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tiewoo 👻
2021-08-28T05:31:35+00:00
首先,我不是专业研究这个的,具体数据我也没有。
其次,以下内容全是个人感觉,肯定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最近在玩某个日本游戏,需要看视频学习攻略。
在看视频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些很奇特的现象。
比如,里面有人提到,日本人口太少,战争规模很有限。
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包括在论坛里,都不止一次、不止一位坛友用各种数据论证了,日本的战争规模其实是比中国同时期要更多、更大的。
但其中一条驳斥的弹幕,却是用了这样的观点:日本战国时期人口已经远超汉末了。
这句话,乍一看,会让一些历史知识有限的朋友,觉得没啥问题。
可实际上,日本战国时期是公元15世纪左右,汉末是3世纪左右,前后差了将近一千年。而与日本战国同时期的朝代,是明朝,人口数据我简单查了一下,中期明朝达到了世界第一的11000万,而日本1700万。
又比如:看到游戏里一些杂兵的造型,仅仅是通过造型,立刻就有弹幕指出,此造型所代表的势力,或者他是哪几个经典人物团体之一。
这种情况,我是不止一次在日本相关的视频里遇到过。
我不排斥去了解他国文化,也不排斥去主动学习。
但是同样的情况,我相信放在中国文化里,这些对日本文化如数家珍的朋友,不知道“左衽和右衽的区别和意义”,也不知道“唐装汉服的区别”。
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况,相信大家在经常逛B站的时候,都会时常遇到。
这就是日本文化输出的强大。让你在有限的认知思念容限内,用他们的东西占据。
同时,再加上一定的崇洋心理作祟,了解中国的文化,逼格不够啊!——人日本战国游戏的那些大佬,男的帅,女的美,你国英雄电视里的形象,和人家比不了啊,不合年轻人口味啊。
这个国家,通过动漫、游戏(影视这一块日本也比我们要强,但远不如这两者)迅速且全面的占领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小的时候,我看的动画片里,就有星矢、阿童木、七龙珠等等,这些成了我童年快乐的回忆之一,甚至在年幼时,我也曾经幻想过去日本,去动画里出现过的那些城市去。
我侄子那一辈,奥特曼、柯南、火影等等,又成了他们的经典回忆;到了我儿子这一代,他现在还小,但按照目前年轻人的趋势来看,未来,他必然也会迷上日本的动漫。
至于游戏就更不用多说了,咱们是游戏论坛,在这方面的差距,应该大到目前还看不见希望吧?
有人或许会说,你说这些有什么用?游戏我不玩、动漫我不看。
可日本文化输出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他们或许是无意,或许是有意,是利用动漫和游戏,成功的捕获了未来一代。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弹幕,这些年轻人通过游戏和动漫去了解上日本的文化,进而去喜欢、去热爱。
在这种背景下,三观正、够理智的,会知道如何去正确的处理。
而三观尚未成熟、思想还未健全的人呢?
我想,大概率会爱屋及乌,我爱上他的文化,那么,我自然爱他的国家和人民,不想看到他们被轻视、被玷污。
这样一来,我们在文化阵地上,必然先输别人一手。
如,我们经常在网上说这个日杂、那个日杂,但实际上,日杂这种生物是天生的吗?并不是。他们大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我不允许你污蔑我心目中的神明国家。
或者,在你的政策涉及到“我真有一头牛”时,我必须要无条件的抨击你的政策——禁网文,可以啊,这种垃圾早就该禁了;禁日漫,不行!你这是一刀切,乱政、暴政!
当然了,话题谈论到这里,肯定还有人觉得这是在扯淡,这些,有意义吗?
