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enne
2024-03-18T05:47:06+00:00
更新日志:
[i]#20250411 更新各价位推荐款手柄(主要是将致动超级传奇和莱仕达承影P5重新列入推荐列表,并且补充一点关于机械师G3V2的情况)[/i]
#20250409 更新回报率以及延迟的一些小知识
#20250408 更新各价位推荐款手柄
[i]#20241006 补充、修改了机械师、易速马、莱仕达的几款产品的使用体验[/i]
[i]#20240508 补充了关于八位堂猎户座、盖世小鸡启明星、北通斯巴达3和澳加狮大圣2双霍尔版的使用感受[/i]
#20240407 补充、修改了关于八爪鱼4和超级传奇的评价
[i]#20240326 补充了关于谷粒、澳加狮两个牌子的个人评价,更新了机械师、雷神两个牌子的个人评价[/i]
[i]#20240320 补充了关于圆形限位的产品为什么不要碰的详细解释[/i]
前言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03/20/9aQ2t-s9bK1fT3cSj6-il.jpg.thumb_s.jpg[/img]
隔一段时间就看到版里有水友咨询PC游戏手柄的选择问题,我因为想要做手柄测评(但是没做成),前后买了十几二十款国产手柄,自认对近三年主流价位的国产手柄都有一点了解,于是乎就有了以下一点心得,姑且算是给零基础的朋友们做个简单的情况介绍。
有不同观点欢迎分享,我也就是个行业外的普通用户,说错很正常欢迎讨论。
不过碰到有些离谱的说法,就谈不上讨论纯属抬杠的,我也没什么耐心保持一个好语气就是了。
先说一句话总结
到了2025年4月初这个时间点,PC平台玩游戏优先考虑国产手柄就行了。这几年国产手柄进步迅速,一年一个样子,没有XBOX主机的话不需要花三百多四百去买微软的XBOX手柄。
简单粗暴的款式推荐
款式推荐离不开价格,这个东西吧随时间变化也比较剧烈,过几个月就没有参考价值了,大家姑且一看。
我毕竟也不是做这一行的纯属下了班用爱发电,更新不及时也么得办法。
有没有要避开的雷区?
摇杆外圈人为做了圆形限位且不可调整的手柄都不要碰
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雷区里有哪些产品?
1.北通 阿修罗2 Pro
2.北通 阿修罗3S
3.北通 斯巴达3
4.北通 宙斯2(暂未确认)
5.北通 鲲鹏20
6.谷粒 金刚2 Pro
7.谷粒 金刚3 MAX
8.墨将 烈风
9.玄派 玄机星
10.御影 破晓
欢迎补充
为什么百元级的入门产品就够了?
目前国产手柄的入门款产品,霍尔摇杆已经是标配,TMR摇杆也逐步出现在百元产品上,无线500Hz乃至1000Hz轮询率之类的功能都有了,我个人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已经完全够用,高端产品的区别就是各种自定义的附加功能,比如说:更多的扩展功能键、双切扳机以及显示屏什么的。
高端手柄的参数和扩展功能有没有意义?
对于多数人而言,我个人观点是没有意义。或者说,没有很大的意义,不值得你多花那一两百。特别是现在百元级国产手柄往往都能给你一些扩展功能了,如果用着没问题,完全没必要硬着头皮多花两百去买所谓的高端型号。有钱想要支持国产手柄厂商也不靠你买几个产品。
而且现在的国产手柄圈子,各个牌子为了打这个参数的军备竞赛,加上有一部分做测评的人在带风向,让情况变得很复杂。降低了一些参数的参考价值。所以我的观点是,不必迷信参数,要敢于相信自己第一手的手感。
另一方面,大多数休闲玩家对手柄的性能需求其实并不高所以,不必强行给自己创造需求,这不光是挑手柄的指导思想,买鼠标也是一样的,先从便宜的试起,没准一张红票子就搞定的事情,无谓多花两三百。
部分品牌以及具体产品的使用评价
说了些跑题的话,最终还是要回到具体牌子和产品的评价上,以下都是“个人锐评”,基本都是吐槽,不见得客观,而且有些印象可能也过时了,各位权当看个乐子。
1.北通
2.飞智
3.致动
4.谷粒
5.墨将(黑鲨)
6.盖世小鸡
7.八位堂
8.机械师
9.雷神
10.澳加狮
11.莱仕达
12.易速马
13.魔派
说来说去,买手柄首先看自己的需求,够用就行,这和配电脑一样。
对于多数人而言入门款的手柄就能满足你的需求,超过三百就不是很有必要了,我是从两百多能买XBOX ONE手柄的时代过来的,五六百买个手柄对我来说是很奇怪的事情(不过现在厂家教育消费者教育得比较好,我是个不听话的刺头这是我个人的问题)。
那些高端玩家告诉你要找什么参数的,说实话你未必能用得上,姑且一听。
而且吧你看他们玩什么游戏,一看,APEX。
我一开始也纳闷为啥做测评的、手柄厂家都喜欢拿这个游戏说事,后来一问,哦这个游戏手柄辅助瞄准做得很屌。
那如果说你拿这个高端手柄你只能用来打派玩别的竞技类FPS都歇菜,那我觉得关键其实是人家的辅助瞄准,不是手柄啊。
当然,消费这个东西现在还有一说叫情绪价值,千金难买爷开心,我说一个牌子/产品傻逼并不代表买了该产品的你也是。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
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挑,不用买贵的,一般来说150以下的产品就够了。
也不用太在乎手柄的参数,排除掉有硬伤的产品,挑自己外观喜欢的,上手试用一下,相信自己的手感,基本上就行了。
如果就是觉得想要多花点钱追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但你自己知道是什么的那些,就……随便吧,别买北通的就行了。
[i]#20250411 更新各价位推荐款手柄(主要是将致动超级传奇和莱仕达承影P5重新列入推荐列表,并且补充一点关于机械师G3V2的情况)[/i]
#20250409 更新回报率以及延迟的一些小知识
#20250408 更新各价位推荐款手柄
[i]#20241006 补充、修改了机械师、易速马、莱仕达的几款产品的使用体验[/i]
[i]#20240508 补充了关于八位堂猎户座、盖世小鸡启明星、北通斯巴达3和澳加狮大圣2双霍尔版的使用感受[/i]
#20240407 补充、修改了关于八爪鱼4和超级传奇的评价
[i]#20240326 补充了关于谷粒、澳加狮两个牌子的个人评价,更新了机械师、雷神两个牌子的个人评价[/i]
[i]#20240320 补充了关于圆形限位的产品为什么不要碰的详细解释[/i]
前言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03/20/9aQ2t-s9bK1fT3cSj6-il.jpg.thumb_s.jpg[/img]
隔一段时间就看到版里有水友咨询PC游戏手柄的选择问题,我因为想要做手柄测评(但是没做成),前后买了十几二十款国产手柄,自认对近三年主流价位的国产手柄都有一点了解,于是乎就有了以下一点心得,姑且算是给零基础的朋友们做个简单的情况介绍。
有不同观点欢迎分享,我也就是个行业外的普通用户,说错很正常欢迎讨论。
不过碰到有些离谱的说法,就谈不上讨论纯属抬杠的,我也没什么耐心保持一个好语气就是了。
先说一句话总结
到了2025年4月初这个时间点,PC平台玩游戏优先考虑国产手柄就行了。这几年国产手柄进步迅速,一年一个样子,没有XBOX主机的话不需要花三百多四百去买微软的XBOX手柄。
简单粗暴的款式推荐
款式推荐离不开价格,这个东西吧随时间变化也比较剧烈,过几个月就没有参考价值了,大家姑且一看。
我毕竟也不是做这一行的纯属下了班用爱发电,更新不及时也么得办法。
各价位推荐款式 ...
