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h
2020-03-26T13:54:40+00:00
“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
头痛欲裂!整个大脑如同被人用百斤大锤敲打过一样,从内到外嗡嗡直响,又如同被人在脑壳内放了个炸弹,“碰”的一声爆炸后,裂开成七、八瓣。混乱疼痛中只有上面那一句话总是反复出现在脑海中。
勉力睁开双眼,但觉眼前白茫茫一片,不可逼视,随即痛呼一声,立刻紧闭双眼。
也不知过了多久,隐约间听得一童声呼喊:“先生,先生!”
又过得片刻,耳中除却童子呼喊外,还听得涛声一片。
也不知是涛声送走了脑袋里的疼痛,还是已稍微可忍受这疼痛,他终于睁开眼。
原先眼前白茫茫原来是起伏不定的波涛,他暗松自己没瞎的一口气的同时,却莫名心中一紧。
原来眼前有三人,其中两人身材健硕,手持扳桨,肤色黝黑,显然是江湖之上善弄舟楫之人;又有一人,或者说是一童子,梳着好像电视剧里哪吒的发型,十分稚嫩的面庞上紧张关心神色。
他和眼前童子大眼瞪小眼瞪了不知多久,终于他按捺不住心中惊疑问道:“你是谁?”
童子脸色更见惊恐,虽在摇晃不定的舟楫上仍是趋步过来,扶住他的臂膀,好让他不至于掉落江湖中道:“先生怎的不记得小童了?”
他暗暗抽离出来童子的手,不动神色的问道:“我。。。你到底是谁?”
童子突然大颗大颗的泪水滴落,啜泣道:“唉,先生,我是您帐下随侍左右的童子啊!”
他面色一惊,赶紧伸手拦住要上来,也不知是端详自己还是照顾的童子道:“且住,你说你是随侍我左右的童子,我却叫甚么?”
童子擦去泪水道:“小童怎敢直呼先生名讳?”
他面色更见阴沉不定道:“你只说就是!”
童子道:“祈恕罪。先生大姓蒋,单名干,表字子翼。”
蒋干脸上阴沉之色尽去,剩下唯有惊愕失色,嘴中不断喃喃自语道:“蒋干。。蒋干。。。”,他神色恍惚,恍如有一道晴天霹雳从天而降落入他脑门一般。
童子见蒋干又是如此神色,眼泪又掉落下来道:“都怪童子一个不慎跌落水中,先生为救我才。。。”
蒋干看了看童子,又看了看自己,此时他才发觉自己浑身湿漉漉的。
蒋干急喘了三口气,也不去问童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是问道:“眼下是什么时候?”
童子擦了擦泪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道:“眼下应当是隅中。”
蒋干翻了翻白眼道:“甚么是隅中?”
童子脸上哀伤之色难以言表,可还是回答道:“约莫是巳时二刻。”
蒋干喝道:“我不是问你什么时辰,是问汝。。。问汝。。。眼下是哪朝哪代,甚么年号!”
童子道:“现下是是建安十三年秋。”童子即不敢直呼蒋干名字,更加不敢直呼君父名讳,只敢说现今年号。
蒋干又如同被雷劈一般僵在那里,两眼更是茫然,眼前虽天高江阔,可仍觉难以呼吸,更觉头轻脚重,忍不住一屁股坐在舟楫的横板上。
屁股上的疼痛压不住蒋干此时心中的茫然失措。
也不知多久,他挣扎着又问道:“我眼下干什么去?”
童子道:“先生与曹丞相言,愿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周瑜来降。。。”
童子之后还说了什么,蒋干是一句都没听进去,猛然间他噫了口气,仰头边倒。
童子大声惊呼,操舟弄楫的二人也当即放下船桨,扶起蒋干,细细查看。
其中一人笑曰:“不妨事,不妨事,先生只是一口气倒不过来才至昏厥。”
童子喝道:“先生若是有事,罪虽在我,可汝二人亦难逃罪责,汝还笑得出来?”
