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btypical
2021-12-08T11:11:27+00:00
11月5号下的单,12月6号生产完成,今天已经运往配送中心了,预计一周之内提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7da9Q2p-in87K1eT1kShs-12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7da9Q2p-gqg6ZcT1kShs-12g.jpg[/img]
决定在深圳买车其实挺突然的,从北京调到深圳工作打拼4年有余
因为房子离公司特别近,走路只需10分钟,所以这些年一直都是骑小牛上下班。
18年和同事趁驾校打折一起报了名,她拿照都3年了我连科目一送的书都没看过(那时候还送教材)
恰巧今年上半年管理层开会说公司办公地址租约到期,准备物色新家。
临近9月终于定了新办公地址,一查路程增加到25分钟了,立马就动了学车的念头。
一切都是巧合,驾校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我的报名截止到今年11月就到期了,过期未考科一自动作废,5000块打水漂。
立马就布置10.1黄金周突击学车计划。
先是约了930的科一考试,用一下午时候突击刷app考题50遍,最后95分通过。
然后推掉了10,1旅游计划,突击练了8天科二,因为我是政策修改之前的报名学生,不用刷学时
所以8天科二,4次科三练习之后,11月24号就正式拿证了
在这之前因为我不能试驾,所以带着部门3个能开车的小伙伴去试驾了理想one
其实之前对车的了解十分有限,仅停留在知道bba的阶段。
是看b站一些up的工作用车都是理想one,说团队用起来很舒服,很好用
于是就特别留意了一下
有些东西真的就是一眼缘,内饰外观全部一见钟情。落座后排开始试乘
我的小伙伴们也轮番上阵,销售小哥特别配合,我们一行4人深度试驾了差不多1个多小时
(其实是小哥在隧道给我们展示辅助驾驶时,我们出错了隧道口,一脚油门干到绕城高速上去了)
回来的路上我就找销售小哥订了一台车,小哥都蒙了,说这生意也太好做了,
深绿,棕内,奢华轮毂,唯一值得吐槽的是理想one的棕内网站效果图,要比实车深一些,好看一些,不过看久了就习惯了。
24号我终于有驾照了,立马就开启了深圳新能源汽车的试驾之旅。
因为懒得摇号等,所以直接申请的混动绿牌,只考虑新能源。
截止到12.5号,我深度试驾了理想one,小鹏P7,特斯拉MY,岚图,蔚来E6,华为H5,极氪,大众ID6(排名按先后)
可以说能薅的羊毛我全薅了,以一个从完全不懂车的新手来谈下感受吧
小鹏P7,之前心动过剪刀门,但是销售小哥非常坦诚,他说他们深圳壹方城店上个月剪刀门只卖出去一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停车位有要求,遂放弃。
P7的架势体验还不错,因为我只开过教练车和理想one,所以架控有啥区别我也说不好,感觉车挺轻的,动力还不错。转向啊,操控啊,颠簸感都还行。唯一不足的是小鹏大量功能要靠语音下达指令才方便(销售话术)
这恰恰是我心目中的不方便,我觉得对话的延迟是我平时开车不想忍受的。其二就是有了理想one打底,销售给我展示小鹏静音功能时车的表现还是很尴尬的,最终放弃了小鹏。
特斯拉,之前对特斯拉有刻板偏见,觉得内饰简单,和要饭的一样。亲自开了一下发现,一下子能理解特斯拉的设计师的考虑。比如手和屏幕互动的距离是刚刚好,不用和理想一样触碰中间大屏时要探过去一点。动能回收也是强制性的最强,比较适合我这种开车新手,车速降得快才稳才安全嘛。(编辑一下,新手司机请见谅啊,不会在路上出现急停猛踩刹车给后车造成麻烦的,我指的这个动力回收好用是指低速过弯或者行驶缓慢路段或者接近红绿灯停车路口时)
