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BubblesJr
2021-05-23T01:00:51+00:00
在古老的东方大陆,被后世史学家称呼“发生在春天与秋天的战争”的末年,恐圣(Conficius) 出生了。他与他的信徒将给震旦的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些毫无根据的史书记载,恐圣出生于一场并不名誉的婚外偷情——但胆敢在恐圣信徒这么说的人,都会后悔自己的口无遮拦。而更可信的记载是,恐圣有着一个更古老的上古帝国的血脉。该帝国以血腥的祭祀仪式与巨大的青铜礼器而闻名于名世的考古界。恐圣年少时着迷于这些血腥的仪式,并且毕生都致力于恢复这些古老的宗教。
——未完——
一个,仁义又礼智!
一个,礼智又仁义!
kong夫子!meng夫子![s:ac:哭笑]
孔孟听到你这话决定打死你
毕竟身高九尺精通六艺的巨汉[s:ac:哭笑]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恐圣的武装巡礼马上就来找楼主讲礼了
野合而生孔子并不能说明那是婚外情,有人认为那是必须的风俗,也有人认为那是叔梁乞性子急,怎么说孔子都不是婚外情生的好吧
[s:a2:doge]若君主不施行仁政,就不停的殴打他们,直到他们施行仁政,这就是孔哥的仁啊
儒生是一种奇怪的团体。
儒生崇拜的对象,是两个像高山一样需要仰视的巨大先儒。
一个叫孔哥,一个叫孟哥。
孔哥礼智又仁义,孟哥仁义又礼智。
儒生受一种“礼”能量的影响和约束。
礼!能量越强大,儒生就越仁义。
礼!力场不够强大的普通儒生,无法让其他儒生信服。更能服众的儒生叫夫子,成名的夫子叫做大儒,能让大儒们都信服的叫做宗师。
儒生看不起宦官和小人,认为他们是靠奴颜婢膝拍马屁发达的,简称屁精。儒生都很鄙视软弱的屁精。
一般情况下,儒生们总是安静不下来会不断地与外人争辩乃至冲突。没有外敌的时候,他们就互相斗嘴乃至冲突。
当一名大儒脱颖而出的时候,他就会带着周围聚集的儒生,发动一场传播礼!的巡游。儒生们大声唱歌,还在鼓车上击鼓。
如果一名大儒能让其他大儒都信服,他就被称为大宗师。儒生之间的组织很松散,但宗师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可以号召儒生们去“攻乎异端”,或是针对其他学派,或是去教化蛮夷。
儒生是上古圣王时代的遗留。上古圣王知道大道将倾,于是创造了礼,就有了儒生。据说,那时候的儒生,比之后的各个时代,都更加仁义。
理论上,圣王留给儒生的典籍中,记录了所有的技术和知识,哪怕敌人用了见所未见的东西,经师们也能证明,上古圣王时已经有了差不多的,并且记录在了典籍里。之后,经师们就会用各种方法,东拼西凑,攒出功能差不多的来。
儒生一度非常强大。大儒王莽建立了新朝儒生帝国。不过帝国覆灭后,儒生们也土崩瓦解。之后他们也渐渐弱小下去,不复先前的强大了。
转自他人
开门,三千巡礼庭查礼仪[s:ac:黑枪][s:ac:黑枪][s:ac:黑枪]
极端孔吹来报道了。
根据我的野生上古历史学知识,“墨家”的本质是“原孔子私人宗教军事集团”,在孔子死去后由于教派内乱而脱离了儒家,自成了一派。
并且这个脱离是孔子在死前安排的。
因为孔子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明白了,自己手中同时掌握着“宗教”和“军事”力量,这叫做“政军教合一”,是非常容易制造出强大的统治力和帝国的。
但是这个力量过于强大,只有孔子自己能控制住自己不去使用它,一旦孔子自己死去,接管这股无敌的力量的继任者和可能反而被这股力量腐化堕落,滥用这股力量。
所以孔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徒之中的一人,在自己死后表现出对另外一个学徒不信任,然后另外一个学徒就会带领这股军事力量出走,离开儒家。
但是你看墨家宣扬的言论和道理,有哪一条不是出自孔子的教条呢?
这就是墨家本是儒的明证啊!
这样的分割,让中国古代的军阀和皇帝们,如果思想野蛮而堕落,那么即使强行控制了军队,也无法完全控制儒家。如果只精于诡辩,那么控制儒家的,就无法完全控制军队。
这样下来,就只有圣明和智慧的皇帝能统一全国。而一旦堕落,就会被推翻。
这也制造了中国接近2000年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而西方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穆教和基教执行了“政教合一”,所以深陷在愚昧落后的泥潭里。
(近现代史也可以吹新儒家但是会被和谐。
我最早听到这样的说法来源自刺猬猫的《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本质是作者玩梗,没想到能流传的这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