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jianthug
2021-02-22T13:04:40+00:00
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光明,这种光明未必来自理论和观念,而多是源于明灭不定,常常很微弱的光。无论境遇如何,这光始终亮着,光芒散布,照彻世界,照彻他们的生命。——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1.对于当前指数,当你被下跌搞得心中无数时,请点开周线和月线看看,仍然是明确的多头趋势,仍然定义为长牛慢牛过程中。只不过我国特色的股市,少不了急涨急跌,所以要沉住气,还没有下牌桌,就仍有机会。
2.如果你不幸买入某些山顶上的核心资产,请不要抱幻想,不要再去听各路大V一遍遍重复讲故事,因为近几年若干倍的涨幅,已经兑现了所有潜在的利好。你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到一波反弹,当反弹后的亏损额度你能接受时,不要贪婪,果断走人。股市没有解放jun,都是来吃renxue馒头的。
3.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三个好里面,下次买股时请把好价格放到以后选股的第一位,也许赚不到大钱,但可能大亏的概率也降低了。
4.请放下偏见,寻找一些故事没有那么精彩,行业不是星辰大海,赛道没有那么雪厚坡长,但是足够便宜的企业,那里也许会给困难中的你一点惊喜。
5.请不要在交易盘中做临时决策,包括买或卖,晚上回家好好想清楚,第二天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
补充:因为有同学在问,我统一在这里说下自己关于好价格的看法。
1.好价格不等于小市值,好价格也不等于低PE/PB,不等于PEG小于1,这是我自己第一个观点,不能单纯用上述指标来估值。
2.好价格我个人习惯用市值空间来表述,我最关心三个指标,去年、今年、明年三年的营收规模、归母净利润(扣非指标更精确)、总市值(不是流通市值),也就是用多大的营收、给股东赚多少钱撑起了多大的市值,未来市值增长空间有多大,这里面自己对基本面的认识能力至关重要,大行业小公司还是小行业大公司,市场会给予不一样的溢价。上面三个指标券商研报都会计算,可以参考多个券商的取平均值,有wind的同学直接用一致预测数就行。有个小技巧,回看前几年的研报,把过去三年预测和实际业绩对比,在行业没有明显变化前提下,持续超预期的公司可以高看一眼。持续低于预期的,要打打折扣。
3.ROE、ROIC、资产负债率、销售收到现金/营业收入,这四个指标我兼顾着看,但主要是上面三个。
4.熊市和牛市估值体系有很大差异,所以市值空间是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一般来说,比照最保守的估算,就是预留了足够的安全垫。
5.最核心的就是市值系数,也就是多大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能撑起多大市值。这个不同市场时期都在变化,可以选取市场公认的低估值、高估值、中等水平行业来计算,再选取同行业几家来看,看多了,算多了,心中就有数了,看见财报、再看见当前市值,大致就知道有没有空间、还有多大市值空间。
6.估算市值没有取巧的指标,必须自己沉下心来认真总结研究,楼下有同学总结的好,就是盘后愿不愿意多花时间。
关于市值,按我的体系,我举一下例子:
1.医美行业某龙头,2020年7个多亿营收,4个多亿归母,按照我测算,考虑到目前市场情绪比较高,2020年合理市值是200-350亿。给这家公司年化50%增速假设(预期拉满),如市场保持牛市预期不变,2021年合理市值上限不应超过500亿,2022年合理市值不应超过700亿。这家公司最高峰时1300来亿市值,当前跌下来仍有1000亿。大家觉得市场是估算到了哪一年呢?这家公司一直没有跌倒我400亿以下我能接受的买点,所以就眼睁睁看着上去了,看不懂就没法买。同样的方法,这个行当的龙二XX生物、XX生科要好一点,但性价比都一般,反而一家落魄的XX医药算下来有不小的市值空间,市场似乎最近终于发现了这一点,开始补涨。
2.某两个疫苗行业龙头,一家搞代理为主,一家自研为主。在不考虑新冠疫苗情况下,前一家2021年预计200亿营收、50亿归母2022年预计250亿营收、60亿归母,2021年合理市值约2000亿,2022年合理市值约2400-2800亿,当前市值2900亿,透支不算多,还没有考虑到新冠疫苗前景。另一家自研疫苗龙头,按同样方式估算2021年合理市值不超过600亿,2022年不超过800亿,当前市值1000亿。所以,市场也很明白,前一家龙头近期走势强劲,后一家就弱很多,但是再跌一些也差不多就接近合理市值范围,考虑到新冠疫苗前景,还有一点市值空间,就是性价比不行了。