方向盘也只有一圈半,感觉转弯掌控性很足。
但是,我想说特斯拉真的还不适应中国人的审美,这个内饰确实简单了一些,中国人还是要有生活的烟火气,放弃。
岚图,点名表扬一下岚图,我跟岚图销售说了句真心话,如果我先知道岚图后知道理想,我也许会买一台岚图。首先都是增程式,让我没有里程焦虑。请原谅我没开过燃油车,也不太懂1.2三缸什么的,在我心理能电能油就是一种安心。其次是岚图的空气悬架很好,车上升下降很有战斗感,再配合动能模式下屏幕的伸缩,男人的浪漫。我用一句犀利的点评评价了岚图,我认为他是用新能源汽车的架子,做出了油车的感觉。仪表盘图像显示的复古,大量的物理按键,空间悬架,底盘,动力(他1.5)模式切换的战斗感。但是,岚图的内饰和用料和理想比还真的是差点,车机交互也差很多,总体做工和我心目中的理想比是差一个级别的。虽然新手司机对空间悬架的上升下降很感兴趣,最终放弃。
蔚来:试驾了蔚来30多万那款,因为是人生的第一台车,所以希望是在40w以下这个区间去挑选,并没有选择他们的顶配版。销售选择了合适路段向我们展示了零百加速,因为是预约上门试驾,我叫上了宝马5系车主的同事和我一起。蔚来的架控底盘什么的据说和宝马一家,我同事试驾了一下也说很熟悉。蔚来特有的换电和租电池模式也非常新颖和独特。销售还执意要带我们去他们的换电站去看看。好嘛,就是这一看,让我对蔚来的未来产生了疑虑。首先我设想了一下换电模式的使用场景,销售介绍他们的换电站是一车位设计,10分钟,那么如果我是早上第三个到的,就是排队20分钟,再加上前车从空间不大的换电站驶离,这个换电模式只要排队就显得很鸡肋。其次楼主是广告行业从业者,深度服务过恒大汽车,他们的恒驰央视广告就是我司负责,也去南沙工厂广州工厂看过ff91时期的残骸(用了残骸,据说贾老板跑了以后,他底下的小弟出去创办了一个叫高合的品牌,定价60+选配80w太高,没考虑)还有恒驰1~6的原型车。说实话我对蔚来这种互联网营销模式非常不看好,担心他早晚有一天和恒大一样暴雷。首先是换电站目前除了给已经付费过的用户免费换电之外,没有任何作用。那么24小时起码两班倒,就是2个小哥,再加上运营维护保洁,虽然服务很好,模式很新,但是看不出持续的增长点。难道等用户原始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割韭菜吗?跑步远离吧,最终放弃。
华为H5:这个车新闻和宣传非常少,是周六去深圳欢乐港湾转悠的时候,在华为自己的专卖店看见了2辆车的展位。他们车的名字好像叫塞力斯还是啥,开过一次没怎么记住。聊一下试驾体验吧,华为的销售小哥是个年轻人,非常鼓吹他们车的驾控性,动力性。零百加速非常ok,底盘调教的也不错,车型是紧凑型SUV。重要的他们也是油电混,和理想不同的是,他们的是油直接参与动力。所以导致试驾过程中,经济和舒适这两种纯电模式的动力不是很足,基本没什么架控感。就连我这种拿照不足2周的开起来都觉得没意思,直接上了油参与动能的运动模式。其次就是吐槽一下车机互动和人工智能。不得不说我是怀着对华为这一块技术实力去的,结果发现他们产品可能真的问世不久,这一块几乎等于没做。最简单的例子吧,他们的人工智能语音小赛,人音自然度连4都不到(这是我新学的知识,人类的声音自然度是4.7,播音员可以到4.9,平时常见的sir,小爱,接近4,2,理想的据说到了4,5)而且大部分功能都不语音识别,销售小哥非常坦诚的说我也不特么爱用,直接给我关了。总结来说华为汽车道阻且长吧,生产商是重庆的一个厂,名字没记住。确实太初级,完全不考虑了。
