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ekrad
2022-12-26T01:24:54+00:00
前言: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关于卡扎菲被推翻前后曾经引发过轰动的大量历史事件和新闻史实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大规模的湮灭,篡改,歪曲。以至于在当今互联网上渐渐找不到痕迹。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新闻报道,官方通告,重要人物的发言。如果对此有疑问,我可以去找出新闻出处。少量来自于网上传言,我会特别注明。我的看法是,要阐述官方的表态,就应该以官方的发言为准,不管是认同或反对,这本身就是历史。
再次警告,本文非常长,可以看一天。
一:一件服装引发的抗议
2005年9月30日在丹麦销量最大的日报《日德兰邮报》上刊出了一组有宗教侮辱性的漫画,并被欧美多个媒体刊登,引发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对西方世界的大规模抗议和暴力对抗。2006年2月17日意大利著名极右翼政客改革部长罗伯托·卡尔代罗利身着绘有《邮报》漫画的上衣在电视上招摇,结果引起了隔海相望的利比亚班加西人的狂怒。愤怒的民众袭击意大利大使馆,一个十四岁的男孩爬上意大利领事馆屋顶去拔意大利国旗。利比亚安全部队开枪,造成多人死亡,从此这一天被当地人称为“意大利使馆日”,也叫做“愤怒日”。骚乱过后,利比亚内政部长被停职,而意大利卡尔代罗利因压力辞职,(2019年作为意大利国会参议院副议长的卡尔代罗利又把意大利首名非洲裔部长比作猩猩)。此后每年2月17日,有律师带领民众纪念这事。到了2011年的2月15日,这个律师又开始拱火了,被逮捕,第二天被释放,这反而激起了民众的狂热,再次爆发了更加猛烈的抗议,于是2月17日这一天被认为是利比亚天翻地覆,进入新时代的起点。
二:利比亚和意大利
班加西人对意大利人穿侮辱性的衣服如此愤怒,除了有宗教因素外,还因为意大利曾经是利比亚的主要宗主国。利比亚人曾经进行过长时间的抵抗,当年为了让利比亚人屈服,墨索尼里在利比亚进行极其残暴的镇压,扫荡,清乡,三光,放毒气,集中营,德日后来的暴行都是当年墨索里尼玩剩下了的。造成当年利比亚大量人民死亡。1980年卡扎菲花费1亿美元让美国拍了一部战争大片《大地雄狮》基本还原了这件事。
在意大利这边,当时许多意大利人认为罗马这是在“收复故土”,反抗的利比亚人被判“叛国罪”,同时授予亲意大利的利比亚人意大利国籍。到了70年卡扎菲上台后把意大利殖民者的财产收归国有,将他们驱离出利比亚,卡扎菲还要求意大利为当年的殖民统治道歉,并做出赔偿。导致一部分意大利人对卡扎菲极其不满。
然而无论两国之间有多大的矛盾,意大利毕竟是离利比亚很近的发达国家,曾经是利比亚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为了能获得能源合同,曾经极力讨好卡扎菲,不仅为当年的殖民统治道歉,还承诺每年向利比亚投资2亿美元来做为赔偿。虽然卡扎菲一开始还在衣服上别上被意大利杀害的利比亚民族英雄的照片来羞辱他。但老贝根本不在乎,反而非常热情和开心的招待吹捧卡扎菲,在罗马为卡扎菲开奢侈狂野派对,轻吻卡扎菲的手,卡扎菲访问意大利也多次找一堆意大利模特女郎传教。
两人的来往曾经非常密切。在2010年年底老贝因为搞20名女郎参加的派对陷入性丑闻,把他的好朋友卡扎菲拿出来当挡箭牌,说这是从卡扎菲那里学来的非洲宗教仪式。
如果说卡扎菲前面三十几年因为强烈的反西方殖民主义而使得他有一大堆追随者,那么他晚年和西方合作,大大削弱了他的威信。
三:前卡扎菲时代的几个关键人物
1:赛义夫
著名的“坑爹小王子”赛义夫一直被作为接班人培养,然而在受到西方影响后赛义夫喜欢谈论开放国家,经济私有化、民主、透明度、公民社会,人权,环保等等话题,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公开宣称:“民主是方向,我们必须在中东地区做出表率,而不能落后。因为这是世界发展的方向”。赛义夫去伦敦经济学院留学,他的论文题目就是“论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机构民主化过程中的作用”。英国政界,商界,王室都跟这位“利比亚未来的接班人”交往极其密切。
