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alex
2020-04-09T08:18:02+00:00
“我能当个县委书记已是祖坟冒青烟,官当到多大算是大?以我这点底子,能当这么大的官,太够了。”
——陈行甲
巴东县虽然穷,但从来不是一个“省油”的地。2011年6月,恩施州下辖利川市的一名反贪局长冉建新,在巴东关押期间莫名死亡,全身上下出现多处伤疤。冉建新案最终被定性为刑讯逼供,巴东和利川市多人被处理,但许多的细节仍然不得而知。
而在冉建新案之前,另一起女服务员杀官的邓玉娇案,更是让巴东“声名远播”。2009年。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该镇雄风宾馆梦幻城消费时,对当时在该处做服务员的邓玉娇主动进行骚扰挑衅,邓玉娇用水果刀刺向两人,其中一人被刺伤喉部、胸部,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沸沸扬扬的“桃色杀官案”,最终以邓玉娇的正当防卫被历史铭记。
巴东的丛林密不透风,巴东的深潭鱼龙混杂。
陈行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到的巴东。在巴东的5年中,陈行甲铁腕反腐。巴东地区的乡绅名贵,一半人被他得罪了,另一半则被他亲手送进监狱铁窗。其中就有当地的“中标大王”、九名局长、还有县长和副县长等八十七名老板、干部。一段陈行甲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发言,曾广为流传,甚至成为了《人民的名义》中“易学习”的原型:
一百万的工程
最后结算两百万
一千万最后结算一千五百万
确保你发财 是吧
直接给他说一个字 就是滚
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陈行甲刚到巴东县时,不断有老板们到办公室谈工作。一次临走,有老板留下一个袋子,说是一件衬衣。陈行甲打开包装盒,衬衣下有封信,里面装的是港币。‘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面值1000元的港币,一共20万元港币。’陈行甲说。还有一次,有一个老板去找他,给他带了点纪念品。陈行甲当时非要开包看看是什么,打开一看,是两根金条。过去两年多了,陈行甲还能用手比划出金条的长度和厚度”。
在节目中,陈行甲笑着说:你们现在看过的所有小说、所有的电视剧,所有的电影,都没有我所经历的精彩。我不愿意描述他们坏成什么样子,这些人是真坏。
她的妻子曾几度接到来自不同人的威胁恐吓电话,在第N次接到恐吓电话后,妻子终于承受不住这份担心,这才连夜为丈夫拨通电话:“你一定要保重,我不指望你飞黄腾达,但一定要活着回来,不要担心我和儿子,我们永远为你骄傲。”
比起赤裸裸的死亡威胁,更难防的是来自身边的流言和案件。查办案子过程中,陈行甲收到过不少电话、短信以及传话,意思大概有三类,一是“遇事留一线”,“工程质量问题花点钱再把工程搞好不就完了吗?”。二是“其实你住的地方我们知道,不要把这事闹得全县人民都知道”。三是办案过程中意外发现的“既然陈行甲想搞死我们,我们也要搞死他,搞不死也要搞臭他”,“我们到省纪委住着去告他!”
另外,朋友圈的“赞”太多,导致他被人举报接受“情感贿赂”。今年7月,一份举报材料送到恩施州,举报材料上说陈行甲,“自我竭力炒作,捞取政治资本,思想意识差。”“提拔干部凭‘情感贿赂’,微信互动点赞的人随意提拔。”
恩施州纪委书面函询陈行甲,要求陈行甲就群众举报的事项做出书面说明。陈行甲承认:“炒作属实,捞取政治资本是否属实,我无法自证,我只能用将来的行动证明其不属实。”
“我习惯用微信办公和交流,朋友圈有近5000名好友,巴东普通百姓随意申请加我,我都会加。他们反映的问题,我都会随时转给相关部门负责人,朋友圈也有很多督促干部落实工作的内容。我发到朋友圈的东西,每一条点赞和留言都很多,最多的突破了400个,‘精神受贿’属实。但随意提拔不属实,我的微信朋友圈痕迹都在,可接受组织审查。”
乡镇干部秋林(化名)说,“你每天看到县委书记朋友圈指示你落实这工作那工作,那代表他的眼睛整天盯着你。认为书记开明的会点赞,觉得烦的,可能就去送举报信了。”
去年年底,一领导曾单独当面提醒他,“你以为你陈行甲很聪明吗,你觉得我没你聪明吗?你以为就你陈行甲读书多吗?你以为你那点心思我看不出来?”
