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prey
2021-01-09T04:09:47+00:00
这两天,潭里关于菜价上涨的帖子,又成了热点。闲来无事,翻了几下,处处看到这样的帖子。
分成两派:一种经常买菜,明显发现菜价大涨。另一种杠精:拿个别的低价菜或者说年前菜价必然大涨,努力在骗自己和别人物价没有上涨
对于后者,不食人间烟火的生物,我们只需“呵呵”就行。
今天,我们不谈菜价,我们谈菜价背后的东西,就是不要看到“菜价”涨了多少,泥潭的精英,理应看到菜价背后更大的星空!
如果你沿着这些文字仔细读下去,相信你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
——————————————————————————————————————————————————————————————————————————————
(1)客观规律:
菜价上涨是必然的客观经济规律。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会上涨。这一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房价,你天天喊房价高、期盼它降价,客观规律还是在涨价。
为什么?本质是货币规律,现代国家采用纸币也不过200年的时间,中土的货币,满打满算,49年之后,也不过区区70年。改开算起,也不过40年。40年的货币供应量,究竟翻倍了多少,有兴趣的自己去查
相比于更早的中古时期的金属货币,纸币的最大特征,就是没有限制。所以,潭里你遇到谈“通缩”的,直接给贴上个傻批标签就是了,它对于货币的认识,连幼儿园都不如。
你只需记住,纸币时代,永远是通胀。至于为何永远通胀,这涉及到更深的层次,在此就不多说了,说多了涉及闽赣,无益,你只要记住结论就行了。
(2)寄生载体:
那好了,众所周知,现在是货币越来越多了,多出来的货币会怎么样?货币从“虚空中”产生后,不会平白无故的在虚空中存在,它是一定要寻找到寄生载体的。这个载体,通常是由大到小的。
最初,货币通过中土的“信贷”,或者美帝的“国债”,寄生在大宗物品上。如大基建、大工程,再后来是VC圈,再后来是楼市,再后来是房租菜价,就像平静的湖面滴入一滴水,晕轮般的效应扩散出去。
最后,才是工资。货币遵循“资产——物价——薪资”的先后顺序,进行传递。当你觉得吃不起菜的时候,你会要求加薪资,也就是所谓薪资的最后一环。
潭里精英的一大谬误就是,说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承载着货币回收的任务,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货币一旦被发出,就无法收回,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机构,会有动力去消灭货币。比如你,你愿意将手上的100元撕毁消灭它吗?
货币一旦被发出,就无法收回!对于新房,你买房付的高额款项,最终被开发商拿走,被zf拿走,然后开发商去各种高消费,zf以财政的方式,将货币发到每个gwy、事业国企员工手上,最终,会流到每个人手中。
对于二手房,你的高额房款,被房东拿到手上,美食豪车会所走起,这些就像毛细血管,最终流到每个人手上。
(3)价格移动:
问题的关键,当每个人手上的钱,开始变多的时候,这时,会发生什么?人的生活,离不开四个字,衣、食、住、行。在这四个分支中,会发生分歧。
衣:衣服可以工业化大生产,要多少产多少,所以衣服基本不涨价,涨价的只是高端商场里的品牌衣服,本质上是品牌和营销溢价。你手上钱多了,原来几千块觉得贵的衣服,现在几万块也消费得起了。消费不起?工厂店淘宝店,不涨价的衣服随你挑选
行: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也可以工业化大生产。大生产的意思是,生产的越多,成本越低。于是你看到汽车基本不涨价。90年代开个桑塔纳就是土豪,bba更是想也不敢想,今天奔驰宝马,中产标配了
住:每个人的刚需、必需,原则上可以工业化大生产,但实际上不可能工业化大生产。因为,这个是薅羊毛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是人为打造的,并且有打造的目的。只需限制土地供应、提高地价,就能将房价推上天。这个大家都深有体会。
食:无法工业化大生产,虽然在生产端可以提高效率。但在分配流通端,需要各行各业各种店租人工支撑。比如,你守着个菜摊,前几年一年五六万你觉得知足,这几年起码要十几万吧。不然你怎么买房子?怎么交学费?
