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多年前考过管综,我以前就很困惑为啥《逻辑》不让所有学生都学。后来我想明白了一些道理,现在来说说为啥中小学不教逻辑。。。。。

GohSツ-avatar

GohSツ

2021-12-10T14:45:39+00:00

我发现很多大佬误解我意思了,我这里论述的是“逻辑作为一门课程加入到中小学的必要性”,而不是“逻辑的必要性”。。

我很多年前因为需要的原因考过管综,考过这个的同学都知道,管综是3科,其中就有逻辑(科目设置总分为200分, 其中包括三个部分:数学部分75分,逻辑部分60分, 写作部分65分)

考过MBA,MPACC,MPA的同学都知道其实管综的逻辑考得很简单,多是各种命题的判断,有点点像脑筋急转弯,其实对逻辑思维提升是有一定帮助的,我当时觉得如果全民都学了管综的逻辑,论坛对喷会少多了

----------------

但我后来察觉到了一些问题,我认为不能加逻辑,主要可能是以下原因:

1.实际上就是中小学的学生在校的时间是非常紧的,有限时间内要授予必要课程。管综的逻辑教得浅考得浅,但依然会花差不多2个月足额时间来上课和刷题,如果深一点,那其他科目的时间就要被挤出。

2.这科作为课程内容,实际上不太适合中小学大部分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根据国内比较喜欢的皮亚杰的理论,教资的同学都知道,实际上孩子抽象逻辑水平是发展得很晚的,什么假言命题和演绎推理基本是12岁以后的事了,那小学阶段搞不了,而初中没分科,课程本来就多,结合第1点,搞起来不合适,那么好像就没办法了?

3.在青少年发展中,逻辑究竟有多大用?有没有可替代性?我觉得数学和语文的学习是可以期待部分替代作用的,这点很多朋友也提到了。管综的逻辑内容很浅,一大部分都是形式逻辑,我举个例子:A-》B,那么非B-》非A(对),非A-》非B(不一定),这些东西你说有用吗?肯定有用,但有多大用呢?除了论坛对喷外,我觉得其他我想不出来,可能顶多潜移默化影响思维吧。。工作中大部分人压根没有接受过这类课程,但目前依然社会正常运行,如果你要推行这个新东西进去,必然要能够大面积实际论证其作用才行

4.逻辑是个比较刚性的东西,而现实生活实际上没那么刚性。比如说我举个例子,应该很多读研的同学都有过体会,A存在-》B存在,能否得出结论A是B的必要前提?逻辑上来说是不一定的,但不少很不错的论文(很多专业都有)是用这套逻辑去运行的,为后续的大样本验证提供了基础,假如被深谙形式逻辑的编辑用“逻辑上说不通”给拒了,那就比较搞笑了。。。这类例子很多,从未知到已知就是一个从柔性到刚性的过程,从片面到全面的过程,逻辑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有时候是副作用的,那么,系统性的大面积全民学逻辑到底有多大效果呢?那我只能说我觉得维持现状挺好的。。。

比如这道题:

29.分心驾驶是指驾驶人为满足自己的身体舒适、心情愉悦等需求而没有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驾驶过程的驾驶行为,常见的分心行为有抽烟、饮水、进食、聊天、刮胡子、使用手机、照顾小孩等。某专家指出,分心驾驶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一项统计研究表明,相对于酒驾、药驾、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情形,我国由分心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最高。

(B)驾驶人正常驾驶时反应时间为0.3~1.0 秒,使用手机时反应时间则延迟3倍左右。

(C)开车使用手机会导致驾驶人注意力下降20%: 如果驾驶人边开车边发短信,则发生车祸的概率是其正常驾驶时的23 倍。

(D)近来使用手机已成为我国驾驶人分心驾驶的主要表现形式,59%的人开车过程中看微信,31%的人玩自拍,36%的人刷微博、微信朋友圈。

(E)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超过1/4 的车祸是由驾驶人使用手机引起的。

29.[答案]A

[解析]专家观点:分心驾驶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A项,提出新论据,直接指出分心驾驶的确是导致我国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E项,干扰项,题干讨论的是我国情况,而非美国的情况。
Supertoad-avatar

Supertoad

既然你学过逻辑学,那你每天看马桶有没有感觉到血压起飞[s:ac:哭笑]
NickOpah-avatar

NickOpah

论文的那个写的人也知道a不是b的必要啊,但没办法啊,要毕业的啊[s:a2:大哭]
Hiếu Virgo-avatar

Hiếu Virgo

[s:ac:汗]学逻辑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几个会教的老师。
第二大问题是目前高考作文高分模式就是基于逻辑错误才写的出来。
GohSツ-avatar

GohSツ

[quote][pid=574823821,29921237,1]Reply[/pid] Post by [uid=15465970]Nortia[/uid] (2021-12-19 22:59):

既然你学过逻辑学,那你每天看马桶有没有感觉到血压起飞[s:ac:哭笑][/quote]我没学过逻辑学,只是浅浅的学了学管综的逻辑,大概是逻辑学学科里的5%吧。。。

我觉得世界是柔性的。。如果大家都是逻辑刚性人,那我觉得更可怕
GohSツ-avatar

GohSツ

[quote][pid=574824229,29921237,1]Reply[/pid] Post by [uid=62321462]伊犁蛋风怒[/uid] (2021-12-19 23:01):

论文的那个写的人也知道a不是b的必要啊,但没办法啊,要毕业的啊[s:a2:大哭][/quote][s:ac:哭笑]啊这。。。
Sticero-avatar

Sticero

因为太难了啊,教起来难,学起来更难。
GohSツ-avatar

GohSツ

[quote][pid=574824286,29921237,1]Reply[/pid] Post by [uid=38844661]立浮华之世,奏天籁之音[/uid] (2021-12-19 23:02):