而他最好的朋友,首相布莱尔,帮他完成博士论文,为他“公益活动”提供方便。赛义夫称布莱尔为“我和家人亲密的私人朋友”。通过赛义夫,布莱尔和卡扎菲也建立了“深厚友谊”,布莱尔不仅在记者招待会上对卡扎菲大加赞赏。还在给卡扎菲的信中,亲切地称呼其“亲爱的穆阿迈尔”,结尾则署名“你的朋友托尼”。
英国的公关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赛义夫以“接班人”的身份,全面介入经济,外交,重要人事任命等各个方面,不仅劝说卡扎菲和西方和解,彻底放弃核武器,还推荐了一堆“治国精英”当高官。开放军情领域,让利比亚情报部门和英美情报部门深度合作,聘请英国军官团来培训利比亚部队。把利比亚的军事情报摸得明明白白。甚至在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大规模示威后,英国还在给他提供武器。被西方媒体和评论家嘲笑了,说英国政府很虚伪,一边批评卡扎菲,一边却又对其进行武装。甚至连安德鲁王子也因为和赛义夫的交往遭到批评。
利比亚动荡的早期,造反的班加西过渡委里一大堆前政权高官,其中过渡委的“二把手”,执行主席贾布里勒就是赛义夫在2004年提拔的负责经济改革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据说美国官方在和贾布里勒接触后狂喜,“这个从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是能领略美国观点的认真对话者”,贾布里勒曾促进了6个外交官培训项目。
利比亚动荡早期有一种说法,让赛义夫出面组建一个过渡政府,赛义夫后来也透露美国曾联系过他,希望他能发动内部政变推翻卡扎菲,但赛义夫此时却表示要为卡扎菲而战,这让他的伦敦导师极其震惊。立马被达沃斯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俱乐部除名。
可是群臣都反了,他这个太子不反,那就只能把这个太子也一起解决了。等后来欧美承认过渡委后,赛义夫就没有机会了。在卡扎菲政权内部,也猛烈指责赛义夫的种种行为导致出现了“变天”的后果,两边都当他是“叛逃”。关于他的事,后面还会再说。
2:贾利勒
贾利勒出生在利比亚东部城市贝达,那里是赛努西王朝的中心,贾利勒在担任法官期间一直以反对政府而闻名。卡扎菲和他的儿子赛义夫为了增添改革声望,反而重用他,让他担任利比亚司法部长。贾利勒多次要求释放阿布·萨利姆监狱中里关押的300名政治犯(归内政部长管,他这个司法部长管不了),甚至在2010年电视转播的总人民大会上公开喊话,直接摊牌。行为堪比当年的叶利钦,阿拉伯世界第一次出现司法部长公开批判最高权力。但当时卡扎菲并没有对贾利勒进行惩处,贾利勒的辞职也被卡扎菲拒绝。贾利勒的行为让他在利比亚得到大量名望,同时贾利勒还得到西方的赞赏和美国大使的会见。
那么这个阿布.萨利姆监狱关押的政治犯到底是什么人?里面关押的是各种极端组织成员,其中还包括美国转交给利比亚的极端分子,是利比亚版本的“关塔那摩”。
到了2010年9月,有新闻报道,利比亚已经释放了阿布.萨利姆监狱的包含本 拉登司机在内的214名极端组织成员,利比亚方面还宣布,本次大赦还将分批释放370名囚犯,由“卡扎菲慈善基金会”负责囚犯思想改造。这个“卡扎菲慈善基金会”就是赛义夫创办并担任主席。“卡扎菲基金会慈善组织说,这些人经过在监狱的思想改造,已宣布放弃极端主义思想和方法,放弃暴力行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然后很快就被打脸了。这实际上是为后来的大动荡输送了几百名核心骨干。
在2011年2月17日“愤怒日”引起了巨大动荡后,贾利勒被卡扎菲派往班加西做“与伊斯兰主义者协调释放扣押的人质”工作。贾利勒离开后公开跳反了,2月24日拉起了一票人开会要卡扎菲下台,组建过渡委,3月9日要求西方军事干涉。
