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nnyB
2022-06-22T22:22:11+00:00
虽然没认识的人,也匿了吧
本来想直奔主题的,但还是多发点,这样连接起来能有更清晰的概念……先发些关于母亲的,这部分以前在杂谈区发过一次但冲水了。
母亲篇 ...
有点累,后面才是重点,先写这么多吧,还不知道过不过呢,过了的话,后面再续上,不过的话就作罢了
本来想直奔主题的,但还是多发点,这样连接起来能有更清晰的概念……先发些关于母亲的,这部分以前在杂谈区发过一次但冲水了。
母亲篇 ...
母亲现在有六十多吧,具体六十几我是不知道的,她自己也不知道,因为她智商和精神都有问题嘛,那你可能奇怪,她娘家人里肯定有知道的吧,事实是她有一个哥哥(我舅舅),一个姐姐(也就是我姨妈),也都不正常,印象中我很小的时候听舅妈讲,舅舅经常把家里的东西拿出去送给别人,遇到讲人情的邻居就送回来了,而我姨妈只会傻笑,我至今记得小时候看到姨妈坐在舅妈家的灶台前帮忙烧火,然后一直傻笑,好像是个只会吃喝拉撒及傻笑其他啥也不会的人,听说后来没有生养,被所谓的姨父送到很远的地方丢掉了就再也没音讯了……稍微正常点的应该算我舅舅,因为会主动做农活,我家因为父亲体力活不行,所以舅舅也帮我家干过,他家离我们家比较远,上山下岭要走将近二十里山路,有一年他赶着牛来帮我家做事,做农活做得很晚,天黑了,本来正常是应该请他吃完晚饭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回去的,但他非要当晚赶着牛回家,也真的回去了……写至此,心疼我舅也心疼那辛劳的牛。
说着这情况,大家可能也好奇我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是瞎还是瘸?是哑还是聋?其实都不是,真要说明显的缺点,在那个年代就是个子矮了,应该在158左右吧,也因为这个原因,干体力活明显不如别人,但也是有优点的,就是人脑子比较灵活,学一些东西比较快,对传统的技艺比较有兴趣,会几门小手艺,乐在其中,这一点,也是周围村子大家公认的。按理说,这样一个人,娶个正常点的女性当媳妇儿也不难吧,也听他说过,最初他是和邻村一位很体面的女性有订亲的,而且那女的个子还挺高,后来那女的和她父亲发生过不知何原因的争吵,寻短见自尽了,然后我父亲的婚事就吹了,后面别人也零碎的介绍过一些别的女的认识,但因为第一个条件蛮好,有了对比性,后面就基本难入眼了,一直没答应,一直到二十七八的样子吧,那年代这岁数没结婚已经是老大难的问题了(因为村里有位和父亲年龄相差只有几岁的叔叔14岁就结婚了,他媳妇儿比他大几岁,据说新婚夜还是媳妇儿把他抱上床的),所以亲人都很急,上面也是四五代单传下来,大家传宗接代观念特别重,这时候又有人来介绍,媒人就是只说好不说坏了,加上催得紧,我父亲就去了,本来按常理下,这是怎么也不可能成的,但居然还真成了……有两原因,第一个是我姑妈人特别强势,对我父亲下通碟说无论如何这次必须成,第二个是我舅妈(舅家那一辈的正常人)耍了个小心眼,给我母亲梳洗干净,并嘱咐到了相亲地点就啥也别说,人家问什么就只是笑,坐一小会儿就走(我至今好奇我母亲这样一个人居然能做到这几点),母亲那时也就二十多岁,也不至于很难看,相亲时我父亲看整体也没啥不好,加上爷爷姑妈的压力,就这么希里糊涂的答应了,听到这情节让我想到了张恨水第一段婚姻的闹剧,唉……
后来娶回家才发现不是一个正常人,其本上五以上的数是没概念的,比如说拿七双筷子,她基本是拿不到正确的,让做饭吧,磨磨叽叽的,早饭九点钟可以做到中午十一点,走路那是慢吞吞,一般人十分钟能走的路程,她可能要二十分钟甚至更久,有时候会因为邻居稍重的关门声而小声咒骂着;做正事吧不安排是不会去做的,早些年是烧土灶的,我记得母亲是经常有去山上拾柴的,觉得她以前做得最多的事就这个了。对了,她还有一个我不太能容忍的最大的毛病,就是邋遢 ,不爱干净,吃完饭的碗经常一放两三餐甚至两三天不洗,有时一些碗里的饭菜都馊了,她还没洗,不主动和她说,她是极少自己主动洗澡洗脚的,而且她特别反感理发,自记事后家里人让她理发,那简直像要割她肉一样,有时候为了让她去理发,还要哄着给她几块钱她才去,但理完后她还嘴里嘟哝着不情愿,还喜欢捡些破破烂烂的垃圾纸皮瓶子类,你给她扔掉了,她还嘟哝着一个劲骂你,后面又捡回来,有人会说,这么些毛病家里人调教下还是能改善些的吧,要说肯定也能(村里有个大家公认比我母亲还弱智的人都被调教得会做的事比我母亲多),只能说是她在娘家时没人调教,到我家后父亲也没耐心吧,有打过也有骂过,有时还和我爸PVP,但事后这些毛病依然在,可能是打骂强度不够……但人已经娶回来了,又不是买东西,说退货就退货,只能这么着了,总不能我这个儿子对她又打又骂吧,而且现在都快七十了……对了,还有一点,她来我家前,结过一次婚,丈夫病死了,但有一个女儿,长大后和我母亲长相方面很像,虽然平时看着为人行事特别正常,却偶尔会犯精神病,打儿子骂老公,甚至裸奔,唉……罪过……虽然最开始我母亲来我家后,她才三四岁的样子,但我父亲有表示过让这女儿也来我们家,会当亲女儿一样养,不知谁没答应吧,最后她是那边叔伯养大的,后来在我七八岁时又和我家正常走动来往至今了……大前年她老公溺水去世了,听说她去年又在犯病……