如果结合上近期日本针对儿童发布的白皮书,知道他们在向自己的孩童、年轻人灌输当年“军国思想”的遗毒。在培养下一代的仇华、反华思想。
我觉得,文化输出的成败,就变得有意义了。
一方面,是他们利用文化输出,在影响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对他们国家的看法和思想,企图在他们这里寻找到同情和理解。
另一方面,是他们利用政策在影响自己的下一代,让他们高度保持着对我们国家的仇视,从不用考虑去理解我们。
在当前的形势来看,我自己的看法是:他们是想利用文化输出,来为当年的侵略进行“合理解释”,来使其的“修改教科书”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这已经不是他们在输出了,而是又一次的“文化入侵”,用文化来为未来他们的一切不合理行为,进行“合理的铺垫”。
一旦到了需要两国进行抗争的时候,我不是指打仗,以小日本现在的实力,他爹来了都不一定行。是指很多战争以外的政治事务和普通事件上,让我们天然有劣势。
让你对我心有仁慈,但我只求大刀砍下脑袋时的快感。
这个从近两年涉日相关的热点事件里就可见一斑:
某游戏辱华,部分玩家中立,部分玩家态度暖昧;某动漫辱华,相当一部分的观众读者为其找各种理由开脱;某日本偶像团体成反华被封杀,至今尚有其粉丝为其摇旗呐喊。
哪怕是神厕,前些天“这里只是景点,只要不惨败就没问题吧?”——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啊。
以至于,某些人强行让日本具有了“棒子行为”——相信我们也不止一次遇到过,当讨论某个词时,有人会故意假装高冷的说一句:咳咳,我科普一下,这个词其实是日本的。
但前段时间,有人曾经统计了很多网上经常被归类为“日本所造,反哺中国”的所谓舶来词,翻翻我们的典籍,都是国内的,很多甚至连词意都没变过,只是我们在历史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自己而变动了词意。日本却一直是在刻板的使用。
这实际上,也恰恰印证了,他们的文化来自何处。
再说点稍远的事,去年,他们捐助的那些疫情物资,那么多的人被一句“山河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惊艳,从而把日本捧成了“中国的语文老师”,继而批判了我国在传统文化方面有多么多么不堪。
但,吹捧时,又有多少解释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中国诗句;写下这些话的是中国机构的侨胞;甚至连物资都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驻日企业、机构和留学生、华侨同胞组织的募捐。
也没人提及,当时在网上很多日本网民对中国出现疫情的态度有多么恶劣,以及,在其后日本爆发疫情时,其某地区领导曾讨要过当时捐赠给中国的口罩。
这些在我看来,都能做为日本文化输出的成功作用之一。
同时,文化输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塑造他们的英雄,进而通过夹带私货,来潜移默化的抹黑对手。日本这短短的历史上,自视最大的对手是谁?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就是我们。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条弹幕,如果让那些对历史并不感冒的人看到,我想肯定有人会产生:
哇,日本当年好强大!中国也太拉胯了吧?那么大的国土,竟然比不过小小的日本?
这样的想法,不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有。但哪怕只要影响到了一个人,也是我们的损失,也是为未来蝴蝶效应产生一个的粒子。
等量变影响到质变时,又会如何?
玩过三国无双系列的朋友,在经过几百上千小时的刷刷刷后,我想,如果问你三国中“张飞、吕布、董卓、貂蝉”等等人物的虚拟形像是什么样?你脑海中大概率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光荣为你展现的吧?
幸好当年日本的西游系列,实在没有进到国内,否则,现在当你在B站和人聊西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唐僧究竟是男的还是女”这个问题,而和日小将们缠斗半天。
也幸好,我们及时认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及时调整了一些政策,否则,那就像当年的老大哥一样,从上至下,都被西方通过摇滚、影视、娱乐等所营造出的“快乐和自由”所迷惑,以至在1991老大哥倒下前,用一场莫斯科红场百万人摇滚音乐会来“坟头蹦迪”。——这里我把这些和老大哥的倒下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的太过份了。但,我曾经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其中也记述了一些老大哥时代的人民,通过有限的对西方文化认知的渠道,从而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各种美好的幻想,才导致了在音乐会上百万民众爆发被“压抑”情绪的现象。老大哥的事,和我这个贴子没有太大的关联,不作过多的讨论和解释。如果错了,大家无视即可。当然,也欢迎指正,不过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庞大了,真不是两三句就能解释的,反而容易歪楼,所以,请谅解!