房租是年年涨的,人工是月月涨的,物价是节节高的。这个过程中,价格发生了“移动”,去年4块的青椒,今年8块;前年2块的大葱,今年9块。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你会发现,菜市场的物价,包括兰州拉面黄焖鸡,大约每5/6年物价会翻一番。总结成cpi就是,每年的真实cpi是13--15%,这个是在正常年景下,今年疫情,大大了加速。
(4)财富收割:
明白了以上,你就会发现,现实世界中,每天都在发生着“财富转移”,这种转移你不仔细观察,是看不见的。因为中间经过的链条太长。
比如:
财富由老年人向年轻人转移: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薪资越来越高,老年人退休工资不变物价大涨变相降低。所以我说,年轻人应该庆幸生在中国,生在日本,你一辈子不能翻身的。
财富由储蓄者向资产者转移:储蓄的货币购买力越来越低了,资产的价格越来越高了,所以持有房子的人,睡着都有收入,你每天996跑不过房价,再正常不过了
财富由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无他,大城市掌握资产定价权,小城市的人,来到大城市,要想留下立足,第一件事情,就是掏空六个钱包,首付
财富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北方经济活力低,老百姓的信贷负债水平低,南方则相反,所以资产身价计算,南北差异越来越大
财富由储蓄者向负债者转移:道理很简单,储蓄者购买力越来越低;负债者,信贷越来越少(同样借100万,10年前借的,10年后还,购买力有多大自己算)
……
以上,这些事情,就是天天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管你吃饭、工作、娱乐还是睡觉,天天都在发声,你却浑然不觉。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越来越穷,有人越来越富的原因
(5)资产大年:
2020年是个资产大年,2021年,更是一个资产大年。因为疫情在肆虐,宽松在继续,最终反应到资产的价格大涨上。美国的股市、中国的楼市,这种武力加持暴力背书zf坐庄的市场,只有涨和大涨。btc、股市,这种投机者的市场,也会此起彼伏。
所以,在这一年里,对于普通人,你只需要在一个中国的二线城市以上,想办法贷款买一套房,你的财富收入,就已经远远跑过青椒土豆大葱的溢价付出了。
年轻人,不要只看到几颗葱的价格上涨,要看到更大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成为一个大赢家,才是你应该做的。
ps:也是闲的蛋疼,写了这么长,随手写的,写完看都没看,很多更深的东西并没有表达。能耐心看完的,已经胜过潭里90%人了。因为玩游戏的人都注重短程反馈,缺少耐心,这么长的文字没几个人看。而赚钱,需要耐心。
就这样。
分成两派:一种经常买菜,明显发现菜价大涨。另一种杠精:拿个别的低价菜或者说年前菜价必然大涨,努力在骗自己和别人物价没有上涨
对于后者,不食人间烟火的生物,我们只需“呵呵”就行。
今天,我们不谈菜价,我们谈菜价背后的东西,就是不要看到“菜价”涨了多少,泥潭的精英,理应看到菜价背后更大的星空!
如果你沿着这些文字仔细读下去,相信你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
——————————————————————————————————————————————————————————————————————————————
(1)客观规律:
菜价上涨是必然的客观经济规律。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会上涨。这一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房价,你天天喊房价高、期盼它降价,客观规律还是在涨价。
为什么?本质是货币规律,现代国家采用纸币也不过200年的时间,中土的货币,满打满算,49年之后,也不过区区70年。改开算起,也不过40年。40年的货币供应量,究竟翻倍了多少,有兴趣的自己去查
相比于更早的中古时期的金属货币,纸币的最大特征,就是没有限制。所以,潭里你遇到谈“通缩”的,直接给贴上个傻批标签就是了,它对于货币的认识,连幼儿园都不如。
你只需记住,纸币时代,永远是通胀。至于为何永远通胀,这涉及到更深的层次,在此就不多说了,说多了涉及闽赣,无益,你只要记住结论就行了。
(2)寄生载体:
那好了,众所周知,现在是货币越来越多了,多出来的货币会怎么样?货币从“虚空中”产生后,不会平白无故的在虚空中存在,它是一定要寻找到寄生载体的。这个载体,通常是由大到小的。
最初,货币通过中土的“信贷”,或者美帝的“国债”,寄生在大宗物品上。如大基建、大工程,再后来是VC圈,再后来是楼市,再后来是房租菜价,就像平静的湖面滴入一滴水,晕轮般的效应扩散出去。
最后,才是工资。货币遵循“资产——物价——薪资”的先后顺序,进行传递。当你觉得吃不起菜的时候,你会要求加薪资,也就是所谓薪资的最后一环。
潭里精英的一大谬误就是,说房地产是货币的蓄水池,承载着货币回收的任务,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货币一旦被发出,就无法收回,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机构,会有动力去消灭货币。比如你,你愿意将手上的100元撕毁消灭它吗?