那人不敢再笑,童子道:“你即知道先生为何晕厥,可有法救之?”
那人道:“此事易尔。”那人在江里舀了一碗水,作势要朝蒋干脸上泼去,童子惊叫一声,立刻抓住那人臂膀道:“尔要做甚?”
那人道:“我二人在此江湖之上撑船摆渡为生,平生多有见人因恐水晕厥,须得以冷水泼面才醒。若是耽搁的久了,就此睡去,只恐。。。”
童子这才松开那人的手,那人也不客气,一瓢冷水泼在蒋干面皮之上。
蒋干被这冷水一激,猛地打了个冷颤,悠悠转醒。
童子一下扑在蒋干身上,哭声震天。
蒋干想要推开童子,可他手足无力,实难为之,又有心说话,可气涌向喉头却说不出来。
童子哭了片刻,才起身道:“先生眼下突然遭病,恐难行苏、张之事,是否先行回营禀告丞相?”
蒋干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坐起身喝道:“回去?若是不去而返,纵然我眼下生病,曹操焉能容我?回去就是死路一条!”
童子似乎是被蒋干直呼曹操之名吓了一大跳,僵了片刻道:“那如何是好?”
蒋干白了一眼童子道:“还能如何是好?去周瑜处!”
童子当即吩咐两仆继续架舟,披荆斩浪直奔东边而去。
蒋干来至船头,来自心底的寒意外加身上衣衫湿透的寒冷,让他瑟瑟发抖,难以自持。
侧身低头往水里一照,只见水影绰绰之中,那倒影出来的面容虽是苍白,却仍是葛巾布袍,颇有仪容。
身旁随侍左右的童子发觉,自己先生似乎是看到自己长相,莫名的。。。松了口气?
他暗自嘀咕道:“先生为救我才落水昏厥,这是我的罪过,若是先生日后当真有何不测,我必要生则常伴,死后纵至幽冥亦常立左右。”
蒋干和他各怀心思,在江河大浪东去助力之下,不一时便至周瑜寨中。
似此水寨乃行军驻扎之所,按理决不可轻易让人进出,可不知怎么的,他这一条小舟楫却平稳靠近水寨渡口。
蒋干一登水寨,立时就有左右手按腰间佩剑道:“来者何人?”
蒋干咳嗽一声后道:“吾乃九江蒋干蒋子翼,乃周都督故友,听闻都督驻军于此,特来拜会。”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蒋干,问道:“怎的如此狼狈?”
蒋干低头一看自己狼狈样,没奈何说道:“来的急切,在这小舟上不慎落水。”
那人十分古怪的看了蒋干一眼,道:“即如此急切,想来思念我家都督甚紧。且稍候,容我通禀。”急忙往军中营寨而去通禀。
过不多时,只见有一人为首,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
蒋干虽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可仍旧引一小童,昂然而来。
两方越来越近,那边厢为首之人惊呼道:“子翼怎得如此狼狈?”
蒋干道:“于小舟之上不慎落水,浑身寒颤难忍,故来公瑾处讨两件衣服穿。”说罢,蒋干看向周瑜,但见他姿质风流,仪容秀丽,果不愧周郎之称。
蒋干暗自腹侧道:“还好我也不差。。。嗯,就比周瑜差了那么一丢丢。。。就一丢丢。”
周瑜眼神之中笑意一闪而过,先命左右速去取两套衣物鞋袜过来。取来后,蒋干和随身童子在一处隐蔽之所换过,二人又是见礼,随后周瑜挽着蒋干的手一同往帐中走去,边走边说道:“子翼良苦,远涉江湖,更遭落水之难仍不舍我归去,为曹氏作说客耶?”
蒋干愕然道:“吾别君久矣,甚是思念,以至得闻汝在此地消息,故奋不顾死而来,奈何疑我为说客也?”