论坛里一部分朋友应该和我一样,是大龄网民了,我们有幸经历了一个很开放的年代,也见证了国家曾经大开国门,试着全方位接受外国文化输出的时代。
但结果是什么?03年前后的网络时代的一些关于国家伟人的“恶俗梗”,时至今日,还被某些人拿出来用。一些在那个年代编造的假黑历史,在今天仍被有些人当作所谓真实的史料。
哪怕那个开放时代的领导人,都知道他的恶俗梗,但不用两头极端的思维去看待他,他的几件小事和他的梗,不正是“好事无人知”的一丝丝印证吗?
以及,产生了网络环境里,最无良、最缺德、最该死的群体——网络公知。
在我们刚刚精神层面出现全面需求的时候,我们和日韩美欧代表的文化入侵,打了一场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准备的败仗。说难听点,输得连裤衩子都没了,就差被人家揪着小JJ顺势在网上来一次颜色那啥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观点,现在的审核制度,一定程度上就是来自那些年的阴影,那可是个,领导人的名字只要出现在非官方媒体的网络页面里,一大半情况以上就会是黑恶相关的谣言和恶俗梗、是个“楼主好人,下辈子美利坚”的时期啊。
有时候想想看,确实也挺无奈。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比我们好太多了,以至于他们和西方世界比我们更早关注到了人民的精神层面需求,从而将其发展成一项成功的产业,以及一件合格的利器。
而我们,在追赶。但,同样是我个人感觉,在这条道路上追赶所付出的代价、所迎接的压力,比之芯片业,更严重、更残酷。
芯片,我们可以“人定胜天”,可以聚集一定的力量去赶超。它的标准是死的、胜利线是固定的,我们造出了这种性能的产品,我们就是胜利了。
可文化层面呢?且不说我们之中,很多人已经被这些外来文化所影响,主观上有了先入为主的念头。
单是评定标准,谁有资格来定下这个标准?谁的标准又是绝对公平合理、符合绝大多数观众心理的?
哪怕你是好作品,我不喜欢,我不走心,不行吗?你能集中力量造芯片,但你能集中力量改变我的想法和心理吗?——来,我就觉得你不行,你看着办吧。
我斗胆冒着被喷的风险说一句我国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文化作品之一——《战狼》。
一部本应和《第一滴血》、美国队长等等西方文化输出作品同类型的影片,在我们被文化入侵全方位碾压的时代,变成了什么?
你是兰博——哇,你是在夸我勇猛吗?你是美国队长——我真有那么帅吗?
你是战狼——???你才是战狼,你全家都是战狼!!!呵呵,泥潭不愧是战狼和小粉红的聚集地啊。
这就是他们文化输出达到文化入侵后,最悲哀的例证。
我们现在对付文化入侵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文化自信。
但,被碾压这么多年后,一声自信,何其难啊。
幸好,我们的历史有五千年,我们的文明渊源流长,从未间断,我们的人民知足常乐,本质是勤劳善良,以和为上。
所以,当我在看到网文被人翻译成他国文字,输出到国外时,我是很高兴的,不管是修仙还是玄幻,我们都能让他们了解到,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体系里,有着并不输《哈利波特》、希腊罗马神话的仙侠体系;我们文化作品中的角色,同样也有悲情和热血。
而看到黑神话项目时,我同样也希望它未来真如宣传片中所展现的一样品质,能做为一部成功的作品,让更多不了解西游世界的人在爱上这款游戏后,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了解西游,了解我们灿烂的文化。
尤其是最近在看贴子时,时不时看到有人说,我国现在在动漫上的创作越来越给力,感觉真是太棒了。希望未来其他文娱行业也能像动漫一样,厚积薄发,赶美超日!