母亲来我家后,前面生了三个女儿,我爷爷那时非常着急啊,一直想抱孙子(以至于去世时都死不瞑目),而且七几年八几年农民还在为温饱发愁,甚至有那么几年有想过在同姓邻居里过继一个男性过来当儿子养,愣是被我姑妈否决了,放眼现实中的,那年代领养的确实没几个是好下场的,不贴心,多是有虐待老人倾向的,说来说去就是个老人去世后端灵位的作用而已。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个封建迷信了,大概是在我三姐还没出生前,有算命的给我父亲算过,说他四十岁前不可能有儿子,后面我的确是在父亲四十岁那年出生的,还是双胞胎,出生时姑父又找那算命的算了下,那算命的直言不讳:两个儿子只能养活一个!本来是喜事,听人这么一说,大家心里都有个结了,后面生病了一次,但治好了,邻居老奶奶扬言再碰到那算命的,就要狠狠抽他几鞭子,叫他胡说……然而几个月后,我那孪生兄弟还是夭折了……
小时候比较苦恼,看别人的妈妈会维护自己的孩子 ,自己母亲基本没这行为;下雨天,别人家孩子放学时会有父母站在校门口送伞送雨衣,然而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一幕,没带伞的话都是淋雨回家的;别人家孩子放学回家就能吃上饭了,自己回家时得自己做;别人家孩子衣服脏了基本会有妈妈主动把衣服洗干净整理好,印象中自己很小时是姐姐洗的,十岁往后就完全是自己洗了;别人小时候多数是妈妈带着的,我是姐退学回家带我的,那时姐才11岁;小时候也经常在舅妈,姑妈家住着,一住一两个月,两三个月,不得不说,没她们可能自己都长不大,这舅妈姑妈的确是半个妈了;当然,没她们,我妈也不会来我们家,自然也不会有我……
但,也不光是苦,特别小的时候是和姐姐一起睡的,但我那时却特别喜欢妈妈,经常半夜三更光着屁股光着脚丫子也要从北边房间穿过客厅,跑到妈妈所在的南边的房间,妈妈觉醒知道我来了,就会掀起被子让我钻进去,至今还记得那情景,或许,这就是人的天性吧;后面大概四五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她把我装在蛇皮袋里背着走,走到邻村时别人问是背的是南瓜么,她说是自己儿子,人家就说赶紧放出来,别憋坏了……居然很喜欢那种感觉,有一种安心一分踏实;前几年回家过年,二姐夫有给母亲100红包,父亲向她要,她不给,晚上她却主动给我了 ,这事说给大姐听,大姐又说给二姐听,她们都落泪了。
其实吧,早已经释然了,就想着如果是爱干净的该多好,我是个有轻度洁癖的人,回到家想自己做顿饭给父母吃都无从下手,大家可能觉得我矫情,过于夸张吧,无所谓了。过年给她买衣服是个难题,因为个子小,正常码她都穿不了,基本上买的最小码她穿还会显得大了,买了几次,她基本穿一次就不喜欢穿,但说实话,换别人估计会特别喜欢,而她更喜欢穿她那些老旧衣服,说也没用,按我父亲的说法,天生的乞丐命啊,我能做的最简单的就是平时偶尔买箱水果快递回去,让二姐分出一部分送给她吃,她很喜欢吃面条和水果……
说着这情况,大家可能也好奇我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是瞎还是瘸?是哑还是聋?其实都不是,真要说明显的缺点,在那个年代就是个子矮了,应该在158左右吧,也因为这个原因,干体力活明显不如别人,但也是有优点的,就是人脑子比较灵活,学一些东西比较快,对传统的技艺比较有兴趣,会几门小手艺,乐在其中,这一点,也是周围村子大家公认的。按理说,这样一个人,娶个正常点的女性当媳妇儿也不难吧,也听他说过,最初他是和邻村一位很体面的女性有订亲的,而且那女的个子还挺高,后来那女的和她父亲发生过不知何原因的争吵,寻短见自尽了,然后我父亲的婚事就吹了,后面别人也零碎的介绍过一些别的女的认识,但因为第一个条件蛮好,有了对比性,后面就基本难入眼了,一直没答应,一直到二十七八的样子吧,那年代这岁数没结婚已经是老大难的问题了(因为村里有位和父亲年龄相差只有几岁的叔叔14岁就结婚了,他媳妇儿比他大几岁,据说新婚夜还是媳妇儿把他抱上床的),所以亲人都很急,上面也是四五代单传下来,大家传宗接代观念特别重,这时候又有人来介绍,媒人就是只说好不说坏了,加上催得紧,我父亲就去了,本来按常理下,这是怎么也不可能成的,但居然还真成了……有两原因,第一个是我姑妈人特别强势,对我父亲下通碟说无论如何这次必须成,第二个是我舅妈(舅家那一辈的正常人)耍了个小心眼,给我母亲梳洗干净,并嘱咐到了相亲地点就啥也别说,人家问什么就只是笑,坐一小会儿就走(我至今好奇我母亲这样一个人居然能做到这几点),母亲那时也就二十多岁,也不至于很难看,相亲时我父亲看整体也没啥不好,加上爷爷姑妈的压力,就这么希里糊涂的答应了,听到这情节让我想到了张恨水第一段婚姻的闹剧,唉……