极氪:这个车是我最后试驾的一台,为什么最后呢,是我一开始以为他是盗版没敢认。早在1415年,我就有一个同事热衷于一台名为领氪的车。当时也是造车新势力,他天天在办公室念叨想买,一出他就要买。所以我一直以为这个极氪是领氪的盗版还是什么的。后来路过他们店面的时候,一好奇就进去问了。这才真相大白,人家是两兄弟。极氪是吉利汽车推出的新能源性能轿跑品牌。不多说,直接约了试驾。总体试驾感觉是小鹏的加强版,动力性能和特斯拉不分伯仲。壹方城极氪店里的销售小哥据说有赛车驾照,好家伙,他妈的给我来了个零百3,7秒,一个推背最高干到了137,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直接从红绿灯干到了下一个红绿灯。我说我试驾了这么多车,你他妈是第一个吓到我的。他说哥你别担心,我们是有赛车驾照的,下个断头路没监控我给你来个飘移。(真事,坐标深圳壹方城,老司机想玩的可以去找他····)最后我很坦诚的说最近一直在考虑理想one。小哥也很坦诚的说,哥其次如果我现在30岁了,我也会首选理想,但是我觉得20出头的还是会考虑性能车多一些。我笑了笑没说话,这个夸人显年轻的话术还是很新鲜的。但是不好意思我30了,最终放弃。
大众ID6:这是我最来气的一个,其次是比亚迪吧。看到这里的也许会好奇我在深圳为什么没试驾比亚迪。这个就是销售问题了,我去找比亚迪试驾,他看我驾照,他说2年驾龄的才能试驾。我说理解吧,别家也灵活变通,你不愿意就不为难了,所以我一直没有体验过比亚迪。至于这个ID6,就真的让我很气愤。我跑到他们家专卖店,坐进了车,来了一个销售。一问三不知。我说你是不是业务不熟练呀,怎么什么都回答不了,他来了一句:啊我是看您如果很想买的话,我就会很专业的给您介绍的。听完人都傻了,合着你们大众是相面看面相随机介绍销售的吗。头都不回扭头就出去了,不得不说旧势力新能源卖车还是要有点互联网服务思维。
截止到极氪,我家附件能试的新能源基本全部体验过了,综合评价我维持了对理想one的选择。虽然我现在还是单身一人,女朋友只是定期来深团聚,家庭成员也只有一只猫。但是我依然想给未来投资,选择一台合家欢的车型。而且山东人的体格开suv也舒服些,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对岚图这种suv有过些许动摇的原因。其次油电混合增程式确实解除了我的行程焦虑,开小牛这么多年,电量到了50就不敢跑太远了,算是另类的深有感触。然后是在40w以内35+的区间里,理想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同样的配置蔚来要靠选装到40才能达到。再次是人生来到30这个节点,家庭和公司团队都是我心中天平的两端。前几年没有疫情时带部门去日本玩,因为只能腿着和新干线,行程非常受限,玩的也累。后来跟朋友体验了一把欧洲6国自驾游,从德国杜赛开着超便宜租来的奔驰真是一个爽。这几年疫情管控出国不方便,只能带部门去广东周边转转,大几千的租车费确实削减了活动经费开支。我的目标就是买一台大suv,6座坐的舒舒服服,一脚油门几个人换着开出去玩,想去哪就去哪。最后是一家品牌的用心和理念会极大的影响我。比如最早来深选择代步工具时,其实电动车1~2000就可以搞定,但是从小牛搞社区,搞设计征集开始就关注,一直非常欣赏这个品牌的造车理念。所以不惜小w的重金加入。同样是深度对比和了解之后,能够体会到理想在造车时的一些设计细节。蔚来销售2~3次向我鼓吹两套动力系统保养的困难,1,2t的抖动,底盘太硬,抖动大等问题都没有动摇我的内心。可能是我开车少吧,可能是我不太懂吧。也许一年以后会开贴吐槽,但是至少目前接触到的理想one的一切,我是满意的。
