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y7k
2021-11-14T10:11:21+00:00
为四名工作人员先默哀一下,都是当过兵的小伙子,最大的32,最小的25,为国家出过力,一样倒在奉献的路上,山河会记得你们。
首先呢,纯粹为了挑战极限的那种蠢驴,只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和负担,尽量避免吧,但人天生的要冒险的要挑战自我潜意识,我也是能理解,尽量克服吧。
出去爬山,第一一定要告诉亲人朋友,几号几号回来,在哪个范围哪条山路哪个山,至少在变成白骨前找个全尸。
然后就是能结伴而行就结伴而行吧,多一个人,首先是精神上的互相鼓励支持,夜晚不孤独害怕,遇到失温还能互相取暖,其他的什么互相帮忙就不提了。
野外,最大的危险是失温,什么是失稳,就是体温下降了,失温最恐怖的一点是脑子不转人傻掉。脑子不转了,然后人迷路,丢了装备就死了,引起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湿身了,无论是趟了一次水,淋了一场大雨,要么单纯的就是夜晚太冷,都能造成人体失温。你肯定问了,卧槽我天天淋雨也没事啊,那是因为你在城市里,走两步就到家暖和了,或者换衣服了,同时城里温度也高得多。野外山里没有干衣服,白天30度的温度让你赤膊,晚上就能结冰的温差,同时衣服是湿的,会迅速带走你的体温,体温降低后,大脑迟缓出现幻觉,继续爬山运动出汗只会让体温更低,这时再迷个路,丢掉装备吃的,必死无疑。另外也因为爬山极其消耗卡路里,所以中午吃过饭,下午三四点就会低血糖也会发生的,这时候失温也是极其危险的。
避免失温,重要一点就是保证不湿身。
其中第一就是人体本身的汗水,这里尽量避免穿纯棉衣服,因为山里极其潮湿,很难干,同时棉质衣失水以后就丧失保暖能力了,更危险。相比下聚酯纤维的衣物基本都速干,同时在湿水后还能保暖。
第二就是雨水,山里天气变换极快,经历过很多次突然一阵风,就带着一个雷阵雨刷的下来了,所以一个防水耐磨的冲锋衣很方便。不过冲锋衣也不是万能,遇到一直不停的雨,哪怕是goretex终究是要湿透的,所以我常年背包里有个超薄的雨披,以防万一,雨披平摊了还可以当遮雨棚或者地垫。
第二个最大的死因是迷路,这个死因也简单明了,迷路后各种问题都会出来。如何解决,第一个先打印个纸质卫星地图,再出发前看一下指南针确定自己的大体方向。不过说实话我在野外从来都没有看过指南针,我的方法是用手机上的gps,提前下载好卫星实景地图,即使山里没有信号,但是卫星gps不靠信号,只要能看到天空就能找到信号,第一次打开需要几分钟搜星。我会同时带两部防水功能的手机,都装上徒步爬山的app,我自己用的好像叫六步走,出发时在两部手机都标记好出发点,然后一个关机,一个记录路线。
另外有条件也可以配一个叫北斗盒子的东西,我没有了解过,国外有个牌子佳明出了一个类似的装备,遇险时摁下按钮就会把你的方位发给指定手机号码,还可以发送短信每天报平安。挺不错的装置。
要么豪的话就配个卫星电话,啥都妥了。
接下来一个死因是崴脚,反正动不了了,崴过脚的疼的眼睛一黑,紧随而来的大山里的绝望更痛苦。这个也是为啥我绝对不穿低帮靴子去徒步。
什么野兽之类的其实基本不用考虑, 无论是熊还是狼,你怕它们,它们更怕你,蜘蛛,毒蛇之类的需要注意下,不过也是只要你作死犯贱去摸,一般也不会有事,真正需要注意的一些花草树木上的刺,无论是带毒,还是人体本身的过敏,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接下来可以聊聊装备,衣服什么的说实话基本也都懂了,我穿过的比较多以后也可以聊聊,这里就说几个我个人觉得个别好用的几个东西
腰包,极其方便,因为我常年带双筒望远镜,随时需要拿出手机,小零食,充电宝,文件,打火机,等等,还可以挂刀。
小腿上的雪套,难免要走林子路,没有雪套走两步小腿处裤子就湿透了,还有不用怕灌木挂伤裤子了。
雨披,能平铺的那种,能盖住背包,还很万能,地垫,遮雨棚,临时帐篷。
另外我急救包里还有一个大垃圾袋,可以用来取水,剪个口子一样是雨披,裁开拉根线就是个帐篷,点火时还可以收集树叶柴火,晚上睡觉时可以填满树叶提高R值暖和一些。
头灯,超级方便,买需要7号电池的,带几个电池随时换,
凡士林,哈别想歪了,配合化妆棉花球或者卫生纸,就是一个生火神器,超持久的。
