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制图] 关于电线是横平竖直走,还是点对点走

D34dR4bbit-avatar

D34dR4bbit

2022-05-22T09:26:54+00:00

刚才看了这个帖子[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32114990[/url]
想了想给大伙说说这个问题

我先说下双方的优点
横平竖直走:
便于检修(后期如果出现问题了,可以直接拿出水电图,快速知道这个线是哪根在哪里,准确定位)
便于后期施工(比如我现在八个插座不够用了,我要再加八个,可以知道在哪里。直接拆开面板接线,如果你要不计代价扯远线,直接砖拆下来 扯线开槽穿管抹灰贴砖,当然这么弄不推荐,太贵了)
点对点走:
省料(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用线和用管都少)
电损耗低(硬加这一条吧,因为电线走的短,所以电在从A到B的电损耗肯定也更少)

双方缺点:
优点反过来

所以说横平竖直走只有一个缺点,贵,其他完爆点对点
有人说横平竖直直角弯多,日后抽线抽不出来,那我只能说你施工就出了问题,我下面上几张图
我是图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30/-40rwQpzi8-5qkK1tT1kS5n-5j.pn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30/-40rwQ1mgw-5hu6ZaT1kS8k-5z.pn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5/30/-40rwQ1mgw-e6k1K26T1kS71-5d.png[/img]
只要有一个直角弯,弯后必定要跟一个检修线盒,这有啥不好抽的……,自己工艺有问题别怪施工方式好吧


另外还有一点,在标准施工工艺上,除了地插之外,所有线管不允许出现在地面上,线都是从棚直上直下到所在位置,墙里只有一根竖直向下的整管,无斜无弯
当然也有缺点,贵
所以说如果你只想要品质和安全,不论价格的话,点对点没有任何优势
总结完毕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话有错误的话欢迎指正,毕竟新工艺和思想一直在不断出现,我会学习的
verycrazydannie-avatar

verycrazydannie

原来这个小盒子叫检修盒,长见识了
D34dR4bbit-avatar

D34dR4bbit

[quote][pid=614470904,32115681,1]Reply[/pid] Post by [uid=62178956]moe-li[/uid] (2022-05-30 17:37):

原来这个小盒子叫检修盒,长见识了[/quote]统称线盒,我习惯这么叫,好像没这个名字
護界神愛思特-avatar

護界神愛思特

首先,普通家装不需要横平竖直,正常的装修团队不搞小动作,不用垃圾材料,几十年都不会出问题

我家的老房子,二十几年了,你要说问题,也就是现在想加装东西不太可能,平常使用除了跳过几个电闸,根本没出过问题,而且当年的用料也不是很好

现在装修的新房,倒没有完全的点对点,有些地方用的横平竖直,但是只要装进墙里,根本没想过以后还需要维护

大平层开始,就可以考虑横平竖直

别墅和工装,考虑到预算和使用频率,要考虑后期的加装和维护,横平竖直优先,因为管线复杂,投入大,不差这点钱

所以还是要考虑预算和普适性,你这上来就说横平竖直好,那还用说?

你让70个平方的两房三房横平竖直?钱多烧的?
k឵-avatar

k឵

正规工程的管线敷设,那是有要求必须横平竖直,毕竟都是用15年以上的,要考虑检修

家庭装修,大部分正常选择就是最省为主,而且我觉得家装10多年也该换换了
D34dR4bbit-avatar

D34dR4bbit

[quote][pid=614472297,32115681,1]Reply[/pid] Post by [uid=37330684]雷霆崖房产置业顾问[/uid] (2022-05-30 17:43):

首先,普通家装不需要横平竖直,只需要在关键的一些走线上下点功夫,正常的装修团队不搞小动作,不用垃圾材料,几十年都不会出问题

我家的老房子,二十几年了,你要说问题,也就是现在想加装东西不太可能,平常使用除了跳过几个电闸,根本没出过问题,而且当年的用料也不是很好

现在装修的新房,倒没有完全的点对点,有些地方用的横平竖直,但是只要装进墙里,根本没想过以后还需要维护

大平层开始,就可以考虑横平竖直

别墅和工装,考虑到预算和使用频率,要考虑后期的加装和维护,横平竖直优先,因为管线复杂,投入大,不差[/quote]你说这些我同意,不过和我写的也不冲突啊,我上面也写了,唯一缺点,贵
我最近几天总刷到视频,推荐走地,斜着走,还有的都搭在一起了,又说抽线难又这个那个的,所以我才想来写这么个东西

