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五年,归义军十一州的实际情况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2022-06-19T05:59:54+00:00

归义军十一州

按实录:'五年,二月,壬戌,天德军奏沙州刺史张义潮、安景旻及部落使阎英达等差使上表,请以沙州降。十月,义潮遣弟义泽以本道瓜、沙、伊、肃等十一州地图户籍来献。河、陇陷没百余年,至是悉复故地。十一月,建沙州为归义军,以张义潮为节度使,河、沙等十一州观察、营田、处置等使。'
新纪:'五年,十月,沙州人张义潮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
新传:'三州、七关降之明年,沙州首领张义潮奉十一州地图以献,擢义潮沙州防御使,俄号归义军,遂为节度使。'

乍一看似乎唐朝一下子多了十一个州,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这十一州与归义军的关系。

写在开头的几点(这是写给有一定基础的朋友看的,如果对这一时期没什么了解的朋友请跳过这一段,最后再来看),关于仆固俊与拓跋怀光谁杀了论恐热一事,当是拓跋怀光无疑,史书中之所以会将两人混淆,是因为仆固俊攻克西州与拓跋怀光攻克廓州这两件事张义潮是在同一年上报的,仆固俊与拓跋怀光的战绩均由张义潮上报是因为张义潮处于这个同盟中的C位(同时咸通四年析置三节度,第一任凉州节度使必是张义潮无疑,不然他无权上报廓州与西州的情况),藏文文书中,归义军议事机构被称作“盟会”。关于十一州图册哪来的,张义潮父亲为河西大都督,很有可能保存有几州户籍的旧档,大中五年这个时间点十一州中有六州不处于归义军控制之下这个是基本事实,如果不是保存旧档,则有可能是从拓跋怀光处获得的(特别是廓、鄯、岷、兰、河这五州,张义潮处有旧档的可能性很低)。关于张季颙、拓跋怀光与尚婢婢的关系,这两人应该都是尚婢婢的部将,从尚婢婢大中四年逃往归义军控制的甘州来看,张义潮其实是和尚婢婢先结盟,尚婢婢后来不知为何失踪。关于尚延心的身份,尚延心不可能是阎英达,尚延心大中十一年以河州、渭州投降唐朝,地接论恐热给唐朝的秦州,且河州原本为论恐热控制区,因此尚延心很可能为论恐热部将,张义潮咸通二年才占领凉州不可能隔空派阎英达控制河渭两州(而且最重要的是阎英达根据出土文书在咸通二年之后是瓜州刺史,而尚延心一直呆在河渭地区,后面还支持过高骈对抗南诏,这显然是两个人)。

实控州沙州,大中二年归义军起兵之地,当地第一大族为汉人第二大族为粟特人第三可能为吐谷浑人(部落使管的就是吐谷浑和通颊),这在最初的权利划分中就有体现,粟特人安景旻在张义潮上书时的位置仅次于张义潮而部落使阎英达又次于安景旻,张义潮父亲张谦逸曾娶安姓粟特女为妻(张谦逸为吐蕃任命的河西大都督,父子两人曾去拉萨见过末代赞普朗达玛),沙州为归义军最早起兵的地点,但是沙州西南地区(沙州西南地区鄯善、且末为唐高宗时期为了减轻于阗防守吐蕃的压力,而划进沙州的)基本一直没有被归义军掌控(张承奉时期短暂收复过鄯善),当地主要有吐谷浑、吐蕃、仲云、?微等民族小型割据政权掌控。沙州在进入五代后被大量涌入的少数民族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吐蕃人回鹘人开始变多,沙州在曹氏归义军末期最终被沙州回鹘占据。