后来娶回家才发现不是一个正常人,其本上五以上的数是没概念的,比如说拿七双筷子,她基本是拿不到正确的,让做饭吧,磨磨叽叽的,早饭九点钟可以做到中午十一点,走路那是慢吞吞,一般人十分钟能走的路程,她可能要二十分钟甚至更久,有时候会因为邻居稍重的关门声而小声咒骂着;做正事吧不安排是不会去做的,早些年是烧土灶的,我记得母亲是经常有去山上拾柴的,觉得她以前做得最多的事就这个了。对了,她还有一个我不太能容忍的最大的毛病,就是邋遢 ,不爱干净,吃完饭的碗经常一放两三餐甚至两三天不洗,有时一些碗里的饭菜都馊了,她还没洗,不主动和她说,她是极少自己主动洗澡洗脚的,而且她特别反感理发,自记事后家里人让她理发,那简直像要割她肉一样,有时候为了让她去理发,还要哄着给她几块钱她才去,但理完后她还嘴里嘟哝着不情愿,还喜欢捡些破破烂烂的垃圾纸皮瓶子类,你给她扔掉了,她还嘟哝着一个劲骂你,后面又捡回来,有人会说,这么些毛病家里人调教下还是能改善些的吧,要说肯定也能(村里有个大家公认比我母亲还弱智的人都被调教得会做的事比我母亲多),只能说是她在娘家时没人调教,到我家后父亲也没耐心吧,有打过也有骂过,有时还和我爸PVP,但事后这些毛病依然在,可能是打骂强度不够……但人已经娶回来了,又不是买东西,说退货就退货,只能这么着了,总不能我这个儿子对她又打又骂吧,而且现在都快七十了……对了,还有一点,她来我家前,结过一次婚,丈夫病死了,但有一个女儿,长大后和我母亲长相方面很像,虽然平时看着为人行事特别正常,却偶尔会犯精神病,打儿子骂老公,甚至裸奔,唉……罪过……虽然最开始我母亲来我家后,她才三四岁的样子,但我父亲有表示过让这女儿也来我们家,会当亲女儿一样养,不知谁没答应吧,最后她是那边叔伯养大的,后来在我七八岁时又和我家正常走动来往至今了……大前年她老公溺水去世了,听说她去年又在犯病……
母亲来我家后,前面生了三个女儿,我爷爷那时非常着急啊,一直想抱孙子(以至于去世时都死不瞑目),而且七几年八几年农民还在为温饱发愁,甚至有那么几年有想过在同姓邻居里过继一个男性过来当儿子养,愣是被我姑妈否决了,放眼现实中的,那年代领养的确实没几个是好下场的,不贴心,多是有虐待老人倾向的,说来说去就是个老人去世后端灵位的作用而已。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个封建迷信了,大概是在我三姐还没出生前,有算命的给我父亲算过,说他四十岁前不可能有儿子,后面我的确是在父亲四十岁那年出生的,还是双胞胎,出生时姑父又找那算命的算了下,那算命的直言不讳:两个儿子只能养活一个!本来是喜事,听人这么一说,大家心里都有个结了,后面生病了一次,但治好了,邻居老奶奶扬言再碰到那算命的,就要狠狠抽他几鞭子,叫他胡说……然而几个月后,我那孪生兄弟还是夭折了……
小时候比较苦恼,看别人的妈妈会维护自己的孩子 ,自己母亲基本没这行为;下雨天,别人家孩子放学时会有父母站在校门口送伞送雨衣,然而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一幕,没带伞的话都是淋雨回家的;别人家孩子放学回家就能吃上饭了,自己回家时得自己做;别人家孩子衣服脏了基本会有妈妈主动把衣服洗干净整理好,印象中自己很小时是姐姐洗的,十岁往后就完全是自己洗了;别人小时候多数是妈妈带着的,我是姐退学回家带我的,那时姐才11岁;小时候也经常在舅妈,姑妈家住着,一住一两个月,两三个月,不得不说,没她们可能自己都长不大,这舅妈姑妈的确是半个妈了;当然,没她们,我妈也不会来我们家,自然也不会有我……
但,也不光是苦,特别小的时候是和姐姐一起睡的,但我那时却特别喜欢妈妈,经常半夜三更光着屁股光着脚丫子也要从北边房间穿过客厅,跑到妈妈所在的南边的房间,妈妈觉醒知道我来了,就会掀起被子让我钻进去,至今还记得那情景,或许,这就是人的天性吧;后面大概四五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她把我装在蛇皮袋里背着走,走到邻村时别人问是背的是南瓜么,她说是自己儿子,人家就说赶紧放出来,别憋坏了……居然很喜欢那种感觉,有一种安心一分踏实;前几年回家过年,二姐夫有给母亲100红包,父亲向她要,她不给,晚上她却主动给我了 ,这事说给大姐听,大姐又说给二姐听,她们都落泪了。
其实吧,早已经释然了,就想着如果是爱干净的该多好,我是个有轻度洁癖的人,回到家想自己做顿饭给父母吃都无从下手,大家可能觉得我矫情,过于夸张吧,无所谓了。过年给她买衣服是个难题,因为个子小,正常码她都穿不了,基本上买的最小码她穿还会显得大了,买了几次,她基本穿一次就不喜欢穿,但说实话,换别人估计会特别喜欢,而她更喜欢穿她那些老旧衣服,说也没用,按我父亲的说法,天生的乞丐命啊,我能做的最简单的就是平时偶尔买箱水果快递回去,让二姐分出一部分送给她吃,她很喜欢吃面条和水果……
父亲篇 ...