截至4月8日,推荐款式如下(各价位推荐型号均为包含2.4G接收器的价格):
100元价位
1.机械师 G3v2
2.雷神 G30S竞技版(特定情况下有选购价值)
3.易速马 绝影X05(特定情况下有选购价值)
机械师近期推出了一个新的G3,也就是G3V2,带充电底座的版本129元,无充电底座的版本99元。2.4G模式和有线模式都能做到1000HZ的回报率,导电胶的ABXY按键和1000mah的大电池以及两个背键都是很实在的配置,基本上对其他百元级产品包括他自己家的G1形成了明显的优势。
这个G3V2的十字键,有水友反映各方向按键声音不一致,我自己测试了发现我的手柄,上键也存在和其他三个方向声音不一致的情况,不过我认为这可能跟G3V2的十字键结构有关系。目前没拆机验证,属于个人猜测,并非品控问题。打了几个小时的银河战士,没有发现这个手柄有明显的问题,领劵88元的价格下,性价比非常高。应该是2025年上半年的性价比首选了。
雷神在25年4月出了一个新品,叫G30S竞技版,但是和原来的G30S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产品,TMR摇杆,电池小了一点只有600mah,但是他给配了扳机震动。正常来讲性价比倒是不突出但是如果你是极限竞速地平线系列玩家,那么这个G30S竞技版还是挺实在的。
相比较之下易速马绝影X05的摇杆回报率(250HZ)、电池(750mah)和扩展按键(无背键)都差一截,只能说手柄这个东西买新不买旧,但是绝影X05的肩键相对有自己的特点,多数类XBOX手柄的肩键都是轻触或者微动开关,它的肩键是导电胶的手感比较柔和。对于特定用户有选购价值。
小鸡的启明星我个人观点是存在设计缺陷,所以不推荐。
100-150元价位
1.莱仕达 承影P5(119元)(符合需求的话可以在明确这个手柄的一些小毛病的前提下列入备选)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莱仕达的承影P5的,但是最近发现他的摇杆存在相对明显的输入延迟(44毫秒左右),可能这也是一些人感觉摇杆手感不行的原因。加上楼里一些兄弟反映的这个手柄的一些小毛病,所以这个手柄暂且保留在推荐列表里,但是我建议你要买的话提前知晓相关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承影P5的性价比在我看来还是很高,我自己也一直在用手上的承影P5。
2.八位堂 猎户座2青春版(特定情况下有选购价值)
猎户座2青春版有两个小肩键,输入延迟控制得不错只有十几毫秒,短板是电池包比较小只有480mah。但是真正关键的问题是很多人不喜欢猎户座的模具。这个只能上手试一试了。
致动影翼的做工和品控有点难讲,所以暂且不推荐了。
玄派的冰刃pro面对机械师G3V2就非常尴尬,贵了接近50块,电池大了200mah,然后十字键搓起来会更容易一点。目测过不了G3V2和承影P5这两关。
150-200元价位
暂无
之前推荐的致动传奇L卓越版到目前为止依旧是市面上唯二的、采用了类似XBOX精英手柄那种拨片方案的背键设计的国产手柄。就如果你刚需XBOX精英手柄样式的背键,其实也没有更多可以考虑的备选。但是致动L的模具相对比较糙,边缘处的做工可能看起来观感不佳,比起其他大厂,致动非高端产品的外壳确实存在做工粗糙的问题,而且致动L的参数相对来说也跟不上2025年的其他竞品了。
还有一个莱仕达的承影8K,这是国产手柄里第一个应用了电容摇杆的产品,但是震动马达的配重阉割到了4+2,十字键堪称主流手柄产品里的倒数第一,你都不知道莱仕达的产品经理在搞什么鬼。但是这个手柄有一个优点就是,它号称8K轮询率不晓得是不是真的还是上了科技与狠活,但是摇杆输入延迟确实控制得不错,只有十几毫秒。如果对输入延迟非常敏感又对震动和十字键没什么要求,可以去闲鱼收一个。
150到200元这个价位目前来说就是非常尴尬,在我看来没有很值得推荐的产品。
200元以上价位
1.盖世小鸡 风行者2(229元)
TMR摇杆,但是只有两个背键,输入延迟尚可(二十多毫秒),别的没什么特别好说的,他带耳机孔算一个特点。
2.致动 超级传奇S(239元)
全微动按键、小肩键+大背键4扩展按键方案、1500mah大电池,配置上比较实在,可以更换摇杆头的设计也很实用,你愿意花钱买致动的配件还有一定的个性化改造空间。重新列回推荐的原因后面也有解释,就是目前因为国内厂商的一些鸡贼做法,部分参数比如说手柄的轮询率和摇杆精度,实际上不能反映真实问题。而致动这个小厂他一直算是比较有个性,在摇杆调教上没怎么掺和过KOL带的风向,标参数也是一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标的。这就导致如果你光看参数会觉得致动的东西很垃圾。本来我个人是秉持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的想法把超级传奇拿掉的,因为不想说自己推荐个东西别人一看参数觉得哎呀你给我推荐个什么垃圾玩意儿。但是我4月9日更新的内容也说了这个参数的问题,如果仅仅是用参数比大小,本来也是前后矛盾。所以重新把超级传奇列入推荐列表。
3.八位堂 猎户座2(268元)
导电胶动作按键、TMR摇杆、小肩键+大背键的4扩展按键方案、1000mah大电池,配置上非常全面,输入延迟控制得也很优秀,但是问题还是出在他那个模具上,能接受就还好,不能接受直接就拜拜了。
4.八位堂 猎户座X-Pro(332元)
这个手柄的参数、配置本身倒没什么特别的,但他是目前国产手柄里唯一一个拿到了微软授权的无线手柄,支持原生扳机震动的国产无线手柄仅此一款。如果你玩的游戏恰巧就是支持扳机震动而且扳机震动又很重要的(比如说地平线5),那么买这个吧。同样花300多,配置和功能都比XBOX手柄强,唯一不如XBOX手柄的地方是他不能无线连接XBOX主机。但是是猎户座的模具比较挑人,这个是猎户座整个系列的通病,也不多说了。
再往上我就没什么特别推荐的产品了,各有各的特点或者说卖点吧,但是那些东西都和大多数玩家或者说普通用户没什么关系。
100元价位
1.机械师 G3v2
2.雷神 G30S竞技版(特定情况下有选购价值)
3.易速马 绝影X05(特定情况下有选购价值)
机械师近期推出了一个新的G3,也就是G3V2,带充电底座的版本129元,无充电底座的版本99元。2.4G模式和有线模式都能做到1000HZ的回报率,导电胶的ABXY按键和1000mah的大电池以及两个背键都是很实在的配置,基本上对其他百元级产品包括他自己家的G1形成了明显的优势。
这个G3V2的十字键,有水友反映各方向按键声音不一致,我自己测试了发现我的手柄,上键也存在和其他三个方向声音不一致的情况,不过我认为这可能跟G3V2的十字键结构有关系。目前没拆机验证,属于个人猜测,并非品控问题。打了几个小时的银河战士,没有发现这个手柄有明显的问题,领劵88元的价格下,性价比非常高。应该是2025年上半年的性价比首选了。
雷神在25年4月出了一个新品,叫G30S竞技版,但是和原来的G30S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产品,TMR摇杆,电池小了一点只有600mah,但是他给配了扳机震动。正常来讲性价比倒是不突出但是如果你是极限竞速地平线系列玩家,那么这个G30S竞技版还是挺实在的。
相比较之下易速马绝影X05的摇杆回报率(250HZ)、电池(750mah)和扩展按键(无背键)都差一截,只能说手柄这个东西买新不买旧,但是绝影X05的肩键相对有自己的特点,多数类XBOX手柄的肩键都是轻触或者微动开关,它的肩键是导电胶的手感比较柔和。对于特定用户有选购价值。
小鸡的启明星我个人观点是存在设计缺陷,所以不推荐。
100-150元价位
1.莱仕达 承影P5(119元)(符合需求的话可以在明确这个手柄的一些小毛病的前提下列入备选)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莱仕达的承影P5的,但是最近发现他的摇杆存在相对明显的输入延迟(44毫秒左右),可能这也是一些人感觉摇杆手感不行的原因。加上楼里一些兄弟反映的这个手柄的一些小毛病,所以这个手柄暂且保留在推荐列表里,但是我建议你要买的话提前知晓相关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承影P5的性价比在我看来还是很高,我自己也一直在用手上的承影P5。
2.八位堂 猎户座2青春版(特定情况下有选购价值)
猎户座2青春版有两个小肩键,输入延迟控制得不错只有十几毫秒,短板是电池包比较小只有480mah。但是真正关键的问题是很多人不喜欢猎户座的模具。这个只能上手试一试了。
致动影翼的做工和品控有点难讲,所以暂且不推荐了。
玄派的冰刃pro面对机械师G3V2就非常尴尬,贵了接近50块,电池大了200mah,然后十字键搓起来会更容易一点。目测过不了G3V2和承影P5这两关。
150-200元价位
暂无
之前推荐的致动传奇L卓越版到目前为止依旧是市面上唯二的、采用了类似XBOX精英手柄那种拨片方案的背键设计的国产手柄。就如果你刚需XBOX精英手柄样式的背键,其实也没有更多可以考虑的备选。但是致动L的模具相对比较糙,边缘处的做工可能看起来观感不佳,比起其他大厂,致动非高端产品的外壳确实存在做工粗糙的问题,而且致动L的参数相对来说也跟不上2025年的其他竞品了。
还有一个莱仕达的承影8K,这是国产手柄里第一个应用了电容摇杆的产品,但是震动马达的配重阉割到了4+2,十字键堪称主流手柄产品里的倒数第一,你都不知道莱仕达的产品经理在搞什么鬼。但是这个手柄有一个优点就是,它号称8K轮询率不晓得是不是真的还是上了科技与狠活,但是摇杆输入延迟确实控制得不错,只有十几毫秒。如果对输入延迟非常敏感又对震动和十字键没什么要求,可以去闲鱼收一个。
150到200元这个价位目前来说就是非常尴尬,在我看来没有很值得推荐的产品。
200元以上价位
1.盖世小鸡 风行者2(229元)
TMR摇杆,但是只有两个背键,输入延迟尚可(二十多毫秒),别的没什么特别好说的,他带耳机孔算一个特点。
2.致动 超级传奇S(239元)
全微动按键、小肩键+大背键4扩展按键方案、1500mah大电池,配置上比较实在,可以更换摇杆头的设计也很实用,你愿意花钱买致动的配件还有一定的个性化改造空间。重新列回推荐的原因后面也有解释,就是目前因为国内厂商的一些鸡贼做法,部分参数比如说手柄的轮询率和摇杆精度,实际上不能反映真实问题。而致动这个小厂他一直算是比较有个性,在摇杆调教上没怎么掺和过KOL带的风向,标参数也是一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标的。这就导致如果你光看参数会觉得致动的东西很垃圾。本来我个人是秉持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的想法把超级传奇拿掉的,因为不想说自己推荐个东西别人一看参数觉得哎呀你给我推荐个什么垃圾玩意儿。但是我4月9日更新的内容也说了这个参数的问题,如果仅仅是用参数比大小,本来也是前后矛盾。所以重新把超级传奇列入推荐列表。
3.八位堂 猎户座2(268元)
导电胶动作按键、TMR摇杆、小肩键+大背键的4扩展按键方案、1000mah大电池,配置上非常全面,输入延迟控制得也很优秀,但是问题还是出在他那个模具上,能接受就还好,不能接受直接就拜拜了。
4.八位堂 猎户座X-Pro(332元)
这个手柄的参数、配置本身倒没什么特别的,但他是目前国产手柄里唯一一个拿到了微软授权的无线手柄,支持原生扳机震动的国产无线手柄仅此一款。如果你玩的游戏恰巧就是支持扳机震动而且扳机震动又很重要的(比如说地平线5),那么买这个吧。同样花300多,配置和功能都比XBOX手柄强,唯一不如XBOX手柄的地方是他不能无线连接XBOX主机。但是是猎户座的模具比较挑人,这个是猎户座整个系列的通病,也不多说了。
再往上我就没什么特别推荐的产品了,各有各的特点或者说卖点吧,但是那些东西都和大多数玩家或者说普通用户没什么关系。
有没有要避开的雷区?
