이재성
2021-04-27T17:09:52+00:00
追其他书在起点发现文章说他封笔了。可真希望他别秽土转生说到做到,故意恶心人,还要装受害者真恶心。
当时汉阙主角手底下有个异族人,被他起名阿提拉。然后灭匈奴的主要战场让他上,单于的头给他留着。就为了喊个:阿提拉灭匈奴于此的口号。这样就舒服了,我当时就觉得他是不是有什么精神疾病,不玩梗不舒服斯基。
写个番外,有个和主角纠缠了小半辈子的一个反派,基本前期主角每次打仗都是他引起的,每次都被主角打败,但和主角没说过话,甚至没照过面。后来因为主角变成了奴隶,几十年后遇见了主角,问主角还记得他的名字吗?
主角当时多牛啊,直接说不认识[s:ac:羡慕]
反正就看了他一本书,看完了 就感觉这个b作者人上人,码字就是赚钱,实际上根本瞧不起读者,字里行间都表露出来了,真希望他别秽土转生,说到做到
说不好听的,写历史文的都有这毛病,甚至懂得越多越想显摆,你看绍宋算是最近历史文成绩最好的,一样也玩烂梗,读者还爱看。
玩梗挺正常的,网文里面合理注水基本都是靠玩梗来的,但是他的书后期结尾的时候就有点怪怪的,突然水平就跟不上了
没看过书,看你描述感觉也不是多大问题。第二个情节我甚至觉得还挺常见的,某个前期针对主角的反派后来发现自己完全不被主角放在眼里,这种写法还挺多的。
七月最大的黑点还是当年春秋我为王结局玩了一把文青,当时都被骂惨了。后来秦吏始皇死后就趋于平淡了,结局倒是吸取了教训没瞎搞。但也就那样了。
[quote][pid=513594304,26630708,1]Reply[/pid] Post by [uid=9412370]xeretsim[/uid] (2021-05-06 01:34):
说不好听的,写历史文的都有这毛病,甚至懂得越多越想显摆,你看绍宋算是最近历史文成绩最好的,一样也玩烂梗,读者还爱看。[/quote]他们以为读者真喜欢看他们玩梗吗?
七月的秦吏我追着看,汉阙看到宣帝上位就没追了后来看个结局,最近写新朝那本看了一章。
Reply to [pid=513595939,26630708,1]Reply[/pid] Post by [uid=61870507]听涛观澜[/uid] (2021-05-06 01:49)
从本章说来看,至少绍宋的读者是真喜欢,你看我上面就有说喜欢的回帖
我个人感觉看这种偏向历史正文小说的大部分还是喜欢严肃点的剧情,没完没了的尬玩无厘头梗只会破坏剧情连贯性,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瞎扯两句,我觉得对于老白,老白啊来说,历史类网文已经逐渐进入下一个更成熟的形态了。
如果形容一下的话,就是大义责任+改变历史遗憾(爱民怜民一点红色元素)+一项特别突出的写作技巧,比如蛋灵帝的慷慨激昂或者是柯山梦的战争和人物描写。
如果从这点出发的话,七月想要封笔我还是挺能理解的。看不起什么的没有证据,但他确实是陷入了困境。
他的选材是没有挽天倾的,不是说人民不受战乱之苦,而是本位面的后继者并没有特别拉跨。
没有赵无恤的昊朝,也有风云起陆的战国和奋六世之余烈的秦。
没有黑夫的鸟毛共和,则是在传奇性和荣光上几乎完美碾压的两汉。
没有任宏……,汉宣帝刘询依然是一代大帝。
没有第五伦穿越,原历史的他依旧是东汉宰相,光武帝也是中兴的代名词。
你看,哪一个是非主角不可,没有我就会导致后果一塌糊涂的?反而是主角的出现分润了很多原历史的传奇性,期待值上先天弱了一筹。
再说说大义责任,相比于很多低级文青直接写出来的就是要让主角自私自利,七月总是很巧妙的模糊话题,在文中搞出一些政策。
但每每都要在做完这种利民政策或者发明之后,小小地提一句以后要收利息,就是为了利用民众……
这种堪称强迫症的不断补丁,让我怀疑七月是不是很想写自我中心的主角,但总是为了不让形象过于阴湿而曲笔一下,但又实在不能忍受自己把主角写的人格上光辉了,必须打补丁。
可以说是有点精分了,而这种精分配上烂梗,才是让人观感最差的地方,因为这主角,没情怀,没优点。
最后是突出的写作技巧,也不是我说,书院早就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如果是和头部作品比,七月是推演推演不行,激昂激昂没有,战争描写一般,人物塑造抄书还有巨大的个人爱憎。
看似没什么缺漏,实则优点也不突出;看似全能,实际上全不能。
他本来的水平就不足以在新时代的历史区成为头部作者,我觉得他只是慢慢回到应有的地方罢了。
像孑与二成绩牛逼,洗粉厉害,他觉得自己不能和人一样口碑太差,拉不下脸写小白文。
像蛋灵帝写演义剑走偏锋,他瞧不起人家非科班,没有正确的史观,不配跟他比。
像柯山梦基本在写作手法上吊锤他,他又怎么都比不过。
诶,没办法,不上不下,卡在这里了。
他的书太干了,像是一堆史料堆砌的,我感觉他没法做到合理的推演,他的书里很多大事有没有主角完全没影响。说起来其实孑与2更不懂推演,但孑与2够小白够狠,“我就是要给古人当狗”的写法顺着历史书稍微修饰下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什么推演。不过孑与2和他比起来,我倒是宁愿看他的,他是无趣,孑与2是让我恶心。