周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
蒋干暗道:“师旷又是哪根葱?”可他嘴中却说道:“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便要见礼告退。
周瑜挽着蒋干的手,蒋干一抽之下无法抽离,更觉自己的手如同被铁箍箍住,动弹不得,嘴巴里说道:“足下即疑吾为说客,何以不放吾离去?”可心中却说:“这周瑜不愧有儒将之称,手上可着实有力气。。。区区一个周瑜都如此厉害,那关张赵又是何等样貌?”
周瑜笑道:“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
蒋干随着周瑜介绍,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念到黄盖,凌统,甘宁,太史慈,鲁肃,吕蒙,周泰。。。等人时,蒋干眉头不禁一跳。
周瑜注意到蒋干神色变动,不作声色的问道:“子翼何故变色?”
蒋干神色略微慌张的一笑道:“人言我江东多俊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蒋干乃九江人士,九江古名柴桑,所以蒋干自称我江东,并不过分。可蒋干明明自北面而来,在此时此刻却怎么都说不上我江东这样的话,可周瑜只笑了笑不作反驳。
见礼已毕,周瑜坐于中间都督位告众官道:“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又解下佩剑交予太史慈道:“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
周瑜看了眼蒋干毫无反应的神色,又说道:“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
蒋干见旁边侍卫端上一陶瓮,瓮中酒香四溢,显然这一瓮里都是酒。
然而天可怜见,蒋干不善饮酒,他脸色一变道:“公瑾。。。”
周瑜本大笑畅饮,此刻却神色一紧,手中内壁书‘劝君食’的漆器酒杯一顿桌案,喝道:“监酒官何在?”
太史慈起身喝道道:“末将在!”说罢手按剑柄,一双虎目死死盯住蒋干,蒋干突觉自己周遭似乎开了冷气,更觉有一道冷气似乎透过衣服钻入他脊背径直而上,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蒋干看太史慈壮硕的身形,无奈苦笑,他看了看周瑜复又轻松喝酒的神色,无奈一叹,只得与众人筹光交错。
说来也怪也不怪,如此筹光交错,其他人无不酒酣胸胆尚开张,披头散发不成样,显然酒精上脑,可唯有蒋干面皮微红,虽有醉意却不明显。
蒋干看到众人神态,冷眼旁观,忽然嘴角浮起一丝微笑,心中暗道:“你们的演技可有待提高。”却原来他看到众人虽醉态萌发,可身形不乱,显然是特意表演给他看的。
“兄为何面带笑意,是笑我东吴酒水不美?菜肴不佳?”
周瑜的话让蒋干瞬间从演技评审官的角色抽离出来,霎时间只觉冷汗低落,暗道:“可不能让周瑜发觉我早就知道他们是特意表演给我看。。。”他心思急转,立刻笑道:“非也,只是遥想起与公瑾同窗就读时光,只觉光阴如白驹过隙。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也。”
厚颜无耻剽窃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语,顿时原本筹光交错的宴会为之一静,武将还则罢了,一干文官却面面相觑,颇为意动。
周瑜似乎未想到蒋干会有此一说,愣了一愣,似乎也想起当年的情景。不过他转瞬即恢复平常,哈哈笑道:“子翼不必多虑,你我今日只管畅饮,来来来,众位与我共敬子翼一杯。”
“好!请先生与我们共饮此杯!”许是这句剽窃的名言之故,武将文官言辞之间也客气了许多。
酒过也不知是五巡还是八巡,面红耳赤,似乎已有七八分醉意的周瑜忽然下了桌案,抓起只三四分醉意的蒋干手,就往帐外走去。
蒋干的力气如何能与周瑜相比?霎时间如腾云驾雾一般来至帐外。
此时但见左右军士,皆全装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
蒋干脸上赔笑,然而心中暗自思索道:“苏秦张仪我知道,这陆贾、郦生又是谁?”
