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校高端心理学和哲学研究课题

Tae-avatar

Tae

哲学系还是男性把持话语权的专业,海外读哲学系的时候一半的本科生是女的。到研究生只有1/10的感觉,教授全员男性

国内不知道什么情况
cosignner-avatar

cosignner

[s:ac:偷笑]加速
mjeed94-avatar

mjeed94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Montiizzle-avatar

Montiizzle

我看今天谁还敢学理工科,我看今天谁还不去考公务员、事业单位。
LaloOA-avatar

LaloOA

当初分文理科我就和家里人还有老师说

纵观人类史,人类早就脱离了“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斗”的生活挣扎线

现代社会生活的唯一竞争,就是“与人斗”

所以不管文科就业看着比理科面小多少,必然对于个人未来更有用


然后

然后我就被班主任年级主任家长,开了个三方座谈[s:ac:哭笑]
kanye east | ceo of epic-avatar

kanye east | ceo of epic

加速。看最后谁吃亏
TryHardz-avatar

TryHardz

历史上的故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主观原因之一:一些同志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reetboi-avatar

reetboi

Reply to [pid=552487628,28637134,1]Reply[/pid] Post by [uid=63138648]云暮天青[/uid] (2021-09-23 17:26)
虚假的赚钱:工匠闷头工作
真正的赚钱:把控舆论规则“合情合法”卖赎罪券
Cook-avatar

Cook

[s:ac:茶]加速加速

拳打老爹 脚踹儿子
AstronomicalAlly-avatar

AstronomicalAlly

咸因加速
The Plague Dr-avatar

The Plague Dr

担心女性掌握哲学的话语权你就想多了。

女人没办法理解哲学。尼采原话怎么说来的,我记不太清楚了,大概就是女人学哲学是哲学的不幸也是女人的不幸。
xxCrzyNinjaxx-avatar

xxCrzyNinjaxx

哲学系这么接地气的么,我一直觉得哲学系学的应该是更形而上学的东西
tino-avatar

tino

数字平台的性别劳动是挺正常的
这个领域算是很多学科都在做的
在我所在的传播学里,数字劳动是传播政治经济学下的话题
其中女性主义视角其实是正常,主要研究女性在数字劳动中被剥削的特殊性,比如有些女外卖员进入男性为主的外卖劳动领域中所遇到的困难等,之前的女性主义数字劳动有研究东南亚数字客服外包产业,主要都是女性为主

哲学系经验研究很少见,一般都是思辨为主,这更像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

ps 反拳不要误伤,阐释研究从女性视角出发从1970s就开始多了起来,至少图上所说的数字劳动从题目来看是一个有益于列举女性在外卖领域的被剥削现状的研究(为什么不研究男的,只能说每个研究侧重点不一样
aburiya-avatar

aburiya

[quote][pid=552489445,28637134,1]Reply[/pid] Post by [uid=61689684]cyou还有cyou还有cyou[/uid] (2021-09-23 17:32):

哲学系还是男性把持话语权的专业,海外读哲学系的时候一半的本科生是女的。到研究生只有1/10的感觉,教授全员男性

国内不知道什么情况[/quote]虽然无论是国内国外都的确是男性占大多数,但哲学系是女权主义的起源,且大部分学生即使不是女权主义者也具有女权主义的倾向。实际上这二三十年女哲学家的确参与感明显变强了,不仅仅是性别议题,还包括很多诸如知识论,形而上学这些与性别不是那么强关联的领域。
aburiya-avatar

aburiya

[quote][pid=552490326,28637134,1]Reply[/pid] Post by [uid=20568411]曾经深深爱过的早已灰飞烟灭[/uid] (2021-09-23 17:36):

哲学系这么接地气的么,我一直觉得哲学系学的应该是更形而上学的东西[/quote]所有问题都可以是哲学系讨论的问题……现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在后面加上哲学两个字从而进入一种二阶反思的哲学论域:科学哲学,医学哲学,环境哲学……甚至还有哲学的哲学,即元哲学
Dej-avatar

Dej

[quote][pid=552494659,28637134,1]Reply[/pid] Post by [uid=18755230]clannad2008[/uid] (2021-09-23 17:51):

数字平台的性别劳动是挺正常的
这个领域算是很多学科都在做的
在我所在的传播学里,数字劳动是传播政治经济学下的话题
其中女性主义视角其实是正常,主要研究女性在数字劳动中被剥削的特殊性,比如有些女外卖员进入男性为主的外卖劳动领域中所遇到的困难等,之前的女性主义数字劳动有研究东南亚数字客服外包产业,主要都是女性为主

哲学系经验研究很少见,一般都是思辨为主,这更像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研究

ps 反拳不要误伤,阐释研究从女性视角出发从1970s就开始多了起来,至少图上所说的数字劳动从题目来看是一个有益于列[/quote]正常归正常,但是动不动性别来女性去的,就有点那啥了[s:ac:哭笑] 虽然不是说他们一定是拳,但很说明拳的影响力
Beam-avatar

Beam

极为正常。
不过实际上我倒是对此持乐观态度。
因为女性议题如果不能摆脱二元性别制。那一定会走向女德。
如果走向多元化。那这个议题就直接消失了。[s:ac: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