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Nipz Everdeen
2021-06-18T03:29:19+00:00
如题,昨天逛某乎不知怎么的就刷到了二胎问题,进而又延伸到重组家庭的二胎问题,关于这件事想说点什么。首先,LZ是58.
先说说LZ自己吧,父母离婚很早,LZ 2岁时候就分开了,然后父母各自都出外省去了,LZ被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抚养权判给父亲)。
直到小学四年级父亲回来才开始与父亲生活,前面的日子只有偶尔见面但生活费一直是父亲在负担。
父亲的第二段感情:父亲回来后不久就找了一个他的高中同学确定关系然后到结婚花了半年,这里称为D阿姨,D阿姨在他们刚开始相处以及结婚时初期对LZ都还是挺好的,但直到后来LZ发现D阿姨也是离异过的,并且她也有一个比LZ小四岁的儿子,跟着
D阿姨前夫。于是后来D阿姨经常就把她儿子喊过来家里玩,从这开始在LZ的印象里,家庭关系就变得有点奇怪了,总感觉她带儿子来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怎么相处,但是D阿姨又称这是弟弟,要LZ好好相处,LZ当时也就正常对待,但是我一直没有喊过D阿姨妈或者妈咪之类的称呼,一直都是喊嬢嬢(方言)。后来过年过节这些日子,父亲和D阿姨带LZ去外公外婆也就是D阿姨家里人那玩,LZ开始感觉到对待的差别了,特别是外婆,在开始很客气,很热情,当时LZ小学生,被这一套忽悠的一度觉得外公外婆比D阿姨亲切多了,但后来LZ和D阿姨儿子在外婆家中发生了一次争吵,过程阿姨儿子SAN了LZ一耳光,LZ当时懵了,但是还没做出反应,外婆就过来说弟弟不是故意的,大点的哥哥要让着点,就揭过这件事了,这件事导致LZ心里就有了根刺,从此不再爱去他们家里,当然过年这些还是得跟着去。到LZ六年级的时候,父亲与D阿姨因为各种家庭矛盾已经在家里大大小小吵了不少次架了,离婚前最后一次的导火索是当时LZ在家里,父亲外出,LZ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心理,没有吃D阿姨做的晚饭,父亲回家后爆发了。给楼主炒了碗蛋炒饭后将锅摔了,然后开始吵架(LZ这时候被赶过来的奶奶带走了,另外锅就是那种带透明盖的不沾锅,路上奶奶问我吃饭没,我说没吃饱,奶奶还顺便买了两袋方便面给LZ煮了吃)。这次吵完过后,父亲和D阿姨的感情基本就破裂了,然后有一天周末LZ回家,发现D阿姨家里人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外公外婆来到了LZ家里,LZ父亲奶奶都在,记得当时气氛剑拔弩张,LZ一直在餐桌旁边不敢说话。具体吵了些什么也不知道,只记得父亲气急冲到厨房里拿了把菜刀对着D阿姨和她家人,当时奶奶就拉上LZ一起去拉父亲的手,把菜刀直接放到厕所里去了,D阿姨此时已经报了警,然后警察到后令LZ当时感受最深刻的事情发生了,当时LZ已经哭了,警察看到后先对着在场所有人说,先把孩子带出去,别让他哭了。D阿姨家里人,“外婆”用那种充血的眼神,大嗓门望着LZ说了一句,这不是我们孩子。(可能有人觉得说的没错,但LZ当时心里觉得哇凉哇凉的)再后来就记不清了,光速离婚后D阿姨搬出了LZ家。
这之后父亲又谈了2到3个女朋友,基本上都来过家里。
父亲的第三段感情:这里称为L阿姨,L阿姨与父亲是在初三结的婚(但是L阿姨她也是离异过的,而且也生了个儿子跟着前夫。那个弟弟年纪也比LZ小)。L阿姨在开始对待LZ也是很客气的,在LZ寄宿学校时送过几次饭,送过lZ去车站等。但L阿姨家里人是住在农村的家里条件比较艰苦,也带过几次她孩子来家里玩(在LZ高中以后就没带过来了),L阿姨本来在一个服装店当销售,后来不干了,向父亲要钱开了一个小门市,LZ这时已经高一了,周末回家也经常送午饭去门市上,这时也还算正常,但是在高一下学期,父亲有一天突然问LZ想不想要个弟弟妹妹,LZ没有回答也没有放在心上,出门跟同学上网去了。然后他们就给LZ造了一个妹妹出来,妹妹确实很可爱,但是LZ感觉妹妹出来后家里环境又不对劲了,L阿姨冷淡了很多,而且与刚接触时经常关心LZ甚至还会给点零花钱的转变很大,LZ有时周末回家,父亲在外面有事,想要一点钱去玩或者在外面吃点东西,到门市向L阿姨要过几次钱,十块二十那种,L阿姨说,找你爸爸要。LZ没办法只能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又给L阿姨打电话让她先给我给点,回来后给她,后来LZ也识趣了不会找她要钱。但是LZ一直觉得家里的模式是不正常的,生了妹妹后,L阿姨门市还在继续开,妹妹一岁的时候经常寄养到L阿姨家里人那边。但是LZ现在大三了,从这几年的观察和偶尔对父亲的旁敲侧击中知道了,妹妹的费用基本上还是全部由父亲负担,L阿姨的门市开了这么几年,也不知道到底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抚养孩子的费用基本上没有怎么出过,这不禁令LZ感到悲哀。
敲了这么多字,可能语序上有点不通,大家可以将就看看,LZ之所以发了这段话,就是因为现在大三备战考研中突然想到自己的家庭经历,又不想一直憋在心理,遂发了此贴。也想问问有过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经历的坛友们,对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你们是怎么平衡自己心态的呢?