当然,我也不是在如何为上述的网文和黑神话做宣传——本身我有这样的担忧,感觉就是怪怪的——只是拿出来做例子。
写到这里才发现扯得有点实在太多了。
我本意只是想吐嘈那个日本战国人口比汉末多的弹幕,没想到乱七八糟的想了这么多。甚至都有点不太想发贴了。。。感觉容易被喷啊。
其次,以下内容全是个人感觉,肯定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最近在玩某个日本游戏,需要看视频学习攻略。
在看视频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些很奇特的现象。
比如,里面有人提到,日本人口太少,战争规模很有限。
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包括在论坛里,都不止一次、不止一位坛友用各种数据论证了,日本的战争规模其实是比中国同时期要更多、更大的。
但其中一条驳斥的弹幕,却是用了这样的观点:日本战国时期人口已经远超汉末了。
这句话,乍一看,会让一些历史知识有限的朋友,觉得没啥问题。
可实际上,日本战国时期是公元15世纪左右,汉末是3世纪左右,前后差了将近一千年。而与日本战国同时期的朝代,是明朝,人口数据我简单查了一下,中期明朝达到了世界第一的11000万,而日本1700万。
又比如:看到游戏里一些杂兵的造型,仅仅是通过造型,立刻就有弹幕指出,此造型所代表的势力,或者他是哪几个经典人物团体之一。
这种情况,我是不止一次在日本相关的视频里遇到过。
我不排斥去了解他国文化,也不排斥去主动学习。
但是同样的情况,我相信放在中国文化里,这些对日本文化如数家珍的朋友,不知道“左衽和右衽的区别和意义”,也不知道“唐装汉服的区别”。
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况,相信大家在经常逛B站的时候,都会时常遇到。
这就是日本文化输出的强大。让你在有限的认知思念容限内,用他们的东西占据。
同时,再加上一定的崇洋心理作祟,了解中国的文化,逼格不够啊!——人日本战国游戏的那些大佬,男的帅,女的美,你国英雄电视里的形象,和人家比不了啊,不合年轻人口味啊。
这个国家,通过动漫、游戏(影视这一块日本也比我们要强,但远不如这两者)迅速且全面的占领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小的时候,我看的动画片里,就有星矢、阿童木、七龙珠等等,这些成了我童年快乐的回忆之一,甚至在年幼时,我也曾经幻想过去日本,去动画里出现过的那些城市去。
我侄子那一辈,奥特曼、柯南、火影等等,又成了他们的经典回忆;到了我儿子这一代,他现在还小,但按照目前年轻人的趋势来看,未来,他必然也会迷上日本的动漫。
至于游戏就更不用多说了,咱们是游戏论坛,在这方面的差距,应该大到目前还看不见希望吧?
有人或许会说,你说这些有什么用?游戏我不玩、动漫我不看。
可日本文化输出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他们或许是无意,或许是有意,是利用动漫和游戏,成功的捕获了未来一代。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弹幕,这些年轻人通过游戏和动漫去了解上日本的文化,进而去喜欢、去热爱。
在这种背景下,三观正、够理智的,会知道如何去正确的处理。
而三观尚未成熟、思想还未健全的人呢?
我想,大概率会爱屋及乌,我爱上他的文化,那么,我自然爱他的国家和人民,不想看到他们被轻视、被玷污。
这样一来,我们在文化阵地上,必然先输别人一手。
如,我们经常在网上说这个日杂、那个日杂,但实际上,日杂这种生物是天生的吗?并不是。他们大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我不允许你污蔑我心目中的神明国家。
或者,在你的政策涉及到“我真有一头牛”时,我必须要无条件的抨击你的政策——禁网文,可以啊,这种垃圾早就该禁了;禁日漫,不行!你这是一刀切,乱政、暴政!
当然了,话题谈论到这里,肯定还有人觉得这是在扯淡,这些,有意义吗?