其实陆贾是谁,蒋干真不知道,但是这郦生,若是周瑜换成郦食其的话,蒋干还是知道的,毕竟被活烹了的人,古往今来也屈指可数。
周瑜不知蒋干在想些什么,或许也根本不用想他在想什么,复又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蒋干想到后世的群英荟萃那道菜名,忽然莞尔一笑。
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蒋干大惊,口中满是拒绝,身体更是拒绝,可奈何挣脱不过周瑜,只得和周瑜入帐共寝。
好在周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不用担心自己菊花不保。
可虽说不用担心自己菊花,但蒋干如何睡得着?
在几分酒精诱发下,他有心将旁边装醉、装睡的周瑜叫起,可一想起周瑜和蒋干如此熟稔,若是自己直接喝破他今日所行计策,只怕立刻就要一剑将他诛杀。
天可怜见,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三国演义的世界里,还是三国志的世界里。
如果是三国演义里,周瑜器量狭小,如果自己‘看’破他的计策,周瑜说不得真会杀了他。
如果是三国志里,那周瑜气量开阔,就绝非不能容人之人。可如此一来,他就失去了来到这里最大的先机,也就是略知三国演义。
蒋干望着大帐顶棚幽幽的叹了口气,只觉自己前行无路,后退无门,有心想学汉高祖刘邦高喊一声:“如之奈何。”却又没一人可以为他指点迷津。
左右睡不着觉,又恐周瑜发觉他的小心思,他也只好起床漫步。
汉时未有后世桌椅板凳之称,所以桌案低矮,他几步之下就看见了周瑜案上一卷文书,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
抓起这封书信,蒋干思索片刻,忽然微笑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蒋干见周瑜鼾声如故,突然一笑,将手中这封书信一弹道:“人有言:‘曲有误,周郎顾。’若是两军对阵有误,又有谁人来顾?也只好施些离间计,方可无误。”
周瑜并未起身,仍背过蒋干侧卧,只是冷声道:“子翼何时得知?”
蒋干微笑道:“一入水寨我便知晓了。”
周瑜连连发笑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果如是乎?”语音方落,周瑜忽然径直起身,逼视蒋干。
蒋干发觉周瑜的目光隐隐看向柱子上的一口剑,心中一慌,忍不住吞了口口水,赶忙说道:“公瑾休慌,我不为曹贼而来,更不会说破汝计。”
这下换周瑜呆了片刻,他蹙眉道:“子翼言下何意?”
蒋干一面思索斟酌用词,一面说道:“想那曹贼屠戮七八城,此灭绝天伦之举,纵使他再如何文韬武略,我仍鄙弃。再说此贼名曰汉相,实则汉贼,吾如何甘为他所用?”
周瑜步下床道:“子翼此言,大合吾心!兄即不肯为曹贼所用,又不惜落水渡江而来,必是有策教吾,瑜洗耳恭听之!”说罢一礼到地。
蒋干赶忙扶起周瑜道:“量干一庸才尔,公瑾乃干同窗好友岂能不知?干又有何能,能教周郎耶?”
周瑜忙道:“适才‘群英会’非某有意,实乃无奈才出此下策,若兄不肯教瑜,便请鞭挞吾身,以解兄恨。”
蒋干腹侧道:“我才没黄盖那奇怪的爱好。。。”他赶忙说道:“非干不愿说,实乃。。。。那曹贼如今拥百万之众,虽兵多却不习水战,唯有先杀蔡瑁张允,方可破曹公。”
周瑜皱眉道:“吾也知,故才有适才群英会。。。”
蒋干微笑道:“若吾所料不差,等下便会有人来说,北面来人了。。。”
此时就有一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北面来。。。”却是黄盖。
几人大眼瞪小眼,周瑜道:“我与子翼有话说,黄老将军且容后再议。”
黄盖看了一眼老神自在的蒋干,知道周瑜的计划有了纰漏,立刻告退。
蒋干看着黄盖离去,想起他所施苦肉计,喃喃自语道:“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猛然间抓住蒋干的手,煞是激动的说道:“弟思之良久,才想到火攻之计,万料不到兄也料到!但请指点何以万事俱备?”