引欧美天兵入关,放极端组织出笼,利比亚之后十余年的战乱可以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当年表面上“铁骨铮铮,浩然正气”“痛斥时弊,为民请命”的“利比亚的海瑞”,为了“心中的正义”不顾后果不择手段,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本以为是个冒死进谏骗廷杖的傲骨文人,其实根本就是真反贼。这种正气凌然的叛徒,比真的间谍造成的破坏还要大。
其实这个贾利勒并不是一个西化派,反而是保守派里原教旨主义的代表(本应该是保守派和西化派互相制衡,结果两派合流掀桌子逼宫了)。在后来赶走卡扎菲进入的黎波里后,和他麾下的那群教权派和极端分子试图建立一个基于“沙利亚法”的教权国。背后的欧美不让他这么玩了,于是贾利勒只好辞职,退出利比亚政坛。成了“利比亚的华盛顿”。这几年来他经常站出来呼吁利比亚军阀放弃手中权力,但没人鸟他了。
3:尤尼斯
尤尼斯上校曾经是卡扎菲“自由军官”组织里的成员,在帮助卡扎菲掌权后深受卡扎菲信任,担任内政部长,掌握着精锐的安全部队,同时也是利比亚东部的大部落——奥贝迪部落的重要人物。有40万族人。
班加西2月17日爆发反政府示威后,一个伊斯兰武装率先打响反政府的第一枪,这就是后来的班加西“二月十七日旅”。卡扎菲派尤尼斯去平息动乱,尤尼斯率领他的精锐部队跳反了。成为过渡委早期的核心战斗力,他本人也成为反对派最高军事领导人。不过卡扎菲并没有对付他的家人,而是让他们自由离开了。
让两个东部出生的高官去处理骚乱,可以说是卡扎菲的一大败笔。利比亚的东西部在历史上基本上是两个不同地区,是殖民者将其拼接起来的。被卡扎菲推翻的东部老国王其实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王朝,老国王不仅国王,同时也是宗教领袖,也就是我前面聊贾利勒时提到的赛努西教团。赛努西君主制政权名义上统治着利比亚,但实际上整个国家就是个松散的部落聚合体,有140-150个部落。卡扎菲在入主西部首都的黎波里后,担心东部的“前朝余孽”获得更多政治经济资源,也有意压制东部的,导致东部发展不如西部,而油田又大多分布在东部。1993年东边的部落发动政变被平定。尤尼斯的部落在卡扎菲时代早期有一定地位,但在1993年政变后遭冷落。
尤尼斯长期为卡扎菲收拾那些极端份子,那些人对尤尼斯恨之入骨。在1996年阿布·萨利姆监狱曾经发生过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囚犯劫持狱卒哗变,安全部队镇压,导致一千多名囚犯被杀的事件,这些囚犯既有参加过阿富汗战争手上粘过血的教权份子,也有罪不至死的无辜者。这成了卡扎菲统治期间的最大黑点,虽然后来卡扎菲表示愿意赔偿,但受害者家属要求惩治犯罪嫌疑人。有传言说卡扎菲打算在儿子接班前把那些跟了他四十多年的老臣都换掉。尤尼斯恐怕也担心日后卡扎菲的儿子上台后为了当好人,拿他这样的老臣去收买人心。卡扎菲曾经干过亲自开拖拉机推倒监狱的大墙,放出400名政治犯,来收买人心的事。
但尤尼斯并没有获得反政府武装的信任,过渡委和反抗军内部一直传言尤尼斯和卡扎菲保持着秘密联系,于是在2011年7月28日尤尼斯和他的两名高级助手在被招回班加西问询的途中被暗杀。
反抗军内部的伊斯兰武装“二月十七日烈士旅”制造了这件事,他们宣称有证据显示尤尼斯就是“叛徒”。当时卡扎菲的新闻发言人易卜拉欣对记者表示,是“尤尼斯是被基地组织杀害的,反对派其他成员已经知道真相,但无法作出回应,因为他们被基地组织吓到了。”易卜拉欣还说,尤尼斯之死表明,反对派在班加西没有任何控制力,“真正有权力的是基地组织”。
在当时描述尤尼斯葬礼的新闻报道里提到:“葬礼上却发生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当尤尼斯的部分家庭成员纷纷宣誓效忠反对派领袖贾利勒时,他的儿子阿什拉夫竟一边痛哭,一边大声祈祷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能够为该地区重新带来稳定。“我们希望穆阿迈尔(卡扎菲)回来!我们希望绿色旗帜(利比亚国旗)回来!”
