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0-11T04:23:03+00:00
现在很多人都说关公的谥号是恶谥,这个是不准确的。其实缪通穆,是真真正正的善谥。
1,《赵云传》记载:“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如果真的是恶谥,那为啥要“时论以为荣”?
2,《魏略》记载:“质先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质子应仍上书论枉,至正元中乃改谥威侯。”就是说魏国有个叫吴质的,他的谥号最开始是恶谥,他的儿子不能接受,就上书抗议,最后改成了善谥。如果关公的谥号是恶谥,那为啥关公的子孙没有上书要求改呢?要知道关公好几个儿子孙子,在朝里都当大官
3,《康熙字典》记载:“又《广韵》《集韵》《韵会》 莫六切,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自先秦以来,'穆'、'缪'相通的事例是存在的,上至《礼记》、《左传》,下至《史记》、《汉书》,都有据可查。季汉承祚于两汉,二字依然相通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4,先主的师祖郑玄说过:“父曰昭,子曰穆。”魏国的刘晔说过:“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可见在当时人眼里,先主的昭烈和关公的壮穆是对应的
5,善谥和恶谥同存,这个在古代非常罕见,可以说几乎没有
6,至于穆为何要通假缪,不直接用穆的原因,就在于吴皇后那里。吴皇后就是先主入蜀后娶的夫人,也是季汉第一任皇后。吴皇后在延熙八年(245)去世,追谥为穆皇后。如果关公在景耀三年(260)被追谥,这两个时间挨得太近了,既然穆已经被皇后用了,那关公就不可能再用了
7,宋代的三国志,里面明明白白记载了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7/-7Q5-60niKxT8S3c-ha.jpg[/img]
所以可以说,关公的谥号,是真正的善谥,这也符合关公的地位和功绩。五千年唯一的万军斩将,五千年唯一的威震华夏,如果来个恶谥,老百姓会怎么看?现在网上流传那些诋毁关公的言论,都是一些季汉黑和关公黑搞出来的,实在是小人行为
1,《赵云传》记载:“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如果真的是恶谥,那为啥要“时论以为荣”?
2,《魏略》记载:“质先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质子应仍上书论枉,至正元中乃改谥威侯。”就是说魏国有个叫吴质的,他的谥号最开始是恶谥,他的儿子不能接受,就上书抗议,最后改成了善谥。如果关公的谥号是恶谥,那为啥关公的子孙没有上书要求改呢?要知道关公好几个儿子孙子,在朝里都当大官
3,《康熙字典》记载:“又《广韵》《集韵》《韵会》 莫六切,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自先秦以来,'穆'、'缪'相通的事例是存在的,上至《礼记》、《左传》,下至《史记》、《汉书》,都有据可查。季汉承祚于两汉,二字依然相通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4,先主的师祖郑玄说过:“父曰昭,子曰穆。”魏国的刘晔说过:“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可见在当时人眼里,先主的昭烈和关公的壮穆是对应的
5,善谥和恶谥同存,这个在古代非常罕见,可以说几乎没有
6,至于穆为何要通假缪,不直接用穆的原因,就在于吴皇后那里。吴皇后就是先主入蜀后娶的夫人,也是季汉第一任皇后。吴皇后在延熙八年(245)去世,追谥为穆皇后。如果关公在景耀三年(260)被追谥,这两个时间挨得太近了,既然穆已经被皇后用了,那关公就不可能再用了
7,宋代的三国志,里面明明白白记载了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17/-7Q5-60niKxT8S3c-ha.jpg[/img]
所以可以说,关公的谥号,是真正的善谥,这也符合关公的地位和功绩。五千年唯一的万军斩将,五千年唯一的威震华夏,如果来个恶谥,老百姓会怎么看?现在网上流传那些诋毁关公的言论,都是一些季汉黑和关公黑搞出来的,实在是小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