实控州瓜州,大中二年收复,收复时当地居民以吐谷浑、吐蕃、龙家、嗢末(按张义潮的说法河西地区的嗢末人是奴隶化吐蕃化的汉人)为主,张义潮为了控制瓜州,从沙州地区向瓜州派遣汉、粟特移民,张义潮哥哥张义潭在入朝为质前身份是瓜州刺史,有可能就是第一任。瓜州地区最强本地势力为吐谷浑人,原因有三点,第一归义军时期占卜人员大多由吐谷浑人担任,吐谷浑卜师在归义军内部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第二吐谷浑人在归义军时期还负责管理吐蕃人,瓜州原先有吐蕃瓜州节度使军衙,吐蕃人数量是比较可观的,第三原本吐谷浑王族慕容家就在瓜州,曹氏归义军时期吐谷浑取代粟特人成了归义军主要拉拢的异民族。瓜州是归义军最后的据点,沙州回鹘在占据沙州后继续进攻瓜州,瓜州随即沦陷,归义军灭亡(一说归义军为西夏所灭,其实西夏进攻时打的是沙州回鹘)。

实控州肃州,大中三年收复,肃州当地主要民族为吐蕃、吐谷浑、党项,少量达怛人、回鹘人组成,肃州作为归义军第三个收复的州,史料上却少的可怜,就算是看出土文书,关于肃州也很少有记载,可能是由于肃州地区在甘州回鹘崛起之前一直比较太平的缘故。肃州地区大致在900年左右彻底脱离了归义军的控制,成为了甘州回鹘的附属势力,当地领袖曾与中原王朝后唐进行过外交,史料中称其为吐蕃,因此当地领袖应为吐蕃人,而使者姓利野,这是个党项人姓氏,推测在这段时期,肃州主要由吐蕃人、党项人管理,之后不知何时为甘州回鹘所兼并。

实控州甘州,大中三年收复,该州几乎没有汉人(原本有很多,但在唐末很少),甚至连粟特人也很少,主要居民为吐蕃、吐谷浑、龙家(焉耆人)、通颊、回鹘人(关于庞特勤是否为甘州回鹘,目前学界基本是否定态度)。归义军在收复甘州初期在其境内设置有删丹镇遏使,最早的一位应是粟特人康通信,甘州与凉州相接,而凉州地区的吐蕃势力与归义军是绝对的敌对关系,同时甘州也有不少吐蕃人,在无法大量派遣汉人和粟特人管理当地的情况下,龙家与回鹘人似乎就成了不错的替代品(这两个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和吐蕃人相差很大),这也为之后甘州脱离归义军控制埋下了伏笔,中和四年(884年)之前,甘州回鹘人就已经在当地建立了自己的行政机构(龙家也是一样),中和四年张淮深攻击甘州回鹘失利(本来赢了但是被甘州回鹘的援军,拔野古人击退),这标志着甘州回鹘在甘州取得了与归义军甘州刺史共治的权利(884年归义军并未完全失去甘州,之后887年的出土文书中,归义军仍然在甘州保有势力,李弘谏可能是最后一任甘州刺史),大约在895-900之间,敦煌李氏家族企图利用甘州回鹘与张氏归义军对抗,结果玩脱了,导致甘州、肃州两州彻底脱离了归义军的控制,归义军进入了瓜沙两州时代。

实控州伊州,大中四年张义潮出兵收复伊州,伊州当地无汉人,仅有吐蕃、吐谷浑、龙家(焉耆人)等1300户,人烟稀少,为此张义潮曾用沙州民户移居伊州实边,伊州周边有纳职回鹘(与庞特勤差不多同一时期西迁的一支回鹘部落)、吐谷浑等与归义军敌对的势力,这支势力不仅与归义军敌对同时也与庞特勤敌对,原因是大中十一年,唐宣宗册封庞特勤为可汗时使团曾被“背乱回鹘”阻拦,据研究这支背乱回鹘就是大中十年与张义潮交战的纳职回鹘。伊州地区按新出土史料研究,在876年(乾符三年)之前被纳职回鹘占据,然后仆固俊于876年攻克伊州后伊州并入高昌回鹘版图(除了老资料认为仆固俊当时与归义军为敌,新资料基本都否定了这个说法,高昌回鹘与归义军敌对始于张承奉时期)。