如果结合上近期日本针对儿童发布的白皮书,知道他们在向自己的孩童、年轻人灌输当年“军国思想”的遗毒。在培养下一代的仇华、反华思想。
我觉得,文化输出的成败,就变得有意义了。
一方面,是他们利用文化输出,在影响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对他们国家的看法和思想,企图在他们这里寻找到同情和理解。
另一方面,是他们利用政策在影响自己的下一代,让他们高度保持着对我们国家的仇视,从不用考虑去理解我们。
在当前的形势来看,我自己的看法是:他们是想利用文化输出,来为当年的侵略进行“合理解释”,来使其的“修改教科书”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这已经不是他们在输出了,而是又一次的“文化入侵”,用文化来为未来他们的一切不合理行为,进行“合理的铺垫”。
一旦到了需要两国进行抗争的时候,我不是指打仗,以小日本现在的实力,他爹来了都不一定行。是指很多战争以外的政治事务和普通事件上,让我们天然有劣势。
让你对我心有仁慈,但我只求大刀砍下脑袋时的快感。
这个从近两年涉日相关的热点事件里就可见一斑:
某游戏辱华,部分玩家中立,部分玩家态度暖昧;某动漫辱华,相当一部分的观众读者为其找各种理由开脱;某日本偶像团体成反华被封杀,至今尚有其粉丝为其摇旗呐喊。
哪怕是神厕,前些天“这里只是景点,只要不惨败就没问题吧?”——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啊。
以至于,某些人强行让日本具有了“棒子行为”——相信我们也不止一次遇到过,当讨论某个词时,有人会故意假装高冷的说一句:咳咳,我科普一下,这个词其实是日本的。
但前段时间,有人曾经统计了很多网上经常被归类为“日本所造,反哺中国”的所谓舶来词,翻翻我们的典籍,都是国内的,很多甚至连词意都没变过,只是我们在历史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自己而变动了词意。日本却一直是在刻板的使用。
这实际上,也恰恰印证了,他们的文化来自何处。
再说点稍远的事,去年,他们捐助的那些疫情物资,那么多的人被一句“山河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惊艳,从而把日本捧成了“中国的语文老师”,继而批判了我国在传统文化方面有多么多么不堪。
但,吹捧时,又有多少解释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中国诗句;写下这些话的是中国机构的侨胞;甚至连物资都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驻日企业、机构和留学生、华侨同胞组织的募捐。
也没人提及,当时在网上很多日本网民对中国出现疫情的态度有多么恶劣,以及,在其后日本爆发疫情时,其某地区领导曾讨要过当时捐赠给中国的口罩。
这些在我看来,都能做为日本文化输出的成功作用之一。
同时,文化输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塑造他们的英雄,进而通过夹带私货,来潜移默化的抹黑对手。日本这短短的历史上,自视最大的对手是谁?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就是我们。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条弹幕,如果让那些对历史并不感冒的人看到,我想肯定有人会产生:
哇,日本当年好强大!中国也太拉胯了吧?那么大的国土,竟然比不过小小的日本?
这样的想法,不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有。但哪怕只要影响到了一个人,也是我们的损失,也是为未来蝴蝶效应产生一个的粒子。
等量变影响到质变时,又会如何?
玩过三国无双系列的朋友,在经过几百上千小时的刷刷刷后,我想,如果问你三国中“张飞、吕布、董卓、貂蝉”等等人物的虚拟形像是什么样?你脑海中大概率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光荣为你展现的吧?
幸好当年日本的西游系列,实在没有进到国内,否则,现在当你在B站和人聊西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唐僧究竟是男的还是女”这个问题,而和日小将们缠斗半天。
也幸好,我们及时认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及时调整了一些政策,否则,那就像当年的老大哥一样,从上至下,都被西方通过摇滚、影视、娱乐等所营造出的“快乐和自由”所迷惑,以至在1991老大哥倒下前,用一场莫斯科红场百万人摇滚音乐会来“坟头蹦迪”。——这里我把这些和老大哥的倒下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的太过份了。但,我曾经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其中也记述了一些老大哥时代的人民,通过有限的对西方文化认知的渠道,从而对西方世界产生了各种美好的幻想,才导致了在音乐会上百万民众爆发被“压抑”情绪的现象。老大哥的事,和我这个贴子没有太大的关联,不作过多的讨论和解释。如果错了,大家无视即可。当然,也欢迎指正,不过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庞大了,真不是两三句就能解释的,反而容易歪楼,所以,请谅解!