3.某新能源车中游龙头,我估算下来2020年合理市值不应超过3000亿,2021年不应超过4000亿,2022年不应超过5000-6000亿。当前市值8000多亿,大家觉得透支了多少年呢。我2020年4-5月份大约在4000多亿左右市值介入这只票,当时觉得透支的不算多,还在合理范围,可以赚赚情绪钱,到了11月底,市值已经看不懂就走了,没吃到12月和1月最疯狂的一波,那完全看不懂的。
4.上面说的一切估算,都是建立在当前流动性情况下市场给予的最高估值范围,增长预期都已经拉满,但凡流动性有点风吹草动、增长不及预期,上述估值都要推翻。
5.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思路,按照我前面说的,放下偏见,在中证500和中证1000里面找一找,是不是可以发现很多黄金呢?反正现在显卡也买不着,周末不如多花点时间研究研究。
6.市值空间只是降低你亏钱概率,但能不能赚钱,赚多少钱,还要考虑题材板块,市场情绪,技术图形等多重因素。如果多重因素共振,赢钱概率就非常大了 。遇到这种票,就要敢于重仓买入。
第二次补充:有两个同学私信在问我关于选股、买点和卖点的问题,其实论坛高手非常多,这些轮不到我来回答,而我这些东西都是大路货,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就是个人交了多年学费的总结。主要是多年习惯于接受大家无私的分享,我觉得应该也做一点反馈和感谢,干脆一并写在主楼,仅供参考。
1.关于选股。前面补充内容其实就是选股,我的原则第一个是市值空间小于50%不看,最好100%-200%左右,看上去空间太大了反而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地雷。第二个是成长性不一定要很高,个位数也行,因为哪怕是成熟行业,优秀企业也可以吞食对手的份额来壮大。但不能是萎缩的行业,比如医保集采后的耗材,总市场空间大幅减少,未来不确定性很大。第三个是销售收到现金/营业收入不能低于80%,通俗一点说,如果卖了很多东西收不到钱,要么说明公司地位低被上下游占款,财务成本会侵蚀利润;要么面临无法收到应收的潜在风险,在当前信用环境下,有暴雷风险。第四个可以参考一下北上的买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进出等等。第五点,我一般会看一下上市以来募资情况,我特别不喜欢那种不停增发、募资的企业,也就是不停圈钱又看不到大幅增长的。比如某面板龙头我就很不喜欢,某芯片龙头未来若干年应该也属于这一阶段。
2.关于买点。前面选好的股,我个人一般习惯于一次性买入,月线、周线只要不太高就行,能够靠近20周线就会买入,实在不行日线在20日线也可以。当然,最理想的就是均线密集走平时买入,胜率最高。因为总有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于你在布局,不会让你有最低点买入的机会。一般选3-5只票,平均买入就行了。
3.关于卖点。我的习惯是这样,比如2021年今年,市值跑到2021年我估算的合理市值后卖掉三分之一,跑到2022年卖掉三分之一,最后三分之一赚情绪的钱,一旦技术面跌破趋势,比如20周线,就可以考虑清仓。
4.关于盈亏。我给大家算一笔账,假如你有100万入市,按照上面原则买了5只票,每只20万。
第一,新手把握不好,5支票中3支票继续下跌亏损10%(设定10%止损,可能会看错),亏损了20万*3*10%=6万元。有两只票实现了预期,因为分批卖出,取50%收益,盈利为20万*2*50%=20万。合计100万本金,盈利14万,14%收益。
第二,中期交易技巧有提高,5支票有2支票收益达到70%。那就是100万-亏损6万+盈利28万=124万,24%收益。
第三,后期胜率和交易技巧都提高了,理想状态下5支票成功3只,收益70%,100万-亏损4万+盈利42万=138万,38%收益。
上面计算非常粗略,实际情况差异会比较大,但我想表达的是,这样做你的收益就比较稳健,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账户大幅波动。我想哪怕20%年化收益,大多数人也还是能够满意的。
5.题外话:如果大家买入一只你看好的、空间也比较大的股票,但长期没有得到认可,甚至不断被市场伤害,请放平心态,保持理性。就像王家卫的叶问里说的,人有春、夏、秋、冬,股票也是一样,当处于冬天、黑夜漫漫时,请看到光明和希望。正如我开头引用的句子那样。
第三次补充:有好几个同学下来在问市值问题,就最后唠叨几句吧:
1.我大致把公司分成以下几个档次:S+:确定性高成长龙头 S:确定性成长龙头 A+:确定性龙头 A:成长股 B+:周期股 B:其他大小行业龙头。通过日常跟踪复盘,对上面几个档次公司当前市场给什么样市值系数有个大概的锚定,根据行业前景不同相应增减。