。。。。。。。。。。。。。。。。
请君轻笑
。。。。。。。。。。。。。。。。。。。。。
头痛欲裂!整个大脑如同被人用百斤大锤敲打过一样,从内到外嗡嗡直响,又如同被人在脑壳内放了个炸弹,“碰”的一声爆炸后,裂开成七、八瓣。混乱疼痛中只有上面那一句话总是反复出现在脑海中。
勉力睁开双眼,但觉眼前白茫茫一片,不可逼视,随即痛呼一声,立刻紧闭双眼。
也不知过了多久,隐约间听得一童声呼喊:“先生,先生!”
又过得片刻,耳中除却童子呼喊外,还听得涛声一片。
也不知是涛声送走了脑袋里的疼痛,还是已稍微可忍受这疼痛,他终于睁开眼。
原先眼前白茫茫原来是起伏不定的波涛,他暗松自己没瞎的一口气的同时,却莫名心中一紧。
原来眼前有三人,其中两人身材健硕,手持扳桨,肤色黝黑,显然是江湖之上善弄舟楫之人;又有一人,或者说是一童子,梳着好像电视剧里哪吒的发型,十分稚嫩的面庞上紧张关心神色。
他和眼前童子大眼瞪小眼瞪了不知多久,终于他按捺不住心中惊疑问道:“你是谁?”
童子脸色更见惊恐,虽在摇晃不定的舟楫上仍是趋步过来,扶住他的臂膀,好让他不至于掉落江湖中道:“先生怎的不记得小童了?”
他暗暗抽离出来童子的手,不动神色的问道:“我。。。你到底是谁?”
童子突然大颗大颗的泪水滴落,啜泣道:“唉,先生,我是您帐下随侍左右的童子啊!”
他面色一惊,赶紧伸手拦住要上来,也不知是端详自己还是照顾的童子道:“且住,你说你是随侍我左右的童子,我却叫甚么?”
童子擦去泪水道:“小童怎敢直呼先生名讳?”
他面色更见阴沉不定道:“你只说就是!”
童子道:“祈恕罪。先生大姓蒋,单名干,表字子翼。”
蒋干脸上阴沉之色尽去,剩下唯有惊愕失色,嘴中不断喃喃自语道:“蒋干。。蒋干。。。”,他神色恍惚,恍如有一道晴天霹雳从天而降落入他脑门一般。
童子见蒋干又是如此神色,眼泪又掉落下来道:“都怪童子一个不慎跌落水中,先生为救我才。。。”
蒋干看了看童子,又看了看自己,此时他才发觉自己浑身湿漉漉的。
蒋干急喘了三口气,也不去问童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是问道:“眼下是什么时候?”
童子擦了擦泪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道:“眼下应当是隅中。”
蒋干翻了翻白眼道:“甚么是隅中?”
童子脸上哀伤之色难以言表,可还是回答道:“约莫是巳时二刻。”
蒋干喝道:“我不是问你什么时辰,是问汝。。。问汝。。。眼下是哪朝哪代,甚么年号!”
童子道:“现下是是建安十三年秋。”童子即不敢直呼蒋干名字,更加不敢直呼君父名讳,只敢说现今年号。
蒋干又如同被雷劈一般僵在那里,两眼更是茫然,眼前虽天高江阔,可仍觉难以呼吸,更觉头轻脚重,忍不住一屁股坐在舟楫的横板上。
屁股上的疼痛压不住蒋干此时心中的茫然失措。
也不知多久,他挣扎着又问道:“我眼下干什么去?”
童子道:“先生与曹丞相言,愿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周瑜来降。。。”
童子之后还说了什么,蒋干是一句都没听进去,猛然间他噫了口气,仰头边倒。
童子大声惊呼,操舟弄楫的二人也当即放下船桨,扶起蒋干,细细查看。
其中一人笑曰:“不妨事,不妨事,先生只是一口气倒不过来才至昏厥。”
童子喝道:“先生若是有事,罪虽在我,可汝二人亦难逃罪责,汝还笑得出来?”
