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那会,正是国家危难的时候,那会敢于从军的人,都是人中龙凤,有志气有胆魄,这样的人为什么不厉害?
因为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地方没有门路是当不了兵的
和现在又不一样
农转非就两条路:考大学和当兵
有一说一确实
我理解是当兵这个经历塑造了他们的抗压能力、自制能力和不服输的精神,说白了就是在部队被艹服气了,复原之后从头生活,加上最宝贵的人脉,以及那个年代的分配工作,就…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参军=可以分配一个好工作(当工人)那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一个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渠道。就跟现在上大学一样的。不然你能力在日天也就是个初中毕业的农民。
告诉你个实际点的,老一辈那会,从军后的平均文化程度比没从过军的要高。
我国的识字率不是解放后就突然变高的,是有一个过程,而部队在当时就是个大课堂,文盲进部队,出来后还可能是文盲么?
在没有高考的那些岁月里,参军几乎是底层老百姓唯一的上升通道,而且真心锻炼人,开阔眼界。
[quote][pid=569076739,29605634,1]Reply[/pid] Post by [uid=38611044]男 单身[/uid] (2021-11-26 18:43):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参军=可以分配一个好工作(当工人)那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一个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渠道。就跟现在上大学一样的。不然你能力在日天也就是个初中毕业的农民。[/quote]你以为当年初中毕业的农民很常见么,六七十年代之前初中毕业在农村至少是个镇上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