这么的吧,这几天忙,等有时间了我两种方式同样户型我出个大概价格,,对比下两种价格具体差多少,个人按财力取需,没毛病吧?
護界神愛思特-avatar

護界神愛思特

[quote][pid=614477453,32115681,1]Reply[/pid] Post by [uid=7116974][凌依][/uid] (2022-05-30 18:06):

你说这些我同意,不过和我写的也不冲突啊,我上面也写了,唯一缺点,贵
我最近几天总刷到视频,推荐走地,斜着走,还有的都搭在一起了,又说抽线难又这个那个的,所以我才想来写这么个东西

这么的吧,这几天忙,等有时间了我两种方式同样户型我出个大概价格,,对比下两种价格具体差多少,个人按财力取需,没毛病吧?[/quote]具体到专业知识,交给专业的人,我说不上什么

说到底还是钱,现在的材料价格很透明,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能有数,但是具体到施工,差别太大了
eq-avatar

eq

横平竖直呗,也就费点线。。
主要还是你图纸丢了的时候,需要打孔的时候心里有数
Ned Low-avatar

Ned Low

横平竖直是最基本的要求吧
还有不能开横槽,要直上直下
看你什么定位,出租屋简装无所谓,大不了走明线
mizdi-avatar

mizdi

为什么横平竖直便于检修?点对点不是一样吗
Timelezz-avatar

Timelezz

[quote][pid=614471795,32115681,1]Reply[/pid] Post by [uid=7116974][凌依][/uid] (2022-05-30 17:41):

统称线盒,我习惯这么叫,好像没这个名字[/quote][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接线盒。
Sam.-avatar

Sam.

我家贴着墙根走
zizi-avatar

zizi

8个插座还不够用,如果都是86暗盒只要换成10孔的面板就行了——换面板只要手不残就会干的吧,初中物理电路知识就够了。

一般而言家庭装修不需要考虑后期换电线,首先是线路规划:从空开路数开始:各空调单独一路、厨房冰箱单一路、厨房燃气热水器单一路、厨房其他插座和照明单一路、阳台洗衣机烘干机一路,然后各插座的用电器功率余量余出50%再选择线径粗细。

7、8路线管一齐排的这种布局,除了做水电的时候拍照好看,到后期工序瓦工、木工、打龙骨铺地板的都要骂娘的!
Sm1teful-avatar

Sm1teful

自己的房子装修的时候拍个照画个图不难吧,知道点对点走检修的时候有可能比横平竖直还好找
A Moving Stick-avatar

A Moving Stick

竖直是有必要的,墙上歇着拉线,打孔,检修,真是要吐的。
横平各自取舍吧,拉直线确实便宜,也没人往天花地板打洞吧。
peikun-avatar

peikun

两个直角弯加一个过线盒,超15-20m加一个过线盒
Burtilian-avatar

Burtilian

做某地产施工预结算的时候都是点到点拉直线
.Cerbero.-avatar

.Cerbero.

不是,你们这讨论东西好歹先搜搜国标吧?


GB 50327-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第16项,电器安装工程,16.3施工要点。
“16.3.3 暗线敷设必须配管。当管线长度超过15m或有两个直角弯时, 应增设拉线盒”
“16.3.4 ……电线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外皮)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推荐性标准 GB/T 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6.2 保护措施,6.2.1 配线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4)直线布管每30m 处、有1 个转弯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有2 个转弯长度不超过15m 时、路由中反向(u 型)弯曲的位置应设置过线盒”
“5)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布线路由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 个,并不应有S 弯出现;”
“8 )暗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9 )管路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缆线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并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 倍,当暗管外径大于50mm 时,不应小于10 倍。”


你不点对点怎么做到国标?
TavisToonzie-avatar

TavisToonzie

看房屋面积,面积最大,横平竖直越好,越房子越小点对点越好。
AsianPringlesMan-avatar

AsianPringlesMan

水电最好就是走地,那些吹走顶后期维护方便的全是瞎扯淡。水电走顶你就要放几处检修口,难看得要死,而且现在水管基本是PPR管,只要放在空气中,没几年表层肯定粉化。
电管也是点对点性价比更高,最多就是电箱出来的各个分路的线管一齐走,到每个分路的终点分出去就行。每个分路的各个用电点都直接点对点绕过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