论坛里一部分朋友应该和我一样,是大龄网民了,我们有幸经历了一个很开放的年代,也见证了国家曾经大开国门,试着全方位接受外国文化输出的时代。
但结果是什么?03年前后的网络时代的一些关于国家伟人的“恶俗梗”,时至今日,还被某些人拿出来用。一些在那个年代编造的假黑历史,在今天仍被有些人当作所谓真实的史料。
哪怕那个开放时代的领导人,都知道他的恶俗梗,但不用两头极端的思维去看待他,他的几件小事和他的梗,不正是“好事无人知”的一丝丝印证吗?
以及,产生了网络环境里,最无良、最缺德、最该死的群体——网络公知。
在我们刚刚精神层面出现全面需求的时候,我们和日韩美欧代表的文化入侵,打了一场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准备的败仗。说难听点,输得连裤衩子都没了,就差被人家揪着小JJ顺势在网上来一次颜色那啥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观点,现在的审核制度,一定程度上就是来自那些年的阴影,那可是个,领导人的名字只要出现在非官方媒体的网络页面里,一大半情况以上就会是黑恶相关的谣言和恶俗梗、是个“楼主好人,下辈子美利坚”的时期啊。
有时候想想看,确实也挺无奈。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比我们好太多了,以至于他们和西方世界比我们更早关注到了人民的精神层面需求,从而将其发展成一项成功的产业,以及一件合格的利器。
而我们,在追赶。但,同样是我个人感觉,在这条道路上追赶所付出的代价、所迎接的压力,比之芯片业,更严重、更残酷。
芯片,我们可以“人定胜天”,可以聚集一定的力量去赶超。它的标准是死的、胜利线是固定的,我们造出了这种性能的产品,我们就是胜利了。
可文化层面呢?且不说我们之中,很多人已经被这些外来文化所影响,主观上有了先入为主的念头。
单是评定标准,谁有资格来定下这个标准?谁的标准又是绝对公平合理、符合绝大多数观众心理的?
哪怕你是好作品,我不喜欢,我不走心,不行吗?你能集中力量造芯片,但你能集中力量改变我的想法和心理吗?——来,我就觉得你不行,你看着办吧。
我斗胆冒着被喷的风险说一句我国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文化作品之一——《战狼》。
一部本应和《第一滴血》、美国队长等等西方文化输出作品同类型的影片,在我们被文化入侵全方位碾压的时代,变成了什么?
你是兰博——哇,你是在夸我勇猛吗?你是美国队长——我真有那么帅吗?
你是战狼——???你才是战狼,你全家都是战狼!!!呵呵,泥潭不愧是战狼和小粉红的聚集地啊。
这就是他们文化输出达到文化入侵后,最悲哀的例证。
我们现在对付文化入侵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文化自信。
但,被碾压这么多年后,一声自信,何其难啊。
幸好,我们的历史有五千年,我们的文明渊源流长,从未间断,我们的人民知足常乐,本质是勤劳善良,以和为上。
所以,当我在看到网文被人翻译成他国文字,输出到国外时,我是很高兴的,不管是修仙还是玄幻,我们都能让他们了解到,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体系里,有着并不输《哈利波特》、希腊罗马神话的仙侠体系;我们文化作品中的角色,同样也有悲情和热血。
而看到黑神话项目时,我同样也希望它未来真如宣传片中所展现的一样品质,能做为一部成功的作品,让更多不了解西游世界的人在爱上这款游戏后,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了解西游,了解我们灿烂的文化。
尤其是最近在看贴子时,时不时看到有人说,我国现在在动漫上的创作越来越给力,感觉真是太棒了。希望未来其他文娱行业也能像动漫一样,厚积薄发,赶美超日!
当然,我也不是在如何为上述的网文和黑神话做宣传——本身我有这样的担忧,感觉就是怪怪的——只是拿出来做例子。
写到这里才发现扯得有点实在太多了。
我本意只是想吐嘈那个日本战国人口比汉末多的弹幕,没想到乱七八糟的想了这么多。甚至都有点不太想发贴了。。。感觉容易被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