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v123s
2020-08-24T12:49:59+00:00
上手一周,言简意赅,分为降噪,蓝牙连接,声音表现(“音质”),其他四个板块
我没有用过前代的产品,仅作产品本身的介绍
一、降噪
1.“智能免摘对话”,即戴上耳机,说话的瞬间即可直接调整为20档环境声+关注语音,不管你之前是什么降噪模式(降噪/环境声/不工作)
他的实现原理是通过不同处的5个麦克风测量人声源的位置,只要戴上耳机的是个人就可以,不需要录制声纹等,准确度很高。
注意!我没见到官方的任何宣传、说明书和任何媒体评测提到这一点。实际上,开启和关闭“智能免摘对话”,可以通过双指/三指长按触控板实现[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按压面积过大会被预判为捂住耳罩的“快速提醒功能”)
2.降噪有两档,分别是“降噪”和“风噪降低”,后者会少量牺牲降噪效果,大幅降低风噪(即收音麦克风上有风吹过时的呼呼声)
开启降噪后,低频(车辆等)的声音会变得很小(但并不难察觉),人声会减小一些,空调等工作的声音完全屏蔽。开启音乐后,基本跟聋子一样了
奇怪的是,“风噪降低”虽然是屏蔽噪声的模式,但居然被算进环境声模式里。如果之前开启了“风噪降低”,按CUSTOM键会在 降噪/风噪降低/关闭功能 这三个模式里切换,WTF???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26/c4Q5-2qeyK1rT3cSu0-km.jpeg[/img]
3.环境声有1-20档,任何一档都可选择是否着重收入人声(勾选“关注语音”)
实测下来,最高档的环境声比摘下耳机的听到的噪声小一些,1档+“关注语音”,听到的人声和摘下耳机的体验接近,档位调高就会出现垫音(就像部分演唱会中伴奏里会放原唱的声音,和现场歌手的声音结合起来有一种奇怪的层次感)
尽管收音麦克风在不同位置有5个,但收入的环境声只有左右之分,没有立体效果
遗憾的是,它并不能在降噪模式下单独收入人声,环境声多少要开一点,是我之前理解错了
4.关闭任何降噪功能后,经过耳机的物理过滤,周围的嘈杂声反而会变成低质录音一般沙沙的感觉,这个影响不大,我只是提一句。
5.只有捂住耳罩的“快速提醒”功能会最大限度地收入环境声和人声,这比20档的环境声效果要明显得多
6.可以通过关闭语音提示来提高利用CUSTOM键调整降噪模式的速度
7.自适应模式挺鸡肋的,还是自己切换模式比较舒心
二、蓝牙连接
使用Bluetooth5.0协议,据说这代砍掉了AptX协议,AAC不知道砍掉没但是我没有见到,目前我只在SBC和LDAC下切换过
延迟方面,可以感觉到但是很低。
反映在游戏上,王者荣耀不会有任何问题(偶尔延迟略高的时候,玩露娜会有一种手感沉重的感觉,这是音效延迟造成的错觉)
和平精英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当有音源在围绕着你转动时(比如你在房间里搜东西并且四处转头,外面有一个奔跑的脚步声,这时就不太好搞清楚脚步声的方向了)
↑以上都是基于默认的自适应设置,我尝试在开发者选项中降低采样率和每样本位数,LDAC解码器设置为偏重连接质量,并没有什么好的变化,延迟甚至更高了?