那人不敢再笑,童子道:“你即知道先生为何晕厥,可有法救之?”
那人道:“此事易尔。”那人在江里舀了一碗水,作势要朝蒋干脸上泼去,童子惊叫一声,立刻抓住那人臂膀道:“尔要做甚?”
那人道:“我二人在此江湖之上撑船摆渡为生,平生多有见人因恐水晕厥,须得以冷水泼面才醒。若是耽搁的久了,就此睡去,只恐。。。”
童子这才松开那人的手,那人也不客气,一瓢冷水泼在蒋干面皮之上。
蒋干被这冷水一激,猛地打了个冷颤,悠悠转醒。
童子一下扑在蒋干身上,哭声震天。
蒋干想要推开童子,可他手足无力,实难为之,又有心说话,可气涌向喉头却说不出来。
童子哭了片刻,才起身道:“先生眼下突然遭病,恐难行苏、张之事,是否先行回营禀告丞相?”
蒋干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坐起身喝道:“回去?若是不去而返,纵然我眼下生病,曹操焉能容我?回去就是死路一条!”
童子似乎是被蒋干直呼曹操之名吓了一大跳,僵了片刻道:“那如何是好?”
蒋干白了一眼童子道:“还能如何是好?去周瑜处!”
童子当即吩咐两仆继续架舟,披荆斩浪直奔东边而去。
蒋干来至船头,来自心底的寒意外加身上衣衫湿透的寒冷,让他瑟瑟发抖,难以自持。
侧身低头往水里一照,只见水影绰绰之中,那倒影出来的面容虽是苍白,却仍是葛巾布袍,颇有仪容。
身旁随侍左右的童子发觉,自己先生似乎是看到自己长相,莫名的。。。松了口气?
他暗自嘀咕道:“先生为救我才落水昏厥,这是我的罪过,若是先生日后当真有何不测,我必要生则常伴,死后纵至幽冥亦常立左右。”
蒋干和他各怀心思,在江河大浪东去助力之下,不一时便至周瑜寨中。
似此水寨乃行军驻扎之所,按理决不可轻易让人进出,可不知怎么的,他这一条小舟楫却平稳靠近水寨渡口。
蒋干一登水寨,立时就有左右手按腰间佩剑道:“来者何人?”
蒋干咳嗽一声后道:“吾乃九江蒋干蒋子翼,乃周都督故友,听闻都督驻军于此,特来拜会。”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蒋干,问道:“怎的如此狼狈?”
蒋干低头一看自己狼狈样,没奈何说道:“来的急切,在这小舟上不慎落水。”
那人十分古怪的看了蒋干一眼,道:“即如此急切,想来思念我家都督甚紧。且稍候,容我通禀。”急忙往军中营寨而去通禀。
过不多时,只见有一人为首,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
蒋干虽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可仍旧引一小童,昂然而来。
两方越来越近,那边厢为首之人惊呼道:“子翼怎得如此狼狈?”
蒋干道:“于小舟之上不慎落水,浑身寒颤难忍,故来公瑾处讨两件衣服穿。”说罢,蒋干看向周瑜,但见他姿质风流,仪容秀丽,果不愧周郎之称。
蒋干暗自腹侧道:“还好我也不差。。。嗯,就比周瑜差了那么一丢丢。。。就一丢丢。”
周瑜眼神之中笑意一闪而过,先命左右速去取两套衣物鞋袜过来。取来后,蒋干和随身童子在一处隐蔽之所换过,二人又是见礼,随后周瑜挽着蒋干的手一同往帐中走去,边走边说道:“子翼良苦,远涉江湖,更遭落水之难仍不舍我归去,为曹氏作说客耶?”
蒋干愕然道:“吾别君久矣,甚是思念,以至得闻汝在此地消息,故奋不顾死而来,奈何疑我为说客也?”