“2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利比亚反对派保持团结。
活跃于利比亚西部地区的一名反对派头目巴沙尔•菲尔贾尼近日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坦言,除非与卡扎菲的儿子或者政权其他高层建立联系,否则反对派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
菲尔贾尼曾是一名商人,后来支持利比亚反对派,并投资购买了两辆轻运货车。“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投资,”菲尔贾尼说,但他并不确定能否得到回报。
如很多反对派战士一样,菲尔贾尼没有任何军事背景,也没有接受过训练,并认为僵局会持续下去,甚至觉得如果北约不加大空袭力度的话,卡扎菲可能会重新掌握大权。”
尤尼斯作为曾经在纳赛尔思想感召下跟随卡扎菲的革命元勋,在当时到底有没有暗中联系,没有人知道了。当时有网络传言说,他是不同意外国地面军事力量直接进入利比亚,而被暗杀了。那个“二月十七旅”跟美国CIA的关系紧密,得到了大量扶持,后来接替尤尼斯的哈夫塔尔也是美国CIA派回来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某些势力避免出现“第二个卡扎菲”,尤尼斯如果不死,以他的威望,估计能用前卡扎菲军队投降被俘人员重建利比亚正规军,避免教权派后来对他们的清洗,极端组织也未必能强势崛起,他的死亡是改变利比亚未来走向的关键。他的儿子,部队和族人一直在跟过渡委“讨说法”,甚至还一度在班加西引发骚乱。而原本被认为会分裂内讧的反抗军后来在外国军队的直接参与下很快就杀入了的黎波里。
4:贝尔哈吉
的黎波里攻击行动的重要指挥官叫贝尔哈吉。曾是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的一名领导人,据说资历非常丰富,在八十年代后期就在阿富汗与苏联作战,这个伊斯兰战斗组织同时也是利比亚反卡扎菲的主要武装,上世纪90年代就在利比亚东部和安全部队打了十年的游击。与本.拉登和基地组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贝尔哈吉后来又带领部下去阿富汗和伊拉克与北约作战。美国将他抓获后交给利比亚,关进阿布·萨利姆监狱直到2010年底才获释,被媒体认为是深受过渡委领导人贾利勒青睐的亲信。此人据说在得到北约批准授权后指挥多国特种部队和他的部队攻入卡扎菲的阿齐齐亚兵营,这使得贝尔哈吉一下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被任命为利比亚军事委员会领导人。在世界舆论聚光灯下,又出惊人之语。自爆自己作为“基地”份子被逮捕,英美与卡扎菲进行密切合作的消息。
由于时间不允许,英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遗落大量没来得及销毁的重要机密文件,据说贝尔哈吉拿到这些机密文件后勃然大怒,将这些机密文件公之于众。
尽管在利比亚战争早期,媒体就知道英国和卡扎菲的关系亲密,但这些被公开的机密文件显示,实际西方与卡扎菲政权在各个方面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都远超世人此前所了解的程度。
例如,为了能让布莱尔担任顾问的某些公司获取在利比亚的能源合同,在2009年英国将洛克比空难凶手交还给利比亚,当时对外宣传对方得了癌症晚期,出于“人道主义”,将其交还给卡扎菲,但实际上是布莱尔带着一群商界人士前往利比亚和卡扎菲密谈。英国政府方面找医生开了“他的余生不超过3个月”的报告,而这个凶手一直活得好好的,并和英国法院保持联系直到2011年反对派武装攻入的黎波里后才消失。
军情六处还向卡扎菲政权提供了定居英国的利比亚异见人士的情况,并对他们实施窃听。
英国大使馆秘密档案被曝光事件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让英国政府极其难堪,为了平息舆论,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对此作出回应,“这一指称与前政府有关,他对当时“幕后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英国目前的着重点在于利比亚的未来。让利比亚得到必要的帮助,让全国过渡委员会得到更多承认,并解冻资产从而解决利比亚的人道主义问题。”