先说说LZ自己吧,父母离婚很早,LZ 2岁时候就分开了,然后父母各自都出外省去了,LZ被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抚养权判给父亲)。
直到小学四年级父亲回来才开始与父亲生活,前面的日子只有偶尔见面但生活费一直是父亲在负担。
父亲的第二段感情:父亲回来后不久就找了一个他的高中同学确定关系然后到结婚花了半年,这里称为D阿姨,D阿姨在他们刚开始相处以及结婚时初期对LZ都还是挺好的,但直到后来LZ发现D阿姨也是离异过的,并且她也有一个比LZ小四岁的儿子,跟着
D阿姨前夫。于是后来D阿姨经常就把她儿子喊过来家里玩,从这开始在LZ的印象里,家庭关系就变得有点奇怪了,总感觉她带儿子来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怎么相处,但是D阿姨又称这是弟弟,要LZ好好相处,LZ当时也就正常对待,但是我一直没有喊过D阿姨妈或者妈咪之类的称呼,一直都是喊嬢嬢(方言)。后来过年过节这些日子,父亲和D阿姨带LZ去外公外婆也就是D阿姨家里人那玩,LZ开始感觉到对待的差别了,特别是外婆,在开始很客气,很热情,当时LZ小学生,被这一套忽悠的一度觉得外公外婆比D阿姨亲切多了,但后来LZ和D阿姨儿子在外婆家中发生了一次争吵,过程阿姨儿子SAN了LZ一耳光,LZ当时懵了,但是还没做出反应,外婆就过来说弟弟不是故意的,大点的哥哥要让着点,就揭过这件事了,这件事导致LZ心里就有了根刺,从此不再爱去他们家里,当然过年这些还是得跟着去。到LZ六年级的时候,父亲与D阿姨因为各种家庭矛盾已经在家里大大小小吵了不少次架了,离婚前最后一次的导火索是当时LZ在家里,父亲外出,LZ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心理,没有吃D阿姨做的晚饭,父亲回家后爆发了。给楼主炒了碗蛋炒饭后将锅摔了,然后开始吵架(LZ这时候被赶过来的奶奶带走了,另外锅就是那种带透明盖的不沾锅,路上奶奶问我吃饭没,我说没吃饱,奶奶还顺便买了两袋方便面给LZ煮了吃)。这次吵完过后,父亲和D阿姨的感情基本就破裂了,然后有一天周末LZ回家,发现D阿姨家里人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外公外婆来到了LZ家里,LZ父亲奶奶都在,记得当时气氛剑拔弩张,LZ一直在餐桌旁边不敢说话。具体吵了些什么也不知道,只记得父亲气急冲到厨房里拿了把菜刀对着D阿姨和她家人,当时奶奶就拉上LZ一起去拉父亲的手,把菜刀直接放到厕所里去了,D阿姨此时已经报了警,然后警察到后令LZ当时感受最深刻的事情发生了,当时LZ已经哭了,警察看到后先对着在场所有人说,先把孩子带出去,别让他哭了。D阿姨家里人,“外婆”用那种充血的眼神,大嗓门望着LZ说了一句,这不是我们孩子。(可能有人觉得说的没错,但LZ当时心里觉得哇凉哇凉的)再后来就记不清了,光速离婚后D阿姨搬出了LZ家。
这之后父亲又谈了2到3个女朋友,基本上都来过家里。
父亲的第三段感情:这里称为L阿姨,L阿姨与父亲是在初三结的婚(但是L阿姨她也是离异过的,而且也生了个儿子跟着前夫。那个弟弟年纪也比LZ小)。L阿姨在开始对待LZ也是很客气的,在LZ寄宿学校时送过几次饭,送过lZ去车站等。但L阿姨家里人是住在农村的家里条件比较艰苦,也带过几次她孩子来家里玩(在LZ高中以后就没带过来了),L阿姨本来在一个服装店当销售,后来不干了,向父亲要钱开了一个小门市,LZ这时已经高一了,周末回家也经常送午饭去门市上,这时也还算正常,但是在高一下学期,父亲有一天突然问LZ想不想要个弟弟妹妹,LZ没有回答也没有放在心上,出门跟同学上网去了。然后他们就给LZ造了一个妹妹出来,妹妹确实很可爱,但是LZ感觉妹妹出来后家里环境又不对劲了,L阿姨冷淡了很多,而且与刚接触时经常关心LZ甚至还会给点零花钱的转变很大,LZ有时周末回家,父亲在外面有事,想要一点钱去玩或者在外面吃点东西,到门市向L阿姨要过几次钱,十块二十那种,L阿姨说,找你爸爸要。LZ没办法只能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又给L阿姨打电话让她先给我给点,回来后给她,后来LZ也识趣了不会找她要钱。但是LZ一直觉得家里的模式是不正常的,生了妹妹后,L阿姨门市还在继续开,妹妹一岁的时候经常寄养到L阿姨家里人那边。但是LZ现在大三了,从这几年的观察和偶尔对父亲的旁敲侧击中知道了,妹妹的费用基本上还是全部由父亲负担,L阿姨的门市开了这么几年,也不知道到底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抚养孩子的费用基本上没有怎么出过,这不禁令LZ感到悲哀。
敲了这么多字,可能语序上有点不通,大家可以将就看看,LZ之所以发了这段话,就是因为现在大三备战考研中突然想到自己的家庭经历,又不想一直憋在心理,遂发了此贴。也想问问有过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经历的坛友们,对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你们是怎么平衡自己心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