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M
2023-07-31T09:10:53+00:00
这个系列将会用辣眼睛的草图和粗俗不堪的话语来介绍如何在消费级PC装机时构建合理的风道。原则上我建议留用机箱原配的进气和排气扇,除非真的吵到受不了或者发生了故障需要替换。多数机箱原配的风扇,考虑到远洋运输的磕碰,一般会在设计上给比较宽松的裕量,可靠性不至于太糟糕,但是你自己选购的第三方廉价风扇则未必。
我将给出一系列风扇选用参考,优先以可靠性、用途适应性和无啸叫为考虑。我在这里不会给出具体的CPU散热器推荐,用什么散热器要视乎用户实际CPU型号和使用场景。考虑到机箱规格差异千奇百怪,我此处将只推荐最广泛的120规格风扇。
一些例外情况会在文末单独列出。
不需要询问我用某某风扇作某某用途可不可以,我不是裁判我只是庸医(萨尼铁塔)。我下面给出的风扇推荐都是我确认过可靠性没问题的,你要是觉得某某其他风扇也行那你就去买,我不对你的钱包负责。
考虑到市售机箱种类,这个系列将会分为4篇:
1 塔式机箱
2 前置电源紧凑机箱
3 侧置电源分仓机箱(海景房)
4 A4 ITX机箱
塔式机箱是目前最主流的PC机箱种类,而且也是兼容性最好、构建风道最轻松的。从ITX到EEB都有,塔式机箱是完全的万金油结构。
早期机箱有许多是顶置电源、顶置光驱位的设计,同样适用下面的方案。
1. 塔式风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308/09/9aQ2s-jbdhK23T3cSt4-lp.jpg[/img]
散热焦虑高发区,常见于D15和FC140用户,恨不得把风扇塞满整个机箱,上上下下最好全部塞满最好。其实大错特错,塞满了反而有害。
其实只需要前3进气后1排气就行,甚至在风道规整的情况下,散热器本体的风扇性能都没那么重要。正压差(进气量大于排气量)会使得热量被自然泵出机箱外。
顶部的位置一个风扇都别装。完全干扰气流走向的。
在风道规整的情况下,铁皮/玻璃侧板的散热效果要好于网孔侧板。
说个反常识的事就是,很多人以为机箱开孔多就一定散热好,其实是错误的。机箱的开孔越多,密封性越差,密封性越差,则越难形成风道。开孔多,其实仅仅是有利于机箱就近被动进气,但是问题是都到这份上了那为何不直接用开放式机架?
贯通风道的散热效果是绝对碾压被动进气的。几乎所有的服务器、数据中心机柜全都是铁皮闷罐+单向风道,我不太相信消费级PC的散热设计可以比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更高效。只不过是,消费级游戏显卡多数是使用轴流风扇+下压散热模组,气流乱飞,会恶化机箱内风道;而专业图形卡和运算卡清一色的离心涡轮甚至是被动散热,整齐划一。
但是凡事无绝对。网孔mesh机箱被动进气虽然没了风道,但是可以少装风扇,更安静。只不过是,为何不直接用开放式机架?
穷鬼组合:漩涡120 x3 + M25 x1
全部工包散装货,合计不超过90块搞定,而且安静。漩涡本身挺弱的,但是胜在可靠性没什么问题,而且安静。有M25在就别提什么傻篮子C12C了,拜托。
静音组合:AP120i Pro x3 + M12/PT12025 x1
穿甲弹是专业进气扇,吹得直又远,就是干这个活的。M12和PT12025几乎是一个东西,11叶的空转专业户,正好用来排气。
性能组合:AK12B x3 + 风12DB x1
懒得解释,人能承受AK12B的电机噪音的话,这套配合已经够喂饱绝大多数配置了。风12DB是走火入魔的空转怪物,1850转就出110cfm。
垃圾佬组合:9G1212P4H x3 + 4710KL x1
某种程度上这个搭配可能还是最省钱的。4个工业扇一起大喊大叫,没问题。
2. 吊装冷排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308/09/9aQ2s-k0m6K2cT3cSt4-lp.jpg[/img]
这是绝大多数机箱里水冷的使用方式。
其实跟上面的风冷方案并无本质差异,只不过冷排扇的增加使得机箱压差会发生改变,可能需要调高前进气扇的转速才能保证正压差状态。只是相较于风冷而言,这个配置不太讲究进气扇的气流形状,不太需要吹得远或者直。