2.研究目标公司的基本面、财务指标,根据上面档次对号入座。
3.根据掌握的一些情况,凭经验适当增减锚定系数。
4.敲计算器,大概匡算目标市值空间的范围。
5.对照当前市值,考虑是否纳入选择标的。
6.后面买卖的交给技术分析、市场情绪分析去解决。
1.对于当前指数,当你被下跌搞得心中无数时,请点开周线和月线看看,仍然是明确的多头趋势,仍然定义为长牛慢牛过程中。只不过我国特色的股市,少不了急涨急跌,所以要沉住气,还没有下牌桌,就仍有机会。
2.如果你不幸买入某些山顶上的核心资产,请不要抱幻想,不要再去听各路大V一遍遍重复讲故事,因为近几年若干倍的涨幅,已经兑现了所有潜在的利好。你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到一波反弹,当反弹后的亏损额度你能接受时,不要贪婪,果断走人。股市没有解放jun,都是来吃renxue馒头的。
3.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三个好里面,下次买股时请把好价格放到以后选股的第一位,也许赚不到大钱,但可能大亏的概率也降低了。
4.请放下偏见,寻找一些故事没有那么精彩,行业不是星辰大海,赛道没有那么雪厚坡长,但是足够便宜的企业,那里也许会给困难中的你一点惊喜。
5.请不要在交易盘中做临时决策,包括买或卖,晚上回家好好想清楚,第二天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
补充:因为有同学在问,我统一在这里说下自己关于好价格的看法。
1.好价格不等于小市值,好价格也不等于低PE/PB,不等于PEG小于1,这是我自己第一个观点,不能单纯用上述指标来估值。
2.好价格我个人习惯用市值空间来表述,我最关心三个指标,去年、今年、明年三年的营收规模、归母净利润(扣非指标更精确)、总市值(不是流通市值),也就是用多大的营收、给股东赚多少钱撑起了多大的市值,未来市值增长空间有多大,这里面自己对基本面的认识能力至关重要,大行业小公司还是小行业大公司,市场会给予不一样的溢价。上面三个指标券商研报都会计算,可以参考多个券商的取平均值,有wind的同学直接用一致预测数就行。有个小技巧,回看前几年的研报,把过去三年预测和实际业绩对比,在行业没有明显变化前提下,持续超预期的公司可以高看一眼。持续低于预期的,要打打折扣。
3.ROE、ROIC、资产负债率、销售收到现金/营业收入,这四个指标我兼顾着看,但主要是上面三个。
4.熊市和牛市估值体系有很大差异,所以市值空间是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一般来说,比照最保守的估算,就是预留了足够的安全垫。
5.最核心的就是市值系数,也就是多大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能撑起多大市值。这个不同市场时期都在变化,可以选取市场公认的低估值、高估值、中等水平行业来计算,再选取同行业几家来看,看多了,算多了,心中就有数了,看见财报、再看见当前市值,大致就知道有没有空间、还有多大市值空间。
6.估算市值没有取巧的指标,必须自己沉下心来认真总结研究,楼下有同学总结的好,就是盘后愿不愿意多花时间。
关于市值,按我的体系,我举一下例子:
1.医美行业某龙头,2020年7个多亿营收,4个多亿归母,按照我测算,考虑到目前市场情绪比较高,2020年合理市值是200-350亿。给这家公司年化50%增速假设(预期拉满),如市场保持牛市预期不变,2021年合理市值上限不应超过500亿,2022年合理市值不应超过700亿。这家公司最高峰时1300来亿市值,当前跌下来仍有1000亿。大家觉得市场是估算到了哪一年呢?这家公司一直没有跌倒我400亿以下我能接受的买点,所以就眼睁睁看着上去了,看不懂就没法买。同样的方法,这个行当的龙二XX生物、XX生科要好一点,但性价比都一般,反而一家落魄的XX医药算下来有不小的市值空间,市场似乎最近终于发现了这一点,开始补涨。
2.某两个疫苗行业龙头,一家搞代理为主,一家自研为主。在不考虑新冠疫苗情况下,前一家2021年预计200亿营收、50亿归母2022年预计250亿营收、60亿归母,2021年合理市值约2000亿,2022年合理市值约2400-2800亿,当前市值2900亿,透支不算多,还没有考虑到新冠疫苗前景。另一家自研疫苗龙头,按同样方式估算2021年合理市值不超过600亿,2022年不超过800亿,当前市值1000亿。所以,市场也很明白,前一家龙头近期走势强劲,后一家就弱很多,但是再跌一些也差不多就接近合理市值范围,考虑到新冠疫苗前景,还有一点市值空间,就是性价比不行了。