摇杆外圈人为做了圆形限位且不可调整的手柄都不要碰
这是什么意思?
点击展开 ...
在微软制定的Xinput协议里,你可以用一个平面坐标系去表示手柄类比摇杆输出的数值,最后这些坐标会形成一个方形的集合,从x,y(-100,-100)到x,y(100,100)。
当然在微软的实际应用中不是这种形式姑且这么理解比较简单。
然后大概从2020年、2021年开始吧(时间不一定准确),国内做这个手柄测评的有一帮人就用了一个手柄测评工具,一个网页,去查看手柄摇杆的情况。
这个网页或者说测试工具他在摇杆这一块引入了一个“错误率”的概念,当时B站上绝大多数UP主就教大家开这个网页去摇自己的摇杆,你摇杆的“错误率”低你的手柄就牛逼,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这样。
至于说这个“错误率”是怎么来的呢?
就是在我上面说的那个方形区域里再画一个半径为100的圆形区域。这个圆形区域顶到方形区域的四个边,你的手柄摇杆输出了这个圆形区域之外的坐标,那你这个手柄的摇杆就“出错”了。
如果我们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当然可以认为:既然摇杆在现实中的轨迹是个圆形区域,那么它的输出值分布也应该是个圆形,这样子在各个方向上输入输出曲线的一致性就比较好。
但是微软作为Xinput协议的制定者对此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说提出了什么规范没有?
反正我目前没看到类似的表述。
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微软的文档里翻:
[url]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windows/win32/xinput/getting-started-with-xinput[/url]
但不管微软和游戏开发者态度如何,国内的厂家是迅速进行了跟进的。
所以你会看到摇杆轨迹如此的产品(谷粒金刚2Pro):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03/20/9aQ2t-7ml0K1bT3cSsg-ja.jpg[/img]
而XBOX手柄的摇杆轨迹如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03/20/9aQ2t-8d54K1eT3cSsg-ja.jpg[/img]
别的不说光看这个图表,国产手柄是不是瞬间牛逼了?
那么这个圆形限位有什么影响?
对于多数游戏,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的。然而,也有一些开发商,他就是要用到这些被第三方测评者除名的坐标,比如我自己玩的一个小厂游戏《遗迹(Remnant)》系列。
在这个游戏里,实现人物跑动不光是你推摇杆的同时你按下摇杆键就行了,他还会检测你摇杆在X轴或者Y轴上有没有输出值超过75,有的话游戏才会让你的人物跑起来。
这时你回到上面两个图表注意看检测出来的数值,当摇杆推到45度左右这个方向时,XBOX手柄因为没有做软件层面的限位只是通过前面壳限制了摇杆的外圈行程,所以拉到头的时候两个轴上的输出最低都有77以上,而谷粒金刚2Pro拉满才多少?71(至于为什么会是71请复习等边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点)。
在实际游戏中你就会问我怎么跑不动了?
机器就是这样,你输出值不够我当然就不执行对应指令啊。
在这种情况下,做了圆形限位的摇杆就等于是在四个斜角上各有一个功能异常区,如图所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03/20/9aQ2t-joh1K3ToS8c-8c.gif[/img]
所以简单来讲这个圆形限位除了进网页画个图案告诉你“错误率”低之外屁用没有,XBOX手柄都没屏蔽这些坐标,你屏蔽了,那有些厂家的游戏他就是会用到这些坐标你怎么办?
你能保证你下一个要玩的游戏,他的开发商一定就是帮平庸的人不像某些国产手柄厂家非要在某个技术问题上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
所以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在手柄这个问题上,中规中矩是褒义,不是贬义,一个中规中矩非常贴近XBOX手柄的产品,你可以说他平庸,你可以说他没有亮点,但是他不太容易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有些比较鸡贼的厂家经过这两年回过味来了,他的摇杆轨迹或者说限位可以切换,你消费者爸爸喜欢吃玉米味的,我就多吃玉米,你消费者喜欢有嚼劲的我就多吃金针菇……
但有些厂家就比较头铁,扎进这个圆形限位的套子里到现在都没出来。
当然在微软的实际应用中不是这种形式姑且这么理解比较简单。
然后大概从2020年、2021年开始吧(时间不一定准确),国内做这个手柄测评的有一帮人就用了一个手柄测评工具,一个网页,去查看手柄摇杆的情况。
这个网页或者说测试工具他在摇杆这一块引入了一个“错误率”的概念,当时B站上绝大多数UP主就教大家开这个网页去摇自己的摇杆,你摇杆的“错误率”低你的手柄就牛逼,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这样。
至于说这个“错误率”是怎么来的呢?
就是在我上面说的那个方形区域里再画一个半径为100的圆形区域。这个圆形区域顶到方形区域的四个边,你的手柄摇杆输出了这个圆形区域之外的坐标,那你这个手柄的摇杆就“出错”了。
如果我们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当然可以认为:既然摇杆在现实中的轨迹是个圆形区域,那么它的输出值分布也应该是个圆形,这样子在各个方向上输入输出曲线的一致性就比较好。
但是微软作为Xinput协议的制定者对此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说提出了什么规范没有?
反正我目前没看到类似的表述。
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微软的文档里翻:
[url]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windows/win32/xinput/getting-started-with-xinput[/url]
但不管微软和游戏开发者态度如何,国内的厂家是迅速进行了跟进的。
所以你会看到摇杆轨迹如此的产品(谷粒金刚2Pro):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03/20/9aQ2t-7ml0K1bT3cSsg-ja.jpg[/img]
而XBOX手柄的摇杆轨迹如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03/20/9aQ2t-8d54K1eT3cSsg-ja.jpg[/img]
别的不说光看这个图表,国产手柄是不是瞬间牛逼了?
那么这个圆形限位有什么影响?
对于多数游戏,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的。然而,也有一些开发商,他就是要用到这些被第三方测评者除名的坐标,比如我自己玩的一个小厂游戏《遗迹(Remnant)》系列。
在这个游戏里,实现人物跑动不光是你推摇杆的同时你按下摇杆键就行了,他还会检测你摇杆在X轴或者Y轴上有没有输出值超过75,有的话游戏才会让你的人物跑起来。
这时你回到上面两个图表注意看检测出来的数值,当摇杆推到45度左右这个方向时,XBOX手柄因为没有做软件层面的限位只是通过前面壳限制了摇杆的外圈行程,所以拉到头的时候两个轴上的输出最低都有77以上,而谷粒金刚2Pro拉满才多少?71(至于为什么会是71请复习等边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点)。
在实际游戏中你就会问我怎么跑不动了?
机器就是这样,你输出值不够我当然就不执行对应指令啊。
在这种情况下,做了圆形限位的摇杆就等于是在四个斜角上各有一个功能异常区,如图所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403/20/9aQ2t-joh1K3ToS8c-8c.gif[/img]
所以简单来讲这个圆形限位除了进网页画个图案告诉你“错误率”低之外屁用没有,XBOX手柄都没屏蔽这些坐标,你屏蔽了,那有些厂家的游戏他就是会用到这些坐标你怎么办?
你能保证你下一个要玩的游戏,他的开发商一定就是帮平庸的人不像某些国产手柄厂家非要在某个技术问题上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
所以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在手柄这个问题上,中规中矩是褒义,不是贬义,一个中规中矩非常贴近XBOX手柄的产品,你可以说他平庸,你可以说他没有亮点,但是他不太容易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有些比较鸡贼的厂家经过这两年回过味来了,他的摇杆轨迹或者说限位可以切换,你消费者爸爸喜欢吃玉米味的,我就多吃玉米,你消费者喜欢有嚼劲的我就多吃金针菇……
但有些厂家就比较头铁,扎进这个圆形限位的套子里到现在都没出来。
这个雷区里有哪些产品?