同盟州鄯州,当地基本只有吐蕃人以及各种被吐蕃化的民族。会昌三年(843年)起由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占据,之后一直处于吐蕃内战的风口浪尖之中,大中四年尚婢婢败于论恐热之手,将鄯州交给张季颙与拓跋怀光两人管理,自己逃往归义军控制下的甘州,后来下落不明,从尚婢婢的行为来看他与张义潮应该已经建立了同盟关系,尚婢婢失踪后张义潮与张季颙、拓跋怀光两人继续维持同盟关系,特别是在大中五年之后,名义上鄯州已经在归义军管下,咸通四年改属凉州节度使(前已有分析,第一任凉州节度使由张义潮兼任),张义潮咸通八年入朝后不久鄯州应该就脱离了唐朝控制(咸通后期唐朝还一度废除过凉州的编制,凉州节度使管下自然跟着一起没了)。

敌对州西州,大中五年与归义军同年入贡的西州回鹘与之后的高昌回鹘为两个政权,大中五年的西州回鹘是原本回鹘汗国遗留在当地的势力,归义军此时并未占领西州,老西州回鹘势力与归义军可能是潜在敌对关系,这从归义军占领伊州之后西州回鹘立刻入唐寻求带唐阿舅庇护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唐朝的态度就很有意思了,唐朝居然是把西州置于归义军的法理管辖之下,这么做可能是为了堪定名分使两家避免争斗。大中五年后双方很有可能处于敌对关系(纳职回鹘处于老西州回鹘的地界),由于此时张义潮主要目标为东进(张义潮获得的大量宣称主要集中在东部),所以暂时放弃了武力夺取西州的打算,但是在咸通七年,来自北庭的仆固俊攻克了西州、轮台等地(目前关于西州当时属于谁管理有三个推论,一说黠戛斯,一说庞特勤,一说原先回鹘汗国残余势力),张义潮随即与仆固俊建立了同盟关系(关于仆固俊是否隶属于归义军目前学界主流持否定态度),西州自此并入高昌回鹘版图,所以严格来说归义军从未实际控制过西州。

敌对州廓州,居民组成主要为吐蕃人以及各种被吐蕃化的民族,会昌二年(842年)吐蕃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参与吐蕃内战,自号国相,大中三年(也有大中四年之说)以三州七关之地献唐(也有说法认为三州七关与论恐热无关),企图获得唐朝的支持,然而唐朝不可能支持当时实力正强的论恐热而且论恐热这个人侵略性太强,此前还攻击过唐朝盐州,大致在大中四年的时候廓州被论恐热占领,大中五年时论恐热将老巢从渭州移动到廓州,然而此时廓州因为多年遭受蹂躏,已经没多少人了,论恐热只能在当地苟延残喘,咸通四年廓州改隶于瓜沙节度使管下(张义潮此时已经打通了凉州,唐朝这么改有让归义军继续保持南下青海地区的意思),咸通七年拓跋怀光攻破廓州,此后廓州就没有什么记载了。

敌对州河州,居民组成主要为吐蕃人以及各种被吐蕃化的民族,其中嗢末人特别多,会昌二年时处于论恐热控制下,该州是尚婢婢与论恐热前期交战的主战场,河州境内发生过多次大战,至大中五年,论恐热迁居廓州,河州与渭州可能都交给了尚延心管理,大中十一年尚延心向秦州刺史高骈投降,从之后的行政区划分来看,尚延心的部众应该大多数都在渭州境内,河州恐怕在当时只有零星的吐蕃部落散居。咸通四年河州改隶凉州节度使管下,咸通后期与凉州节度使一并废除,自此失联。

