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kyscope
2020-05-11T16:58:37+00:00
最近听了万青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看网易评论区感觉那段历史好沉重,就想问问当年如果工人不下岗国企是不是就活不下去了,还有没有其他路可以走呢?
靓女先嫁了解一下,卖掉的国企反而都是效益相对好的。
[quote][pid=422750061,21789706,1]Reply[/pid] Post by [uid=43148469]kkkkng[/uid] (2020-05-18 01:08):
靓女先嫁了解一下,卖掉的国企反而都是效益相对好的。[/quote]是不是只有下岗这一条路可以走呢
是厂长为了自己从中得益才让厂子干不下去,卖了立刻就转亏为盈
以前国企工人都是勤劳肯干,雪崩了跟他们一毛钱关系没有,都是故意亏本干不下去的,我替你们说了。
早期干不下去的国企,停摆了,工人去政府闹,反正政府也要掏钱给工人发工资的,后来政府也兜不住了。
是国企都垮了,自然就下岗了,或者是只保留最核心的业务,其他都离开。
一个时代,好坏不好说。
每家情况不一样,有扭亏为盈,有本来就赚钱的私有化,有彻底关掉的
有些国营企业确实效率低下,卖掉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为什么买家有钱买,多少钱买的才是很关键的问题。那会儿天朝可没那么多民企,没有二马之类的财团。
当时银行系统多乱可能大家都是有耳闻的
说白了,拿你老百姓的钱给某些人买单,他赚翻了,留下一地坏账全民接盘。
上一代资本家,基本上都有份。
对于下岗有很多理解和解释 看你喜欢看哪个了
水区不是一直看不起下岗么 怎么风向不对了
当年下岗主力是集体、区属、市属企业。
下岗不是问题,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贱卖了很多优质资产。
至于下岗有没有必要,这个就是仁者见仁的事了。
[quote][pid=422750672,21789706,1]Reply[/pid] Post by [uid=60360478]dy110422952[/uid] (2020-05-18 01:13):
有些国营企业确实效率低下,卖掉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为什么买家有钱买,多少钱买的才是很关键的问题。那会儿天朝可没那么多民企,没有二马之类的财团。
当时银行系统多乱可能大家都是有耳闻的
说白了,拿你老百姓的钱给某些人买单,他赚翻了,留下一地坏账全民接盘。
上一代资本家,基本上都有份。[/quote]老哥分析的不错
很多国企都是里面胡搞玩死的。
我老爹在的就是光大下面某公司,当时公司有几个亿。里面领导到部门经理拿资金做项目投一个亏一个,自己倒没少捞。
最后一刀切下岗,领导都集团内部调动走,一般员工直接安排超市当售货员。这还是北京,东北那边更惨。
说白了国企有问题,但是一刀切下岗没活路都是都是底层员工。
[quote][pid=422750672,21789706,1]Reply[/pid] Post by [uid=60360478]dy110422952[/uid] (2020-05-18 01:13):
有些国营企业确实效率低下,卖掉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为什么买家有钱买,多少钱买的才是很关键的问题。那会儿天朝可没那么多民企,没有二马之类的财团。
当时银行系统多乱可能大家都是有耳闻的
说白了,拿你老百姓的钱给某些人买单,他赚翻了,留下一地坏账全民接盘。
上一代资本家,基本上都有份。[/quote]这里买家不少都是当年国企里的领导蛀虫
没有经过那个年代,但从得知的历史来看,反正我是想不出除了下岗还有啥办法的
那时候得国企福利比现在的国企好很多,跟现在的事业编差不多,关键是一个工厂十个人只有三个人是工人干活,剩下的都是配套的食堂学校什么养老办退休办旅游办
至于下岗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是历史进程,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决策总有人从中钻空子
就是已经积重难返了,无奈现在年轻人都觉得国企全是香馍馍,还拿地雷阵来嘲讽朱相……然而朱相拿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绰绰有余,因为那真是地雷阵。
不否认工人被牺牲了,事实上我父母就是这代人,55年左右生人,这代人是新中国最惨的,长身体的时候碰上三年困难时期(我妈1.5米),读书的时候碰到运动(刚上初一就全面停课,集体劳动),14岁进厂工作,化工厂一线工人。老了碰到大下岗。工作一辈子,退休工资加了十多年,到现在才3000多。
但是事实就是不改不行了。其实我妈他们回忆起来,这辈子最遗憾还是当年不让读书,下岗这个他们只是觉得社会地位落差太大,不适应。
下岗跟今天西方国家疫情之下放弃老人性质是一样的。无论你觉得是多么必要,这种事不能再干第二次了。
[quote][pid=422750061,21789706,1]Reply[/pid] Post by [uid=43148469]kkkkng[/uid] (2020-05-18 01:08):
靓女先嫁了解一下,卖掉的国企反而都是效益相对好的。[/quote]98年70%以上的国企亏损,全国所有国企利润加起来才200多亿。
大部分国企的下场也是直接关闭,而不是卖掉。没效益的企业谁傻到会去买,卖掉的那些有效益的,也大多是股份改革。基本原班人马凑钱接盘,刚改革开放不久,没那么多寡头资本来收割。
原来那种父死子继的国企模式还这么多人给招魂,无非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初的既得利益者罢了。职工下岗是惨,但没下岗前可是标准的中产阶级。一亿国企职工混的也比几亿农民强多少倍去了,走大街上都能鼻孔朝天了。
[quote][pid=422751901,21789706,1]Reply[/pid] Post by [uid=61648425]日月空1[/uid] (2020-05-18 01:23):
没有经过那个年代,但从得知的历史来看,反正我是想不出除了下岗还有啥办法的
那时候得国企福利比现在的国企好很多,跟现在的事业编差不多,关键是一个工厂十个人只有三个人是工人干活,剩下的都是配套的食堂学校什么养老办退休办旅游办
至于下岗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是历史进程,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决策总有人从中钻空子[/quote]你把福利和效率挂钩没问题
但是福利和必须私有化并不挂钩
福利高,砍掉行不行?
效率低末位淘汰行不行?
这好像跟这些国营企业最后归属权问题不挂钩。
哦,对了,某年修宪,国营变国有了[s:ac:茶][s:ac:茶]
那会下岗 表面是企业不行了。里面是厂长联合技术员自己外面弄个竞争企业 然后居然我妈普通职工还利用上班时间给这个企业干活,最后企业不行了 反过来给这个克隆厂收购了,然后坐标苏州,没几年地卖了,置换到园区去,那些厂长技术员都有股份都发了。
贪挪占骗搞来相当于某国企一年效益的钱去买整个企业变公为私,然后变私为公让全体国民还钱——是不是某些前浪浪起来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