1.北通 阿修罗2 Pro
2.北通 阿修罗3S
3.北通 斯巴达3
4.北通 宙斯2(暂未确认)
5.北通 鲲鹏20
6.谷粒 金刚2 Pro
7.谷粒 金刚3 MAX
8.墨将 烈风
9.玄派 玄机星
10.御影 破晓
欢迎补充
为什么百元级的入门产品就够了?
目前国产手柄的入门款产品,霍尔摇杆已经是标配,TMR摇杆也逐步出现在百元产品上,无线500Hz乃至1000Hz轮询率之类的功能都有了,我个人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已经完全够用,高端产品的区别就是各种自定义的附加功能,比如说:更多的扩展功能键、双切扳机以及显示屏什么的。
高端手柄的参数和扩展功能有没有意义?
对于多数人而言,我个人观点是没有意义。或者说,没有很大的意义,不值得你多花那一两百。特别是现在百元级国产手柄往往都能给你一些扩展功能了,如果用着没问题,完全没必要硬着头皮多花两百去买所谓的高端型号。有钱想要支持国产手柄厂商也不靠你买几个产品。
而且现在的国产手柄圈子,各个牌子为了打这个参数的军备竞赛,加上有一部分做测评的人在带风向,让情况变得很复杂。降低了一些参数的参考价值。
这是什么意思? ...
比方说,传统观点认为:“轮询率高代表这个设备的输入延迟低”。虽然输入延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大体来看,轮询率高的手柄他的输入延迟就是应该更低,这个结论是没错的。但如果厂家为了轮询率好看在固件/驱动层面做一些工作,人为地让设备向电脑报送一些额外的数据呢?比方说很多牌子都在用的一个插值算法,就是手柄摇杆两个实际发生的变化值之间他给你用算法插几个值进去,这一下子就把轮询率给拉上去了,但这完全不能降低输入延迟。如果手柄其他环节处理和传送信号的速度慢了,延迟还是会偏高。所以你会发现标着1000HZ轮询率而且用软件测出来确实能有900多HZ接近1000HZ轮询率的莱仕达承影P5的实际摇杆延迟在40多毫秒,而轮询率仅有125HZ的XBOX SERIES 手柄的摇杆延迟却在20毫秒以内。
你去各家手柄的京东或者淘宝店看他们的宣传,关于轮询率、摇杆精度的解释基本上都是语焉不详、喊个口号就带过的情况,乃至你去问客服往往都问不出一个详细的结果。
你去各家手柄的京东或者淘宝店看他们的宣传,关于轮询率、摇杆精度的解释基本上都是语焉不详、喊个口号就带过的情况,乃至你去问客服往往都问不出一个详细的结果。
另一方面,大多数休闲玩家对手柄的性能需求其实并不高
为什么这么说? ...
为了避免低质量交流,先解释一下这个“多数人”怎么来的。
首先手柄玩家在PC玩家里肯定是相对小的一个群体。
其次主要玩PVP竞技类游戏(打枪游戏、格斗游戏)的玩家对于整个玩家群体而言肯定是相对小的一个群体。
综上,你可以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用手柄打PVP竞技类游戏的用户一定是少数人,虽然这些人(包括一些Pro哥)可能在网上的声音很大,他们对于性能的观点也可能是对的,但是你自己要清楚你是不是这一类用户。
而大多数人面对的游戏场景,正常游玩所需要的手柄的硬件参数其实都很低。各种扩展功能对于大多数游戏场景,也不是刚性需求。
以轮询率这个参数来说,大家都知道XBOX手柄的轮询率也就100多HZ,目前主流的国产手柄基本都是1000Hz的水准了,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这个参数上国产手柄是XBOX手柄的十倍甚至九倍之强,太他妈牛逼了!且不论虚标之类的问题,我们用国产高端游戏手柄打游戏的游戏体验会比用XBOX手柄或者国产入门手柄打游戏的体验高出十倍甚至九倍吗?
我用《僵尸世界大战》这种对找头线和拉枪有一定要求的PVE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反反复复测试过两个礼拜,具体测试的方法就是:
选枪手职业打末日难度的第一章第1节看看能不能打通。因为这个游戏的枪手职业的核心机制的强度建立在你的爆头率上,同时,几乎没有自保能力,你能走多远基本上完全看输出,高手单人清尸潮锁头秒牛如你我就是各种暴毙。
测试下来的结果就是:
没有区别。
从百元水平到三百多的高端产品,从XBOX手柄到国产手柄,我就这一个关卡换着手柄玩了两个礼拜没有遇到任何因为外设原因导致输出打不够崩盘的局面,能打过是因为这一把精英怪刷得很好解,打不过是因为精英怪刷得刁钻比如突然刷两只牛加上感染毒气啥的正好还有一波小尸潮。
我是个常量,手柄是个变量,但是最终经过手柄这一个转换界面我的游戏水平依然是个常量它不是变量。
换句话说,不同设备之间模具和硬件参数的区别没有对我的游戏水平造成显著影响。
当然现在我们也知道了,大部分国产手柄存在轮询率高但输入延迟居高不下的情况,但这对测试也没有产生什么显著影响。
玩《艾尔登法环》这种游戏就更无所屌谓了,我自己的法环视频基本都是拿廉价国产手柄录出来的。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我们可以想一下游戏制作层面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游戏开发者,你的游戏需要在PS、XBOX、NS这类主机平台上发行挣点小钱钱,理所应当地你就要以这些平台的硬件设备作为基准去做开发。有些国产手柄参数是强啊,可你听过哪个游戏是针对国产高端手柄为基准去开发、专注于给玩家提供高端竞技体验、放弃垃圾XBOX手柄、垃圾NS手柄用户的体验的?除非他就是跟钱过不去了。所以一个正常的游戏他必然要针对XBOX手柄这种全世界范围内保有量很大的硬件设备去做必要的优化,确保绝大部分人用这种外设可以正常打游戏感受到快乐。
所以,只要能达到这个硬件门槛的手柄,基本上都能让你畅玩绝大多数游戏。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想想限制你当前游戏水平上限的到底是你自己还是手柄或者键鼠。花几万块买双球鞋你就能和人人喊打的中国男足球员过招了?
如果说你花更多的钱确实能得到无法被明显感知但却客观存在的提升,这也是好事,但国产手柄这个行当的特殊性决定了事情要更加复杂一点,以至于存在同一个牌子的高端产品还未见得有入门产品好用这种情况。
以飞智的黑武士3Pro为例,他XYAB动作键采用了微动开关的方案,说一大堆好处,文案写得心潮澎湃,最后触发力度就是比传统的导电胶方案大,玩恶魔城这样需要频繁按XYAB动作键的2D游戏他就是没有自家便宜的冰原狼舒服。再说什么清脆手感,他妈的要按成百上千次的按键,用户需要的是省劲,不是什么狗屁“手感”。
一个外设产品的按键追求手感上的“存在感”是我见识过的最愚蠢、最狗屁不通的那一档事情。最好的外设产品除了提供必要的反馈之外应该毫无存在感,让你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
然而目前国产手柄的营销方向都是“玩手柄”不是“玩游戏”。
所以你才会看到手柄上出现RGB灯或者是显示屏这种东西。
这些所谓“附加功能”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让厂家拿着几块十几块成本的东西多收你一两百。
但是这么搞也属于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第三方手柄本质上就是跟着微软、索尼还有任天堂要饭,你做不了任何的实质性创新因为你把握不了行业发展的方向,微软做了扳机马达你才能做扳机马达,任天堂做了HD震动你才能做HD震动。这就和日本人搞氢能源注定要暴死是一个道理。
既然没人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产品迭代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往各个方向瞎几把创新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在国产手柄这个东西上你会遇到高端产品的某些基础功能反而不如入门产品的奇怪现象。
这也是我不推荐高端国产手柄的根本原因,这些“高端产品”的一些所谓“创新”是为了变而变,但如果XBOX手柄的模型本来就很优秀并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调整了呢?
可是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国产手柄就只能卷利润大家做一个差不多的东西完了比谁控成本厉害,大家都很难受。
首先手柄玩家在PC玩家里肯定是相对小的一个群体。
其次主要玩PVP竞技类游戏(打枪游戏、格斗游戏)的玩家对于整个玩家群体而言肯定是相对小的一个群体。
综上,你可以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用手柄打PVP竞技类游戏的用户一定是少数人,虽然这些人(包括一些Pro哥)可能在网上的声音很大,他们对于性能的观点也可能是对的,但是你自己要清楚你是不是这一类用户。
而大多数人面对的游戏场景,正常游玩所需要的手柄的硬件参数其实都很低。各种扩展功能对于大多数游戏场景,也不是刚性需求。
以轮询率这个参数来说,大家都知道XBOX手柄的轮询率也就100多HZ,目前主流的国产手柄基本都是1000Hz的水准了,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这个参数上国产手柄是XBOX手柄的十倍甚至九倍之强,太他妈牛逼了!且不论虚标之类的问题,我们用国产高端游戏手柄打游戏的游戏体验会比用XBOX手柄或者国产入门手柄打游戏的体验高出十倍甚至九倍吗?