连接稳定性极高,手机放在卧室,我开门下楼两层才出现断断续续,四层才断连。一般在家里不管手机和耳机在任何位置,连接都没有问题。
三、声音表现(“音质”)
先说客观事实,低频量大、质量好,中频不够突出、欠饱满,高频羸弱,乐器分离有限,动态和百元价位耳机拉不开差距
你们不要再跟风嘲讽Beats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至少别只嘲讽他一家,现在面向非发烧友的消费级耳机都有这样的调音趋势。我之前在iPhone X上试听朋友的Beats Studio Wireless3,低频量虽然还要大但是下潜更好,人声饱满不少。
主观听感,我的前任是监听类型的AKG K240 Red 3Studio,直推(Red款电阻低了不少,直推效果也还行)
戴上XM4对比起来的感受是什么呢?低频提升巨大,鼓等伴奏更加清晰可闻,声场小了不少(K240RS是半开放式,没得比),人声有点被盖过的感觉,高频(特别弦乐)更是如此,分离好了一些,动态没有差别。
像我这种容易被曲子的弦乐部分吸引的,失望就不小。像以弦乐为主的曲子,爆发力和前任没有啥区别。
对编制稍大的音乐驾驭力差点意思。
↑侧面说明我之前500块淘的前任有多划算
但是我的以上评价跟我的口味有关系。对于喜欢一般的流行乐、摇滚等,又特别是电音的爱好者来说,这款耳机是非常合适的。
自带的均衡器的频段居然只有五个,这个Clear Bass调成负值会减少整体的低频量,调高并不会加太多量而会加强下潜???是个黑科技
我目前的EQ方案如下,参考了很多人的意见,在还原前任的听感下稍加强了低音,相对均衡了很多,Clear Bass随个人喜好调整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26/c4Q5-dvrrK18T3cSu0-q3.jpeg[/img]
另外,插入耳机线后,低频量会减少,推测是蓝牙采用了单独的DSP
四、其他
0.做工是真的好!第一手摸上去就感觉很特别。佩戴舒适度还行(我耳朵比较大,多待一会儿耳郭依旧不太舒服)
1.这代能同时开启LDAC和均衡器,舒服!
2.支持接入腾讯语音助手——云小微,按住CUSTOM键收录你的语音指令,松开结束,这会替换掉CUSTOM键调整降噪的功能。
但是不要用!说的是接入腾讯生态,但无论是功能实现还是语音识别都一团糟!还是长按触控板唤出小爱更香
3.通话质量不如直接用手机听筒,但是尚可
4.这代摘下耳机会自动暂停,戴上有时候会自动播放有时候不会。期间不会屏蔽触控板,导致误触依旧会发生
5.DSEE Extreme说是能利用AI优化受损的音频,但我换了各种音源,没听出差别
我没有用过前代的产品,仅作产品本身的介绍
一、降噪
1.“智能免摘对话”,即戴上耳机,说话的瞬间即可直接调整为20档环境声+关注语音,不管你之前是什么降噪模式(降噪/环境声/不工作)
他的实现原理是通过不同处的5个麦克风测量人声源的位置,只要戴上耳机的是个人就可以,不需要录制声纹等,准确度很高。
注意!我没见到官方的任何宣传、说明书和任何媒体评测提到这一点。实际上,开启和关闭“智能免摘对话”,可以通过双指/三指长按触控板实现[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按压面积过大会被预判为捂住耳罩的“快速提醒功能”)
2.降噪有两档,分别是“降噪”和“风噪降低”,后者会少量牺牲降噪效果,大幅降低风噪(即收音麦克风上有风吹过时的呼呼声)
开启降噪后,低频(车辆等)的声音会变得很小(但并不难察觉),人声会减小一些,空调等工作的声音完全屏蔽。开启音乐后,基本跟聋子一样了
奇怪的是,“风噪降低”虽然是屏蔽噪声的模式,但居然被算进环境声模式里。如果之前开启了“风噪降低”,按CUSTOM键会在 降噪/风噪降低/关闭功能 这三个模式里切换,WTF???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26/c4Q5-2qeyK1rT3cSu0-km.jpeg[/img]
3.环境声有1-20档,任何一档都可选择是否着重收入人声(勾选“关注语音”)