这个结构的坏处在于冷排或多或少会吃显卡的废热,所以对于进气扇的性能要求会更高,否则在持续工作中,新鲜冷空气的补充速度还抵不上显卡把机箱内空气加热的速度。
在这个结构下,机箱尾部的排气扇反而已经无关紧要,只是用作引导气流方向和辅助排出显卡废热。
穷鬼组合:漩涡120 x3 + M25 x1 + 原配冷排扇
没啥好说的了,花钱买那么贵的风扇不如吃多两顿KFC。
静音组合:AP120i Pro x3 + M12/PT12025 x1 + GT1850/莫比乌斯/风尊(数量视冷排规格而定)
GT1850四舍五入就是A12x25。A12x25除了最低转速更低之外,性能表现上和GT1850没什么太大差异。无光莫比乌斯比GT更弱一些但也更安静。风尊四舍五入就是油轴丐版GT1850。
这套组合是不怎么抗压的,负荷高的机器不能这么整。我并不怎么推荐使用威刚GT或者GT2150,因为GT1850吹不动的这俩也一样吹不动,而噪音却提了一个大台阶。
性能组合:GT3000/P12Max x3 + M12Max/Otto SC12 x1 + AP3000EX/GT3000/T30 (数量视冷排规格而定)
GT3000用来进气或者吹冷排都可以。AP3000EX虽然厂家名声略糟但是品质不错。P12 Max目前国内只能海淘。
T30低速几乎无敌,但高速风切嚎叫且漏气,适合偶尔有高负载但是一般情况下负载不高的情景。
光污染组合:莫比乌斯ARGB x3 + FC120 x1 + 莫比乌斯ARGB (数量视冷排规格而定)
我不喜欢灯扇,但我尊重别人的喜好。莫比乌斯ARGB在2000转以后电机噪音已经有一些了,但目前仍然是最好的灯扇之一,既能进气也能吹冷排。FC120可能是空转性能最好的灯扇。
垃圾佬组合:9G1212P4H x3 + 4710KL x1 + AFB1212HH (数量视冷排规格而定)
9G进气4710KL排气,AFB1212HH吹排,全员傻大黑粗。
3. 前置冷排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308/09/9aQ2s-cge9K25T3cSt4-lp.jpg[/img]
一些特别紧凑的塔式机箱和CPU负载比较大的机器可能需要使用这种布局。需要注意的是,前置冷排工况下应该无条件优先让风扇吹排而不是吸排,冷排扇应该安装在冷排和风扇架之间,将外部冷空气吹向冷排并吹入机箱。
看似整机都在喝冷排的废热,但是即使是过了冷排的气流,相对于机箱内部原有的热空气来说,仍然也是温度更低的。
由于冷排直接从机箱外汲取冷空气不受任何影响,所以其实顶部也可以加装向上的排气扇,甚至机箱处于负压状态问题也不大。对于[塞满爱好者]来说,真的这是可以排气扇塞满的布局。顶部排气扇想装就装。
这个布局冷排扇同时承担进气和吹排的任务,对性能要求非常高。
穷鬼组合:原配冷排扇+M25 x1
原配扇子再垃圾都好,坏了再说了。
静音组合:莫比乌斯 x3 + Silent Gale P12 x1
无光莫比乌斯配微星P12,另一个极端上的聋人体验,除了水泵之外应该就没什么声音了。很可惜微星P12没有磁辅,不扛吊装,但是放在机箱屁股排气还是凑合的。这个组合就是安静,弱得很。
性能组合:GT3000 x3 + M12Max/Otto SC12/风12DB x1
没啥好说的,猛干就完事儿了。
光污染组合:莫比乌斯ARGB x3 + FC120 x1
上面已经介绍过了。
聋人垃圾佬组合:DAZE1225B2 x3 + 4710KL x1
联想抢救者御用风扇,4000转保证揍得冷排鼻青脸肿。
例外情况:
1. 部分塔式机箱(如贼船5000D AF)既有前进气也有侧面进气的风扇位,侧面风扇位对塔式风冷工况无明显影响,但进气量增加可能会改善机箱内综合温度条件。可以考虑将冷排侧置向外排气,直接吸入前进气扇带来的新鲜空气,同时也不会吸入显卡的废热。
2. 对部分使用下压风冷散热器的配置而言,开孔的机箱侧板可能要优于密封侧板。
3. 虽然吹排效果远胜于吸排,但是使用风扇对冷排进行双层夹汉堡可以改善中低负载下的噪音表现。
4. 除非是如Mac Pro一样专门规划好的特殊散热配置,否则几乎所有布局倒置的机箱都将使散热恶化。
5. 卧式机箱更适合单向风道的风冷配置,而且可能改善某些塔式风冷的性能。
6.
