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szty
2020-08-21T03:11:54+00:00
之前曲端对可达鸭说青唐一年只能买马一万匹左右,其实提前透支一下,青唐也能一年挤出4万匹马的;(还有,我之前搞错了,以为曲端跑去青唐拉拢蕃骑,原来是去西夏边境挖墙脚,拉拢党项人蕃骑,误会是西夏封锁青唐供应蕃马给宋朝了)
资料:
一、
[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宋政府买马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山西、陕西、宁夏、四川和甘肃等西北地区。 西夏割据后,宋朝买马的地区大大缩小。
此时,宋朝从凉州(今甘肃武威)所得战马几乎占每年购马总数的一半以上。其后,西夏又占据凉州,宋朝失去了战马的重要来源,宋朝由此出现马荒,只得转而购买川马。而川马矮小,战斗力和负载力差。
宋神宗熙河开边以后,由于“熙河产马最多”,宋廷在新建的熙河路设置“买马场六”,将马匹贸易完全转移到宋王朝控制的吐蕃地区,以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宋廷“岁买马二万匹,而青唐十居七八”此时,西北边马成为宋骑兵战马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此可知,宋政府的买马状况随着边境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北宋前期和宋神宗熙河开边后,宋政府买马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战马质量相对较好。但受到西夏割据等因素的影响,宋政府买马的地区总体上在不断缩小。尤其到了南宋,西北尽失,只能在西
南等地买马,所得战马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 ]-------宋朝骑兵研究_夏亚飞(部分节选,有删减)
[虞允文说:“国家盛时,陕西买马岁以四万匹为额。”[]]——《历代名臣奏议》卷242
[
]————宋代畜牧业研究_张显运(节选)
二、
[北宋时,宋军的马源来自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贸易,需要耗费大量铜钱、银、绢帛、茶等物资。宋朝还设置牧监养马,牧监占用大量土地,又需很多官兵负责饲养,因管理腐败,马匹死亡率高,马种低劣,很多马不能充当战骑。据宋神宗熙宁二年至五年(公元1069—1072年)统汁,“河南、北十二监”,平均“岁出马千六百四十匹,可给骑兵者二百六十四”。[ 《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己丑。]由于亏本太甚,又实行保马法和户马法,分配保甲和富户养马。保马法徒然对民间造成骚扰,并不能真正改善战马的饲养和繁殖。此外,“军兴,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曰括买”,[ 《宋史》卷198《兵志》。]这仅是非常时期的措施。总之,宋朝的马源,主要还是来自贸易和牧监等饲养。]宋朝军制初探-王曾瑜
三、
[战马的产地不同,质量自然有优劣之分。宋人认为“地愈西北,则马愈良”宋钦宗时期,王襄上奏说:“盖青唐之马最良。”最优良的战马产自西北青唐(今青海西宁)。宋代“凡马所出,以府州为最。盖生于黄河之中洲曰子河汊者,有善种,出环、庆者次之。秦、渭马虽骨格高大,而蹄薄多病。文、雅诸州为下,止给本处兵及充铺马。契丹马骨格颇劣。河北孳生者曰本群马,因其水土服习而少疾焉。又泉福州、兴化军亦有洲屿马,皆低弱不被甲,唯以给本道厢军及江浙诸处铺马”。宋代出产战马最好的地方在府州(今甘肃府谷),稍差一点的出产地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和庆州(今甘肃庆阳)。北方的契丹马质量并不好。质量最差的当属东南福建路所产马匹,只能充当厢军战马或铺马。南宋洪遵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马出夏国者为上,部落者次之,茶马司所买熙河马又次之,川产杜生马为下,至于南蕃所产,虽外貌权奇,其实昂首而不能俯,每行三数十里辄已喘乏,徒为观美则可,以之战阵则又远山川马之下。”