父亲四八年出生的人,现已七十有四,小时候读过几年书,算是同龄人里比较机灵学得快的,听他说,一个老师教书,他的问题最多,到后面要教学费时,别家的孩子收三块,但到我家得多收他一块,就因为问得多……只读过三年书吧,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因此遇喜事逢年过节写对联找他的人不少,也打得一手好算盘,然而生在农村又不是做生意的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为人喜欢卖弄口才,咬文嚼字,经常会和异性开一些成人玩笑,那个年龄层的人貌似也特别开得起玩笑,基本听到也会嗔怪的一笑过之,也喜欢听讲一些才子佳人戏文类的奇谭故事,然而就他肚子里那点货,我是觉得明显不足以让这些故事发生在他身上的,兜来转去,于是就有了与我母亲相关的那一篇。
前面有提到过我父亲身材体形比较矮小,干农活就不太给力了,便学了点手艺补贴家用,例如,做些给去逝之人用的东西,花圈 纸灵屋 纸马 纸轿 纸金山 纸银山 纸聚宝盆 纸摇钱树类的,我们老家统称为 纸扎(张国立演过一部电视剧《我这一辈子》前一小段也是干这个的),这行当就是啥时候死人了啥时候来生意,有部名著里不就写到一个卖棺材的总盼着多死几个人嘛,他大概也会有这个心理,虽然我没刻意问过……除了这个不定时来点生意补贴家用外,再就是农闲会提拿另一套家伙事儿(一副半月型手镰 可以理解为说书的木制夹板类作用,外加一个小鼓)去十里八乡挨家挨户说书,基本上说唱一会儿,人家就像对待化缘的尼姑和尚一样,给点油或给点米,遇上饭点那自然是会蹭个饭,可能天晚了还会借宿(因此我家在遇到一些类似的人也会同样待之),倒并没有觉得奇怪,这样看来,倒也算个跑江湖的,听我姐说,他以前经常是半个月个把月不着家,就在外面这样讨生活,回来一次就带点米面油类的,但即使这样,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温饱是个问题。
我父亲有个干老气(其中一方孩子认另一方为干爹),关系过得去,也算个亲戚,我们家很多代以前是从那个村搬出来的,他们家有两个儿子,一直想养个女儿,然后我家因为比较困难,当时就商量着在我姐中领养一个,最后就确定为我二姐了,去生活了一个多月,我们村里的徐大妈上街,说顺便路过那个村子去看看我二姐,结果去看到了,我二姐就抱着徐大妈的腿眼泪汪汪可怜兮兮的非要跟回来,大妈回我们村后就把这事告诉我爷爷了,我爷爷一声叹息:苦点就苦点吧! 就让我爸去把二姐又领回来了,后面大些时,我们姐弟几人说到这事,经常笑侃:如果二姐在他家的话,那比在我家条件还好些,怕是还能少受些罪……
因为父亲经常在外面一直到我出生后在家里呆的时间才会久点。我出生的时候是二月初 半夜一点多点,我姐发觉我母亲有些不适就赶紧找邻居了,最后是叫醒村头的太奶奶来帮忙接生的。因为我母亲来我家有我姑妈很大的“功劳” ,她是特别传统的人,就是娘家要有人,香火不能断,从我爸光棍时就念叨起了,这不光是我家里人能感受得到,村里其他人也感受得到的,所以我一出生没多久,天才蒙蒙亮(比东方鱼肚白还早那么一些吧),我大姐和二姐就要去向姑妈报信,讲真,生在山里,很多人走夜路习惯了,但你能想像在大别山区会有豺狼出没的地方,一个十一岁和一个八岁两个女孩穿着大得有些夸张的鞋子翻越了七八里山路的情景么,你可能要问,为什么就不能等天大亮了再去报信呢,我并不了解当时的情况,但可以猜想,是兴奋喜悦完全无视掩盖了内心的恐惧吧,只想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知第二在意我家要生个儿子的人……天还没大亮敲响了姑妈家的门;“姑妈姑妈,我妈给我们生了弟弟了!” -姑妈是高兴得不得了,备好大猪腿米面油就带上我姐风尘仆仆赶到我家……
为啥说我姑妈是第二在意我家要生个儿子的人,因为第一当然是我家老头子,在这个事上他是背着很多压力的,姑妈是一重,还有去世爷爷的,在这里简单带一下,我可以肯定我家确实是没有皇位要继承的,但为啥对生个儿子要这么在意呢,我只能说,多数有不理解的人,肯定是没有经历过温饱没有解决年代的乡村生活,但凡有过那年代村落间乡邻相处的经历,就明白有儿子和没儿子的区别,少儿子和多儿子的区别,儿子多的干活分足量大,与人有矛盾闹起来底气足,否则,就憋着多受点气吧,有人会说,也有儿子好吃懒做的,但咱能别非要拿少数来代替多数当典型不!