而美国CIA的发言人拒绝就这些文件和贝尔哈吉的话发表评论。
后来又传出军情六处愿向他出百万英镑“封口费”的新闻,接着又有传言,他要率领他的那群“自由勇士”前往叙利亚,去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贝尔哈吉在后来的利比亚内战中也有登场,最后的结局似乎是在2018年被哈夫塔尔击败后俘虏。
贝尔哈吉的武装也只是利比亚众多教权派或极端派武装的其中一支。
5:穆塔希姆
穆塔希姆是卡扎菲的第5个儿子,在埃及军事学院受训时,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自为其授勋。与获得西方支持的哥哥赛义夫不同,穆塔希姆主张和老朋友加强关系,访问古巴,俄罗斯等传统盟友。本来赛义夫据说快接班了,但他的西化开放政策导致保守派的强烈反弹,很多跟卡扎菲几十年的老兄弟都跳出来反对他,穆塔希姆崛起,成为保守派的代表,接班人的有力候选者。据说在2011年3月31日卡扎菲派人去英国谈判想交权给穆塔希姆,被欧美拒绝。(当时面对媒体的求证,英国外交办公室对此消息不予置评),最后穆塔希姆在苏尔特被俘后遭处决。
(未完待续)
再次警告,本文非常长,可以看一天。
一:一件服装引发的抗议
2005年9月30日在丹麦销量最大的日报《日德兰邮报》上刊出了一组有宗教侮辱性的漫画,并被欧美多个媒体刊登,引发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对西方世界的大规模抗议和暴力对抗。2006年2月17日意大利著名极右翼政客改革部长罗伯托·卡尔代罗利身着绘有《邮报》漫画的上衣在电视上招摇,结果引起了隔海相望的利比亚班加西人的狂怒。愤怒的民众袭击意大利大使馆,一个十四岁的男孩爬上意大利领事馆屋顶去拔意大利国旗。利比亚安全部队开枪,造成多人死亡,从此这一天被当地人称为“意大利使馆日”,也叫做“愤怒日”。骚乱过后,利比亚内政部长被停职,而意大利卡尔代罗利因压力辞职,(2019年作为意大利国会参议院副议长的卡尔代罗利又把意大利首名非洲裔部长比作猩猩)。此后每年2月17日,有律师带领民众纪念这事。到了2011年的2月15日,这个律师又开始拱火了,被逮捕,第二天被释放,这反而激起了民众的狂热,再次爆发了更加猛烈的抗议,于是2月17日这一天被认为是利比亚天翻地覆,进入新时代的起点。
二:利比亚和意大利
班加西人对意大利人穿侮辱性的衣服如此愤怒,除了有宗教因素外,还因为意大利曾经是利比亚的主要宗主国。利比亚人曾经进行过长时间的抵抗,当年为了让利比亚人屈服,墨索尼里在利比亚进行极其残暴的镇压,扫荡,清乡,三光,放毒气,集中营,德日后来的暴行都是当年墨索里尼玩剩下了的。造成当年利比亚大量人民死亡。1980年卡扎菲花费1亿美元让美国拍了一部战争大片《大地雄狮》基本还原了这件事。
在意大利这边,当时许多意大利人认为罗马这是在“收复故土”,反抗的利比亚人被判“叛国罪”,同时授予亲意大利的利比亚人意大利国籍。到了70年卡扎菲上台后把意大利殖民者的财产收归国有,将他们驱离出利比亚,卡扎菲还要求意大利为当年的殖民统治道歉,并做出赔偿。导致一部分意大利人对卡扎菲极其不满。
然而无论两国之间有多大的矛盾,意大利毕竟是离利比亚很近的发达国家,曾经是利比亚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为了能获得能源合同,曾经极力讨好卡扎菲,不仅为当年的殖民统治道歉,还承诺每年向利比亚投资2亿美元来做为赔偿。虽然卡扎菲一开始还在衣服上别上被意大利杀害的利比亚民族英雄的照片来羞辱他。但老贝根本不在乎,反而非常热情和开心的招待吹捧卡扎菲,在罗马为卡扎菲开奢侈狂野派对,轻吻卡扎菲的手,卡扎菲访问意大利也多次找一堆意大利模特女郎传教。
两人的来往曾经非常密切。在2010年年底老贝因为搞20名女郎参加的派对陷入性丑闻,把他的好朋友卡扎菲拿出来当挡箭牌,说这是从卡扎菲那里学来的非洲宗教仪式。
如果说卡扎菲前面三十几年因为强烈的反西方殖民主义而使得他有一大堆追随者,那么他晚年和西方合作,大大削弱了他的威信。
三:前卡扎菲时代的几个关键人物
1:赛义夫