将马匹质量划分为四等:夏国马为一等马,西北诸蕃部落马稍次之,四川地区所产的杜生马为三等马,南蕃马质量最差,简直不堪战阵。
北宋时期,“市马分而为二:其一曰战马,生于西边,强壮阔大,可备战阵,今宕昌、峰贴峡、文州所产是也。其二曰羁縻马,产于西南诸蛮,格尺短小,不堪行阵,今黎、叙等五州军所产是也”,西北战马优良,而西南所产马不堪军阵,马质低劣。南宋时期,“故凡战马,悉仰秦、川、广三边焉”,除了从宕昌寨一带所市的河曲马之外,其战马多产自西南,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战马产地越往西北质量越好,越往东南质量越差,西南所产战马也是不堪军阵,质量较差。由于今陕西中北部及甘肃的大部分优良战马产地都被西夏等少数民族控制,宋朝可以控制的优良战马产地不过是今甘肃和青海的一小部分,所以,
宋朝大部分所产战马质量并不高。 ]-------宋朝骑兵研究_夏亚飞
四、
[飞屯襄阳以图中原,遣再兴至西京长水县之业阳,杀孙都统及统制满  在,斩五百余人,俘将吏百人,余党奔溃。明日,再战于孙洪涧,破其众二千,复长水,得粮二万石以给军民,尽复西京险要。又得伪齐所留马万匹,刍粟数十万。中原响应。复至蔡州,焚贼粮。]——宋史
总结一下:
一、北宋后期主要购买青唐马,外购的马匹起码有七八成就是源于青唐。虞允文说巅峰一年买四万匹陕西马,应该都是青唐马,怀疑就是宋朝对西夏发动战争,朝廷紧急购买的军事物资,临时性大规模买马。当然一年四万匹是一次性透支,最多第一年可以这么压榨,后面能买的青唐马数量肯定回落,后面每年买一万匹马都勉强;
二、宋朝巅峰期,牧马监才养马二十万,宋神宗后期不足十万;按照上面资料,牧马监的马16%才能当战马,宋朝自己养马能当战马才1万-3万左右,非常悲催。现在可达鸭的宋朝牧马监的存货大多被金人抢走了,只能向青唐外购了;
三、从资料可以知道,西夏马最好,吐蕃青唐马其次,契丹马就是蒙古马,质量一般;河北马优点不容易生病;其他地方马种就不用多说了;所以青唐马的马种还是不错的,不过根据考究,北宋和青唐茶马交易,北宋朝廷边境买马有硬性指标,经常有官员滥竽充数,一些劣马老马都从蕃人手上买了,这个需要注意的,假如可达鸭大手笔一次性买下4万匹青唐马,也不是全部能当战马。但是怎么也应该高过上面那个坑爹16%良马率吧?高于50%的良马率没问题?如果买来4万匹马,起码2万以上可以当战马;
四、按照历史,岳飞的部队基本上所有战马都是自己缴获抢来的,大多都是从伪齐抢来的,前前后后合计大概抢来两万匹战马。后人有统计岳家军有两万马军,但是实际能出动的精锐骑兵可能没那么多。郾城之战,背嵬军8000精骑VS四太子一万五千骑兵,可能就是岳家军的极限,因为精锐成建制的骑士没那么容易训练出来,而且精锐骑兵必须有副马(契丹西夏金人蒙古,他们那个不是一骑N马的?汉唐的精锐骑兵也是起码有副马),岳飞两万匹战马供养8000接近一万骑兵可能就是岳家军的极限了。而且岳飞在伪齐缴获的质量也可能参差不齐,可能两万匹马,能够拉出来当精锐骑兵冲锋只有背嵬军那8000匹马(不一定是一骑双马的缘故)。
最后,青唐一年极限透支,理论上可以买马4万匹,后面几年能买的青唐马数量肯定会锐减,可能每岁就买一万甚至一万都不够。按照一骑双马的精锐骑兵配置,4万匹马从中选优,怎么也足够训练出上万铁骑吧?透支性买马可以提前好几年进行骑兵训练,而可达鸭北伐就非常赶时间,时间拖得越久,主和派的呼声越强,金人也有时间整顿内部,集中力量南侵,总之拖得越久,北伐越麻烦;[s:ac:哦]
PS:还有为毛曲大只去招党项人蕃骑,不去青唐招揽蕃人骑兵?北宋用吐蕃蕃骑源远流长,狄青平定南方叛乱,都使用数百吐蕃蕃骑了,宋神宗到宋徽宗西军大把蕃骑和蕃兵啊,既然西夏都没封锁青唐,可达鸭为毛不派人去青唐征兵?名义上,青唐还是属于宋朝的,可能可达鸭这个平平无奇大学生不知道这回事?毕竟他西夏情况都不了解……
资料:
一、
[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宋政府买马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山西、陕西、宁夏、四川和甘肃等西北地区。 西夏割据后,宋朝买马的地区大大缩小。
此时,宋朝从凉州(今甘肃武威)所得战马几乎占每年购马总数的一半以上。其后,西夏又占据凉州,宋朝失去了战马的重要来源,宋朝由此出现马荒,只得转而购买川马。而川马矮小,战斗力和负载力差。