前天汽车生产完毕开始配送,毫不犹豫的直接全款了,还有4天就提车了,希望理想奔驰在路上~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7da9Q2p-in87K1eT1kShs-12g.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12/09/-7da9Q2p-gqg6ZcT1kShs-12g.jpg[/img]
决定在深圳买车其实挺突然的,从北京调到深圳工作打拼4年有余
因为房子离公司特别近,走路只需10分钟,所以这些年一直都是骑小牛上下班。
18年和同事趁驾校打折一起报了名,她拿照都3年了我连科目一送的书都没看过(那时候还送教材)
恰巧今年上半年管理层开会说公司办公地址租约到期,准备物色新家。
临近9月终于定了新办公地址,一查路程增加到25分钟了,立马就动了学车的念头。
一切都是巧合,驾校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我的报名截止到今年11月就到期了,过期未考科一自动作废,5000块打水漂。
立马就布置10.1黄金周突击学车计划。
先是约了930的科一考试,用一下午时候突击刷app考题50遍,最后95分通过。
然后推掉了10,1旅游计划,突击练了8天科二,因为我是政策修改之前的报名学生,不用刷学时
所以8天科二,4次科三练习之后,11月24号就正式拿证了
在这之前因为我不能试驾,所以带着部门3个能开车的小伙伴去试驾了理想one
其实之前对车的了解十分有限,仅停留在知道bba的阶段。
是看b站一些up的工作用车都是理想one,说团队用起来很舒服,很好用
于是就特别留意了一下
有些东西真的就是一眼缘,内饰外观全部一见钟情。落座后排开始试乘
我的小伙伴们也轮番上阵,销售小哥特别配合,我们一行4人深度试驾了差不多1个多小时
(其实是小哥在隧道给我们展示辅助驾驶时,我们出错了隧道口,一脚油门干到绕城高速上去了)
回来的路上我就找销售小哥订了一台车,小哥都蒙了,说这生意也太好做了,
深绿,棕内,奢华轮毂,唯一值得吐槽的是理想one的棕内网站效果图,要比实车深一些,好看一些,不过看久了就习惯了。
24号我终于有驾照了,立马就开启了深圳新能源汽车的试驾之旅。
因为懒得摇号等,所以直接申请的混动绿牌,只考虑新能源。
截止到12.5号,我深度试驾了理想one,小鹏P7,特斯拉MY,岚图,蔚来E6,华为H5,极氪,大众ID6(排名按先后)
可以说能薅的羊毛我全薅了,以一个从完全不懂车的新手来谈下感受吧
小鹏P7,之前心动过剪刀门,但是销售小哥非常坦诚,他说他们深圳壹方城店上个月剪刀门只卖出去一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停车位有要求,遂放弃。
P7的架势体验还不错,因为我只开过教练车和理想one,所以架控有啥区别我也说不好,感觉车挺轻的,动力还不错。转向啊,操控啊,颠簸感都还行。唯一不足的是小鹏大量功能要靠语音下达指令才方便(销售话术)
这恰恰是我心目中的不方便,我觉得对话的延迟是我平时开车不想忍受的。其二就是有了理想one打底,销售给我展示小鹏静音功能时车的表现还是很尴尬的,最终放弃了小鹏。
特斯拉,之前对特斯拉有刻板偏见,觉得内饰简单,和要饭的一样。亲自开了一下发现,一下子能理解特斯拉的设计师的考虑。比如手和屏幕互动的距离是刚刚好,不用和理想一样触碰中间大屏时要探过去一点。动能回收也是强制性的最强,比较适合我这种开车新手,车速降得快才稳才安全嘛。(编辑一下,新手司机请见谅啊,不会在路上出现急停猛踩刹车给后车造成麻烦的,我指的这个动力回收好用是指低速过弯或者行驶缓慢路段或者接近红绿灯停车路口时)