货币一旦被发出,就无法收回!对于新房,你买房付的高额款项,最终被开发商拿走,被zf拿走,然后开发商去各种高消费,zf以财政的方式,将货币发到每个gwy、事业国企员工手上,最终,会流到每个人手中。
对于二手房,你的高额房款,被房东拿到手上,美食豪车会所走起,这些就像毛细血管,最终流到每个人手上。
(3)价格移动:
问题的关键,当每个人手上的钱,开始变多的时候,这时,会发生什么?人的生活,离不开四个字,衣、食、住、行。在这四个分支中,会发生分歧。
衣:衣服可以工业化大生产,要多少产多少,所以衣服基本不涨价,涨价的只是高端商场里的品牌衣服,本质上是品牌和营销溢价。你手上钱多了,原来几千块觉得贵的衣服,现在几万块也消费得起了。消费不起?工厂店淘宝店,不涨价的衣服随你挑选
行: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也可以工业化大生产。大生产的意思是,生产的越多,成本越低。于是你看到汽车基本不涨价。90年代开个桑塔纳就是土豪,bba更是想也不敢想,今天奔驰宝马,中产标配了
住:每个人的刚需、必需,原则上可以工业化大生产,但实际上不可能工业化大生产。因为,这个是薅羊毛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是人为打造的,并且有打造的目的。只需限制土地供应、提高地价,就能将房价推上天。这个大家都深有体会。
食:无法工业化大生产,虽然在生产端可以提高效率。但在分配流通端,需要各行各业各种店租人工支撑。比如,你守着个菜摊,前几年一年五六万你觉得知足,这几年起码要十几万吧。不然你怎么买房子?怎么交学费?
房租是年年涨的,人工是月月涨的,物价是节节高的。这个过程中,价格发生了“移动”,去年4块的青椒,今年8块;前年2块的大葱,今年9块。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你会发现,菜市场的物价,包括兰州拉面黄焖鸡,大约每5/6年物价会翻一番。总结成cpi就是,每年的真实cpi是13--15%,这个是在正常年景下,今年疫情,大大了加速。
(4)财富收割:
明白了以上,你就会发现,现实世界中,每天都在发生着“财富转移”,这种转移你不仔细观察,是看不见的。因为中间经过的链条太长。
比如:
财富由老年人向年轻人转移: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薪资越来越高,老年人退休工资不变物价大涨变相降低。所以我说,年轻人应该庆幸生在中国,生在日本,你一辈子不能翻身的。
财富由储蓄者向资产者转移:储蓄的货币购买力越来越低了,资产的价格越来越高了,所以持有房子的人,睡着都有收入,你每天996跑不过房价,再正常不过了
财富由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无他,大城市掌握资产定价权,小城市的人,来到大城市,要想留下立足,第一件事情,就是掏空六个钱包,首付
财富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北方经济活力低,老百姓的信贷负债水平低,南方则相反,所以资产身价计算,南北差异越来越大
财富由储蓄者向负债者转移:道理很简单,储蓄者购买力越来越低;负债者,信贷越来越少(同样借100万,10年前借的,10年后还,购买力有多大自己算)
……
以上,这些事情,就是天天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管你吃饭、工作、娱乐还是睡觉,天天都在发声,你却浑然不觉。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越来越穷,有人越来越富的原因
(5)资产大年:
2020年是个资产大年,2021年,更是一个资产大年。因为疫情在肆虐,宽松在继续,最终反应到资产的价格大涨上。美国的股市、中国的楼市,这种武力加持暴力背书zf坐庄的市场,只有涨和大涨。btc、股市,这种投机者的市场,也会此起彼伏。
所以,在这一年里,对于普通人,你只需要在一个中国的二线城市以上,想办法贷款买一套房,你的财富收入,就已经远远跑过青椒土豆大葱的溢价付出了。
年轻人,不要只看到几颗葱的价格上涨,要看到更大的时代背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成为一个大赢家,才是你应该做的。
ps:也是闲的蛋疼,写了这么长,随手写的,写完看都没看,很多更深的东西并没有表达。能耐心看完的,已经胜过潭里90%人了。因为玩游戏的人都注重短程反馈,缺少耐心,这么长的文字没几个人看。而赚钱,需要耐心。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