去皮的干瓜子仁,我做过调查,一般能吃的东西里没有比瓜子仁的卡路里更高的了。。。同时蛋白质极高,野外爬山对肌肉的损伤必须要有蛋白质补充。
先说这么多吧。
首先呢,纯粹为了挑战极限的那种蠢驴,只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和负担,尽量避免吧,但人天生的要冒险的要挑战自我潜意识,我也是能理解,尽量克服吧。
出去爬山,第一一定要告诉亲人朋友,几号几号回来,在哪个范围哪条山路哪个山,至少在变成白骨前找个全尸。
然后就是能结伴而行就结伴而行吧,多一个人,首先是精神上的互相鼓励支持,夜晚不孤独害怕,遇到失温还能互相取暖,其他的什么互相帮忙就不提了。
野外,最大的危险是失温,什么是失稳,就是体温下降了,失温最恐怖的一点是脑子不转人傻掉。脑子不转了,然后人迷路,丢了装备就死了,引起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湿身了,无论是趟了一次水,淋了一场大雨,要么单纯的就是夜晚太冷,都能造成人体失温。你肯定问了,卧槽我天天淋雨也没事啊,那是因为你在城市里,走两步就到家暖和了,或者换衣服了,同时城里温度也高得多。野外山里没有干衣服,白天30度的温度让你赤膊,晚上就能结冰的温差,同时衣服是湿的,会迅速带走你的体温,体温降低后,大脑迟缓出现幻觉,继续爬山运动出汗只会让体温更低,这时再迷个路,丢掉装备吃的,必死无疑。另外也因为爬山极其消耗卡路里,所以中午吃过饭,下午三四点就会低血糖也会发生的,这时候失温也是极其危险的。
避免失温,重要一点就是保证不湿身。
其中第一就是人体本身的汗水,这里尽量避免穿纯棉衣服,因为山里极其潮湿,很难干,同时棉质衣失水以后就丧失保暖能力了,更危险。相比下聚酯纤维的衣物基本都速干,同时在湿水后还能保暖。
第二就是雨水,山里天气变换极快,经历过很多次突然一阵风,就带着一个雷阵雨刷的下来了,所以一个防水耐磨的冲锋衣很方便。不过冲锋衣也不是万能,遇到一直不停的雨,哪怕是goretex终究是要湿透的,所以我常年背包里有个超薄的雨披,以防万一,雨披平摊了还可以当遮雨棚或者地垫。
第二个最大的死因是迷路,这个死因也简单明了,迷路后各种问题都会出来。如何解决,第一个先打印个纸质卫星地图,再出发前看一下指南针确定自己的大体方向。不过说实话我在野外从来都没有看过指南针,我的方法是用手机上的gps,提前下载好卫星实景地图,即使山里没有信号,但是卫星gps不靠信号,只要能看到天空就能找到信号,第一次打开需要几分钟搜星。我会同时带两部防水功能的手机,都装上徒步爬山的app,我自己用的好像叫六步走,出发时在两部手机都标记好出发点,然后一个关机,一个记录路线。
另外有条件也可以配一个叫北斗盒子的东西,我没有了解过,国外有个牌子佳明出了一个类似的装备,遇险时摁下按钮就会把你的方位发给指定手机号码,还可以发送短信每天报平安。挺不错的装置。
要么豪的话就配个卫星电话,啥都妥了。
接下来一个死因是崴脚,反正动不了了,崴过脚的疼的眼睛一黑,紧随而来的大山里的绝望更痛苦。这个也是为啥我绝对不穿低帮靴子去徒步。
什么野兽之类的其实基本不用考虑, 无论是熊还是狼,你怕它们,它们更怕你,蜘蛛,毒蛇之类的需要注意下,不过也是只要你作死犯贱去摸,一般也不会有事,真正需要注意的一些花草树木上的刺,无论是带毒,还是人体本身的过敏,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接下来可以聊聊装备,衣服什么的说实话基本也都懂了,我穿过的比较多以后也可以聊聊,这里就说几个我个人觉得个别好用的几个东西
腰包,极其方便,因为我常年带双筒望远镜,随时需要拿出手机,小零食,充电宝,文件,打火机,等等,还可以挂刀。
小腿上的雪套,难免要走林子路,没有雪套走两步小腿处裤子就湿透了,还有不用怕灌木挂伤裤子了。
雨披,能平铺的那种,能盖住背包,还很万能,地垫,遮雨棚,临时帐篷。
另外我急救包里还有一个大垃圾袋,可以用来取水,剪个口子一样是雨披,裁开拉根线就是个帐篷,点火时还可以收集树叶柴火,晚上睡觉时可以填满树叶提高R值暖和一些。
头灯,超级方便,买需要7号电池的,带几个电池随时换,
凡士林,哈别想歪了,配合化妆棉花球或者卫生纸,就是一个生火神器,超持久的。
去皮的干瓜子仁,我做过调查,一般能吃的东西里没有比瓜子仁的卡路里更高的了。。。同时蛋白质极高,野外爬山对肌肉的损伤必须要有蛋白质补充。
先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