周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
蒋干暗道:“师旷又是哪根葱?”可他嘴中却说道:“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便要见礼告退。
周瑜挽着蒋干的手,蒋干一抽之下无法抽离,更觉自己的手如同被铁箍箍住,动弹不得,嘴巴里说道:“足下即疑吾为说客,何以不放吾离去?”可心中却说:“这周瑜不愧有儒将之称,手上可着实有力气。。。区区一个周瑜都如此厉害,那关张赵又是何等样貌?”
周瑜笑道:“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
蒋干随着周瑜介绍,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念到黄盖,凌统,甘宁,太史慈,鲁肃,吕蒙,周泰。。。等人时,蒋干眉头不禁一跳。
周瑜注意到蒋干神色变动,不作声色的问道:“子翼何故变色?”
蒋干神色略微慌张的一笑道:“人言我江东多俊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蒋干乃九江人士,九江古名柴桑,所以蒋干自称我江东,并不过分。可蒋干明明自北面而来,在此时此刻却怎么都说不上我江东这样的话,可周瑜只笑了笑不作反驳。
见礼已毕,周瑜坐于中间都督位告众官道:“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又解下佩剑交予太史慈道:“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
周瑜看了眼蒋干毫无反应的神色,又说道:“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
蒋干见旁边侍卫端上一陶瓮,瓮中酒香四溢,显然这一瓮里都是酒。
然而天可怜见,蒋干不善饮酒,他脸色一变道:“公瑾。。。”
周瑜本大笑畅饮,此刻却神色一紧,手中内壁书‘劝君食’的漆器酒杯一顿桌案,喝道:“监酒官何在?”
太史慈起身喝道道:“末将在!”说罢手按剑柄,一双虎目死死盯住蒋干,蒋干突觉自己周遭似乎开了冷气,更觉有一道冷气似乎透过衣服钻入他脊背径直而上,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蒋干看太史慈壮硕的身形,无奈苦笑,他看了看周瑜复又轻松喝酒的神色,无奈一叹,只得与众人筹光交错。
说来也怪也不怪,如此筹光交错,其他人无不酒酣胸胆尚开张,披头散发不成样,显然酒精上脑,可唯有蒋干面皮微红,虽有醉意却不明显。
蒋干看到众人神态,冷眼旁观,忽然嘴角浮起一丝微笑,心中暗道:“你们的演技可有待提高。”却原来他看到众人虽醉态萌发,可身形不乱,显然是特意表演给他看的。
“兄为何面带笑意,是笑我东吴酒水不美?菜肴不佳?”
周瑜的话让蒋干瞬间从演技评审官的角色抽离出来,霎时间只觉冷汗低落,暗道:“可不能让周瑜发觉我早就知道他们是特意表演给我看。。。”他心思急转,立刻笑道:“非也,只是遥想起与公瑾同窗就读时光,只觉光阴如白驹过隙。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也。”
厚颜无耻剽窃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语,顿时原本筹光交错的宴会为之一静,武将还则罢了,一干文官却面面相觑,颇为意动。
周瑜似乎未想到蒋干会有此一说,愣了一愣,似乎也想起当年的情景。不过他转瞬即恢复平常,哈哈笑道:“子翼不必多虑,你我今日只管畅饮,来来来,众位与我共敬子翼一杯。”
“好!请先生与我们共饮此杯!”许是这句剽窃的名言之故,武将文官言辞之间也客气了许多。
酒过也不知是五巡还是八巡,面红耳赤,似乎已有七八分醉意的周瑜忽然下了桌案,抓起只三四分醉意的蒋干手,就往帐外走去。
蒋干的力气如何能与周瑜相比?霎时间如腾云驾雾一般来至帐外。
此时但见左右军士,皆全装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
蒋干脸上赔笑,然而心中暗自思索道:“苏秦张仪我知道,这陆贾、郦生又是谁?”
