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otS
2025-08-11T06:44:15+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2/axwdQ1ah-ejfwZnT1kShs-11x.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2/axwdQ1ah-2niaZbT1kSgf-sg.jpg[/img]
互联网—认知—行为
刻板印象的建立
网络上的“某品牌车主素质差”的说法,哪怕只是少数案例放大,也会在你的认知里留下标签。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
当你在现实中看到某个符合这个标签的行为时,大脑会特别敏感地注意到它,并觉得“果然如此”,而忽略不符合标签的情况。
注意力选择性
你可能在马路上见到很多车乱停车,但只对特定品牌的行为印象深刻,因为那符合已有印象。
分享与强化循环
把符合刻板印象的事分享到网络,会得到共鸣或点赞,从而进一步强化这个认知。平台算法也会推给更多同类内容,让你更确信“这是真的”。
社会放大效应
很多人也在重复这个过程,于是网络上的印象越来越“坐实”,哪怕统计数据可能根本不支持。
这个循环如果用一个图画出来,大致是这样的:
网络信息 → 形成刻板印象 → 注意并放大符合案例 → 分享到网络 → 更多相似信息出现 → 认知进一步固化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2/axwdQ1ah-2niaZbT1kSgf-sg.jpg[/img]
互联网—认知—行为
刻板印象的建立
网络上的“某品牌车主素质差”的说法,哪怕只是少数案例放大,也会在你的认知里留下标签。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
当你在现实中看到某个符合这个标签的行为时,大脑会特别敏感地注意到它,并觉得“果然如此”,而忽略不符合标签的情况。
注意力选择性
你可能在马路上见到很多车乱停车,但只对特定品牌的行为印象深刻,因为那符合已有印象。
分享与强化循环
把符合刻板印象的事分享到网络,会得到共鸣或点赞,从而进一步强化这个认知。平台算法也会推给更多同类内容,让你更确信“这是真的”。
社会放大效应
很多人也在重复这个过程,于是网络上的印象越来越“坐实”,哪怕统计数据可能根本不支持。
这个循环如果用一个图画出来,大致是这样的:
网络信息 → 形成刻板印象 → 注意并放大符合案例 → 分享到网络 → 更多相似信息出现 → 认知进一步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