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生活碎碎念和小感悟(长文警告)

ANT-avatar

ANT

2020-11-02T14:19:20+00:00

从学校毕业,转眼之间就快4年半了。
我也从当时的少年,到现在,站在29岁的门槛前。[s:ac:哭笑]
从今天来回顾过去这几年,换了2个城市,换了3份工作,换了3次行业。
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各种喜好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可以说是我这一生中改变最大的几年。
我一直都有复盘和归档的习惯,所以今天,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人生经历,一些感悟,和我的一些思考。
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发在职场人生,还是晴风村。想了想,感觉并不都是职场的内容,那我还是发在这里吧。

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听陈奕迅的 浮城, 今天就用它来做引子吧。
有多少再见 会再见 不剩下怀念 母亲的稻田 变成了饭粒粘在你嘴边 ...
关于亲情

其实这块我可以谈的比较少。
我从小在传统的教师家庭长大,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基本都是体制内系统的。大都传统而守旧,他们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善于对子女表达感情。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任何感情方面的教育。只有各种说教和不厌其烦的道理,还有小时候各种姿势的挨揍[s:ac:哭笑]
所以虽然我的家庭一直很好很和睦,没有任何的波折,但是我一直感情比较淡漠。对我来说,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地方在于,我对很多东西都无所谓,都觉得不重要,特别是感情方面的。所以完全不会有舔这回事,女朋友这种东西,可以没有嘛。要是太麻烦了,或者会降低很多生活质量,那我肯定不要的。我内心就是这样想的,没有夸张成分。
坏的地方在于其本身,我很难表达亲情。上高中刚开始住校的时候还好,我妈每周都强迫我往家里打个电话,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大学。虽然跟家里没有什么可聊的,但是还算是个例行公事的事情。每次汇报个3,5个分钟,差不多就挂电话。全家也都觉得很正常。
我从读研开始,就极少极少问家里要钱了。我妈经常问我够不够,我都摇摇头。因为我不想欠家里太多,虽然知道已经欠了很多而且还不了,但是就是会有这个想法。
从工作后更甚,我爸妈除了买房给我出了个首付,其它时间我再也没有拿过家里一分钱。家里给钱我是不愿意拿的。而且我很少回家,回家后也不怎么在家里待着,都在外面找初中的同学玩。我爸妈寒暑假也不来看我,全国各地到底自己去玩自己的。
最近两三年,我人在上海,我家在成都。我爸妈更是已经不怎么管我了,我自己的生活,完全是自己说了算。家里就连微信上的交流都很少,可能1个月,或者过节了能在群里说上几句话。可能他们也觉得,我经济独立了,是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他们作为父母的职责,也踏踏实实的完成了。
或者也许是,他们依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好处想想,至少女票会很高兴对吧?完全不用担心婆媳矛盾,因为我根本不听我妈的,我妈也根本不管我。
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羡慕的事情,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在这方面,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薄弱的。我也真诚建议跟我有相似处境的朋友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这个事情。
其实最近两年我一直在反复研究这件事情,也一直在学习如何表达亲情。看着父母年纪渐渐变大,内心坚硬的东西终究还是会软下来很多,不仅他们是这样,我亦是如此。所以我一直在琢磨,一直在尝试。从各种节日尝试着送礼物,到主动的一些问候。最近几次回家都有在饭后,专门和父亲坐在一起,主动说说未来的规划,以及一些生活里的趣事。
这里专门提一点,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分享生活是最容易拉近亲情关系的。生活里一些不如意的瞬间,有趣的瞬间,传奇的故事。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想了解的。
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终究还是会向这个方向靠拢。目前有在做细致的规划,接下来会尝试更多的方法。
如果说这是一个复杂的局,那我一定要主动做个破局者。
往前吧 谁甘愿 被钉在这定点 ...
关于学习