著名的“坑爹小王子”赛义夫一直被作为接班人培养,然而在受到西方影响后赛义夫喜欢谈论开放国家,经济私有化、民主、透明度、公民社会,人权,环保等等话题,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公开宣称:“民主是方向,我们必须在中东地区做出表率,而不能落后。因为这是世界发展的方向”。赛义夫去伦敦经济学院留学,他的论文题目就是“论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机构民主化过程中的作用”。英国政界,商界,王室都跟这位“利比亚未来的接班人”交往极其密切。
而他最好的朋友,首相布莱尔,帮他完成博士论文,为他“公益活动”提供方便。赛义夫称布莱尔为“我和家人亲密的私人朋友”。通过赛义夫,布莱尔和卡扎菲也建立了“深厚友谊”,布莱尔不仅在记者招待会上对卡扎菲大加赞赏。还在给卡扎菲的信中,亲切地称呼其“亲爱的穆阿迈尔”,结尾则署名“你的朋友托尼”。
英国的公关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赛义夫以“接班人”的身份,全面介入经济,外交,重要人事任命等各个方面,不仅劝说卡扎菲和西方和解,彻底放弃核武器,还推荐了一堆“治国精英”当高官。开放军情领域,让利比亚情报部门和英美情报部门深度合作,聘请英国军官团来培训利比亚部队。把利比亚的军事情报摸得明明白白。甚至在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大规模示威后,英国还在给他提供武器。被西方媒体和评论家嘲笑了,说英国政府很虚伪,一边批评卡扎菲,一边却又对其进行武装。甚至连安德鲁王子也因为和赛义夫的交往遭到批评。
利比亚动荡的早期,造反的班加西过渡委里一大堆前政权高官,其中过渡委的“二把手”,执行主席贾布里勒就是赛义夫在2004年提拔的负责经济改革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据说美国官方在和贾布里勒接触后狂喜,“这个从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是能领略美国观点的认真对话者”,贾布里勒曾促进了6个外交官培训项目。
利比亚动荡早期有一种说法,让赛义夫出面组建一个过渡政府,赛义夫后来也透露美国曾联系过他,希望他能发动内部政变推翻卡扎菲,但赛义夫此时却表示要为卡扎菲而战,这让他的伦敦导师极其震惊。立马被达沃斯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俱乐部除名。
可是群臣都反了,他这个太子不反,那就只能把这个太子也一起解决了。等后来欧美承认过渡委后,赛义夫就没有机会了。在卡扎菲政权内部,也猛烈指责赛义夫的种种行为导致出现了“变天”的后果,两边都当他是“叛逃”。关于他的事,后面还会再说。
2:贾利勒
贾利勒出生在利比亚东部城市贝达,那里是赛努西王朝的中心,贾利勒在担任法官期间一直以反对政府而闻名。卡扎菲和他的儿子赛义夫为了增添改革声望,反而重用他,让他担任利比亚司法部长。贾利勒多次要求释放阿布·萨利姆监狱中里关押的300名政治犯(归内政部长管,他这个司法部长管不了),甚至在2010年电视转播的总人民大会上公开喊话,直接摊牌。行为堪比当年的叶利钦,阿拉伯世界第一次出现司法部长公开批判最高权力。但当时卡扎菲并没有对贾利勒进行惩处,贾利勒的辞职也被卡扎菲拒绝。贾利勒的行为让他在利比亚得到大量名望,同时贾利勒还得到西方的赞赏和美国大使的会见。
那么这个阿布.萨利姆监狱关押的政治犯到底是什么人?里面关押的是各种极端组织成员,其中还包括美国转交给利比亚的极端分子,是利比亚版本的“关塔那摩”。
到了2010年9月,有新闻报道,利比亚已经释放了阿布.萨利姆监狱的包含本 拉登司机在内的214名极端组织成员,利比亚方面还宣布,本次大赦还将分批释放370名囚犯,由“卡扎菲慈善基金会”负责囚犯思想改造。这个“卡扎菲慈善基金会”就是赛义夫创办并担任主席。“卡扎菲基金会慈善组织说,这些人经过在监狱的思想改造,已宣布放弃极端主义思想和方法,放弃暴力行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然后很快就被打脸了。这实际上是为后来的大动荡输送了几百名核心骨干。