                                  
我将给出一系列风扇选用参考,优先以可靠性、用途适应性和无啸叫为考虑。我在这里不会给出具体的CPU散热器推荐,用什么散热器要视乎用户实际CPU型号和使用场景。考虑到机箱规格差异千奇百怪,我此处将只推荐最广泛的120规格风扇。
一些例外情况会在文末单独列出。
不需要询问我用某某风扇作某某用途可不可以,我不是裁判我只是庸医(萨尼铁塔)。我下面给出的风扇推荐都是我确认过可靠性没问题的,你要是觉得某某其他风扇也行那你就去买,我不对你的钱包负责。
考虑到市售机箱种类,这个系列将会分为4篇:
1 塔式机箱
2 前置电源紧凑机箱
3 侧置电源分仓机箱(海景房)
4 A4 ITX机箱
塔式机箱是目前最主流的PC机箱种类,而且也是兼容性最好、构建风道最轻松的。从ITX到EEB都有,塔式机箱是完全的万金油结构。
早期机箱有许多是顶置电源、顶置光驱位的设计,同样适用下面的方案。
1. 塔式风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308/09/9aQ2s-jbdhK23T3cSt4-lp.jpg[/img]
散热焦虑高发区,常见于D15和FC140用户,恨不得把风扇塞满整个机箱,上上下下最好全部塞满最好。其实大错特错,塞满了反而有害。
其实只需要前3进气后1排气就行,甚至在风道规整的情况下,散热器本体的风扇性能都没那么重要。正压差(进气量大于排气量)会使得热量被自然泵出机箱外。
顶部的位置一个风扇都别装。完全干扰气流走向的。
在风道规整的情况下,铁皮/玻璃侧板的散热效果要好于网孔侧板。
说个反常识的事就是,很多人以为机箱开孔多就一定散热好,其实是错误的。机箱的开孔越多,密封性越差,密封性越差,则越难形成风道。开孔多,其实仅仅是有利于机箱就近被动进气,但是问题是都到这份上了那为何不直接用开放式机架?
贯通风道的散热效果是绝对碾压被动进气的。几乎所有的服务器、数据中心机柜全都是铁皮闷罐+单向风道,我不太相信消费级PC的散热设计可以比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更高效。只不过是,消费级游戏显卡多数是使用轴流风扇+下压散热模组,气流乱飞,会恶化机箱内风道;而专业图形卡和运算卡清一色的离心涡轮甚至是被动散热,整齐划一。
但是凡事无绝对。网孔mesh机箱被动进气虽然没了风道,但是可以少装风扇,更安静。只不过是,为何不直接用开放式机架?
穷鬼组合:漩涡120 x3 + M25 x1
全部工包散装货,合计不超过90块搞定,而且安静。漩涡本身挺弱的,但是胜在可靠性没什么问题,而且安静。有M25在就别提什么傻篮子C12C了,拜托。
静音组合:AP120i Pro x3 + M12/PT12025 x1
穿甲弹是专业进气扇,吹得直又远,就是干这个活的。M12和PT12025几乎是一个东西,11叶的空转专业户,正好用来排气。
性能组合:AK12B x3 + 风12DB x1
懒得解释,人能承受AK12B的电机噪音的话,这套配合已经够喂饱绝大多数配置了。风12DB是走火入魔的空转怪物,1850转就出110cfm。
垃圾佬组合:9G1212P4H x3 + 4710KL x1
某种程度上这个搭配可能还是最省钱的。4个工业扇一起大喊大叫,没问题。
2. 吊装冷排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308/09/9aQ2s-k0m6K2cT3cSt4-lp.jpg[/img]
这是绝大多数机箱里水冷的使用方式。
其实跟上面的风冷方案并无本质差异,只不过冷排扇的增加使得机箱压差会发生改变,可能需要调高前进气扇的转速才能保证正压差状态。只是相较于风冷而言,这个配置不太讲究进气扇的气流形状,不太需要吹得远或者直。
这个结构的坏处在于冷排或多或少会吃显卡的废热,所以对于进气扇的性能要求会更高,否则在持续工作中,新鲜冷空气的补充速度还抵不上显卡把机箱内空气加热的速度。
在这个结构下,机箱尾部的排气扇反而已经无关紧要,只是用作引导气流方向和辅助排出显卡废热。