历史类玩梗最好的是随轻风去,这货最近回归起点,幼苗大明小学生,历史类要找轻松幽默不费脑又不白的爽文,看他就对了
其实我一直感觉七月的作品跟以前的一个老作者赤虎差不多。
[quote][pid=513594304,26630708,1]Reply[/pid] Post by [uid=9412370]xeretsim[/uid] (2021-05-06 01:34):
说不好听的,写历史文的都有这毛病,甚至懂得越多越想显摆,你看绍宋算是最近历史文成绩最好的,一样也玩烂梗,读者还爱看。[/quote]玩梗其实挺好的,七月是以辞害意了,为了玩梗损害了剧情合理性,玩的太生硬了
写春秋为王的时候,市面上严肃一点的历史文都是诸如宰执天下,明末三本,临高这种不是更得慢,就是不太爽的。其他历史文白的很,随手就是银票张口就是大人。他基本兼顾了行文的流畅度爽度和历史的严肃性,有点类似于突击步枪的横空出世。当时也根本没人写春秋战国的小说,题材上也占了很大优势,可以说他的第一部作品写完已经是起点前万分之一的作家了。
春秋结尾喂屎就算了,写过一本战国明月成绩不好加上毕业时节就暂时停笔,说得好像江南不会放弃九州那样言之凿凿,明月就断更了不短的时间。
男人的承诺嘛懂的都懂,回来之后推出新书秦吏,因此还引发了一部分读者的不满,因为你此前拍着胸脯保证续上。作者在章末说得也好像挺冲,意思是不看没不用找存在感,这本书成绩比上本怎么怎么好,我也要生活的。结果下一章就用一个坚持不肯就秦的六国遗民“真香”来讽刺不看秦吏的人。
除了太监成性的人,我对作者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他这一通操作下来我只能说无感,书还是继续看。当时秦吏真心是爆红,真实被过度火化了。但是他写的不怎么合我胃口,主角在秦始皇死前当狗死后造反,对认六国哥秦国也双标的过了分,当时年轻的我还发过帖子喷过,不过在爆火的风潮下一切都被掩盖。
汉的那本只看了一百章?反正前期我觉得有点过长了,加上确实冷门的人物事件,那本真实味同嚼蜡,感觉没有任何起伏似的,前期出使西域明明能写的很热血的…
这本完全就没看了,个人觉得他的文很干,秦吏能火一是构思时间长,二是时间不那么冷门,很多历史人物都有印象,加上不错的文笔故事以及大火风潮下的跟风。
至于他说的封笔,确实有点惋惜,不过男人的承诺还有几次效力得掂量掂量。
[quote][pid=513646380,26630708,1]Reply[/pid] Post by [uid=41712477]诸君之暴虐[/uid] (2021-05-06 10:26):
写春秋为王的时候,市面上严肃一点的历史文都是诸如宰执天下,明末三本,临高这种不是更得慢,就是不太爽的。其他历史文白的很,随手就是银票张口就是大人。他基本兼顾了行文的流畅度爽度和历史的严肃性,有点类似于突击步枪的横空出世。当时也根本没人写春秋战国的小说,题材上也占了很大优势,可以说他的第一部作品写完已经是起点前万分之一的作家了。
春秋结尾喂屎就算了,写过一本战国明月成绩不好加上毕业时节就暂时停笔,说得好像江南不会放弃九州那样言之凿凿,明月就断更了不短的时间。
男人的承诺嘛懂的都懂,回来之后推出新书[/quote]不是还在更新吗
我在这书院都不知道说了第几次了
赵无恤虽然结局很多人不满意但是起码人物还有自己的形象性格,黑夫和任弘有啥?没有自己的人物形象光靠抄别人的梗存在那看多了能不恶心人吗
再就是七月虽然科班出身而且也经常凸显这个科班身份,但是看下来就能发现他虽然掌握大量历史资料但是真不见得懂什么政治,秦吏收尾对于新制度的设想白到让人以为是十几年前的小说,就不说他秦吏中期就开始推演崩盘的事情了。
我觉得他更适合写点通俗历史读物得了
科班出身的(我也是历史科班)基本都有个毛病,写的东西自己可能都觉得无聊。没办法,史学就是史料学的原则在这,有一份史料说一份话,。但小说就是这个原则的背道而驰。
秦吏让人印象深刻
主角从基层开始往上升,每升一次爵位都有符合史实的描写
但同一个套路反复用就没意思了
另一方面,符合史实也逐渐成了他的短板——一旦脱离了既定历史,作者的历史功力就发挥不出来,所以主角要避免改变历史的主线
他要是靠着网文圈子积累的这些影响力转型去写历史科普,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
第二个有啥问题么……那货我多少有点印象,跟任宏差不多地位对上的,而且一直是匈奴那边最针对任宏的人,结果发现人家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不是很常见的装逼桥段么
第一个……就是玩梗咯,七月的书一直偏干,如果梗都不让玩他怕不是都要不会写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