扯远了……我出生时父亲并不在身边,但第二天村里人都知道了,接生婆是村长老娘,村长刚好去十多里路外的街上赶集(我们那里农历单日为热集,十里八乡的会集中在单日子上街,卖的东西会也比较多),村长在街上碰到我爸就和他说:快点回家,你屋的人(老婆的意思)给你生儿子了,还是对双胞胎。 我父亲当时一脸不信:你莫骗我哦……因为那辈人确实喜欢开些大大小小的玩笑,所以说到这事时,他认为是玩笑也不足为奇……
因为我母亲是个头脑不清晰的人,我出生后自然照顾不来(你非要问我三个姐出生后怎么能照顾得来,那是因为我爷爷前面在世能帮忙带,但在我三姐出生那一年,爷爷也去世了,而你非要又问下我奶奶,那我也耐着性子告诉你,我奶奶在我父亲几岁时就去世了,所以我一直特别羡慕父母正常而又有爷爷奶奶加外公外婆的人,已有的人请珍惜),大姐十一岁,她才读小学三年级 就休学来照顾我了,但明显精力也不够,因为是双胞胎嘛,这时我姑妈这个坛区经常提到的“扶哥魔”就发挥作用了,她经常在家里农活做完后晚上过来帮忙带带孩子,洗洗尿布啥的,七七八八弄得差不多然后再又翻山越岭回去,也是尽心尽力,我母亲生了我,但不会养,我姑妈算是在这个缺失的养上出了不少心力,这点邻居也经常在耳边提醒我:你出生可亏了有你姑妈了……
在我记忆中,未上学六岁以前 我是在自家,姑妈家,舅妈家 三个地方渡过的,虽然那两家亲戚对我已经算比较好了,但感情上多少还是有点不同,说几件小事,有次我姑妈要去几百米外的地方洗衣服,叫我在屋里看门,他走后不多久,老母猪就带着仔子凶狠狠的冲进来,桌子下椅子旁乱窜,那力道甚至都把桌子上的水瓶给带翻滚到地上碎了,还有几个杯子吧,我那时可能六岁左右 ,那母猪都不比我矮多少,关键配上那凶恶的气势,好家伙,在水瓶滚落的时候我就已经怂了,我自认为拿木棍也干不过它,就只能小心的逃出屋子,然后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似的去池塘边和姑妈说话(我这算心机BOY么),主要是怕她知道我没看好屋子骂我……然后她回到家里看到那地上一片儿狼籍,板着脸对我的那顿臭骂还是没省去,我是个内心比较敏感的人,所以那时明知道也有自己的责任,但还是特别委屈 ,自己一个人坐到门口右边的枣树下低头发呆,好巧不巧,不多久,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我父亲来了(我确定那时没电话,扯着嗓子吼 隔好几座山也不可能听到),然后我至今还记得,我姑妈喜笑颜开特别热情的招呼我父亲进屋落坐泡茶,天哪,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人的情绪可以转变得这么快,给我的触动特别大。她扫着那一堆狼籍的垃圾出来倒掉时,看到我就叫我也进去…… 这应该算是我姑妈给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阴影,也是唯一一个,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是个大人,我不会让这么小的孩子看家的,特别是家有“凶兽”的情况下,我也特别庆幸自己当时怂了……因为我们村后来也有个同类的事件,就是一小男孩路过母猪旁边时被它咬了脸……见过带仔母猪的应该都知道,这时的母猪猛得不讲道理啊。
有那么一天,在姑妈家没人照看的我一个人到处玩儿,走到一个湖边,看到那石墙上停着一只蜻蜓,就踩着石头探手去捉,年小笨拙,蜻蜓突然飞走了,我脚下的石头也飞了起来,我自然也就第一次感受到了飞的感觉。从六米左右高的地方飞下来,在飞的过程中是晕眩带一点爽感,这两种过后就是很麻很麻了,因为下面都是西瓜那么大的石头(西瓜有大有小),现在还记得当时趴着有意识的抬了一下右手,使不上劲儿,麻麻的。后面就是有人发现可怜的我了,可能是我摔下去的声响太大了吧,接着叫来了姑妈,姑妈慌忙把我抱回家,打来一盆水给我洗,“都流了一盆血了”姑妈着急的带着哭腔自言自语道—— -后面被姑妈邻居用自行车载着送到几里外的卫生所给额头缝了七针,如果往左一点瞎左眼,往右一点瞎右眼,深一点就摔坏脑子了,所以这已经 算最好的结果了吧 ,每次有人问我父亲,这娃头上的伤是咋回事时,他会来一句:不就是太不安分上窜下跳给整的嘛……稍大一点时,会想着,调皮不安分的多了,也没见人家里孩子摔成咋样啊,难道不怪没个正常的大人看管着吗,再大一点,没摔死摔残已经祖宗保佑了……