虚设州兰州,兰州无论是归义军还是唐朝都没有收复过,当地为吐蕃部落自治,北宋五路伐夏时期收复。

虚设州岷州,岷州与兰州情况相同,当地为吐蕃部落自治,北宋熙河开边时期收复。

综上所述,在大中五年这个时间点,名义上归归义军管理的十一州中

实际控制的只有瓜、沙、甘、肃、伊这五州
西州为潜在敌对势力控制,咸通七年转为同盟州
鄯州为同盟州
廓州为敌对州,咸通七年转为同盟州
河州为敌对州,大中十一年转为唐朝控制,咸通四年名义上转为凉州节度使控制
兰州、岷州则只存在于纸面上,无论是归义军还是唐朝都没有控制过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归义军与唐朝的关系比较微妙,大中时期,唐宣宗给归义军的六个宣称州,其中五个在凉州以南以东,很明显是希望借助张义潮的势力控制河湟地区,咸通二年张义潮收复凉州,打通了东进的通道,咸通三年就能找到唐朝向凉州运粮的文书,但是咸通四年又析置三节度,虽然未动归义军的实控五州基本盘,但是把归义军的西大门西州和东大门凉州均归于凉州节度使管辖,已经是有意要限制归义军的辖区了,尽管第一任凉州节度使由张义潮兼任,但是行政区重新划分,等张义潮权利交接后下一任瓜沙节度使是否还能兼任凉州节度使呢?这里已经不得而知了,因为唐朝实际上自己在咸通后期就废弃了凉州,反而是张淮深一度出兵收复过。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咸通四年析置三节度中的门道

秦州节度使。治秦州,管秦、成、阶等州。
凉州节度使。治凉州,管西、洮、鄯、临、河等州。
瓜沙节度使。治沙州,管沙、瓜、甘、肃、兰、伊、岷、廓等州。

秦州节度使的辖区与归义军无关,直接不看。我们先看一下归义军的基本盘瓜沙节度使的辖区为沙、瓜、甘、肃、兰、伊、岷、廓,按主楼我的介绍,沙瓜甘肃伊是归义军实际控制的五个州,岷兰两州实际上并不存在,廓州当时为敌对势力论恐热控制,这次划分等于是什么都没给归义军,唯一额外的一个廓州还是为了吸引归义军进攻论恐热才给的。再看凉州节度使凉、西、洮、鄯、临、河等州,凉州和西州就是归义军实际控制区的东西两侧边界,现在将这两个州都归凉州节度使管辖,意义已经不言自明,实际上就是为了限制下一代归义军首领扩张,为什么说是下一代,因为第一任凉州节度使正是张义潮,唐朝对他还是颇为放心的,原本唐朝应该是准备把凉州节度使弄成西本型藩镇,但是因为和南诏战争的关系导致在西北缩边,最后是连凉州也不要了(凉州此时已经有两千五百郓州兵驻守,唐朝废弃凉州后这群人依旧在当地生活,五代时期凉州留后大多就是这批汉人的后裔)。
Blastta-avatar

Blastta

李忱这番操作,大概是想起了萧衍和侯景[s:ac:喷][s:ac:喷][s:ac:喷][s:ac:喷]
Yoniehrmantraut-avatar

Yoniehrmantraut

又要人出力占地盘又怕人占地为王不听使唤,突出一个纠结!
Oompaloompa-avatar

Oompaloompa

想起了霓虹作家井上靖写得《敦煌》翻拍的电影,儿时的深刻记忆之一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0201158,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42899101]vivianangel[/uid] (2022-06-23 17:11):

李忱这番操作,大概是想起了萧衍和侯景[s:ac:喷][s:ac:喷][s:ac:喷][s:ac:喷][/quote]唐宣宗这个逼实际上根本没有西征收复河湟的意思(前朝的错误政策怎么能去实行),被他白捡了三州七关就开始对内搞造神运动,张义潮十一个州也有可能正好迎合了他造神的需求所以才给的,而且十一个州里没凉州,没凉州的情况下很难控制青海的几个州,勾引归义军东征,我估计他晚点死,也得给张义潮来一手偷梁换柱
Blastta-avatar

Blastta

[quote][pid=620221058,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2-06-23 18:40):

唐宣宗这个逼实际上根本没有西征收复河湟的意思(前朝的错误政策怎么能去实行),被他白捡了三州七关就开始对内搞造神运动,张义潮十一个州也有可能正好迎合了他造神的需求所以才给的,而且十一个州里没凉州,没凉州的情况下很难控制青海的几个州,勾引归义军东征,我估计他晚点死,也得给张义潮来一手偷梁换柱[/quote]我一直觉得他跟她侄子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s:ac:茶][s:ac:茶]
(・x・)-avatar

(・x・)

[quote][pid=620201158,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42899101]vivianangel[/uid] (2022-06-23 17:11):