宋神宗熙河开边以后,由于“熙河产马最多”,宋廷在新建的熙河路设置“买马场六”,将马匹贸易完全转移到宋王朝控制的吐蕃地区,以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宋廷“岁买马二万匹,而青唐十居七八”此时,西北边马成为宋骑兵战马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此可知,宋政府的买马状况随着边境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北宋前期和宋神宗熙河开边后,宋政府买马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战马质量相对较好。但受到西夏割据等因素的影响,宋政府买马的地区总体上在不断缩小。尤其到了南宋,西北尽失,只能在西
南等地买马,所得战马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 ]-------宋朝骑兵研究_夏亚飞(部分节选,有删减)
[虞允文说:“国家盛时,陕西买马岁以四万匹为额。”[]]——《历代名臣奏议》卷242
[
宋代市马概况统计表 | ||||
时间 | 公元 | 买马数额 | 资料来源 | 备注 |
熙宁三年 | 1070 | 10,000 | 《宋史》卷 198《兵志》12,第 4952 页。 | 泾(今甘肃泾川)、原、渭、德顺买马数。 |
元丰四年 | 1081 | 21,328 | 《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 54,第 3300 页。 | 熙河路卖茶博马及其它合计数。 |
元祐元年 | 1086 | 18,000 | 《长编》卷 381,元祐元年六月甲寅,第 9273页。 | 熙河路卖茶博马数。 |
绍圣三年 | 1096 | 20,000 | 《宋史》卷 198《兵志》12,第 4953 页。 | 同上。 |
崇宁四年 | 1105 | 20,000 | 同上。 | 提举程之邵、孙鼇 额外市战马数。 |
大观元年 | 1107 | 30,000 | 同上。 | 庞寅孙等买御前良马数。 |
政和三年 | 1113 | 40,000 | 《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 98,第 3308 页。 | 每年添买 2 万匹,合计数为 4万匹。 |
宣 和 元 年至二年 | 1119 ~1120 | 11,641 | 《宋会要辑稿•兵》22之 14,第 7150 页。 | 陕西买马司所买马匹数。 |
宣和三年 | 1121 | 10,000 | 同上。 | 同上。 |
二、
[北宋时,宋军的马源来自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贸易,需要耗费大量铜钱、银、绢帛、茶等物资。宋朝还设置牧监养马,牧监占用大量土地,又需很多官兵负责饲养,因管理腐败,马匹死亡率高,马种低劣,很多马不能充当战骑。据宋神宗熙宁二年至五年(公元1069—1072年)统汁,“河南、北十二监”,平均“岁出马千六百四十匹,可给骑兵者二百六十四”。[ 《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己丑。]由于亏本太甚,又实行保马法和户马法,分配保甲和富户养马。保马法徒然对民间造成骚扰,并不能真正改善战马的饲养和繁殖。此外,“军兴,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曰括买”,[ 《宋史》卷198《兵志》。]这仅是非常时期的措施。总之,宋朝的马源,主要还是来自贸易和牧监等饲养。]宋朝军制初探-王曾瑜
三、
[战马的产地不同,质量自然有优劣之分。宋人认为“地愈西北,则马愈良”宋钦宗时期,王襄上奏说:“盖青唐之马最良。”最优良的战马产自西北青唐(今青海西宁)。宋代“凡马所出,以府州为最。盖生于黄河之中洲曰子河汊者,有善种,出环、庆者次之。秦、渭马虽骨格高大,而蹄薄多病。文、雅诸州为下,止给本处兵及充铺马。契丹马骨格颇劣。河北孳生者曰本群马,因其水土服习而少疾焉。又泉福州、兴化军亦有洲屿马,皆低弱不被甲,唯以给本道厢军及江浙诸处铺马”。宋代出产战马最好的地方在府州(今甘肃府谷),稍差一点的出产地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和庆州(今甘肃庆阳)。北方的契丹马质量并不好。质量最差的当属东南福建路所产马匹,只能充当厢军战马或铺马。南宋洪遵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马出夏国者为上,部落者次之,茶马司所买熙河马又次之,川产杜生马为下,至于南蕃所产,虽外貌权奇,其实昂首而不能俯,每行三数十里辄已喘乏,徒为观美则可,以之战阵则又远山川马之下。”