在2011年2月17日“愤怒日”引起了巨大动荡后,贾利勒被卡扎菲派往班加西做“与伊斯兰主义者协调释放扣押的人质”工作。贾利勒离开后公开跳反了,2月24日拉起了一票人开会要卡扎菲下台,组建过渡委,3月9日要求西方军事干涉。
引欧美天兵入关,放极端组织出笼,利比亚之后十余年的战乱可以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当年表面上“铁骨铮铮,浩然正气”“痛斥时弊,为民请命”的“利比亚的海瑞”,为了“心中的正义”不顾后果不择手段,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本以为是个冒死进谏骗廷杖的傲骨文人,其实根本就是真反贼。这种正气凌然的叛徒,比真的间谍造成的破坏还要大。
其实这个贾利勒并不是一个西化派,反而是保守派里原教旨主义的代表(本应该是保守派和西化派互相制衡,结果两派合流掀桌子逼宫了)。在后来赶走卡扎菲进入的黎波里后,和他麾下的那群教权派和极端分子试图建立一个基于“沙利亚法”的教权国。背后的欧美不让他这么玩了,于是贾利勒只好辞职,退出利比亚政坛。成了“利比亚的华盛顿”。这几年来他经常站出来呼吁利比亚军阀放弃手中权力,但没人鸟他了。
3:尤尼斯
尤尼斯上校曾经是卡扎菲“自由军官”组织里的成员,在帮助卡扎菲掌权后深受卡扎菲信任,担任内政部长,掌握着精锐的安全部队,同时也是利比亚东部的大部落——奥贝迪部落的重要人物。有40万族人。
班加西2月17日爆发反政府示威后,一个伊斯兰武装率先打响反政府的第一枪,这就是后来的班加西“二月十七日旅”。卡扎菲派尤尼斯去平息动乱,尤尼斯率领他的精锐部队跳反了。成为过渡委早期的核心战斗力,他本人也成为反对派最高军事领导人。不过卡扎菲并没有对付他的家人,而是让他们自由离开了。
让两个东部出生的高官去处理骚乱,可以说是卡扎菲的一大败笔。利比亚的东西部在历史上基本上是两个不同地区,是殖民者将其拼接起来的。被卡扎菲推翻的东部老国王其实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王朝,老国王不仅国王,同时也是宗教领袖,也就是我前面聊贾利勒时提到的赛努西教团。赛努西君主制政权名义上统治着利比亚,但实际上整个国家就是个松散的部落聚合体,有140-150个部落。卡扎菲在入主西部首都的黎波里后,担心东部的“前朝余孽”获得更多政治经济资源,也有意压制东部的,导致东部发展不如西部,而油田又大多分布在东部。1993年东边的部落发动政变被平定。尤尼斯的部落在卡扎菲时代早期有一定地位,但在1993年政变后遭冷落。
尤尼斯长期为卡扎菲收拾那些极端份子,那些人对尤尼斯恨之入骨。在1996年阿布·萨利姆监狱曾经发生过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囚犯劫持狱卒哗变,安全部队镇压,导致一千多名囚犯被杀的事件,这些囚犯既有参加过阿富汗战争手上粘过血的教权份子,也有罪不至死的无辜者。这成了卡扎菲统治期间的最大黑点,虽然后来卡扎菲表示愿意赔偿,但受害者家属要求惩治犯罪嫌疑人。有传言说卡扎菲打算在儿子接班前把那些跟了他四十多年的老臣都换掉。尤尼斯恐怕也担心日后卡扎菲的儿子上台后为了当好人,拿他这样的老臣去收买人心。卡扎菲曾经干过亲自开拖拉机推倒监狱的大墙,放出400名政治犯,来收买人心的事。
但尤尼斯并没有获得反政府武装的信任,过渡委和反抗军内部一直传言尤尼斯和卡扎菲保持着秘密联系,于是在2011年7月28日尤尼斯和他的两名高级助手在被招回班加西问询的途中被暗杀。
反抗军内部的伊斯兰武装“二月十七日烈士旅”制造了这件事,他们宣称有证据显示尤尼斯就是“叛徒”。当时卡扎菲的新闻发言人易卜拉欣对记者表示,是“尤尼斯是被基地组织杀害的,反对派其他成员已经知道真相,但无法作出回应,因为他们被基地组织吓到了。”易卜拉欣还说,尤尼斯之死表明,反对派在班加西没有任何控制力,“真正有权力的是基地组织”。
在当时描述尤尼斯葬礼的新闻报道里提到:“葬礼上却发生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当尤尼斯的部分家庭成员纷纷宣誓效忠反对派领袖贾利勒时,他的儿子阿什拉夫竟一边痛哭,一边大声祈祷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能够为该地区重新带来稳定。“我们希望穆阿迈尔(卡扎菲)回来!我们希望绿色旗帜(利比亚国旗)回来!”
