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KH
2020-09-28T18:46:03+00:00
中专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环,如果在社会上改变中专不如高中的观念,在政策上把更多地扶持中专,使之在事实上成为与高中并行的轨道之一,那职业教育对社会的价值会更大。
一个人初中毕业后,完全可以根据未来的规划选择读高中或中专,想继续深造的读高中,想尽快就业的读中专,两者毕业生的区别就不是素质上的区别,而仅仅是人生规划上的区别。(当然,企业机关的招聘要求也要细化,不要什么岗位一股脑地就要本科生。)
甚至,既然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继续深造,高中也可以和中专一样开始分专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和大学衔接。同时,大专生和本科生的区别也不再应该是素质上的区别,而同样是人生规划上的区别。一个人读完中专,如果想学更多技术,可以去读大专;一个高中生,如果改变主意了,可以改读大专。大专和本科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剩下的区分无非就是应用型专业和研究型专业的区别。这样,不再是高考考差的人才去大专,我们不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优秀的技术人才。
我在中专教书的时候,比较感慨的是,中专的定位好像更多是“少管所”。就是许多素质很差的初中生,高中没得读,又不能那么小就去打工,只好来中专。能学到东西最好,不能学到东西混到成年然后去打工。这就让中专教育变得很尬尴。许多中专搞职业技能竞赛搞得很好,师资强,设备齐全。如果生源可以和高中匹敌,那肯定可以教出更多优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个人初中毕业后,完全可以根据未来的规划选择读高中或中专,想继续深造的读高中,想尽快就业的读中专,两者毕业生的区别就不是素质上的区别,而仅仅是人生规划上的区别。(当然,企业机关的招聘要求也要细化,不要什么岗位一股脑地就要本科生。)
甚至,既然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继续深造,高中也可以和中专一样开始分专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和大学衔接。同时,大专生和本科生的区别也不再应该是素质上的区别,而同样是人生规划上的区别。一个人读完中专,如果想学更多技术,可以去读大专;一个高中生,如果改变主意了,可以改读大专。大专和本科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剩下的区分无非就是应用型专业和研究型专业的区别。这样,不再是高考考差的人才去大专,我们不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优秀的技术人才。
我在中专教书的时候,比较感慨的是,中专的定位好像更多是“少管所”。就是许多素质很差的初中生,高中没得读,又不能那么小就去打工,只好来中专。能学到东西最好,不能学到东西混到成年然后去打工。这就让中专教育变得很尬尴。许多中专搞职业技能竞赛搞得很好,师资强,设备齐全。如果生源可以和高中匹敌,那肯定可以教出更多优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