因为幼小时在姑妈家,所以记忆也会较多些,有次已经在她家住了一阵子了,父亲来了,感觉很久没见到他,就会觉得很亲,很想粘在他身边,吃完午饭后,姑妈给父亲备了一担米,让父亲带回去,是的,我姑妈妥妥的“扶哥魔” ,然后我表示想随父亲回去,主要是想家吧,当时姑父姑妈就一直在那劝我留下来多住些日子,我父亲也是这个意思,现在记不得是不是当时瞒着我还是咋的,我只记得父亲不见了,姑妈备好的米也不见了,我意识到时只能呆呆的站在姑妈姑父面前,他们两人一直还在笑脸劝着我多住些日子,挺真诚也挺耐心的,然而,我却不知好歹,眼泪开始不争气的在眼框里打转转了,姑妈一看这架势,哄不住啊,就赶紧拉上我,边快走边喊我父亲,走了半个多小时山路,终于喊停了我父亲,然后说了情况,就让我父亲带着我回去,等姑妈刚一走,我父亲板着脸来一句:犯贱,在她家有吃有住非要回去! 而我,像是做错事一样,低头不语,只顾跟在后面……现在想想,我那时非要回去的心境,应该和二姐被领养非要回家时很相近吧,只是二姐可能孤单更甚,更希望和血亲在一起。金窝银窝果真是比不上自己的狗窝,真真实实体会了一把!
他在我心中也有个不诚信的深刻印象:小时候很想跟着大人去赶集,但因为住山里,离镇上有十来里山路,小孩子可能一年都去不了一次,小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当然,我更重要的是盼着能在赶集时父亲买点啥吃的,在那吃饭都成问题的年景,能吃到集市上买的零食,那真的是一种奢望,苹果这种高贵的水果是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的,父亲偶尔会在赶集回来时带一两根油条,撕咬上一口,满手油,那软香嚼头,满嘴留香啊……因此,在某日早晨得知父亲要去赶热集的时候,我就也很想跟着去,他先是说着没必要跟着去,反正他一会儿就回来了,然而我却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一直表示很想去,走了几百米出了村子,他突然像想起什么一样:你快去问下村长是要帮他带多少烟叶来着? 我一听:那你等着我,我去问下…… 然后可怜的孩子就天真的跑到村长家问到底要买多少烟叶,村长一脸懵逼:没有啊! 可怜的娃就又快速的跑上山路到先前分开的位置,却已不见人影,这笨娃以为是他父亲等得不耐烦了,却还没意识到真正的原因,竟扯起嗓子大喊起父亲来,当时以为是离得太远没听到,脑子长出来后才明白,即使听到了,那位聪明的家长怕是步子也迈得更快些了……很多人觉得是小事,但这个,我觉得是大事,主要是我觉得他太机灵,以至于失去了我对他的信任
前面有提到过我父亲身材体形比较矮小,干农活就不太给力了,便学了点手艺补贴家用,例如,做些给去逝之人用的东西,花圈 纸灵屋 纸马 纸轿 纸金山 纸银山 纸聚宝盆 纸摇钱树类的,我们老家统称为 纸扎(张国立演过一部电视剧《我这一辈子》前一小段也是干这个的),这行当就是啥时候死人了啥时候来生意,有部名著里不就写到一个卖棺材的总盼着多死几个人嘛,他大概也会有这个心理,虽然我没刻意问过……除了这个不定时来点生意补贴家用外,再就是农闲会提拿另一套家伙事儿(一副半月型手镰 可以理解为说书的木制夹板类作用,外加一个小鼓)去十里八乡挨家挨户说书,基本上说唱一会儿,人家就像对待化缘的尼姑和尚一样,给点油或给点米,遇上饭点那自然是会蹭个饭,可能天晚了还会借宿(因此我家在遇到一些类似的人也会同样待之),倒并没有觉得奇怪,这样看来,倒也算个跑江湖的,听我姐说,他以前经常是半个月个把月不着家,就在外面这样讨生活,回来一次就带点米面油类的,但即使这样,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温饱是个问题。
我父亲有个干老气(其中一方孩子认另一方为干爹),关系过得去,也算个亲戚,我们家很多代以前是从那个村搬出来的,他们家有两个儿子,一直想养个女儿,然后我家因为比较困难,当时就商量着在我姐中领养一个,最后就确定为我二姐了,去生活了一个多月,我们村里的徐大妈上街,说顺便路过那个村子去看看我二姐,结果去看到了,我二姐就抱着徐大妈的腿眼泪汪汪可怜兮兮的非要跟回来,大妈回我们村后就把这事告诉我爷爷了,我爷爷一声叹息:苦点就苦点吧! 就让我爸去把二姐又领回来了,后面大些时,我们姐弟几人说到这事,经常笑侃:如果二姐在他家的话,那比在我家条件还好些,怕是还能少受些罪……
