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cian
2020-05-11T01:09:29+00:00
这两个东西本身不算冲突的东西,对着外地人就该用普通话交流,但是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表现并不该直接抛弃:也别说什么说普通话照样能表现文化,比如旅游走到广东一大街的人都是标准普通话,你还感到什么人文特色?
国外也到处是方言,什么苏格兰腔,关西腔……只要有一个通用语言能够方便大家交流,说方言又有什么错?
我倒是认识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他们不让小孩说方言主要还是所谓不知道哪里来的说方言都是“低级”的理论。
不该遗忘不代表不会被遗忘。
大势所趋,不以个人意志转移
不,这东西冲突,有普通话没其他。
无论多少人想否认,这就是事实,尤其是那些听不懂方言的老师,恨不得开除掉那些说方言的学生
口语是一种时刻在进行自然漂变的事物。你想怎么保存。再说对方言打击最大的高铁互联网和广播电视,你想禁掉吗?这些东西顺其自然,老百姓方便就行。
矛盾点在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去外地工作本身就很难保留自己的方言,但是如果能在本地获得一份相当的工作,不仅能把人留下来,方言也能留下来。就好比你去国外工作,还能说中文吗?
我们这边很多家庭都给自己的小孩说普通话,问题是你普通话标准就算了,教出来的还是塑料普通话,最后孩子方言也不会讲,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坐标湖南。
[quote][pid=423377172,21821740,1]Reply[/pid] Post by [uid=38248644]redhentai[/uid] (2020-05-20 09:19):
口语是一种时刻在进行自然漂变的事物。你想怎么保存。再说对方言打击最大的高铁互联网和广播电视,你想禁掉吗?这些东西顺其自然,老百姓方便就行。[/quote]对方言打击大的是学校,现在学生不会说方言,大多是因为学校歧视
很多方言in ing不分,l n不分,z zh不分,管打仗叫打战,管民族叫名族,口头和文字表达都糊成一片。连最基本的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都无法做到的方言确实是十分落后和低级。
如果你每天说,自然不会被遗忘
如果你都不用了
不遗忘他,留着过年?
[quote][pid=423378868,21821740,1]Reply[/pid] Post by [uid=39462004]丁丫丫多多[/uid] (2020-05-20 09:25):
如果你每天说,自然不会被遗忘
如果你都不用了
不遗忘他,留着过年?[/quote]还真是留着过年回家说
怎么个不冲突?
很多人就是受到方言影响,普通话很烂
另外,赞颂始皇帝统一文字的时候,是否想过当时很多文字也被抛弃了?按某些方言爱好者的思路,这些被放弃的文字不可惜?
还有某些一说放弃方言就说放弃汉语用英语的,汉语承载了中华文化,方言可没有,五经四书又不是你家的方言写的!现在也就戏曲是方言文化,然而你们真的喜欢戏曲吗?
[quote][pid=423379705,21821740,1]Reply[/pid] Post by [uid=43091631]伊利阿兹莫丹[/uid] (2020-05-20 09:28):
还真是留着过年回家说[/quote]那遗忘了也无所谓的事儿啊
反正用普通话和用方言,都能拜年
口音和方言其实不是一回事
楼主说的日语关西腔,英语英格兰腔都只能算口音
很多人把北京话,东北话和粤语,吴语拿来相提并论是不对的。相对于粤语,吴语这些方言的是北方方言,北方方言包含东北口音,山东口音,北京口音,河南口音甚至四川口音等等。没错,四川话是北方方言。而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因为讲北方方言的人口更多,地域更广。
现在,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性很大,信息流通范围也非常的广。那全国统一的普通话就是沟通的第一工具,方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这些。方言的衰落甚至消失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确实不该被遗忘.
所以收录个规范性的地方话发音标准和习惯用语, 记录好音频资料, 然后大家都用普通话吧. 以后谁想起来地方话了可以搞个课程学习下.
又有多少人这边说着要舍弃方言,回头回到老家一口一句方言说得飞起呢
无非就是人在外,面对别人的方言不能好好善意接受罢了
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应用,不用的语言就是鸡肋的,人类演化的过程中多少语言都被淘汰消失了,不要过于纠结,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