陈行甲说,“很明显,他按照他的逻辑,认为我是想捞取政治资本,好升官。”
有人赞誉他“开明”,也有人指责其“作秀”,博取政治资本。
带着争议离开,陈行甲说,“我厌烦了戴着面具做人、做官。”
他说,在巴东工作这几年,自己已拼尽全力,“不敢说自己不负苍山,但敢说自己不负本心,敢说自己是个不收钱的县委书记。”
16年9月,陈行甲正式向湖北省委提出辞职。
而去年中央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出,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县委书记、县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领导班子要保持稳定,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就地提级。
贫困县县委书记,不脱贫,不离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的辞职并未被立即批准,省委有关部门找他谈了三次话,挽留他。
最终,陈行甲称自己“犯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并拿出了病历,他的辞职被批准。
陈行甲离职的想法酝酿已久。早在15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我能当个县委书记已是祖坟冒青烟,官当到多大算是大?以我这点底子,能当这么大的官,太够了。”
对于未来,陈行甲表示,“以后会致力于农村公益。”
摘选自[url]http://news.sohu.com/20161203/n474802410.shtml[/url][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24201727[/url]
——陈行甲
巴东县虽然穷,但从来不是一个“省油”的地。2011年6月,恩施州下辖利川市的一名反贪局长冉建新,在巴东关押期间莫名死亡,全身上下出现多处伤疤。冉建新案最终被定性为刑讯逼供,巴东和利川市多人被处理,但许多的细节仍然不得而知。
而在冉建新案之前,另一起女服务员杀官的邓玉娇案,更是让巴东“声名远播”。2009年。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该镇雄风宾馆梦幻城消费时,对当时在该处做服务员的邓玉娇主动进行骚扰挑衅,邓玉娇用水果刀刺向两人,其中一人被刺伤喉部、胸部,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沸沸扬扬的“桃色杀官案”,最终以邓玉娇的正当防卫被历史铭记。
巴东的丛林密不透风,巴东的深潭鱼龙混杂。
陈行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到的巴东。在巴东的5年中,陈行甲铁腕反腐。巴东地区的乡绅名贵,一半人被他得罪了,另一半则被他亲手送进监狱铁窗。其中就有当地的“中标大王”、九名局长、还有县长和副县长等八十七名老板、干部。一段陈行甲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发言,曾广为流传,甚至成为了《人民的名义》中“易学习”的原型:
一百万的工程
最后结算两百万
一千万最后结算一千五百万
确保你发财 是吧
直接给他说一个字 就是滚
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陈行甲刚到巴东县时,不断有老板们到办公室谈工作。一次临走,有老板留下一个袋子,说是一件衬衣。陈行甲打开包装盒,衬衣下有封信,里面装的是港币。‘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面值1000元的港币,一共20万元港币。’陈行甲说。还有一次,有一个老板去找他,给他带了点纪念品。陈行甲当时非要开包看看是什么,打开一看,是两根金条。过去两年多了,陈行甲还能用手比划出金条的长度和厚度”。
在节目中,陈行甲笑着说:你们现在看过的所有小说、所有的电视剧,所有的电影,都没有我所经历的精彩。我不愿意描述他们坏成什么样子,这些人是真坏。
她的妻子曾几度接到来自不同人的威胁恐吓电话,在第N次接到恐吓电话后,妻子终于承受不住这份担心,这才连夜为丈夫拨通电话:“你一定要保重,我不指望你飞黄腾达,但一定要活着回来,不要担心我和儿子,我们永远为你骄傲。”
比起赤裸裸的死亡威胁,更难防的是来自身边的流言和案件。查办案子过程中,陈行甲收到过不少电话、短信以及传话,意思大概有三类,一是“遇事留一线”,“工程质量问题花点钱再把工程搞好不就完了吗?”。二是“其实你住的地方我们知道,不要把这事闹得全县人民都知道”。三是办案过程中意外发现的“既然陈行甲想搞死我们,我们也要搞死他,搞不死也要搞臭他”,“我们到省纪委住着去告他!”
另外,朋友圈的“赞”太多,导致他被人举报接受“情感贿赂”。今年7月,一份举报材料送到恩施州,举报材料上说陈行甲,“自我竭力炒作,捞取政治资本,思想意识差。”“提拔干部凭‘情感贿赂’,微信互动点赞的人随意提拔。”
恩施州纪委书面函询陈行甲,要求陈行甲就群众举报的事项做出书面说明。陈行甲承认:“炒作属实,捞取政治资本是否属实,我无法自证,我只能用将来的行动证明其不属实。”
“我习惯用微信办公和交流,朋友圈有近5000名好友,巴东普通百姓随意申请加我,我都会加。他们反映的问题,我都会随时转给相关部门负责人,朋友圈也有很多督促干部落实工作的内容。我发到朋友圈的东西,每一条点赞和留言都很多,最多的突破了400个,‘精神受贿’属实。但随意提拔不属实,我的微信朋友圈痕迹都在,可接受组织审查。”
乡镇干部秋林(化名)说,“你每天看到县委书记朋友圈指示你落实这工作那工作,那代表他的眼睛整天盯着你。认为书记开明的会点赞,觉得烦的,可能就去送举报信了。”
去年年底,一领导曾单独当面提醒他,“你以为你陈行甲很聪明吗,你觉得我没你聪明吗?你以为就你陈行甲读书多吗?你以为你那点心思我看不出来?”
陈行甲说,“很明显,他按照他的逻辑,认为我是想捞取政治资本,好升官。”
有人赞誉他“开明”,也有人指责其“作秀”,博取政治资本。
带着争议离开,陈行甲说,“我厌烦了戴着面具做人、做官。”
他说,在巴东工作这几年,自己已拼尽全力,“不敢说自己不负苍山,但敢说自己不负本心,敢说自己是个不收钱的县委书记。”
16年9月,陈行甲正式向湖北省委提出辞职。
而去年中央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出,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县委书记、县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县级领导班子要保持稳定,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就地提级。
贫困县县委书记,不脱贫,不离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的辞职并未被立即批准,省委有关部门找他谈了三次话,挽留他。
最终,陈行甲称自己“犯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并拿出了病历,他的辞职被批准。
陈行甲离职的想法酝酿已久。早在15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我能当个县委书记已是祖坟冒青烟,官当到多大算是大?以我这点底子,能当这么大的官,太够了。”
对于未来,陈行甲表示,“以后会致力于农村公益。”
摘选自[url]http://news.sohu.com/20161203/n474802410.shtml[/url][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24201727[/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