李忱这番操作,大概是想起了萧衍和侯景[s:ac:喷][s:ac:喷][s:ac:喷][s:ac:喷][/quote][s:ac:哭笑]所以有人说道光不配宣宗 我觉得挺配的 反而朱瞻基给宣宗有点低估的意思了
rillaroll-avatar

rillaroll

兄弟你这硬核的可以问题是 太硬核了。
前面要加铺垫不然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说的是哪?
更别说别人看了。
安州牧就是这样太硬核,所以看的人本来就少。
在不加前后铺垫 成连续剧更难了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0228199,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7555893]帅狗旺财[/uid] (2022-06-23 19:17):

兄弟你这硬核的可以问题是 太硬核了。
前面要加铺垫不然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说的是哪?
更别说别人看了。
安州牧就是这样太硬核,所以看的人本来就少。
在不加前后铺垫 成连续剧更难了[/quote]我其实是故意这么写的[s:ac:哭笑],与其喂饭不如让感兴趣的人自己动手查询看不明白的地方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0227350,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42899101]vivianangel[/uid] (2022-06-23 19:12):

我一直觉得他跟她侄子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s:ac:茶][s:ac:茶][/quote]中晚唐第一cjb,拿羡余当kpi的主,搞的东南方镇在大中时期频繁兵变[s:ac:喷]
Blastta-avatar

Blastta

[quote][pid=620233244,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2-06-23 19:43):

中晚唐第一cjb,拿羡余当kpi的主,搞的东南方镇在大中时期频繁兵变[s:ac:喷][/quote]然后还总有一些ZZ公众号帮他吹,说什么小太宗[s:ac:喷][s:ac:喷][s:ac:喷]简直不要脸的碰瓷了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0234163,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42899101]vivianangel[/uid] (2022-06-23 19:48):

然后还总有一些ZZ公众号帮他吹,说什么小太宗[s:ac:喷][s:ac:喷][s:ac:喷]简直不要脸的碰瓷了[/quote]讲道理这小太宗是司马光先吹的,我估计是看在唐宣宗对会昌朝的反攻倒算和处理元和逆党上给的,这两个行为明显很对司马光的胃口,两个人要是活在一个时代肯定有很多共同语言
Blastta-avatar

Blastta

[quote][pid=620234810,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2-06-23 19:52):

讲道理这小太宗是司马光先吹的,我估计是看在唐宣宗对会昌朝的反攻倒算和处理元和逆党上给的,这两个行为明显很对司马光的胃口,两个人要是活在一个时代肯定有很多共同语言[/quote]孙甫写唐史记的时候不就说他 知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节[s:ac:喷][s:ac:喷][s:ac:喷]

说起来,小太宗这个称号,他爹还勉强有点资格
ResonantKarma0-avatar

ResonantKarma0

[quote][pid=620234810,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62254765]HHB546[/uid] (2022-06-23 19:52):

讲道理这小太宗是司马光先吹的,我估计是看在唐宣宗对会昌朝的反攻倒算和处理元和逆党上给的,这两个行为明显很对司马光的胃口,两个人要是活在一个时代肯定有很多共同语言[/quote]旧唐书是吹得最离谱的,本纪结尾的史臣曰赞何止小太宗,简直赛太宗[s:a2:惊]

赞曰:李之英主,实惟献文。粃粺尽去,淑慝斯分。河、陇归地,朔漠消氛。到今遗老,歌咏明君。
SG Hercules-avatar

SG Hercules

[quote][pid=620237756,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42899101]vivianangel[/uid] (2022-06-23 20:07):

孙甫写唐史记的时候不就说他 知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节[s:ac:喷][s:ac:喷][s:ac:喷]

说起来,小太宗这个称号,他爹还勉强有点资格[/quote]可惜宪宗死太早了。

而且武宗也是,宣宗很多成果摘了武宗的桃子而已
BaronGoose-avatar

BaronGoose

[quote][pid=620241571,32426946,1]Reply[/pid] Post by [uid=15236815]sage123233[/uid] (2022-06-23 20:28):

旧唐书是吹得最离谱的,本纪结尾的史臣曰赞何止小太宗,简直赛太宗[s:a2:惊]

赞曰:李之英主,实惟献文。粃粺尽去,淑慝斯分。河、陇归地,朔漠消氛。到今遗老,歌咏明君。[/quote]微服私访逛妓院的时候与民同乐,这样的好皇帝上哪里去找阿[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