我用《僵尸世界大战》这种对找头线和拉枪有一定要求的PVE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反反复复测试过两个礼拜,具体测试的方法就是:
选枪手职业打末日难度的第一章第1节看看能不能打通。因为这个游戏的枪手职业的核心机制的强度建立在你的爆头率上,同时,几乎没有自保能力,你能走多远基本上完全看输出,高手单人清尸潮锁头秒牛如你我就是各种暴毙。
测试下来的结果就是:
没有区别。
从百元水平到三百多的高端产品,从XBOX手柄到国产手柄,我就这一个关卡换着手柄玩了两个礼拜没有遇到任何因为外设原因导致输出打不够崩盘的局面,能打过是因为这一把精英怪刷得很好解,打不过是因为精英怪刷得刁钻比如突然刷两只牛加上感染毒气啥的正好还有一波小尸潮。
我是个常量,手柄是个变量,但是最终经过手柄这一个转换界面我的游戏水平依然是个常量它不是变量。
换句话说,不同设备之间模具和硬件参数的区别没有对我的游戏水平造成显著影响。
当然现在我们也知道了,大部分国产手柄存在轮询率高但输入延迟居高不下的情况,但这对测试也没有产生什么显著影响。
玩《艾尔登法环》这种游戏就更无所屌谓了,我自己的法环视频基本都是拿廉价国产手柄录出来的。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我们可以想一下游戏制作层面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游戏开发者,你的游戏需要在PS、XBOX、NS这类主机平台上发行挣点小钱钱,理所应当地你就要以这些平台的硬件设备作为基准去做开发。有些国产手柄参数是强啊,可你听过哪个游戏是针对国产高端手柄为基准去开发、专注于给玩家提供高端竞技体验、放弃垃圾XBOX手柄、垃圾NS手柄用户的体验的?除非他就是跟钱过不去了。所以一个正常的游戏他必然要针对XBOX手柄这种全世界范围内保有量很大的硬件设备去做必要的优化,确保绝大部分人用这种外设可以正常打游戏感受到快乐。
所以,只要能达到这个硬件门槛的手柄,基本上都能让你畅玩绝大多数游戏。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想想限制你当前游戏水平上限的到底是你自己还是手柄或者键鼠。花几万块买双球鞋你就能和人人喊打的中国男足球员过招了?
如果说你花更多的钱确实能得到无法被明显感知但却客观存在的提升,这也是好事,但国产手柄这个行当的特殊性决定了事情要更加复杂一点,以至于存在同一个牌子的高端产品还未见得有入门产品好用这种情况。
以飞智的黑武士3Pro为例,他XYAB动作键采用了微动开关的方案,说一大堆好处,文案写得心潮澎湃,最后触发力度就是比传统的导电胶方案大,玩恶魔城这样需要频繁按XYAB动作键的2D游戏他就是没有自家便宜的冰原狼舒服。再说什么清脆手感,他妈的要按成百上千次的按键,用户需要的是省劲,不是什么狗屁“手感”。
一个外设产品的按键追求手感上的“存在感”是我见识过的最愚蠢、最狗屁不通的那一档事情。最好的外设产品除了提供必要的反馈之外应该毫无存在感,让你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
然而目前国产手柄的营销方向都是“玩手柄”不是“玩游戏”。
所以你才会看到手柄上出现RGB灯或者是显示屏这种东西。
这些所谓“附加功能”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让厂家拿着几块十几块成本的东西多收你一两百。
但是这么搞也属于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第三方手柄本质上就是跟着微软、索尼还有任天堂要饭,你做不了任何的实质性创新因为你把握不了行业发展的方向,微软做了扳机马达你才能做扳机马达,任天堂做了HD震动你才能做HD震动。这就和日本人搞氢能源注定要暴死是一个道理。
既然没人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产品迭代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往各个方向瞎几把创新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在国产手柄这个东西上你会遇到高端产品的某些基础功能反而不如入门产品的奇怪现象。
这也是我不推荐高端国产手柄的根本原因,这些“高端产品”的一些所谓“创新”是为了变而变,但如果XBOX手柄的模型本来就很优秀并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调整了呢?
可是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国产手柄就只能卷利润大家做一个差不多的东西完了比谁控成本厉害,大家都很难受。
部分品牌以及具体产品的使用评价
说了些跑题的话,最终还是要回到具体牌子和产品的评价上,以下都是“个人锐评”,基本都是吐槽,不见得客观,而且有些印象可能也过时了,各位权当看个乐子。
1.北通
点击展开 ...
国产手柄里的老大哥,我中学时期就在《大众软件》上看到过北通家劣质手柄的广告,我本来以为一家企业仿制了这么多年还活着,他的产品必然有优点,不然就是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市场出了什么问题,然而他家的阿修罗3S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比别家竞品低一档的配置他敢加价卖,他家的宙斯还是什么手柄也是我见过国产手柄第一款敢卖到六百多七百的。
专注于讨论产品本身的话,北通手柄的内部的做工算是偏好的,但是北通也是最执着于做摇杆圆形限位的厂家,我不明白他们这个圆形限位里边有什么具体的考量,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个取向广泛的游戏玩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学生题答错了,但是字写得挺好看。
之前北通游戏厅这个适配软件的主界面是商城,设置手柄功能还要进二级菜单。完了近期B站疯狂给我推北通鲲鹏系列的广告,这也能看出来北通的长处不是做产品。
后面我还在B站上看到做测评的UP主说北通投诉视频堵人嘴这种事。
唉我还是说直白点吧这他妈就是个专注于营销的垃圾品牌。
我个人没办法推荐北通的任何一个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阿修罗2PRO、阿修罗3S、斯巴达3以及宙斯系列。
总之北通的存在于我而言是理论与现实的一次碰撞,事实证明我这种思维没办法做生意,我不太理解商业逻辑。反正北通的产品真的是很垃圾,北通做了三十年的电子垃圾,可他还活着。有些身体不好的80后还没北通命长,我只能说看不懂。
专注于讨论产品本身的话,北通手柄的内部的做工算是偏好的,但是北通也是最执着于做摇杆圆形限位的厂家,我不明白他们这个圆形限位里边有什么具体的考量,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个取向广泛的游戏玩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学生题答错了,但是字写得挺好看。
之前北通游戏厅这个适配软件的主界面是商城,设置手柄功能还要进二级菜单。完了近期B站疯狂给我推北通鲲鹏系列的广告,这也能看出来北通的长处不是做产品。
后面我还在B站上看到做测评的UP主说北通投诉视频堵人嘴这种事。
唉我还是说直白点吧这他妈就是个专注于营销的垃圾品牌。
我个人没办法推荐北通的任何一个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阿修罗2PRO、阿修罗3S、斯巴达3以及宙斯系列。
总之北通的存在于我而言是理论与现实的一次碰撞,事实证明我这种思维没办法做生意,我不太理解商业逻辑。反正北通的产品真的是很垃圾,北通做了三十年的电子垃圾,可他还活着。有些身体不好的80后还没北通命长,我只能说看不懂。
2.飞智
点击展开 ...
