ちぃかわ
2021-05-31T17:50:49+00:00
以前的传统就是后一个政权给前一个修史 比如说明灭元后朱元璋让人修元史 满清修明史等 但是民国太拉跨 还没修清史就无了 所以估计我们得修两本史书 按理来讲二十四史还得加上清史和民国史变成二十六史 但是现在清朝都灭亡一百多年了 清史还没有个说法 如果现在修清史和民国史的话 该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呢[s:ac:哭笑]
[quote][pid=522961312,27121321,1]Reply[/pid] Post by [uid=61513562]我不是我的电脑[/uid] (2021-06-09 01:56):
已经修出来了,是白话文。[/quote]成书了吗?怎么印象里没在新闻看到……
[quote][pid=522961875,27121321,1]Reply[/pid] Post by [uid=42716594]林德浩75730[/uid] (2021-06-09 02:00):
成书了吗?怎么印象里没在新闻看到……[/quote]一年前的新闻了,你搜下还有
[quote][pid=522962327,27121321,1]Reply[/pid] Post by [uid=61513562]我不是我的电脑[/uid] (2021-06-09 02:03):
一年前的新闻了,你搜下还有[/quote]清史稿还是清史啊,清史稿已经出过几稿了,清史没看到过新闻啊
[quote][pid=522962904,27121321,1]Reply[/pid] Post by [uid=36080146]木秀才[/uid] (2021-06-09 02:08):
清史稿还是清史啊,清史稿已经出过几稿了,清史没看到过新闻啊[/quote]清史一直在修,去年有新闻报道了,但是定稿还没出版呢
[quote][pid=522962904,27121321,1]Reply[/pid] Post by [uid=36080146]木秀才[/uid] (2021-06-09 02:08):
清史稿还是清史啊,清史稿已经出过几稿了,清史没看到过新闻啊[/quote][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09/-7Q2o-jnd4K1qT1kSe8-sg.jpg.medium.jpg[/img]
好奇曾剃头这类人怎么定调,是灭自己合法性还是直接骂
离出来好早的很呢,以前争论了好久,后面讨论完定调是白话文,结果草稿还没修完,字数过多,根本不能出版。最后想尽量精简字数,文风又变得像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杂糅,非常的生硬呆板。现在还在打磨中。
首先,二十四史的体例是纪传体,以人为纲,用皇帝的年号纪年,所以皇帝为纪,其他人为传。五四之后,西方史书编修体例引入中国,是以历史事件为纲,以年代为序,所有的历史教科书都是这种体例。所以现在不可能再按照纪传体来编写清史和民国史。
其次,二十四史都是封建王朝官方确定或承认的。历朝历代的纪传体史书不计其数,但只有官方确认才是正史。庄廷珑和王鸿绪的两版《明史》就是不被官方承认,所以进不了正史行列。同理,民国时期的《新元史》和《清史稿》,史学价值很大,史学届称为二十六史,但仍不是官方意义上的正史。
最后,史书是给当世人和后世人看的,必定使用的是当世的语言和文字。如果仍用文言文+纪传体的方式去写,那不叫修史,那叫cosplay……
当然是文言文,自古以来为什么文言文
就是因为用统一固定的模式,千秋百代后都能让后人读懂。
否则白话文,每隔几百年就会变,几千年以后,后人读过去的白话文就会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