学习其实一直都是我的强项之一。
从小学开始,我的成绩就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和一般的教师家庭不一样,我爸妈从来没有辅导过我,我也没有接受他们辅导的想法。上高中的时候,寒暑假,我爸会开个数学小补习班,家里会来好几个同龄学生,我有时候帮忙上上课。对,高中开始,我的数学水平就已经超过了我爸,一位高级数学教师。很多时候,数学试卷的最后三道题,都是我在上课。
高中是我学习最刻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隔壁M市的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读书。本来每天就有做不完的试卷,每天学校晚自习上到10点20。而我还要搞数学竞赛,每周约等于只放半天。奇怪的是,我总感觉那三年过的很苦,但是很开心。
三年的高中学习过程让我学到了关于学习最重要的一个东西。
学习从来是寂寞的。诱惑太多,忍不住寂寞,就没法系统学习。
大学的我就是完全反面教材。上午一二节课我从来不去,起不来。晚上的课也不去,要打游戏。一天最多只上上午3 4节和下午的课[s:ac:哭笑]
当然因为底子比较好,老本还能吃一吃,所以成绩还算可以。一路也是顺利的走了下来。
后来读了研,我们导师又是那种完全只想赚钱的导师。几乎没有什么学术研究,每天就想着如何让你给她打工赚钱。
不过仔细想来这种导师至少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她虽然不怎么管你学术方向和内容,但是她也绝对不会卡你毕业。如果是想混个毕业的朋友非常推荐选这种导师。
其实我刚开始读研的时候是非常想做点学术内容出来的,热情就这样慢慢被消磨了。后来就只想着赶紧水点论文早点毕业了。好在研究生虽然学的不多,但是参与了实验室几个项目,也算是仅有的安慰了吧。学校的优势就在于,哪怕你完全不想学习,在那个环境下,总会有东西来逼迫着往前学一点点,哪怕是一点点。不断的往前,再往前。
但是工作后的差距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从毕业至今,几乎没有参与过任何在工作之外的学习过程。
外界的诱惑太好,物质条件较好,诱惑太多,就忍不住寂寞。可能看个小说,打个游戏,看看NGA,时间就过去了。总想着明天好好学一点,周末好好学一点,其实并没有,只是想想。有时也去书店看看书,但是其实都是在打王者荣耀。
我当然知道学习是伴随一生的事情,特别是我还一直在转行业,其实更需要学习。但是一直没能成功。
其实今年年初,疫情宅家无聊的时候。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道理我在高中就会了。没有忍受寂寞的能里,就没法完成系统的学习。
这个问题是我毕业后最困扰的问题。理论上不是很急,目前所学还够用。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在我所有的反思里,我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我仍然在摸索关于学习的道路,并且可能不会有结果。
清醒前 你看见 她吻你 但是不看你的眼 ...
关于爱情

其实这里有太多想说的东西,但是之前有分享过一些了,就不再重复了,而且女票会看这个贴子,言多必失明白吗[s:ac:哭笑]
关于爱情,我的看法是很明确的。在所有的复盘里,从来没有变过。
那就是,爱恨持平,两不相欠。如果做不到,那就至少做的比对方好,我不欠你。
对于爱情,我能承受多大的幸福感,我就愿意承受多大的矛盾与麻烦。
未尽的心愿 你怀疑 是否夸大的自怜 得到的为何无法完全 如你所愿 ...
关于工作

这个我想重点说一说,因为我的经历挺丰富的,可能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
刚毕业的时候也拿了不少offer,当时想着要轻松一点,回到熟悉的环境。于是选择了一家在领域内top1的外企的成都分部。
早上10点才上班,下午3点过就基本下班了,6点公司就没啥人了。收入在成都也还可以,刚毕业有个10多W,感觉够用了。每天上班就是刷刷NGA,看看剧,然后等着下班。而且我比较外向,善于社交,leader也很喜欢我。
就这样过了半年多,还挺爽。然后全国房价就开始上涨了,成都也不例外。我看着上涨的房价,开始思考,如果这样一直过,以后钱真的够用吗?
我一直觉得,职场最大的驱动力,就是 无法如愿。如果一份工作,突然出现了,让你无法如愿的东西。你就会开始怀疑,然后开始思考。怀疑是好事情,怀疑让问题暴露。然后思考可以进一步了解你的这份工作。
那段时间我上班空闲的时候一直都在想,这份工作的优缺点是什么。做成表格,天天看,天天比较。如此思考了两个月,距离我入职刚好过去10个月的时候。我提了离职。这份工作很好,主要的缺点是钱不够。外企的风格便是如此,进去的时候在市场上总会给你一个在当地比较好的价格。但是进去后上升空间不够。
第二份工作我从兴趣和钱出发,甚至还带有一丝对暴富的渴望,选择加入游戏行业。然后来了上海,一家游戏大厂,开始做游戏。
刚开始的时候总是美好的。游戏又好玩,全新的技术栈,全新的环境,工资也不错。天天上班到晚上10点左右,觉得还好,充满干劲。还能和同事在公司再打两局农药在下班。回家后吃个夜宵,看个电影,还不是美滋滋。
然而这种生活一过就是五个月。激情消退后,发现加班不仅没有变少,反而变多了。激情消退后的那三个月是我这辈子最辛苦的三个月。我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凌晨1点后回家的,甚至1/4的时间是凌晨3点后。至于周末,大多数时候是6天,时而上7天。
日子过的非常痛苦,看见游戏就是折磨,看见公司的电话就害怕接。这一行很难收获到精神上的满足,精心设计了一个系统,考虑到了大部分玩家。但是最后在网上你能看到的言论,全是被喷。因为喜爱的玩家大概率不会发生,但是在不喜欢这个设计的玩家中,发声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每天都在被喷,每天都在加班,每天都在怀疑,到后面都麻木了,也难再说有什么幸福感。
那个时候,我只能狠狠心,告诉自己。因为转了行业,换了工作,一定不能这么快放弃。这是职场大忌,简历会很难看。所以一直咬咬牙再坚持。
印象最深的有一次,深夜发版本,已经凌晨四点了,一直没测好。实在是困得不行了,拉着策划和美术一起5排打王者农药,最后全体操作变型,打了个好多连跪。大家并不在意这个,只是想早点回家。
后面节奏稍微好起来不少。我一共坚持了接近2年,才选择换下一份工作,而且犹豫了很久,要不要继续做游戏。
这一段工作经历在我的复盘里非常重要。两个原因,这段工作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而且简历非常好看。更重要的是,我的人生从来没有如此抗压过,前面二十多年都没有。我在抗压能力上,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我对这段工作经历没有恨意,只有感激。当然,让我再回去,那是不可能的。我又不是傻逼。
所以,我认为,痛苦也是工作中成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东西。杀不死你的东西,总会让你变得更强。不要逃避痛苦,尝试去感受它,可能会有新的感触。
接下来就是目前这份工作了,但是这段利益相关,暂时不太方便说。
等以后有机会自己来复盘吧。
记忆的长街 你留恋 来去几个点 ...
  