3.某新能源车中游龙头,我估算下来2020年合理市值不应超过3000亿,2021年不应超过4000亿,2022年不应超过5000-6000亿。当前市值8000多亿,大家觉得透支了多少年呢。我2020年4-5月份大约在4000多亿左右市值介入这只票,当时觉得透支的不算多,还在合理范围,可以赚赚情绪钱,到了11月底,市值已经看不懂就走了,没吃到12月和1月最疯狂的一波,那完全看不懂的。
4.上面说的一切估算,都是建立在当前流动性情况下市场给予的最高估值范围,增长预期都已经拉满,但凡流动性有点风吹草动、增长不及预期,上述估值都要推翻。
5.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思路,按照我前面说的,放下偏见,在中证500和中证1000里面找一找,是不是可以发现很多黄金呢?反正现在显卡也买不着,周末不如多花点时间研究研究。
6.市值空间只是降低你亏钱概率,但能不能赚钱,赚多少钱,还要考虑题材板块,市场情绪,技术图形等多重因素。如果多重因素共振,赢钱概率就非常大了 。遇到这种票,就要敢于重仓买入。
第二次补充:有两个同学私信在问我关于选股、买点和卖点的问题,其实论坛高手非常多,这些轮不到我来回答,而我这些东西都是大路货,没有什么独门秘籍,就是个人交了多年学费的总结。主要是多年习惯于接受大家无私的分享,我觉得应该也做一点反馈和感谢,干脆一并写在主楼,仅供参考。
1.关于选股。前面补充内容其实就是选股,我的原则第一个是市值空间小于50%不看,最好100%-200%左右,看上去空间太大了反而可能有不为人知的地雷。第二个是成长性不一定要很高,个位数也行,因为哪怕是成熟行业,优秀企业也可以吞食对手的份额来壮大。但不能是萎缩的行业,比如医保集采后的耗材,总市场空间大幅减少,未来不确定性很大。第三个是销售收到现金/营业收入不能低于80%,通俗一点说,如果卖了很多东西收不到钱,要么说明公司地位低被上下游占款,财务成本会侵蚀利润;要么面临无法收到应收的潜在风险,在当前信用环境下,有暴雷风险。第四个可以参考一下北上的买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进出等等。第五点,我一般会看一下上市以来募资情况,我特别不喜欢那种不停增发、募资的企业,也就是不停圈钱又看不到大幅增长的。比如某面板龙头我就很不喜欢,某芯片龙头未来若干年应该也属于这一阶段。
2.关于买点。前面选好的股,我个人一般习惯于一次性买入,月线、周线只要不太高就行,能够靠近20周线就会买入,实在不行日线在20日线也可以。当然,最理想的就是均线密集走平时买入,胜率最高。因为总有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于你在布局,不会让你有最低点买入的机会。一般选3-5只票,平均买入就行了。
3.关于卖点。我的习惯是这样,比如2021年今年,市值跑到2021年我估算的合理市值后卖掉三分之一,跑到2022年卖掉三分之一,最后三分之一赚情绪的钱,一旦技术面跌破趋势,比如20周线,就可以考虑清仓。
4.关于盈亏。我给大家算一笔账,假如你有100万入市,按照上面原则买了5只票,每只20万。
第一,新手把握不好,5支票中3支票继续下跌亏损10%(设定10%止损,可能会看错),亏损了20万*3*10%=6万元。有两只票实现了预期,因为分批卖出,取50%收益,盈利为20万*2*50%=20万。合计100万本金,盈利14万,14%收益。
第二,中期交易技巧有提高,5支票有2支票收益达到70%。那就是100万-亏损6万+盈利28万=124万,24%收益。
第三,后期胜率和交易技巧都提高了,理想状态下5支票成功3只,收益70%,100万-亏损4万+盈利42万=138万,38%收益。
上面计算非常粗略,实际情况差异会比较大,但我想表达的是,这样做你的收益就比较稳健,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账户大幅波动。我想哪怕20%年化收益,大多数人也还是能够满意的。
5.题外话:如果大家买入一只你看好的、空间也比较大的股票,但长期没有得到认可,甚至不断被市场伤害,请放平心态,保持理性。就像王家卫的叶问里说的,人有春、夏、秋、冬,股票也是一样,当处于冬天、黑夜漫漫时,请看到光明和希望。正如我开头引用的句子那样。
第三次补充:有好几个同学下来在问市值问题,就最后唠叨几句吧:
1.我大致把公司分成以下几个档次:S+:确定性高成长龙头 S:确定性成长龙头 A+:确定性龙头 A:成长股 B+:周期股 B:其他大小行业龙头。通过日常跟踪复盘,对上面几个档次公司当前市场给什么样市值系数有个大概的锚定,根据行业前景不同相应增减。
2.研究目标公司的基本面、财务指标,根据上面档次对号入座。
3.根据掌握的一些情况,凭经验适当增减锚定系数。
4.敲计算器,大概匡算目标市值空间的范围。
5.对照当前市值,考虑是否纳入选择标的。
6.后面买卖的交给技术分析、市场情绪分析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