方向盘也只有一圈半,感觉转弯掌控性很足。
但是,我想说特斯拉真的还不适应中国人的审美,这个内饰确实简单了一些,中国人还是要有生活的烟火气,放弃。
岚图,点名表扬一下岚图,我跟岚图销售说了句真心话,如果我先知道岚图后知道理想,我也许会买一台岚图。首先都是增程式,让我没有里程焦虑。请原谅我没开过燃油车,也不太懂1.2三缸什么的,在我心理能电能油就是一种安心。其次是岚图的空气悬架很好,车上升下降很有战斗感,再配合动能模式下屏幕的伸缩,男人的浪漫。我用一句犀利的点评评价了岚图,我认为他是用新能源汽车的架子,做出了油车的感觉。仪表盘图像显示的复古,大量的物理按键,空间悬架,底盘,动力(他1.5)模式切换的战斗感。但是,岚图的内饰和用料和理想比还真的是差点,车机交互也差很多,总体做工和我心目中的理想比是差一个级别的。虽然新手司机对空间悬架的上升下降很感兴趣,最终放弃。
蔚来:试驾了蔚来30多万那款,因为是人生的第一台车,所以希望是在40w以下这个区间去挑选,并没有选择他们的顶配版。销售选择了合适路段向我们展示了零百加速,因为是预约上门试驾,我叫上了宝马5系车主的同事和我一起。蔚来的架控底盘什么的据说和宝马一家,我同事试驾了一下也说很熟悉。蔚来特有的换电和租电池模式也非常新颖和独特。销售还执意要带我们去他们的换电站去看看。好嘛,就是这一看,让我对蔚来的未来产生了疑虑。首先我设想了一下换电模式的使用场景,销售介绍他们的换电站是一车位设计,10分钟,那么如果我是早上第三个到的,就是排队20分钟,再加上前车从空间不大的换电站驶离,这个换电模式只要排队就显得很鸡肋。其次楼主是广告行业从业者,深度服务过恒大汽车,他们的恒驰央视广告就是我司负责,也去南沙工厂广州工厂看过ff91时期的残骸(用了残骸,据说贾老板跑了以后,他底下的小弟出去创办了一个叫高合的品牌,定价60+选配80w太高,没考虑)还有恒驰1~6的原型车。说实话我对蔚来这种互联网营销模式非常不看好,担心他早晚有一天和恒大一样暴雷。首先是换电站目前除了给已经付费过的用户免费换电之外,没有任何作用。那么24小时起码两班倒,就是2个小哥,再加上运营维护保洁,虽然服务很好,模式很新,但是看不出持续的增长点。难道等用户原始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割韭菜吗?跑步远离吧,最终放弃。
华为H5:这个车新闻和宣传非常少,是周六去深圳欢乐港湾转悠的时候,在华为自己的专卖店看见了2辆车的展位。他们车的名字好像叫塞力斯还是啥,开过一次没怎么记住。聊一下试驾体验吧,华为的销售小哥是个年轻人,非常鼓吹他们车的驾控性,动力性。零百加速非常ok,底盘调教的也不错,车型是紧凑型SUV。重要的他们也是油电混,和理想不同的是,他们的是油直接参与动力。所以导致试驾过程中,经济和舒适这两种纯电模式的动力不是很足,基本没什么架控感。就连我这种拿照不足2周的开起来都觉得没意思,直接上了油参与动能的运动模式。其次就是吐槽一下车机互动和人工智能。不得不说我是怀着对华为这一块技术实力去的,结果发现他们产品可能真的问世不久,这一块几乎等于没做。最简单的例子吧,他们的人工智能语音小赛,人音自然度连4都不到(这是我新学的知识,人类的声音自然度是4.7,播音员可以到4.9,平时常见的sir,小爱,接近4,2,理想的据说到了4,5)而且大部分功能都不语音识别,销售小哥非常坦诚的说我也不特么爱用,直接给我关了。总结来说华为汽车道阻且长吧,生产商是重庆的一个厂,名字没记住。确实太初级,完全不考虑了。