实测下来,最高档的环境声比摘下耳机的听到的噪声小一些,1档+“关注语音”,听到的人声和摘下耳机的体验接近,档位调高就会出现垫音(就像部分演唱会中伴奏里会放原唱的声音,和现场歌手的声音结合起来有一种奇怪的层次感)
尽管收音麦克风在不同位置有5个,但收入的环境声只有左右之分,没有立体效果
遗憾的是,它并不能在降噪模式下单独收入人声,环境声多少要开一点,是我之前理解错了
4.关闭任何降噪功能后,经过耳机的物理过滤,周围的嘈杂声反而会变成低质录音一般沙沙的感觉,这个影响不大,我只是提一句。
5.只有捂住耳罩的“快速提醒”功能会最大限度地收入环境声和人声,这比20档的环境声效果要明显得多
6.可以通过关闭语音提示来提高利用CUSTOM键调整降噪模式的速度
7.自适应模式挺鸡肋的,还是自己切换模式比较舒心
二、蓝牙连接
使用Bluetooth5.0协议,据说这代砍掉了AptX协议,AAC不知道砍掉没但是我没有见到,目前我只在SBC和LDAC下切换过
延迟方面,可以感觉到但是很低。
反映在游戏上,王者荣耀不会有任何问题(偶尔延迟略高的时候,玩露娜会有一种手感沉重的感觉,这是音效延迟造成的错觉)
和平精英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当有音源在围绕着你转动时(比如你在房间里搜东西并且四处转头,外面有一个奔跑的脚步声,这时就不太好搞清楚脚步声的方向了)
↑以上都是基于默认的自适应设置,我尝试在开发者选项中降低采样率和每样本位数,LDAC解码器设置为偏重连接质量,并没有什么好的变化,延迟甚至更高了?
连接稳定性极高,手机放在卧室,我开门下楼两层才出现断断续续,四层才断连。一般在家里不管手机和耳机在任何位置,连接都没有问题。
三、声音表现(“音质”)
先说客观事实,低频量大、质量好,中频不够突出、欠饱满,高频羸弱,乐器分离有限,动态和百元价位耳机拉不开差距
你们不要再跟风嘲讽Beats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至少别只嘲讽他一家,现在面向非发烧友的消费级耳机都有这样的调音趋势。我之前在iPhone X上试听朋友的Beats Studio Wireless3,低频量虽然还要大但是下潜更好,人声饱满不少。
主观听感,我的前任是监听类型的AKG K240 Red 3Studio,直推(Red款电阻低了不少,直推效果也还行)
戴上XM4对比起来的感受是什么呢?低频提升巨大,鼓等伴奏更加清晰可闻,声场小了不少(K240RS是半开放式,没得比),人声有点被盖过的感觉,高频(特别弦乐)更是如此,分离好了一些,动态没有差别。
像我这种容易被曲子的弦乐部分吸引的,失望就不小。像以弦乐为主的曲子,爆发力和前任没有啥区别。
对编制稍大的音乐驾驭力差点意思。
↑侧面说明我之前500块淘的前任有多划算
但是我的以上评价跟我的口味有关系。对于喜欢一般的流行乐、摇滚等,又特别是电音的爱好者来说,这款耳机是非常合适的。
自带的均衡器的频段居然只有五个,这个Clear Bass调成负值会减少整体的低频量,调高并不会加太多量而会加强下潜???是个黑科技
我目前的EQ方案如下,参考了很多人的意见,在还原前任的听感下稍加强了低音,相对均衡了很多,Clear Bass随个人喜好调整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8/26/c4Q5-dvrrK18T3cSu0-q3.jpeg[/img]
另外,插入耳机线后,低频量会减少,推测是蓝牙采用了单独的DSP
四、其他
0.做工是真的好!第一手摸上去就感觉很特别。佩戴舒适度还行(我耳朵比较大,多待一会儿耳郭依旧不太舒服)
1.这代能同时开启LDAC和均衡器,舒服!
2.支持接入腾讯语音助手——云小微,按住CUSTOM键收录你的语音指令,松开结束,这会替换掉CUSTOM键调整降噪的功能。
但是不要用!说的是接入腾讯生态,但无论是功能实现还是语音识别都一团糟!还是长按触控板唤出小爱更香
3.通话质量不如直接用手机听筒,但是尚可
4.这代摘下耳机会自动暂停,戴上有时候会自动播放有时候不会。期间不会屏蔽触控板,导致误触依旧会发生
5.DSEE Extreme说是能利用AI优化受损的音频,但我换了各种音源,没听出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