近几年崛起的一个牌子,主要有三条产品线:
首先是入门档的冰原狼系列。冰原狼1上市的时候我很喜欢,149元,该有的都有,主打便宜,市场反响很不错,到了3代,配置上做了一些升级,但是价格也跟着上升到了199元,变得没有竞争力了。
其次是中端的黑武士系列。这个系列的卖点是扩展按键多,和别家相比的特点就是他正面还给了你两个额外的动作键,6键布局的手柄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应该怎么做,街机平台和世嘉早就给出了答案,肯定是做两行三列的布局嘛,哪有做三行两列的?在我看来这种不知所谓的布局只有一个解释:飞智并不想花钱单独给黑武士系列设计一个新的模具,所以就在XBOX布局的基础上随便找了个位置增加两个按键。妥协的设计当然只能提供妥协的体验。
这个正面6键反面4键的设计从黑武士2用到黑武士4,背键方案还比不上119的承影P5,我个人感觉飞智到了2025年有点不思进取的味道。
最后是高端的八爪鱼系列。八爪鱼的卖点就是花里胡哨,喜欢儿童玩具各种声光电效果的可以买,但是已经有孩子的就不推荐了,因为我儿子的玩具枪二十块钱一把有音乐有光效还带一个画了很多不同解放军单位的走马灯。其实到了这个价位本质上就是花多余的钱去买一个取悦自己的大玩具,有钱人玩表也是一样的,看个时间而已,花多的钱他并不是为了看时间。但是乱七八糟的附加功能都是要用电的,也会增加重量,前者需要更大的电池,后者需要更强壮的腕关节。八爪鱼4光一个手柄328克,他们宣传材料上都不好意思写(一般手柄两百来克)。至于那个自适应扳机,目前适配了50多个游戏,只能说道阻且长吧,这方面不找微软爹爹合作靠外设厂自己搞,真的不乐观。所以我个人意见是,喜欢这个你可以买,弄个底座放电脑前边,挺好看,但是用的话,还是用个轻便的基础款。
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飞智的适配软件飞智空间站,他不同版本适配的是不同手柄,可能是外包给不同的团队做的,然后我上一次打开这个软件的时候,针对黑武士3Pro的软件支持还没有冰原狼的成熟。当然国产手柄有一家算一家,适配软件都是一坨屎,飞智算其中肠胃功能相对好的你还能看出大便的形状。
24年下半年飞智出了一个更便宜的沙漠狐跟其他牌子去卷百元市场,感觉他是放下身段去接受消费降级的现实,但是看这个手柄的配置吧,你又觉得他是如放。简单说来沙漠狐就是纯卖牌子逗小白的。
现在飞智应该算是国产手柄里边声势比较大的一个牌子,但是到了2025年,我总觉得飞智的产品有点跟不上竞争。个人观点就是目前飞智全系列都没有一个推荐款。
首先是入门档的冰原狼系列。冰原狼1上市的时候我很喜欢,149元,该有的都有,主打便宜,市场反响很不错,到了3代,配置上做了一些升级,但是价格也跟着上升到了199元,变得没有竞争力了。
其次是中端的黑武士系列。这个系列的卖点是扩展按键多,和别家相比的特点就是他正面还给了你两个额外的动作键,6键布局的手柄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应该怎么做,街机平台和世嘉早就给出了答案,肯定是做两行三列的布局嘛,哪有做三行两列的?在我看来这种不知所谓的布局只有一个解释:飞智并不想花钱单独给黑武士系列设计一个新的模具,所以就在XBOX布局的基础上随便找了个位置增加两个按键。妥协的设计当然只能提供妥协的体验。
这个正面6键反面4键的设计从黑武士2用到黑武士4,背键方案还比不上119的承影P5,我个人感觉飞智到了2025年有点不思进取的味道。
最后是高端的八爪鱼系列。八爪鱼的卖点就是花里胡哨,喜欢儿童玩具各种声光电效果的可以买,但是已经有孩子的就不推荐了,因为我儿子的玩具枪二十块钱一把有音乐有光效还带一个画了很多不同解放军单位的走马灯。其实到了这个价位本质上就是花多余的钱去买一个取悦自己的大玩具,有钱人玩表也是一样的,看个时间而已,花多的钱他并不是为了看时间。但是乱七八糟的附加功能都是要用电的,也会增加重量,前者需要更大的电池,后者需要更强壮的腕关节。八爪鱼4光一个手柄328克,他们宣传材料上都不好意思写(一般手柄两百来克)。至于那个自适应扳机,目前适配了50多个游戏,只能说道阻且长吧,这方面不找微软爹爹合作靠外设厂自己搞,真的不乐观。所以我个人意见是,喜欢这个你可以买,弄个底座放电脑前边,挺好看,但是用的话,还是用个轻便的基础款。
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飞智的适配软件飞智空间站,他不同版本适配的是不同手柄,可能是外包给不同的团队做的,然后我上一次打开这个软件的时候,针对黑武士3Pro的软件支持还没有冰原狼的成熟。当然国产手柄有一家算一家,适配软件都是一坨屎,飞智算其中肠胃功能相对好的你还能看出大便的形状。
24年下半年飞智出了一个更便宜的沙漠狐跟其他牌子去卷百元市场,感觉他是放下身段去接受消费降级的现实,但是看这个手柄的配置吧,你又觉得他是如放。简单说来沙漠狐就是纯卖牌子逗小白的。
现在飞智应该算是国产手柄里边声势比较大的一个牌子,但是到了2025年,我总觉得飞智的产品有点跟不上竞争。个人观点就是目前飞智全系列都没有一个推荐款。
3.致动
点击展开 ...
致动的牌子比较小,但是他有自己家的工厂。他家的产品大概也可以分低中高三个档次:
入门款的影翼
中端的超级传奇
高端的O+
还有一些其他的款式但是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已经跟不上当前版本了。
致动的适配软件虽然约等于没有,但是手柄本身的调教,从最终的使用体验上看非常接近XBOX手柄,我自己的感觉是比飞智的产品更接近,基本上也不需要你调什么东西。
但致动的产能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光是搓手柄的产能,也是做新品的产能。
致动从2024年中到现在只搓出了一个在老模具上缝缝补补主打模块化设计的O+卓越版。超级传奇在HD振动版本之后就没有更新新的产品,和2025年的新品相比,参数上就会比较吃亏。
然后再加上,致动在标参数这个方面比较有个性他没有掺和友商的指标竞赛,你可以看到他旗舰O+标的2.4G回报率都只有200HZ。看起来就会比较吃亏。
目前的致动处于旗舰参数劣于别家中高端产品、中端的超级传奇参数直接被机械师G3V2还有莱仕达承影P5打爆、然后影翼这种低端货做工又糙得一比的尴尬局面。
营销上是相当吃亏的。但我上面也讲了,手柄这个东西因为现在厂家的一些做法,轮询率、摇杆精度(步进)这些东西,你不能简单地去比大小。
所以目前我还是会推荐超级传奇。
不过致动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他家这些年所有手柄的摇杆帽都是可以拆卸的设计,搓坏了直接换新的,不需要拆机。这是个很大的加分项,毕竟手柄是用来搓的。我就买了很多套致动的摇杆头给别的手柄用,但是从23年到现在,致动的配件价格是一路走高,我别的方面没感觉到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致动的摇杆帽上感觉到了。很操蛋。
入门款的影翼
中端的超级传奇
高端的O+
还有一些其他的款式但是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已经跟不上当前版本了。
致动的适配软件虽然约等于没有,但是手柄本身的调教,从最终的使用体验上看非常接近XBOX手柄,我自己的感觉是比飞智的产品更接近,基本上也不需要你调什么东西。
但致动的产能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光是搓手柄的产能,也是做新品的产能。
致动从2024年中到现在只搓出了一个在老模具上缝缝补补主打模块化设计的O+卓越版。超级传奇在HD振动版本之后就没有更新新的产品,和2025年的新品相比,参数上就会比较吃亏。
然后再加上,致动在标参数这个方面比较有个性他没有掺和友商的指标竞赛,你可以看到他旗舰O+标的2.4G回报率都只有200HZ。看起来就会比较吃亏。
目前的致动处于旗舰参数劣于别家中高端产品、中端的超级传奇参数直接被机械师G3V2还有莱仕达承影P5打爆、然后影翼这种低端货做工又糙得一比的尴尬局面。
营销上是相当吃亏的。但我上面也讲了,手柄这个东西因为现在厂家的一些做法,轮询率、摇杆精度(步进)这些东西,你不能简单地去比大小。
所以目前我还是会推荐超级传奇。
不过致动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他家这些年所有手柄的摇杆帽都是可以拆卸的设计,搓坏了直接换新的,不需要拆机。这是个很大的加分项,毕竟手柄是用来搓的。我就买了很多套致动的摇杆头给别的手柄用,但是从23年到现在,致动的配件价格是一路走高,我别的方面没感觉到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致动的摇杆帽上感觉到了。很操蛋。
4.谷粒
点击展开 ...
一个冷门然而确实有东西的牌子,国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霍尔摇杆就是从他家开始的。谷粒没搞出这个东西之前,其他国产手柄全都是碳膜摇杆,然后呢从谷粒的金刚2之后,国产手柄就纷纷用起了霍尔摇杆。
我意思倒不是说其他品牌抄袭谷粒,已知:
1.谷粒不光卖产品,他也卖电磁摇杆整体解决方案;
2.控银是谷粒唯一一家授权进行代工生产分体式电磁摇杆(也就是常说的霍尔摇杆)的厂家;
3.我印象中国产手柄,但凡用了霍尔摇杆的,绝大多数都是用的控银的产品,少数用的锦富。
我意思其实是说谷粒就是这些国产手柄背后提供技术支撑的一个大佬。
说这么多都是在吹捧谷粒这个企业,按说一个真正掌握了创新技术的牌子,他的产品应该是还可以的,可是很遗憾,谷粒的金刚2PRO和金刚3MAX都给摇杆做了不可调整的圆形限位。
这就有点像《倭寇的踪迹》里顶级高手裘冬月下山复出,本来你觉得他要露一手,结果复出第一战被临时学了一晚上武术的舞娘给一招打昏过去。
有没有真本事?确实是顶级高手,输也是有多方原因。
掉不掉价?那也是真的掉价。简而言之就是不要买谷粒的手柄,不光有圆形限位的问题,延迟也比较感人。
我意思倒不是说其他品牌抄袭谷粒,已知:
1.谷粒不光卖产品,他也卖电磁摇杆整体解决方案;
2.控银是谷粒唯一一家授权进行代工生产分体式电磁摇杆(也就是常说的霍尔摇杆)的厂家;
3.我印象中国产手柄,但凡用了霍尔摇杆的,绝大多数都是用的控银的产品,少数用的锦富。
我意思其实是说谷粒就是这些国产手柄背后提供技术支撑的一个大佬。
说这么多都是在吹捧谷粒这个企业,按说一个真正掌握了创新技术的牌子,他的产品应该是还可以的,可是很遗憾,谷粒的金刚2PRO和金刚3MAX都给摇杆做了不可调整的圆形限位。
这就有点像《倭寇的踪迹》里顶级高手裘冬月下山复出,本来你觉得他要露一手,结果复出第一战被临时学了一晚上武术的舞娘给一招打昏过去。
有没有真本事?确实是顶级高手,输也是有多方原因。
掉不掉价?那也是真的掉价。简而言之就是不要买谷粒的手柄,不光有圆形限位的问题,延迟也比较感人。
5.墨将(黑鲨)
点击展开 ...