[s:ac:汗]学逻辑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几个会教的老师。
第二大问题是目前高考作文高分模式就是基于逻辑错误才写的出来。[/quote]你说的很对。。需要专门学,。。。
Fabiens-avatar

Fabiens

论文这个例子举得不好。
因为好的论文都是能在逻辑上自洽说服读者的。即便是相对模糊所谓的社会科学,在因果性和逻辑性上也是卡的非常死的。

你自己写SSCI的自己没体会的吗……
XaX-avatar

XaX

我觉得更大的问题在于,没意义。

因为你有时候用上逻辑,去告诉对方,这个可以推出这个,这个推不出这个。或者我从你的A发言推出你的B发言没有意义。

对方也不会因此改变“意见”。 反而觉得你,脑子有问题
dirteemurkee-avatar

dirteemurkee

我们的大学曾经是有逻辑学这门课的
GohSツ-avatar

GohSツ

[quote][pid=574825638,29921237,1]Reply[/pid] Post by [uid=10506740]Dream_Frostbite[/uid] (2021-12-19 23:08):

论文这个例子举得不好。
因为好的论文都是能在逻辑上自洽说服读者的。即便是相对模糊所谓的社会科学,在因果性和逻辑性上也是卡的非常死的。[/quote][s:ac:哭笑]我意思是,如果没有片面举证的这一步,根本没法有全面论证这一步。。

如果因为片面直接毙了,那一堆founders的论文就没了[s:ac:哭笑],因为毕竟你都可以挑出来毛病“样本量不够”,“在被试的选择上局限”等一堆毛病
boakaylee-avatar

boakaylee

[s:ac:茶]现实生活根本不讲逻辑。
全部都讲逻辑的话,那么未来就是可预测的,活着还有个球意思? 你以为是自然科学存在唯一答案?社会科学根本没有这个限制,不存在唯一答案,自然也就不存在唯一正确的逻辑。你所学的逻辑也都是在一定规则内的正确逻辑罢了。
Pixelty-avatar

Pixelty

[quote][pid=574824286,29921237,1]Reply[/pid] Post by [uid=38844661]立浮华之世,奏天籁之音[/uid] (2021-12-19 23:02):

[s:ac:汗]学逻辑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几个会教的老师。
第二大问题是目前高考作文高分模式就是基于逻辑错误才写的出来。[/quote]一、想请楼主展开说说你的第4点。
我没学习过管综,也没经过行测的训练,以下观点有错误还请见谅。
主要针对的是第四点有一些疑惑:倘若A为真且B为真,并不能看出A和B有任何关联性啊?还是说==> 在某个学科有专门的定义?
根据上下文,我猜测这一段是想表达:A为真,对B为真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么以此为基础,我们做研究,探寻一下究竟A和B有没有因果联系,或者任何可能的关联,逻辑上是合理的呀?
---
二、关于高考作文…
我在最近进行过类似申论的文书写作训练。确实产生了很多类似的困惑,写一篇文章,别说800字了,给我8000字,我也不一定能把考题给写明白了。
老师传授的说理方式,从逻辑上看,也肯定是有疏漏的。1.概念、文义解释:字面展开,车轱辘话说一遍,用概念来解释题目…2.反面解释:反过来描述题目,表示反面的结论。3. 谚语解释:引用名人的话--这不是典型的权威谬误嘛…4.类比解释:堆砌正面例子。但是堆了一万个例子也不是完全列举啊…
不过完全可以理解的是…时间有限的考试,对于阅卷也是一样的紧张。老师才不会去深究你的逻辑是否正确。毕竟,语文考察的还是语文。
chololongo-avatar

chololongo

初中数学里面有讲充分必要条件,现在热门的公考里面逻辑判断占比就挺高的,还有些企业招聘题目里面也有逻辑测试
Chikareen-avatar

Chikareen

我觉得在讨论这些之前,至少得先大概知道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跟辩思逻辑的区别。
大部分人都没认真学过,别说论坛了。
没有贬的意思,这个论坛真的讨论屎尿屁相关的内容更有水准一些。从老哥们的各种案例里面学到的奇怪的知识可多了。[s:ac:哭笑]
GohSツ-avatar

GohSツ

[quote][pid=574827161,29921237,1]Reply[/pid] Post by [uid=26166293]木纽文[/uid] (2021-12-19 23:16):

一、想请楼主展开说说你的第4点。
我没学习过管综,也没经过行测的训练,以下观点有错误还请见谅。
主要针对的是第四点有一些疑惑:倘若A为真且B为真,并不能看出A和B有任何关联性啊?还是说==> 在某个学科有专门的定义?
根据上下文,我猜测这一段是想表达:A为真,对B为真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么以此为基础,我们做研究,探寻一下究竟A和B有没有因果联系,或者任何可能的关联,逻辑上是合理的呀?
---
二、关于高考作文…
我在最近进行过类似申论的文书写作训练。确实产生了很多类似的困惑,写一篇文章,别说800[/quote]你说的"A为真且B为真,所以A和B的关联性是如何如何"在逻辑考试里是不一定,因为只能确定a->b,不能b->a

但是论文里常有这种关系。。。比如相关分析做出来接近1就能得结论了。。。通常分析了a对b的影响还会反过来分析b对a的影响,。。
BeastBoyNaruto-avatar

BeastBoyNaruto

逻辑有用,有大用
对在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路建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MoonVr__-avatar

MoonVr__

某种意义上,学数学就是学逻辑,尤其是几何证明这一块
fuji-avatar

fuji

充分必要条件起码都学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