“2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克•托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利比亚反对派保持团结。
活跃于利比亚西部地区的一名反对派头目巴沙尔•菲尔贾尼近日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坦言,除非与卡扎菲的儿子或者政权其他高层建立联系,否则反对派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
菲尔贾尼曾是一名商人,后来支持利比亚反对派,并投资购买了两辆轻运货车。“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投资,”菲尔贾尼说,但他并不确定能否得到回报。
如很多反对派战士一样,菲尔贾尼没有任何军事背景,也没有接受过训练,并认为僵局会持续下去,甚至觉得如果北约不加大空袭力度的话,卡扎菲可能会重新掌握大权。”
尤尼斯作为曾经在纳赛尔思想感召下跟随卡扎菲的革命元勋,在当时到底有没有暗中联系,没有人知道了。当时有网络传言说,他是不同意外国地面军事力量直接进入利比亚,而被暗杀了。那个“二月十七旅”跟美国CIA的关系紧密,得到了大量扶持,后来接替尤尼斯的哈夫塔尔也是美国CIA派回来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某些势力避免出现“第二个卡扎菲”,尤尼斯如果不死,以他的威望,估计能用前卡扎菲军队投降被俘人员重建利比亚正规军,避免教权派后来对他们的清洗,极端组织也未必能强势崛起,他的死亡是改变利比亚未来走向的关键。他的儿子,部队和族人一直在跟过渡委“讨说法”,甚至还一度在班加西引发骚乱。而原本被认为会分裂内讧的反抗军后来在外国军队的直接参与下很快就杀入了的黎波里。
4:贝尔哈吉
的黎波里攻击行动的重要指挥官叫贝尔哈吉。曾是利比亚伊斯兰战斗组织的一名领导人,据说资历非常丰富,在八十年代后期就在阿富汗与苏联作战,这个伊斯兰战斗组织同时也是利比亚反卡扎菲的主要武装,上世纪90年代就在利比亚东部和安全部队打了十年的游击。与本.拉登和基地组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贝尔哈吉后来又带领部下去阿富汗和伊拉克与北约作战。美国将他抓获后交给利比亚,关进阿布·萨利姆监狱直到2010年底才获释,被媒体认为是深受过渡委领导人贾利勒青睐的亲信。此人据说在得到北约批准授权后指挥多国特种部队和他的部队攻入卡扎菲的阿齐齐亚兵营,这使得贝尔哈吉一下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被任命为利比亚军事委员会领导人。在世界舆论聚光灯下,又出惊人之语。自爆自己作为“基地”份子被逮捕,英美与卡扎菲进行密切合作的消息。
由于时间不允许,英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遗落大量没来得及销毁的重要机密文件,据说贝尔哈吉拿到这些机密文件后勃然大怒,将这些机密文件公之于众。
尽管在利比亚战争早期,媒体就知道英国和卡扎菲的关系亲密,但这些被公开的机密文件显示,实际西方与卡扎菲政权在各个方面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都远超世人此前所了解的程度。
例如,为了能让布莱尔担任顾问的某些公司获取在利比亚的能源合同,在2009年英国将洛克比空难凶手交还给利比亚,当时对外宣传对方得了癌症晚期,出于“人道主义”,将其交还给卡扎菲,但实际上是布莱尔带着一群商界人士前往利比亚和卡扎菲密谈。英国政府方面找医生开了“他的余生不超过3个月”的报告,而这个凶手一直活得好好的,并和英国法院保持联系直到2011年反对派武装攻入的黎波里后才消失。
军情六处还向卡扎菲政权提供了定居英国的利比亚异见人士的情况,并对他们实施窃听。
英国大使馆秘密档案被曝光事件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让英国政府极其难堪,为了平息舆论,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对此作出回应,“这一指称与前政府有关,他对当时“幕后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英国目前的着重点在于利比亚的未来。让利比亚得到必要的帮助,让全国过渡委员会得到更多承认,并解冻资产从而解决利比亚的人道主义问题。”
而美国CIA的发言人拒绝就这些文件和贝尔哈吉的话发表评论。
后来又传出军情六处愿向他出百万英镑“封口费”的新闻,接着又有传言,他要率领他的那群“自由勇士”前往叙利亚,去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贝尔哈吉在后来的利比亚内战中也有登场,最后的结局似乎是在2018年被哈夫塔尔击败后俘虏。
贝尔哈吉的武装也只是利比亚众多教权派或极端派武装的其中一支。
5:穆塔希姆
穆塔希姆是卡扎菲的第5个儿子,在埃及军事学院受训时,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自为其授勋。与获得西方支持的哥哥赛义夫不同,穆塔希姆主张和老朋友加强关系,访问古巴,俄罗斯等传统盟友。本来赛义夫据说快接班了,但他的西化开放政策导致保守派的强烈反弹,很多跟卡扎菲几十年的老兄弟都跳出来反对他,穆塔希姆崛起,成为保守派的代表,接班人的有力候选者。据说在2011年3月31日卡扎菲派人去英国谈判想交权给穆塔希姆,被欧美拒绝。(当时面对媒体的求证,英国外交办公室对此消息不予置评),最后穆塔希姆在苏尔特被俘后遭处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