要体内有剧毒,同时不仅情感不会变得淡漠,反而负面情绪会更加扩大。可以说和之前的长生虫对比,完全是相反的效果。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李祚手中这块作用于物质的镇冠珏,强化后的力量,能够做到这一点:起死回生。
我认为这是李祚最渴望得到的结果。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反应过来原因了。
柳青衣。
没错,作为长生体的李祚,情感并未消退,那么他对柳青衣的感情,应该也是依旧存在的。而当年已经是长生体的柳青衣选择自我了断,柳青衣自己给在明面上的原因是她在中毒神志不清的时候,引诱了许多江湖人陷入萤渊中被毒死,后来被李祚请水月先生恢复了神智,出了萤渊向当年那些江湖人的朋友致歉,被人逼迫,心中痛苦,不得已选择了自尽。
那么有没有一个可能,这只是柳青衣自杀的一个原因,甚至可能算不上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作为长生体,感情随着时间消退,柳青衣渐渐发现自己对李祚没有了爱意,她不愿以一个不爱李祚的长生体活着,而选择在自己还能感受到对李祚的爱的时候自我了断。
这个原因,游戏内容里面没有任何文本作为支撑,只限于我个人的猜测,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推论算得上合理,而且这个原因柳青衣也不可能告诉李祚,她甚至不能写出来,因为有被李祚发现的可能,而这个原因除了增添李祚的痛苦外毫无作用,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文本里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李祚改变了长生虫的习性,也就是说,此时李祚是有能力改变柳青衣未曾言明的困境的,我认为尽管柳青衣没有说出来,但李祚是明白她选择自杀的原因的。可在中渡桥之战时,柳青衣已经逝去十一年有余了。
然而柳青衣的尸身是被李祚安葬在了萤渊,萤渊这种剧毒的环境就又有了这个操作的可行性。但随着我们的这个推论,又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以李祚对于柳青衣的看重,为什么在追击江晏时,来的是无相皇,而不是李祚本人?
这个问题就回到了我前面那篇死生错奇遇的分析了,李祚此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做,故而没办法亲自来,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渡桥之时,先生送了盒子,此时镇冠珏的位置已经能被李祚自己感应到,即使无相皇失败了,他也能在办完这件事后,循着位置亲自去夺玉。
这件事选择无相皇去办,而不是其他人的理由也对应上了,因为在萤渊时,柳青衣是将无相皇视为自己子嗣来养大的,对于无相皇来说,柳青衣其实就是自己的母亲,李祚这么安排肯定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试想李祚告诉他,此次任务对方身上有一件东西,对于柳青衣来说很重要,无相皇一定是会竭尽全力去做的,换了其他人来,一定不会有无相皇这么用心,只是他最后还是败在了江晏手中(马后炮是漏算了陈子奚,没他的话江晏还真有点危险)。
而无相皇此战过后,就自罚去给柳青衣守墓了,很多人把无相皇最后死前将主角幻视成李祚作为主角是李祚血脉的一个有力证明,这里就依旧能用主角与无相皇战斗后,两者体内的两种镇冠珏的力量碰撞后,让无相皇产生了精神方面的追忆来进行解释。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让李祚不得不放弃亲自追击江晏呢?我们分析一下,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这件事,必须要有时效性,使得李祚只能在两件事中做选择,其次这件事对李祚来说也很重要,不会比柳青衣的分量轻多少,最后这件事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能李祚来做。
那么就回到我在奇遇死生错分析中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了:
李祚要布局契丹,而他用来做这件事的身份,是后晋皇帝石重贵。
我在开封篇中反复强调,李祚如果志在天下,那么南唐绝对不是他最后的选择,因为此时的南唐完全比不了几百年后的南方,它没有夺取天下的底子。
那么谁有呢?
