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acrac349
2021-07-27T22:03:52+00:00
[s:ac:哭笑]大城市什么地方的口味都能吃到,小城市那就是真的整个胃囊都成了当地的形状。
小吃街走过来,菜单一模一样的店不到五十米开了七家,偏远省份的特色就算了,就近省份的特色都没有。
我这人嘴刁,连续吃同一种吃一周百分百扛不住,但天热实在是不想做饭,水龙头拧开凉水都四十多度温热温热的天真的在厨房待不住……
想吃点特别的,美团上找不到,自己线下也找不到,百分之六十是当地口味,剩下百分之四十是几乎全国都有的沙县小吃与黄焖鸡米饭这类……
[s:ac:哭笑]当地人真的不需要任何新鲜口味么?这么多菜单都一模一样的店真的每个都能赚钱么……
[s:ac:凌乱]比较难的也就算了,有些地方特色菜做起来都只是工序多,并不复杂,口味也比较大众化不是那种极端的口味,但就是没有。
是啊,因为小城市人口流动很差
主要是赚熟客钱,你不是目标客户
简单的数学题,小城市人少收入低,能支撑起的产业就少,别人能成功说明这个产业可以被支撑
因为现在……早餐店也是工业化了呀。。
统一进货的食材,二次粗加工就可以吃了。。
[quote][pid=537595584,27877543,1]Reply[/pid] Post by [uid=63303600]恰恰味道不错[/uid] (2021-08-02 06:22):
因为每个地方口味都不太一样
开的多说明这个味道本地人能接受,你要是一味追求正宗,反而不一定被接受[/quote]纯粹就是人少消费能力不行导致产业支撑不起来。不是当地人不爱吃,而是商家不敢去冒风险开一家口味不同的店。大一点的餐饮连锁店也不会把目光瞄准小城市。
我现在在日本名古屋周边小城出差,完全吃不到正宗的中国菜。当地中国人开店做的中华料理都是本土化后给日本人吃的。老板都说小地方正宗口味店开不起来。想吃纯正的中国菜就得去名古屋。正宗的东北菜小吃麻辣烫火锅全都有,而且也不光中国人吃,很多日本人也经常来吃。前段时间甚至在最热门的地带开了个北京烤鸭店,天天爆满,这种店是不会在小城市开的。
如果去东京那边,中华料理店卷得就更严重了。
小地方没那么多南来北往客,食客的偏好是固定的。你开家另类的人家偶然来尝尝鲜或者嫖个打折,完后不来了,你是关门呢还是关门呢还是关门呢……
[quote][pid=537595767,27877543,1]Reply[/pid] Post by [uid=1935882]飞魅鸟[/uid] (2021-08-02 06:26):
[s:ac:哭笑]我在老家的时候有天特别想吃烤鸭,然后我走遍了大半个县城只有一家卖,贼难吃生意还贼差。
第二天想吃点糖醋口,好嘛又找了一圈没一家做,找个小馆子給人厨师指定了我就要吃糖醋里脊,老板最后給端出来个番茄酱炸肉片我无话可说…[/quote]艹说的太对了,我刚到这边的时候也找不到记忆里的糖醋里脊,最后居然是在一个连锁饭店里吃到的[s:ac:哭笑]
大城市也要精挑细选的,口味好的不一定开的下去,成本高容易倒闭。2020疫情后我常去的倒了好几家,个个都是精品店
因为每个地方口味都不太一样
开的多说明这个味道本地人能接受,你要是一味追求正宗,反而不一定被接受
[s:ac:哭笑]我在老家的时候有天特别想吃烤鸭,然后我走遍了大半个县城只有一家卖,贼难吃生意还贼差。
第二天想吃点糖醋口,好嘛又找了一圈没一家做,找个小馆子給人厨师指定了我就要吃糖醋里脊,老板最后給端出来个番茄酱炸肉片我无话可说…
小地方的人就是这么认死理,1条巷子,7家粉面馆,家家都是一种粉面,为什么人家不开其他项目?就因为这玩意老百姓买单啊,肯花钱啊,你在湖南某小县,开个广东肠粉店,网络上又不是没有这种视频博主,你去看一下就知道了,十有八九倒闭。其实商业行为,最好的不要去创新,而是抄,在抄的过程中,添加自己的小创新,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有时间自己在家做啊
人家开店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一条街有不同口味的…
你猜猜到底是不愿意开还是开别的店的都倒闭了只剩这几家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quote][pid=537595767,27877543,1]Reply[/pid] Post by [uid=1935882]飞魅鸟[/uid] (2021-08-02 06:26):
[s:ac:哭笑]我在老家的时候有天特别想吃烤鸭,然后我走遍了大半个县城只有一家卖,贼难吃生意还贼差。
第二天想吃点糖醋口,好嘛又找了一圈没一家做,找个小馆子給人厨师指定了我就要吃糖醋里脊,老板最后給端出来个番茄酱炸肉片我无话可说…[/quote]没毛病啊
加糖,加醋,加里脊肉,都有了[s:a2:doge]
我老家早上是吃米粉的,我有个朋友前几年在成都玩,发现成都早上都吃面,做了市场调查发现没有什么米粉卖,少有的还是绵阳米粉,味道口感跟我们的米粉相差很远,于是动了心思,还特意在老家挖的比较火的粉馆师傅,选的位置人流量也大,米粉臊子质量也很好,价格也不算贵,才开始生意很好,附近的居民很多成了回头客,可是半年时间就开垮了,你知道为啥吗?你吃的是个新鲜,可是新鲜抵不过习惯,你吃了几十年的面当早餐不会因为米粉的新鲜换了口味改成每天早上吃米粉,可是粉馆面馆本来就是小本生意,靠你偶尔换口味去吃一吃人家怎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