将马匹质量划分为四等:夏国马为一等马,西北诸蕃部落马稍次之,四川地区所产的杜生马为三等马,南蕃马质量最差,简直不堪战阵。
北宋时期,“市马分而为二:其一曰战马,生于西边,强壮阔大,可备战阵,今宕昌、峰贴峡、文州所产是也。其二曰羁縻马,产于西南诸蛮,格尺短小,不堪行阵,今黎、叙等五州军所产是也”,西北战马优良,而西南所产马不堪军阵,马质低劣。南宋时期,“故凡战马,悉仰秦、川、广三边焉”,除了从宕昌寨一带所市的河曲马之外,其战马多产自西南,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战马产地越往西北质量越好,越往东南质量越差,西南所产战马也是不堪军阵,质量较差。由于今陕西中北部及甘肃的大部分优良战马产地都被西夏等少数民族控制,宋朝可以控制的优良战马产地不过是今甘肃和青海的一小部分,所以,
宋朝大部分所产战马质量并不高。 ]-------宋朝骑兵研究_夏亚飞
四、
[飞屯襄阳以图中原,遣再兴至西京长水县之业阳,杀孙都统及统制满  在,斩五百余人,俘将吏百人,余党奔溃。明日,再战于孙洪涧,破其众二千,复长水,得粮二万石以给军民,尽复西京险要。又得伪齐所留马万匹,刍粟数十万。中原响应。复至蔡州,焚贼粮。]——宋史
总结一下:
一、北宋后期主要购买青唐马,外购的马匹起码有七八成就是源于青唐。虞允文说巅峰一年买四万匹陕西马,应该都是青唐马,怀疑就是宋朝对西夏发动战争,朝廷紧急购买的军事物资,临时性大规模买马。当然一年四万匹是一次性透支,最多第一年可以这么压榨,后面能买的青唐马数量肯定回落,后面每年买一万匹马都勉强;
二、宋朝巅峰期,牧马监才养马二十万,宋神宗后期不足十万;按照上面资料,牧马监的马16%才能当战马,宋朝自己养马能当战马才1万-3万左右,非常悲催。现在可达鸭的宋朝牧马监的存货大多被金人抢走了,只能向青唐外购了;
三、从资料可以知道,西夏马最好,吐蕃青唐马其次,契丹马就是蒙古马,质量一般;河北马优点不容易生病;其他地方马种就不用多说了;所以青唐马的马种还是不错的,不过根据考究,北宋和青唐茶马交易,北宋朝廷边境买马有硬性指标,经常有官员滥竽充数,一些劣马老马都从蕃人手上买了,这个需要注意的,假如可达鸭大手笔一次性买下4万匹青唐马,也不是全部能当战马。但是怎么也应该高过上面那个坑爹16%良马率吧?高于50%的良马率没问题?如果买来4万匹马,起码2万以上可以当战马;
四、按照历史,岳飞的部队基本上所有战马都是自己缴获抢来的,大多都是从伪齐抢来的,前前后后合计大概抢来两万匹战马。后人有统计岳家军有两万马军,但是实际能出动的精锐骑兵可能没那么多。郾城之战,背嵬军8000精骑VS四太子一万五千骑兵,可能就是岳家军的极限,因为精锐成建制的骑士没那么容易训练出来,而且精锐骑兵必须有副马(契丹西夏金人蒙古,他们那个不是一骑N马的?汉唐的精锐骑兵也是起码有副马),岳飞两万匹战马供养8000接近一万骑兵可能就是岳家军的极限了。而且岳飞在伪齐缴获的质量也可能参差不齐,可能两万匹马,能够拉出来当精锐骑兵冲锋只有背嵬军那8000匹马(不一定是一骑双马的缘故)。
最后,青唐一年极限透支,理论上可以买马4万匹,后面几年能买的青唐马数量肯定会锐减,可能每岁就买一万甚至一万都不够。按照一骑双马的精锐骑兵配置,4万匹马从中选优,怎么也足够训练出上万铁骑吧?透支性买马可以提前好几年进行骑兵训练,而可达鸭北伐就非常赶时间,时间拖得越久,主和派的呼声越强,金人也有时间整顿内部,集中力量南侵,总之拖得越久,北伐越麻烦;[s:ac:哦]
PS:还有为毛曲大只去招党项人蕃骑,不去青唐招揽蕃人骑兵?北宋用吐蕃蕃骑源远流长,狄青平定南方叛乱,都使用数百吐蕃蕃骑了,宋神宗到宋徽宗西军大把蕃骑和蕃兵啊,既然西夏都没封锁青唐,可达鸭为毛不派人去青唐征兵?名义上,青唐还是属于宋朝的,可能可达鸭这个平平无奇大学生不知道这回事?毕竟他西夏情况都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