两个答案:中原、契丹。
耶律德光947年攻破开封,在开封当了两个月的皇帝,因为民间反抗激烈,四月不得不罢兵北还,在途中病逝,而后面接任的,则是大名鼎鼎的睡王耶律璟。
那么这中间,李祚有没有登场布局的机会呢








今天来做之前死生错奇遇下面留言的一个回答,当时说了评论区写不下,要写个单章。
不算是推论,因为能用到的论据比较少,算是个人猜测了,主要是关于镇冠珏、李祚、主角的猜想。
我在一月份贴吧里更新剧情分析的时候说过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主角是谁的孩子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主角的体质和能力。后面我看很多人认为镇冠珏是藏有破解梦傀的解药或者是从李祚那里偷来的重要道具,这里我说一下我个人的猜想。
和部分人提出的观点一致,我认为镇冠珏不止一块,部分人提出珏这个字,本意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所以镇冠珏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一对,而不是一块,我支持这个观点。而我个人的猜测是什么呢?我猜测镇冠珏的数量≥2,它的秘密源自于玉本身,而不是有人把秘密藏在了玉中,我在此提出我个人的观点:李祚手中本来就有一块镇冠珏,而另一块镇冠珏在王清手中,中渡桥之战,王清让江晏取走自己的玉。但这两块镇冠珏的作用是不同的。
我在[燕云十六声 清河剧情整理及个人分析(七)]这一篇文中写过,长生虫在巴梧、孙不弃、李祚三人时期的表现各不相同,当时的我把这一点认为是孙不弃的研究导致了长生虫的进化。
在巴梧那个年代,长生蛊虫必须要生存在剧毒环境中,所以巴梧当年为了躲避江湖人,把村民们都变为长生体后,只能都待在剧毒环境的萤渊中,并且随着时间流逝,中蛊者的情感会渐渐消失。
而到了孙不弃时期,他另辟蹊径,将人体改造成为毒体,让长生虫生活在其中,这样就能暂时离开萤渊,但在萤渊的孙不弃依旧没有解决长生虫会让人情感渐渐消失的问题。
直到李祚时期,情况有了不同,李祚可以离开萤渊到很远的地方,同时他的情感(至少说恨意)是没有随着时间减少消失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长生虫的进化,并非是因为孙不弃的研究?
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是存在的,这个可能性也就是我的个人猜想:那就是李祚通过某种东西,改变了长生虫的习性。而这个东西,就是镇冠珏。
在这个猜想的基础上,我再做一条猜想补充:李祚手中的镇冠珏本就是李唐皇室代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只是许多年过去,一直没有人真正激发过它的力量,镇冠珏处于休眠的状态,所以它在李唐皇室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象征的东西。
而这也就涉及到我们的另外一个猜想:李祚变成长生体后,他体内的长生虫激活了镇冠珏的力量,李祚也因此了解到了镇冠珏的秘密,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许多皇帝都在追求长生。
结合这几点后,我个人的结论是:两块镇冠珏的力量并不相同,李祚手中的这块,能够作用于物质层面,比如改变某物的物理性质。而王清手中的那块,能够作用于精神,比如看到一些过去和未来的场景。
我一月份在清河的那篇文中说过,我认为主角重要的是能力,而这个能力大概率是镇冠珏赐予的,它使得主角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但后面接触了开封的剧情以及新的奇遇,我感觉这个观点需要进行一些修改,使得它更贴合剧情发展。
游戏的开篇,江晏带着尚是婴儿的主角逃亡,在与无相皇战斗之后,他看到了一些场景,但这些未来的场景其实是主角经历的未来。而我现在则认为,主角的能力其实并不充分,主角只吸收了王清那块镇冠珏的部分力量,他只能够看到过去,而不能看到未来。那江晏在开头看到的那一段该如何解释呢?
我的看法是:江晏看到主角的未来,是两块镇冠珏力量碰撞后的结果。大家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江晏先击倒了无相皇,随后一只虫子进入无相皇体内,随后无相皇睁眼,与江晏对视,此时大量的场景讯息涌入江晏脑内。
我们将进入无相皇体内的这只虫子,看作是李祚通过他的镇冠珏改造过后的长生虫,这是带有另外一块镇冠珏力量的,与江晏此时戴在主角身上的那块进行力量碰撞(眼神交流),使得江晏看到了主角未来经历过的场景。
为什么要用这个解释,而不是说王清那块镇冠珏的力量本来就能看到过去和未来,只是主角目前没有吸收完所有能力,玉就被江晏拿走了?
因为要解释中渡桥之战王清的选择。如果这块玉真的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那么王清怎么会陷入到中渡桥那个死局中呢?这时有人会解释,王清当时并不知道玉的效用,是别人告诉他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知道一件东西有如此逆天的效用,但对方作为拥有者不知道,你会告诉他吗?肯定不会,对方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宝贵后,还怎么把东西搞过来?