穷鬼组合:漩涡120 x3 + M25 x1 + 原配冷排扇
没啥好说的了,花钱买那么贵的风扇不如吃多两顿KFC。
静音组合:AP120i Pro x3 + M12/PT12025 x1 + GT1850/莫比乌斯/风尊(数量视冷排规格而定)
GT1850四舍五入就是A12x25。A12x25除了最低转速更低之外,性能表现上和GT1850没什么太大差异。无光莫比乌斯比GT更弱一些但也更安静。风尊四舍五入就是油轴丐版GT1850。
这套组合是不怎么抗压的,负荷高的机器不能这么整。我并不怎么推荐使用威刚GT或者GT2150,因为GT1850吹不动的这俩也一样吹不动,而噪音却提了一个大台阶。
性能组合:GT3000/P12Max x3 + M12Max/Otto SC12 x1 + AP3000EX/GT3000/T30 (数量视冷排规格而定)
GT3000用来进气或者吹冷排都可以。AP3000EX虽然厂家名声略糟但是品质不错。P12 Max目前国内只能海淘。
T30低速几乎无敌,但高速风切嚎叫且漏气,适合偶尔有高负载但是一般情况下负载不高的情景。
光污染组合:莫比乌斯ARGB x3 + FC120 x1 + 莫比乌斯ARGB (数量视冷排规格而定)
我不喜欢灯扇,但我尊重别人的喜好。莫比乌斯ARGB在2000转以后电机噪音已经有一些了,但目前仍然是最好的灯扇之一,既能进气也能吹冷排。FC120可能是空转性能最好的灯扇。
垃圾佬组合:9G1212P4H x3 + 4710KL x1 + AFB1212HH (数量视冷排规格而定)
9G进气4710KL排气,AFB1212HH吹排,全员傻大黑粗。
3. 前置冷排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308/09/9aQ2s-cge9K25T3cSt4-lp.jpg[/img]
一些特别紧凑的塔式机箱和CPU负载比较大的机器可能需要使用这种布局。需要注意的是,前置冷排工况下应该无条件优先让风扇吹排而不是吸排,冷排扇应该安装在冷排和风扇架之间,将外部冷空气吹向冷排并吹入机箱。
看似整机都在喝冷排的废热,但是即使是过了冷排的气流,相对于机箱内部原有的热空气来说,仍然也是温度更低的。
由于冷排直接从机箱外汲取冷空气不受任何影响,所以其实顶部也可以加装向上的排气扇,甚至机箱处于负压状态问题也不大。对于[塞满爱好者]来说,真的这是可以排气扇塞满的布局。顶部排气扇想装就装。
这个布局冷排扇同时承担进气和吹排的任务,对性能要求非常高。
穷鬼组合:原配冷排扇+M25 x1
原配扇子再垃圾都好,坏了再说了。
静音组合:莫比乌斯 x3 + Silent Gale P12 x1
无光莫比乌斯配微星P12,另一个极端上的聋人体验,除了水泵之外应该就没什么声音了。很可惜微星P12没有磁辅,不扛吊装,但是放在机箱屁股排气还是凑合的。这个组合就是安静,弱得很。
性能组合:GT3000 x3 + M12Max/Otto SC12/风12DB x1
没啥好说的,猛干就完事儿了。
光污染组合:莫比乌斯ARGB x3 + FC120 x1
上面已经介绍过了。
聋人垃圾佬组合:DAZE1225B2 x3 + 4710KL x1
联想抢救者御用风扇,4000转保证揍得冷排鼻青脸肿。
例外情况:
1. 部分塔式机箱(如贼船5000D AF)既有前进气也有侧面进气的风扇位,侧面风扇位对塔式风冷工况无明显影响,但进气量增加可能会改善机箱内综合温度条件。可以考虑将冷排侧置向外排气,直接吸入前进气扇带来的新鲜空气,同时也不会吸入显卡的废热。
2. 对部分使用下压风冷散热器的配置而言,开孔的机箱侧板可能要优于密封侧板。
3. 虽然吹排效果远胜于吸排,但是使用风扇对冷排进行双层夹汉堡可以改善中低负载下的噪音表现。
4. 除非是如Mac Pro一样专门规划好的特殊散热配置,否则几乎所有布局倒置的机箱都将使散热恶化。
5. 卧式机箱更适合单向风道的风冷配置,而且可能改善某些塔式风冷的性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