墨将家的无线手柄现在有四个系列,凌云、烈风、迅龙和彩虹。
一开始我觉得可能迅龙是个中端款,彩虹是高端款,24年的迅龙2卖得又比彩虹2Pro贵,可能是方向不同的两个系列。
墨将家的产品都是非常明摆地针对FPS玩家做调教和优化,FPS玩家可以优先看墨将的手柄,但是他家产品的优点对于普通玩家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烈风应该是用的代工厂的方案,摇杆做了圆形限位不可调,直接排除,没什么好说的。
彩虹2PRO是首先标榜1000HZ回报率的国产手柄,这个手柄参数很高,是我手上十来个手柄里最高的,但实际体验是最差的,我拿彩虹2PRO玩僵尸世界大战一开始会有准心不跟手的感觉,估计是墨将的初始调教和XBOX手柄的区别比较大我不适应。但是这不一定是说彩虹2PRO有问题,可能只是我过于习惯XBOX手柄。
24年墨将出的迅龙2,直接就抛弃了双切扳机的设计,干脆把线性扳机砍了,直接变成了微动扳机,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觉得雪碧好喝于是愣开发了一款加雪碧的红酒产品。你也不能说他倒行逆施,因为确实有这种需求,反正很明显他的方向就是做专门打FPS的手柄了。
总之我个人感觉是墨将的手柄可能不是不好,而是需要你自己花心思调整下参数,网上墨将家的产品,也确实有很多Pro哥、FPS哥给予好评。但我不推荐小白去买墨将家的产品,就他针对的是那些要玩FPS(比如说APEX)的用户,你要不是就别去凑那个热闹,尽管他家手柄你认真调调参数可能有不错的表现。
希望墨将一切顺利吧,反正我觉得只做一个服务少数Pro哥的产品是把路子走窄了。
然后25年墨将出了一个百元级的凌云,我就说靠那些FPS Bro是养不起一个牌子的,这个手柄我还没用,但是他宣发的力度很大,B站疯狂地给我推凌云和北通的鲲鹏三兄弟,这就导致我的主观感受是把凌云直接跟北通一起划进雷区了。回头如果我能借别人的凌云用一用再更新具体感受吧。借不到我也不打算买了,一个650mah的手柄,最大的卖点是“智慧屏”,不是,我要拿你这个手柄刷抖音啊?
一开始我觉得可能迅龙是个中端款,彩虹是高端款,24年的迅龙2卖得又比彩虹2Pro贵,可能是方向不同的两个系列。
墨将家的产品都是非常明摆地针对FPS玩家做调教和优化,FPS玩家可以优先看墨将的手柄,但是他家产品的优点对于普通玩家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烈风应该是用的代工厂的方案,摇杆做了圆形限位不可调,直接排除,没什么好说的。
彩虹2PRO是首先标榜1000HZ回报率的国产手柄,这个手柄参数很高,是我手上十来个手柄里最高的,但实际体验是最差的,我拿彩虹2PRO玩僵尸世界大战一开始会有准心不跟手的感觉,估计是墨将的初始调教和XBOX手柄的区别比较大我不适应。但是这不一定是说彩虹2PRO有问题,可能只是我过于习惯XBOX手柄。
24年墨将出的迅龙2,直接就抛弃了双切扳机的设计,干脆把线性扳机砍了,直接变成了微动扳机,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觉得雪碧好喝于是愣开发了一款加雪碧的红酒产品。你也不能说他倒行逆施,因为确实有这种需求,反正很明显他的方向就是做专门打FPS的手柄了。
总之我个人感觉是墨将的手柄可能不是不好,而是需要你自己花心思调整下参数,网上墨将家的产品,也确实有很多Pro哥、FPS哥给予好评。但我不推荐小白去买墨将家的产品,就他针对的是那些要玩FPS(比如说APEX)的用户,你要不是就别去凑那个热闹,尽管他家手柄你认真调调参数可能有不错的表现。
希望墨将一切顺利吧,反正我觉得只做一个服务少数Pro哥的产品是把路子走窄了。
然后25年墨将出了一个百元级的凌云,我就说靠那些FPS Bro是养不起一个牌子的,这个手柄我还没用,但是他宣发的力度很大,B站疯狂地给我推凌云和北通的鲲鹏三兄弟,这就导致我的主观感受是把凌云直接跟北通一起划进雷区了。回头如果我能借别人的凌云用一用再更新具体感受吧。借不到我也不打算买了,一个650mah的手柄,最大的卖点是“智慧屏”,不是,我要拿你这个手柄刷抖音啊?
6.盖世小鸡
点击展开 ...
盖世小鸡这个牌子我印象中是搞安卓上的主机模拟器起家的,他家的早期产品也是瞄准手机游戏手柄这个定位去做的,在一几年那会手游还处于鄙视链下游,模拟器这个东西严格说也是盗版侵权行为,所以小鸡有点农村包围城市那种意思。
但是英雄不问出处,电缆不问来路,反正小鸡是做出来了,这些年也买了微软授权做有线的第三方手柄,但是无线游戏手柄这一块产品线还比较单一,只有风行者和启明星两个系列。
启明星不带接收器79元带接收器99,定位就是打价格战的入门款,这个手柄最大的问题是肩健的模具有点问题,他学PS手柄那样,整个肩健做得比较短,然后呢肩健位置又比较靠内,这就导致四指握持的姿势下,用食指第二指节从侧边按压触发肩健非常困难,不过六指握持的话问题不大。
如果没有这个硬伤的话,我个人很推荐启明星,这款手柄的十字键、动作键的导电胶是我碰过的手柄里最安静最柔和的,如果启明星有2代,能改掉那个糟糕的肩健,那会非常有吸引力。
然后启明星2代以及超新星完美继承了启明星这个模具,不光如此,这两个手柄的背键也非常糟糕。
风行者2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槽点,而且它有很多竞品没有的耳机孔。
近期好像他们要发布得到了微软无线协议授权的g7Pro,价格目前说是499,有点偏高吧,但是对于一些人可能这是刚需。
但是英雄不问出处,电缆不问来路,反正小鸡是做出来了,这些年也买了微软授权做有线的第三方手柄,但是无线游戏手柄这一块产品线还比较单一,只有风行者和启明星两个系列。
启明星不带接收器79元带接收器99,定位就是打价格战的入门款,这个手柄最大的问题是肩健的模具有点问题,他学PS手柄那样,整个肩健做得比较短,然后呢肩健位置又比较靠内,这就导致四指握持的姿势下,用食指第二指节从侧边按压触发肩健非常困难,不过六指握持的话问题不大。
如果没有这个硬伤的话,我个人很推荐启明星,这款手柄的十字键、动作键的导电胶是我碰过的手柄里最安静最柔和的,如果启明星有2代,能改掉那个糟糕的肩健,那会非常有吸引力。
然后启明星2代以及超新星完美继承了启明星这个模具,不光如此,这两个手柄的背键也非常糟糕。
风行者2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槽点,而且它有很多竞品没有的耳机孔。
近期好像他们要发布得到了微软无线协议授权的g7Pro,价格目前说是499,有点偏高吧,但是对于一些人可能这是刚需。
7.八位堂
点击展开 ...
八位堂这个牌子是做复古手柄起家的。有一阵子任天堂的FC手柄的版权到期了,完了八位堂就出过几乎100%还原FC手柄的一个蓝牙手柄,也做过一些把老主机手柄改造成无线手柄的改装件。后来生意做上正轨可能也收到了任天堂的律师函(任天堂自己做了一个FC手柄造型的JOYCON手柄),这些产品就成了黑历史你看不到了。他家的复古手柄以及原创的复古手柄还行,我买了M30、SFC30和FC30打不同的模拟器游戏,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感觉。
但他们开始尝试自己动脑子做手柄时就经历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阶段,到了猎户座这个系列才算正常。八位堂的路线是逼格路线,他从来不屑于跟别人在百元级拼杀,你看他官网就知道他走的是苹果那种风格,但是有一说一八位堂的人审美还是有的。猎户座除了售价相对贵那么一点,最大的问题就是八位堂这个自研的模具,号称是针对17CM以下小手特别优化,我自己就是小手用户,没觉得这个模具有什么特别的好或者坏,但XBOX手柄的模具我用着也挺好的,所以我不知道他们优化了哪里,反正有一部分用户是完全接受不了这个模具。
值得一提的点是,八位堂猎户座衍生出的这一系列手柄的输入延迟都控制得比较好,但也都受到这个模具的影响。目前八位堂的猎户座2代、猎户座X-Pro都沿用了这个模具,猎户座2代和猎户座X-Pro都有各自的卖点,猎户座2代上边说过了就不再重复,在2025年4月8日这个时间节点,猎户座X-Pro还是唯一的有微软无线授权的国产手柄。但你接受不了猎户座这个模具就没办法,这个只能上手试。
八位堂还有一个卖239的Pro2手柄,使用的是PS3手柄那样的布局,对于刚需PS布局手柄的用户而言算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还有就是带摇杆的那种小手柄,貌似除了八位堂之外没有什么大一点的牌子在做,勉强也算是个特色吧,有对应需求的玩家可以考虑。
但他们开始尝试自己动脑子做手柄时就经历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阶段,到了猎户座这个系列才算正常。八位堂的路线是逼格路线,他从来不屑于跟别人在百元级拼杀,你看他官网就知道他走的是苹果那种风格,但是有一说一八位堂的人审美还是有的。猎户座除了售价相对贵那么一点,最大的问题就是八位堂这个自研的模具,号称是针对17CM以下小手特别优化,我自己就是小手用户,没觉得这个模具有什么特别的好或者坏,但XBOX手柄的模具我用着也挺好的,所以我不知道他们优化了哪里,反正有一部分用户是完全接受不了这个模具。
值得一提的点是,八位堂猎户座衍生出的这一系列手柄的输入延迟都控制得比较好,但也都受到这个模具的影响。目前八位堂的猎户座2代、猎户座X-Pro都沿用了这个模具,猎户座2代和猎户座X-Pro都有各自的卖点,猎户座2代上边说过了就不再重复,在2025年4月8日这个时间节点,猎户座X-Pro还是唯一的有微软无线授权的国产手柄。但你接受不了猎户座这个模具就没办法,这个只能上手试。
八位堂还有一个卖239的Pro2手柄,使用的是PS3手柄那样的布局,对于刚需PS布局手柄的用户而言算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还有就是带摇杆的那种小手柄,貌似除了八位堂之外没有什么大一点的牌子在做,勉强也算是个特色吧,有对应需求的玩家可以考虑。
8.机械师
点击展开 ...