这个解释就解答了这一方面的问题,王清是了解镇冠珏的部分作用的,而那个送来的盒子里,也许装的就是含有另外一块镇冠珏力量的东西,比如说改造后的长生蛊虫。王清打开盒子后,两股力量碰撞,他作为镇冠珏的佩戴者,看到了未来的事情,所以才会做了后续的安排。
这里也延伸解释了一个问题:王清为什么会迅速做了决断,而非认为自己中了幻术,看到的只是虚假内容想要扰乱他的军心?因为王清了解镇冠珏的部分作用,以后可以添加一些旁人的评价进去作为佐证,比如说王清武学进境极快,极少遇到瓶颈,因为他手中的镇冠珏有宁心定神的效用,故而不会有心魔产生,而且他也能准确回想过去自己练武和交手的场景,不断改进自己的短处等等。正是因为王清有诸多这些别人未曾有过的体验,他才能短时间就认定看到的就是真正的未来,这也说明他是了解镇冠珏的部分效果的。
对比游戏开场,江晏看到的是主角的未来,是否因为他此时抱着主角,和主角有接触,所以也能通过镇冠珏看到未来?那么中渡桥时期,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那就是王清看到未来讯息的时候也没缓过神,一旁的亲兵刘牧三以为将军是着了道,上前搀扶王清并询问情况,而刘牧三去扶将军的时候,有了接触,也看到了王清见到的未来,故而才有了他临终前所说的[偷天]?我认为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是这个猜测,那么为什么先生要送盒子过来,让王清看到未来呢?难道就不怕力量碰撞下,激活了镇冠珏的真正力量,使得王清死里逃生?
我的看法是,这是李祚不得已做出的选择。此时的李祚是长生体,激活了自己的那块镇冠珏,但问题在于王清手中的那块并未被激活,而只有另外一块的力量也被激活,李祚才能感知到那块镇冠珏具体的位置,从而实现合一。倘若不送盒子来激活这个力量,王清死在与契丹人的对阵中,届时契丹人夺去镇冠珏,作为自己的战利品,这样李祚反而没法确定镇冠珏所在了。而只要激活了镇冠珏,李祚就能锁定其位置,也就不用担心东西丢了。
但这个解释有了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李祚并没有拿到主角的镇冠珏,反而在主角身上一放就是十五年,如果李祚派人送盒子来,是为了定位,那么为什么李祚一直没到清河来找主角,该如何解释目前的局面?
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的顺到主角身上了。我给出的解释是,主角的体质虽然不是长生体,但也能吸收镇冠珏的力量,而这种吸收,使得镇冠珏的力量不会外泄,在主角和玉之间达成了循环,李祚因此无法感应到镇冠珏所在。
在我的猜想中,这就是王清让江晏杀死自己,带走镇冠珏之前的嘱托,自己佩戴玉没被李祚发现也是因为王清体质的原因,吸收镇冠珏力量使其不外泄,最后他也许将自己的部分力量封在了玉中,让江晏去找一个和自己体质相同的孩子,这样就又能重新将玉的力量封印起来,防止被李祚找到。
而这一点就解释了如果主角不是王清的孩子,那么江晏要每年忌日带着主角来祭拜,下跪磕头的原因。因为在江晏看来,主角与王清是相同的体质,自己找到主角,也是遵循王清的嘱托,那么主角自然也就可以看做是王清生命的延续,合该去祭拜他。
而现在在这个猜想下要分析的一个问题是:李祚想要将两块镇冠珏合在一起,是为了做什么?因为按照我们的这个猜测,两种力量碰撞后,得到的能力是看见未来,李祚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我个人分析认为,李祚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前分析的时候,其实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江晏看到未来的时候,已方镇冠珏力量应该是强于附着在李祚长生虫上面的镇冠珏力量的,这个时候能力的体现以王清这块精神层面的镇冠珏为主导,能力从回顾过去强化到了看到过去和未来。
那么如果李祚得到两块玉后,使自己这块玉作为主导,他手中这块作用于物质的镇冠珏,会强化成什么力量?