因为父亲经常在外面一直到我出生后在家里呆的时间才会久点。我出生的时候是二月初 半夜一点多点,我姐发觉我母亲有些不适就赶紧找邻居了,最后是叫醒村头的太奶奶来帮忙接生的。因为我母亲来我家有我姑妈很大的“功劳” ,她是特别传统的人,就是娘家要有人,香火不能断,从我爸光棍时就念叨起了,这不光是我家里人能感受得到,村里其他人也感受得到的,所以我一出生没多久,天才蒙蒙亮(比东方鱼肚白还早那么一些吧),我大姐和二姐就要去向姑妈报信,讲真,生在山里,很多人走夜路习惯了,但你能想像在大别山区会有豺狼出没的地方,一个十一岁和一个八岁两个女孩穿着大得有些夸张的鞋子翻越了七八里山路的情景么,你可能要问,为什么就不能等天大亮了再去报信呢,我并不了解当时的情况,但可以猜想,是兴奋喜悦完全无视掩盖了内心的恐惧吧,只想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知第二在意我家要生个儿子的人……天还没大亮敲响了姑妈家的门;“姑妈姑妈,我妈给我们生了弟弟了!” -姑妈是高兴得不得了,备好大猪腿米面油就带上我姐风尘仆仆赶到我家……
为啥说我姑妈是第二在意我家要生个儿子的人,因为第一当然是我家老头子,在这个事上他是背着很多压力的,姑妈是一重,还有去世爷爷的,在这里简单带一下,我可以肯定我家确实是没有皇位要继承的,但为啥对生个儿子要这么在意呢,我只能说,多数有不理解的人,肯定是没有经历过温饱没有解决年代的乡村生活,但凡有过那年代村落间乡邻相处的经历,就明白有儿子和没儿子的区别,少儿子和多儿子的区别,儿子多的干活分足量大,与人有矛盾闹起来底气足,否则,就憋着多受点气吧,有人会说,也有儿子好吃懒做的,但咱能别非要拿少数来代替多数当典型不!
扯远了……我出生时父亲并不在身边,但第二天村里人都知道了,接生婆是村长老娘,村长刚好去十多里路外的街上赶集(我们那里农历单日为热集,十里八乡的会集中在单日子上街,卖的东西会也比较多),村长在街上碰到我爸就和他说:快点回家,你屋的人(老婆的意思)给你生儿子了,还是对双胞胎。 我父亲当时一脸不信:你莫骗我哦……因为那辈人确实喜欢开些大大小小的玩笑,所以说到这事时,他认为是玩笑也不足为奇……
因为我母亲是个头脑不清晰的人,我出生后自然照顾不来(你非要问我三个姐出生后怎么能照顾得来,那是因为我爷爷前面在世能帮忙带,但在我三姐出生那一年,爷爷也去世了,而你非要又问下我奶奶,那我也耐着性子告诉你,我奶奶在我父亲几岁时就去世了,所以我一直特别羡慕父母正常而又有爷爷奶奶加外公外婆的人,已有的人请珍惜),大姐十一岁,她才读小学三年级 就休学来照顾我了,但明显精力也不够,因为是双胞胎嘛,这时我姑妈这个坛区经常提到的“扶哥魔”就发挥作用了,她经常在家里农活做完后晚上过来帮忙带带孩子,洗洗尿布啥的,七七八八弄得差不多然后再又翻山越岭回去,也是尽心尽力,我母亲生了我,但不会养,我姑妈算是在这个缺失的养上出了不少心力,这点邻居也经常在耳边提醒我:你出生可亏了有你姑妈了……
在我记忆中,未上学六岁以前 我是在自家,姑妈家,舅妈家 三个地方渡过的,虽然那两家亲戚对我已经算比较好了,但感情上多少还是有点不同,说几件小事,有次我姑妈要去几百米外的地方洗衣服,叫我在屋里看门,他走后不多久,老母猪就带着仔子凶狠狠的冲进来,桌子下椅子旁乱窜,那力道甚至都把桌子上的水瓶给带翻滚到地上碎了,还有几个杯子吧,我那时可能六岁左右 ,那母猪都不比我矮多少,关键配上那凶恶的气势,好家伙,在水瓶滚落的时候我就已经怂了,我自认为拿木棍也干不过它,就只能小心的逃出屋子,然后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似的去池塘边和姑妈说话(我这算心机BOY么),主要是怕她知道我没看好屋子骂我……然后她回到家里看到那地上一片儿狼籍,板着脸对我的那顿臭骂还是没省去,我是个内心比较敏感的人,所以那时明知道也有自己的责任,但还是特别委屈 ,自己一个人坐到门口右边的枣树下低头发呆,好巧不巧,不多久,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我父亲来了(我确定那时没电话,扯着嗓子吼 隔好几座山也不可能听到),然后我至今还记得,我姑妈喜笑颜开特别热情的招呼我父亲进屋落坐泡茶,天哪,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人的情绪可以转变得这么快,给我的触动特别大。她扫着那一堆狼籍的垃圾出来倒掉时,看到我就叫我也进去…… 这应该算是我姑妈给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阴影,也是唯一一个,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是个大人,我不会让这么小的孩子看家的,特别是家有“凶兽”的情况下,我也特别庆幸自己当时怂了……因为我们村后来也有个同类的事件,就是一小男孩路过母猪旁边时被它咬了脸……见过带仔母猪的应该都知道,这时的母猪猛得不讲道理啊。