海尔兄弟之一,贴牌玩家,旗下的手柄产品高低都是用的代工厂的方案,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值得说的。价格好机械师就有竞争力,价格不好机械师就是路边一条。
从G5Pro这款产品开始,可能他们的老板觉得,我机械师要在手柄圈子有所作为!搞了一波降价增配,当时还是有一点热度的。
但是后面其他牌子也卷起来了,这一下又没机械师什么事情了。
你看23年机械师发布的G6Pro,不是说东西不好,但是你就一个摇杆热插拔的噱头你卖279,说实话不是玩手柄的,也不太会去碰这个。
我自己试了下不同克数的摇杆模块,个人觉得阻尼区间设置得比较大,除了默认的模块之外,其他模块的阻尼要么太大要么太小,花个两百六七十你不能就为了玩一玩拆装摇杆模块吧?实在有这个爱好不如帮人改键盘改鼠标,有的是热插拔的轴体或者微动去折腾。
后面他又发布了一个G5V2,升级了配置,颜值也还可以但是价格不好。
再后面他还更新了G5V2的典藏版和十周年纪念版,把热插拔摇杆给做上了,但是呢卖到299又不送热插拔摇杆模块,你自己去淘宝买模块都可以直接再买个百元手柄了。非常幽默。
到了24年下半年机械师新发布了一个99元的G1,参数不错,本来可以作为一个考虑但是很快G3V2上市了。
看来卷起来连自己人都杀是机械师这牌子的一个特色。
到了25年机械师发布了一个新的G3,G3V2,各方面都还不错,基本上把其他的百元级手柄都打爆了,也把自己家的G1给打死了。
从G5Pro这款产品开始,可能他们的老板觉得,我机械师要在手柄圈子有所作为!搞了一波降价增配,当时还是有一点热度的。
但是后面其他牌子也卷起来了,这一下又没机械师什么事情了。
你看23年机械师发布的G6Pro,不是说东西不好,但是你就一个摇杆热插拔的噱头你卖279,说实话不是玩手柄的,也不太会去碰这个。
我自己试了下不同克数的摇杆模块,个人觉得阻尼区间设置得比较大,除了默认的模块之外,其他模块的阻尼要么太大要么太小,花个两百六七十你不能就为了玩一玩拆装摇杆模块吧?实在有这个爱好不如帮人改键盘改鼠标,有的是热插拔的轴体或者微动去折腾。
后面他又发布了一个G5V2,升级了配置,颜值也还可以但是价格不好。
再后面他还更新了G5V2的典藏版和十周年纪念版,把热插拔摇杆给做上了,但是呢卖到299又不送热插拔摇杆模块,你自己去淘宝买模块都可以直接再买个百元手柄了。非常幽默。
到了24年下半年机械师新发布了一个99元的G1,参数不错,本来可以作为一个考虑但是很快G3V2上市了。
看来卷起来连自己人都杀是机械师这牌子的一个特色。
到了25年机械师发布了一个新的G3,G3V2,各方面都还不错,基本上把其他的百元级手柄都打爆了,也把自己家的G1给打死了。
9.雷神
点击展开 ...
另一个海尔兄弟,从G50S开始旗下产品进入到相对靠谱可以备选的行列之中。和机械师一样,价格好就有竞争力,价格不好就是路边一条。
简单说来目前雷神的全系列产品除了新出的G30S竞技版对于地平线玩家有选购价值,其他的性价比都一般。
简单说来目前雷神的全系列产品除了新出的G30S竞技版对于地平线玩家有选购价值,其他的性价比都一般。
10.澳加狮
点击展开 ...
这个牌子做了很多年的主机外设,我以为他家是有自己的工厂的,他家的B站运营也说是有工厂,但是产品的做工是有点糙。
大圣2代目前已经被新出的承影P5和G3pro打爆。
K20嘛,199块两背键的配置这就可以判死刑了。
看他家也不像是有能力快速迭代产品的,目前来说鉴定为寄。
大圣2代目前已经被新出的承影P5和G3pro打爆。
K20嘛,199块两背键的配置这就可以判死刑了。
看他家也不像是有能力快速迭代产品的,目前来说鉴定为寄。
11.莱仕达
点击展开 ...
一开始我觉得莱仕达是那种比较边缘的小牌子,反正出的手柄感觉也不堪用。但是2024年莱仕达出了一个119带接收器的承影P5,扳机锁、霍尔摇杆、4背键、连发、宏命令、陀螺仪这些功能他都缝合了,我认为是百元左右非常有竞争力的一个产品。
我自己用了下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问题,不过帖子里也有兄弟表示这个手柄前两个批次的货有一点问题,目前是已经解决了,所以如果到手觉得不对劲就果断换货。
另外接收器模式连电脑的情况下,那个截图键没用,也没办法映射成键盘上的按键。反正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很大,毕竟120块有券的话可能一张红票子就拿下了,这个价格这种小问题其实可以接收。
上面也说了随后出的承影8k极度抽象,而且除了京东和闲鱼你都找不到地方买,我高度怀疑莱仕达是把自己做的一批实验性质的东西拿出来搞付费测试。
不晓得他还能不能再做一个承影P5这样的平价优品。
我自己用了下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问题,不过帖子里也有兄弟表示这个手柄前两个批次的货有一点问题,目前是已经解决了,所以如果到手觉得不对劲就果断换货。
另外接收器模式连电脑的情况下,那个截图键没用,也没办法映射成键盘上的按键。反正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很大,毕竟120块有券的话可能一张红票子就拿下了,这个价格这种小问题其实可以接收。
上面也说了随后出的承影8k极度抽象,而且除了京东和闲鱼你都找不到地方买,我高度怀疑莱仕达是把自己做的一批实验性质的东西拿出来搞付费测试。
不晓得他还能不能再做一个承影P5这样的平价优品。
12.易速马
点击展开 ...
这个牌子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很不好,可能主要是做外贸的所以那种假洋鬼子的味道很重。
但是入手了他家绝影X05发现99块钱的手柄外观上呈现出的质感意外地好,就图片上看不太出来,但是实物确实给人一种超越了99块这个价位的高级感。但是参数和功能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就我可以不用但是你不给我就有点感觉不痛快。
X20有四背键、1000hz摇杆、1000mah大电池然而这些东西承影P5都有,他的四背键方案还没承影P5的好,看着还比自家的X05要LOW,花里胡哨的。
目前易速马家没有什么很值得购买的手柄,看看马上要出的D10是个什么情况吧。
但是入手了他家绝影X05发现99块钱的手柄外观上呈现出的质感意外地好,就图片上看不太出来,但是实物确实给人一种超越了99块这个价位的高级感。但是参数和功能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就我可以不用但是你不给我就有点感觉不痛快。
X20有四背键、1000hz摇杆、1000mah大电池然而这些东西承影P5都有,他的四背键方案还没承影P5的好,看着还比自家的X05要LOW,花里胡哨的。
目前易速马家没有什么很值得购买的手柄,看看马上要出的D10是个什么情况吧。
13.魔派
点击展开 ...
魔派家的产品定位更偏向于是做NS Pro手柄的平替,作为PC游戏手柄来说,配置和价格都没有竞争力,如果不考虑兼顾自己的NS主机、只是在电脑上打游戏,我认为不需要考虑魔派。
说来说去,买手柄首先看自己的需求,够用就行,这和配电脑一样。
对于多数人而言入门款的手柄就能满足你的需求,超过三百就不是很有必要了,我是从两百多能买XBOX ONE手柄的时代过来的,五六百买个手柄对我来说是很奇怪的事情(不过现在厂家教育消费者教育得比较好,我是个不听话的刺头这是我个人的问题)。
那些高端玩家告诉你要找什么参数的,说实话你未必能用得上,姑且一听。
而且吧你看他们玩什么游戏,一看,APEX。
我一开始也纳闷为啥做测评的、手柄厂家都喜欢拿这个游戏说事,后来一问,哦这个游戏手柄辅助瞄准做得很屌。
那如果说你拿这个高端手柄你只能用来打派玩别的竞技类FPS都歇菜,那我觉得关键其实是人家的辅助瞄准,不是手柄啊。
当然,消费这个东西现在还有一说叫情绪价值,千金难买爷开心,我说一个牌子/产品傻逼并不代表买了该产品的你也是。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
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挑,不用买贵的,一般来说150以下的产品就够了。
也不用太在乎手柄的参数,排除掉有硬伤的产品,挑自己外观喜欢的,上手试用一下,相信自己的手感,基本上就行了。
如果就是觉得想要多花点钱追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但你自己知道是什么的那些,就……随便吧,别买北通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