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天打雷劈,给有志于从医的同学一点参考

PersuasiveX-avatar

PersuasiveX

2020-06-24T03:31:22+00:00

这个行业不同平台、专业间差距极大,我只是从个人经历及感受出发聊聊自己对临床的一点看法,请批判阅读。
1、 只有临床、口腔、麻醉、影像等专业可以报考执业医师,预防、基础、药学等专业虽然也是医学生,但是没有资格考执业,也就当不了医生。如果本科不是临床相关专业,那么从医的大门事实上已经关闭了。

2、 虽然都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但实际上这行业正在光速内卷,硕士学历是进入像样医院的门槛。这一行流动性不大,你的平台基本就决定了你的能力,所以有条件的建议深造。通常来说现在顶级医院需要TOP博士+TOP文章,以后还需要临床博后,大学附属医学需要博士,一般地市三甲需要硕士,一般县医院和社区需要本科,大专只能去乡镇。发达地区要求可能向上一级,急诊儿科等专业要求向下一级。如果你打算留在大城市,要做好相应思想准备,量力而行。

3、 从医涉及到规培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当3年学徒打白工才能竞聘上岗,部分地区后续还有专培影响晋升。目前国家正在推专业型研究生与规培并轨,读专硕的三年可以同时拿到规培证,所以对于大多数人建议读专硕专博,可以同时完成规培专培,毕业后就能升主治,目前在北京,科研型博士升主治常规需要5(本科)+3(科硕)+4(科博)+3(规培)+3(专培)共18年时间,惨无人道。科研型要多3年规培,毕业还不好找工作,所以除非导师很强能带出大把文章顺便直博,还能帮你解决工作,不然不建议科研型。

4、 科室其实比医院平台更重要,优先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然很难坚持。个人认为科室分四档,第一档有钱有闲,代表科室皮肤、整形、生殖、肿瘤,第二档有钱没闲,代表骨科、心内、胸外,第三档有闲没钱,代表内分泌、影像、肾内,第四档没钱没闲,代表儿科、急诊。以上只是概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肿瘤科对平台要求高,否则只是临终关怀科室,高端私立儿科工作轻松钱也不算少。

5、 待遇取决于病源、科室分配制度、灰色,这个不好细说,做不到大富大贵,在当地两倍平均收入还是有的。另外虽然伤医事件屡见报端,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份地位很高的职业,诉苦的大部分都是学生或者规培生,处于被剥削的底层,再熬几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