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被“大数据”了吗?

Hyunkel-avatar

Hyunkel

2020-08-01T08:10:37+00:00

不知道大伙会不会有这样的一种疑惑,某些APP,网页的内容推送,总是能够跟我们目前所需产生呼应,就比如以下情况
到饭点了,正在刷着新闻的软件会莫名其妙地弹出来自某某外卖平台的广告,给到的封面可能正是自己前段时间所浏览过的一些外卖店铺。
打开网购平台,发现首页陈列着的,都是前段时间浏览过的内容,或者是内容的相似替代品。
现在网络上越发流行一句话,“今天,你被‘大数据’了吗?”,说起大数据,我们先得理解大数据的基本含义,先从概念的东西出发。
大数据的基本定义是“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而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解释,“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可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如此的晦涩难懂,笔者也没有太多的研究,便从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切记不要当成科普文章来看
大数据的确很适合目前线上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可以说拥有了大数据就拥有了整个市场走向与趋势,他们通过大数据的分享,去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消费产品,加以改进与研发。
摆在明面上的“大数据”,比如调研,通过调研的方面去征集用户的意见,但是这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更大的部分,那才是大数据的本体。他们通过收集用户的搜索习惯,浏览历史等数据,加以整合,甚至是你目前的定位,或者打开你的手机摄像头,用尽各种方法去搜集对他们有利的信息,最后以商品的方式再回馈到你自己身上。记得弹出式手机摄像头刚推出的时候,使用者会莫名其妙地发现手机前置摄像头自行弹出,而自己并没有下达“打开前摄”的指令。
实际上,这是一些应用在后台打开某些硬件,以达到收集信息的目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我不给他权限不就行了,而实际上,他们的方法永远层出不穷,用不了摄像头,我就采集定位,没有定位?还可以私自截取屏幕上的内容,不知何时起,我们的信息就已经暴露在他们的聚光灯下了。
就像是我们的周围一直都跟着一个隐形的人,拿着记录表,形影不离地采集收集我们的信息,然后上报,是不是感觉有些恐怖?
然而实际上,我们不需要太过于悲观,因为只要我们在网络上,在我们注册网络账号,打开网页的一瞬间,我们的隐私实际上是已经暴露着的。
大数据刚问世的时候,Dan Ariely教授曾经说过:“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everyone is talking about it, no one really knows how to do it, everyone thinks that everyone is doing it, so everyone claims to be doing it.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08/ekQ5-4aumK2kT1kSdr-aa.jpg.thumb.jpg[/img]
“大数据就像青少年的性行为
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件事,
没有人真正知道如何去做,每个人都认为每个人都在做这件事,所以每个人都声称自己在做这件事。”
而这句话实际上也可以完全用于现世,大数据飞速发展,但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它的初心是为我们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并不仅仅是用我们的信息去定制化个人营销推荐。
诚然,它的信息采集系统相当全面且细化,我们会有着信息裸露的惧怕,但实际上,只要我们不是很重要的人,我们的信息只会永远存在于庞大的信息库里,供我们自己使用,“不外泄的秘密,它就永远只是秘密。”
我们能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受益,第一时间看到所需要信息的推送,享受到大数据所带来的生活红利,在得到一些东西的方面,自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政策的不断更新深入,相信我们的信息会被保护得更好,最终使我们受益[s:ac: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