有那么一天,在姑妈家没人照看的我一个人到处玩儿,走到一个湖边,看到那石墙上停着一只蜻蜓,就踩着石头探手去捉,年小笨拙,蜻蜓突然飞走了,我脚下的石头也飞了起来,我自然也就第一次感受到了飞的感觉。从六米左右高的地方飞下来,在飞的过程中是晕眩带一点爽感,这两种过后就是很麻很麻了,因为下面都是西瓜那么大的石头(西瓜有大有小),现在还记得当时趴着有意识的抬了一下右手,使不上劲儿,麻麻的。后面就是有人发现可怜的我了,可能是我摔下去的声响太大了吧,接着叫来了姑妈,姑妈慌忙把我抱回家,打来一盆水给我洗,“都流了一盆血了”姑妈着急的带着哭腔自言自语道—— -后面被姑妈邻居用自行车载着送到几里外的卫生所给额头缝了七针,如果往左一点瞎左眼,往右一点瞎右眼,深一点就摔坏脑子了,所以这已经 算最好的结果了吧 ,每次有人问我父亲,这娃头上的伤是咋回事时,他会来一句:不就是太不安分上窜下跳给整的嘛……稍大一点时,会想着,调皮不安分的多了,也没见人家里孩子摔成咋样啊,难道不怪没个正常的大人看管着吗,再大一点,没摔死摔残已经祖宗保佑了……
因为幼小时在姑妈家,所以记忆也会较多些,有次已经在她家住了一阵子了,父亲来了,感觉很久没见到他,就会觉得很亲,很想粘在他身边,吃完午饭后,姑妈给父亲备了一担米,让父亲带回去,是的,我姑妈妥妥的“扶哥魔” ,然后我表示想随父亲回去,主要是想家吧,当时姑父姑妈就一直在那劝我留下来多住些日子,我父亲也是这个意思,现在记不得是不是当时瞒着我还是咋的,我只记得父亲不见了,姑妈备好的米也不见了,我意识到时只能呆呆的站在姑妈姑父面前,他们两人一直还在笑脸劝着我多住些日子,挺真诚也挺耐心的,然而,我却不知好歹,眼泪开始不争气的在眼框里打转转了,姑妈一看这架势,哄不住啊,就赶紧拉上我,边快走边喊我父亲,走了半个多小时山路,终于喊停了我父亲,然后说了情况,就让我父亲带着我回去,等姑妈刚一走,我父亲板着脸来一句:犯贱,在她家有吃有住非要回去! 而我,像是做错事一样,低头不语,只顾跟在后面……现在想想,我那时非要回去的心境,应该和二姐被领养非要回家时很相近吧,只是二姐可能孤单更甚,更希望和血亲在一起。金窝银窝果真是比不上自己的狗窝,真真实实体会了一把!
他在我心中也有个不诚信的深刻印象:小时候很想跟着大人去赶集,但因为住山里,离镇上有十来里山路,小孩子可能一年都去不了一次,小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当然,我更重要的是盼着能在赶集时父亲买点啥吃的,在那吃饭都成问题的年景,能吃到集市上买的零食,那真的是一种奢望,苹果这种高贵的水果是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的,父亲偶尔会在赶集回来时带一两根油条,撕咬上一口,满手油,那软香嚼头,满嘴留香啊……因此,在某日早晨得知父亲要去赶热集的时候,我就也很想跟着去,他先是说着没必要跟着去,反正他一会儿就回来了,然而我却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一直表示很想去,走了几百米出了村子,他突然像想起什么一样:你快去问下村长是要帮他带多少烟叶来着? 我一听:那你等着我,我去问下…… 然后可怜的孩子就天真的跑到村长家问到底要买多少烟叶,村长一脸懵逼:没有啊! 可怜的娃就又快速的跑上山路到先前分开的位置,却已不见人影,这笨娃以为是他父亲等得不耐烦了,却还没意识到真正的原因,竟扯起嗓子大喊起父亲来,当时以为是离得太远没听到,脑子长出来后才明白,即使听到了,那位聪明的家长怕是步子也迈得更快些了……很多人觉得是小事,但这个,我觉得是大事,主要是我觉得他太机灵,以至于失去了我对他的信任
有点累,后面才是重点,先写这么多吧,还不知道过不过呢,过了的话,后面再续上,不过的话就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