关于朋友

人生非常值得高兴的就是,在异乡,你也能有几个好朋友。
我们大概5个好基友,几乎周周都在约饭,约玩。
这真是太好了。

关于朋友,我一直觉得人都需要至少两种朋友。
一种是有利益往来的,另一种是相见欢的。
第一种其实很好理解,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活着,就一定会和社会产生联系,会产生交互,和利益。
我初中,高中,本科成绩都还不错,读的班一直也是学校里最好的那个。所以很多同学最后都混的还不错,而且各行各业都有,上次高中毕业十周年同学会,来了30多个人,30多个人中,博士比例就20%,硕士及以上占了50%
我也一直和他们保持着很好的联系,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我们很熟,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大家也许可以互相照顾。
比如我之前有朋友去华西看牙,就找了我在华西留校当口腔医生的同学。回来跟我说,小姐姐做矫正的时候太温柔了,完全不疼,而且还便宜了人工费!这个时候,你难道不会开心吗?

但是人也需要后面这样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玩,就是会单纯的感觉到开心,并没有利益的交换在里面。可能是志同而道合,也可能吃喝玩乐,或者是共同喜欢某个小众的领域。
我尤其喜欢和相见欢的朋友们一起玩。大家在一起,不会去想那么多,都在体验生活里的每一份快乐。有点像李白写的,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我们在夜里的酒吧干杯,我们在白天的公园里散步。

我一直觉得孤独是可怕的,人总会有想要交流的渴望,这样朋友这样的存在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我很庆幸我有好多真正的朋友,我将对此一直心怀感激,并且认真的对待这些友情。
在飞驰的时间 漂浮中想抓住点不变 ...
关于自己

不管年轻的时候,大家怎么说。自己即使不能改变世界,也要坚持不被世界改变。但是这些年来,我确确实实被世界改变了。
年轻时候的我,其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现在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崇尚物质的生活。
读书和刚工作的时候,很讨厌喝酒,还不如打游戏。现在我觉得下班了去酒吧喝两杯,或者和朋友们一起线下看个比赛喝两杯,很舒服。打游戏?真的不如这几杯。
读书的时候,作为一个铁直男,对化妆,时尚这种东西总是不屑一顾。而现在愿意什么都尝试一下,香水,饰品,AJ,什么都来试试。
读书的时候喜欢看科普。现在我可能更喜欢看点综艺。
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
我觉得改变并不是坏事,被世界改变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的,我都欣然接受,并且从不后悔。我始终愿意尝试更多的未知,并且不害怕承认自己的改变,哪怕是变差了。

最后做个梦,人生不管嘴上再怎么说求富婆,求躺赢。内心深处还是会去想着不断地变得更好,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一代代进化过来,不想变好的早就被淘汰了。
我其实这些来年,也确实一年比一年更好。
所以,许个愿,未来要做到更好。
我想要的很多,而且可能和别人想要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