其实陆贾是谁,蒋干真不知道,但是这郦生,若是周瑜换成郦食其的话,蒋干还是知道的,毕竟被活烹了的人,古往今来也屈指可数。
周瑜不知蒋干在想些什么,或许也根本不用想他在想什么,复又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蒋干想到后世的群英荟萃那道菜名,忽然莞尔一笑。
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蒋干大惊,口中满是拒绝,身体更是拒绝,可奈何挣脱不过周瑜,只得和周瑜入帐共寝。
好在周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不用担心自己菊花不保。
可虽说不用担心自己菊花,但蒋干如何睡得着?
在几分酒精诱发下,他有心将旁边装醉、装睡的周瑜叫起,可一想起周瑜和蒋干如此熟稔,若是自己直接喝破他今日所行计策,只怕立刻就要一剑将他诛杀。
天可怜见,他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三国演义的世界里,还是三国志的世界里。
如果是三国演义里,周瑜器量狭小,如果自己‘看’破他的计策,周瑜说不得真会杀了他。
如果是三国志里,那周瑜气量开阔,就绝非不能容人之人。可如此一来,他就失去了来到这里最大的先机,也就是略知三国演义。
蒋干望着大帐顶棚幽幽的叹了口气,只觉自己前行无路,后退无门,有心想学汉高祖刘邦高喊一声:“如之奈何。”却又没一人可以为他指点迷津。
左右睡不着觉,又恐周瑜发觉他的小心思,他也只好起床漫步。
汉时未有后世桌椅板凳之称,所以桌案低矮,他几步之下就看见了周瑜案上一卷文书,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
抓起这封书信,蒋干思索片刻,忽然微笑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蒋干见周瑜鼾声如故,突然一笑,将手中这封书信一弹道:“人有言:‘曲有误,周郎顾。’若是两军对阵有误,又有谁人来顾?也只好施些离间计,方可无误。”
周瑜并未起身,仍背过蒋干侧卧,只是冷声道:“子翼何时得知?”
蒋干微笑道:“一入水寨我便知晓了。”
周瑜连连发笑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果如是乎?”语音方落,周瑜忽然径直起身,逼视蒋干。
蒋干发觉周瑜的目光隐隐看向柱子上的一口剑,心中一慌,忍不住吞了口口水,赶忙说道:“公瑾休慌,我不为曹贼而来,更不会说破汝计。”
这下换周瑜呆了片刻,他蹙眉道:“子翼言下何意?”
蒋干一面思索斟酌用词,一面说道:“想那曹贼屠戮七八城,此灭绝天伦之举,纵使他再如何文韬武略,我仍鄙弃。再说此贼名曰汉相,实则汉贼,吾如何甘为他所用?”
周瑜步下床道:“子翼此言,大合吾心!兄即不肯为曹贼所用,又不惜落水渡江而来,必是有策教吾,瑜洗耳恭听之!”说罢一礼到地。
蒋干赶忙扶起周瑜道:“量干一庸才尔,公瑾乃干同窗好友岂能不知?干又有何能,能教周郎耶?”
周瑜忙道:“适才‘群英会’非某有意,实乃无奈才出此下策,若兄不肯教瑜,便请鞭挞吾身,以解兄恨。”
蒋干腹侧道:“我才没黄盖那奇怪的爱好。。。”他赶忙说道:“非干不愿说,实乃。。。。那曹贼如今拥百万之众,虽兵多却不习水战,唯有先杀蔡瑁张允,方可破曹公。”
周瑜皱眉道:“吾也知,故才有适才群英会。。。”
蒋干微笑道:“若吾所料不差,等下便会有人来说,北面来人了。。。”
此时就有一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北面来。。。”却是黄盖。
几人大眼瞪小眼,周瑜道:“我与子翼有话说,黄老将军且容后再议。”
黄盖看了一眼老神自在的蒋干,知道周瑜的计划有了纰漏,立刻告退。
蒋干看着黄盖离去,想起他所施苦肉计,喃喃自语道:“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猛然间抓住蒋干的手,煞是激动的说道:“弟思之良久,才想到火攻之计,万料不到兄也料到!但请指点何以万事俱备?”
。。。。。。。。。。。。。。。。
请君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