我在前文推测过,李祚用镇冠珏改变了长生虫的特性,使原本要生活在剧毒环境并且慢慢吞噬人感情的长生虫改变了习性,后面中了长生虫的人(参照主线在将军祠和方旭对战),不需要体内有剧毒,同时不仅情感不会变得淡漠,反而负面情绪会更加扩大。可以说和之前的长生虫对比,完全是相反的效果。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李祚手中这块作用于物质的镇冠珏,强化后的力量,能够做到这一点:起死回生。
我认为这是李祚最渴望得到的结果。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反应过来原因了。
柳青衣。
没错,作为长生体的李祚,情感并未消退,那么他对柳青衣的感情,应该也是依旧存在的。而当年已经是长生体的柳青衣选择自我了断,柳青衣自己给在明面上的原因是她在中毒神志不清的时候,引诱了许多江湖人陷入萤渊中被毒死,后来被李祚请水月先生恢复了神智,出了萤渊向当年那些江湖人的朋友致歉,被人逼迫,心中痛苦,不得已选择了自尽。
那么有没有一个可能,这只是柳青衣自杀的一个原因,甚至可能算不上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作为长生体,感情随着时间消退,柳青衣渐渐发现自己对李祚没有了爱意,她不愿以一个不爱李祚的长生体活着,而选择在自己还能感受到对李祚的爱的时候自我了断。
这个原因,游戏内容里面没有任何文本作为支撑,只限于我个人的猜测,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推论算得上合理,而且这个原因柳青衣也不可能告诉李祚,她甚至不能写出来,因为有被李祚发现的可能,而这个原因除了增添李祚的痛苦外毫无作用,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文本里了。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李祚改变了长生虫的习性,也就是说,此时李祚是有能力改变柳青衣未曾言明的困境的,我认为尽管柳青衣没有说出来,但李祚是明白她选择自杀的原因的。可在中渡桥之战时,柳青衣已经逝去十一年有余了。
然而柳青衣的尸身是被李祚安葬在了萤渊,萤渊这种剧毒的环境就又有了这个操作的可行性。但随着我们的这个推论,又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以李祚对于柳青衣的看重,为什么在追击江晏时,来的是无相皇,而不是李祚本人?
这个问题就回到了我前面那篇死生错奇遇的分析了,李祚此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做,故而没办法亲自来,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渡桥之时,先生送了盒子,此时镇冠珏的位置已经能被李祚自己感应到,即使无相皇失败了,他也能在办完这件事后,循着位置亲自去夺玉。
这件事选择无相皇去办,而不是其他人的理由也对应上了,因为在萤渊时,柳青衣是将无相皇视为自己子嗣来养大的,对于无相皇来说,柳青衣其实就是自己的母亲,李祚这么安排肯定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试想李祚告诉他,此次任务对方身上有一件东西,对于柳青衣来说很重要,无相皇一定是会竭尽全力去做的,换了其他人来,一定不会有无相皇这么用心,只是他最后还是败在了江晏手中(马后炮是漏算了陈子奚,没他的话江晏还真有点危险)。
而无相皇此战过后,就自罚去给柳青衣守墓了,很多人把无相皇最后死前将主角幻视成李祚作为主角是李祚血脉的一个有力证明,这里就依旧能用主角与无相皇战斗后,两者体内的两种镇冠珏的力量碰撞后,让无相皇产生了精神方面的追忆来进行解释。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让李祚不得不放弃亲自追击江晏呢?我们分析一下,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这件事,必须要有时效性,使得李祚只能在两件事中做选择,其次这件事对李祚来说也很重要,不会比柳青衣的分量轻多少,最后这件事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能李祚来做。
那么就回到我在奇遇死生错分析中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了:
李祚要布局契丹,而他用来做这件事的身份,是后晋皇帝石重贵。
我在开封篇中反复强调,李祚如果志在天下,那么南唐绝对不是他最后的选择,因为此时的南唐完全比不了几百年后的南方,它没有夺取天下的底子。
那么谁有呢?
两个答案:中原、契丹。
耶律德光947年攻破开封,在开封当了两个月的皇帝,因为民间反抗激烈,四月不得不罢兵北还,在途中病逝,而后面接任的,则是大名鼎鼎的睡王耶律璟。
那么这中间,李祚有没有登场布局的机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