极氪:这个车是我最后试驾的一台,为什么最后呢,是我一开始以为他是盗版没敢认。早在1415年,我就有一个同事热衷于一台名为领氪的车。当时也是造车新势力,他天天在办公室念叨想买,一出他就要买。所以我一直以为这个极氪是领氪的盗版还是什么的。后来路过他们店面的时候,一好奇就进去问了。这才真相大白,人家是两兄弟。极氪是吉利汽车推出的新能源性能轿跑品牌。不多说,直接约了试驾。总体试驾感觉是小鹏的加强版,动力性能和特斯拉不分伯仲。壹方城极氪店里的销售小哥据说有赛车驾照,好家伙,他妈的给我来了个零百3,7秒,一个推背最高干到了137,整个过程不超过5秒,直接从红绿灯干到了下一个红绿灯。我说我试驾了这么多车,你他妈是第一个吓到我的。他说哥你别担心,我们是有赛车驾照的,下个断头路没监控我给你来个飘移。(真事,坐标深圳壹方城,老司机想玩的可以去找他····)最后我很坦诚的说最近一直在考虑理想one。小哥也很坦诚的说,哥其次如果我现在30岁了,我也会首选理想,但是我觉得20出头的还是会考虑性能车多一些。我笑了笑没说话,这个夸人显年轻的话术还是很新鲜的。但是不好意思我30了,最终放弃。
大众ID6:这是我最来气的一个,其次是比亚迪吧。看到这里的也许会好奇我在深圳为什么没试驾比亚迪。这个就是销售问题了,我去找比亚迪试驾,他看我驾照,他说2年驾龄的才能试驾。我说理解吧,别家也灵活变通,你不愿意就不为难了,所以我一直没有体验过比亚迪。至于这个ID6,就真的让我很气愤。我跑到他们家专卖店,坐进了车,来了一个销售。一问三不知。我说你是不是业务不熟练呀,怎么什么都回答不了,他来了一句:啊我是看您如果很想买的话,我就会很专业的给您介绍的。听完人都傻了,合着你们大众是相面看面相随机介绍销售的吗。头都不回扭头就出去了,不得不说旧势力新能源卖车还是要有点互联网服务思维。
截止到极氪,我家附件能试的新能源基本全部体验过了,综合评价我维持了对理想one的选择。虽然我现在还是单身一人,女朋友只是定期来深团聚,家庭成员也只有一只猫。但是我依然想给未来投资,选择一台合家欢的车型。而且山东人的体格开suv也舒服些,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对岚图这种suv有过些许动摇的原因。其次油电混合增程式确实解除了我的行程焦虑,开小牛这么多年,电量到了50就不敢跑太远了,算是另类的深有感触。然后是在40w以内35+的区间里,理想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同样的配置蔚来要靠选装到40才能达到。再次是人生来到30这个节点,家庭和公司团队都是我心中天平的两端。前几年没有疫情时带部门去日本玩,因为只能腿着和新干线,行程非常受限,玩的也累。后来跟朋友体验了一把欧洲6国自驾游,从德国杜赛开着超便宜租来的奔驰真是一个爽。这几年疫情管控出国不方便,只能带部门去广东周边转转,大几千的租车费确实削减了活动经费开支。我的目标就是买一台大suv,6座坐的舒舒服服,一脚油门几个人换着开出去玩,想去哪就去哪。最后是一家品牌的用心和理念会极大的影响我。比如最早来深选择代步工具时,其实电动车1~2000就可以搞定,但是从小牛搞社区,搞设计征集开始就关注,一直非常欣赏这个品牌的造车理念。所以不惜小w的重金加入。同样是深度对比和了解之后,能够体会到理想在造车时的一些设计细节。蔚来销售2~3次向我鼓吹两套动力系统保养的困难,1,2t的抖动,底盘太硬,抖动大等问题都没有动摇我的内心。可能是我开车少吧,可能是我不太懂吧。也许一年以后会开贴吐槽,但是至少目前接触到的理想one的一切,我是满意的。
前天汽车生产完毕开始配送,毫不犹豫的直接全款了,还有4天就提车了,希望理想奔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