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H
2022-05-28T14:43:33+00:00
最近零百加速能力又成为了个小热点。似乎在主流评价体系内,零百加速是一辆车性能的重要体现方式。
不否认零百加速能力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辆车在特定环境下的一部分性能水平,但权重真的有那么高么?
对于有潜在的下赛道需求的全部超跑、部分性能车以及极少部分主打家用却因为素质出色价格低廉而衍生出设计预期之外的下赛道需求的家用车来说,可能追求尽可能快的零百加速成绩会有比较大的意义。但就我观察,似乎绝大多数主打家用也是占民用车销量主力的家用车,都是10秒左右的成绩且够用了。
之前了解到,一般轿车在以120的速度巡航时,只用得到三十几匹马力,而主流家用车 哪怕加速能力10秒以上的车型也普遍有100匹以上的轮上马力,在法规允许的最高速度下还能有60%以上的动力冗余。
这是否能说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必要刻意追求更高的马力数以及带来的更快的加速能力。引申一下就是,更好的加速成绩必然代表着动力系统造价的提升挤占了其他组件的成本,而对于某个价位的某种车型,多少秒的加速能力就够了。
就我个人感受,能接触到的所有车的起步阶段与60以内的中低速区间内,加速能力都是足够用的(只要油门踩得够深),加速能力对驾驶感受与安全性的影响最大的区间在60——130(主要是日常加速变线与高速超车)。
对于当下流行的增压发动机来说,将整套系统调整成起压转速低、扭矩平台期提前、涡轮迟滞小以换取更好的低转速动力输出能力以及低负荷区间燃油经济性已经是很常见的做法了。那么这套做法会不会在事实上实现了提升低速区间的加速能力但牺牲了日常中更为重要的中高速区间加速能力的结果呢?
也就是说会不会有一辆车,百公里加速很快,但中高速状态下再提速超车能力并不一定好于其他百公里加速成绩更差的车?
再引申出来的问题就是,相比于零百加速,类似60-120的加速成绩是否会更具有现实意义一些?
另外有些无限制速比cvt的车,无级变速且能让发动机时刻保持最高功率转速输出,理论上动力总成的输出效率是优于其他有级变速系统的,但不少人认为cvt的车加速不行。是否是因为cvt的车加速时的加速度曲线过于平滑,缺少了有级变速系统换挡时的“顿挫感”导致的?
对于类似cvt这种实际加速数据不错,但体感上过于平顺以至于体感加速能力并不强的车,又该如何评价呢?
并未针对任何品牌任何车款,纯理性探讨,请勿引战。
说的不一定对,欢迎探讨指正。
————————————————————————————————————————
补充:没有为任何品牌开脱的意思。你可以跑得慢,但不能造假。跑得慢可能是水平不行,但造假是纯坏。
————————————————————————————————————————
补充:回帖中一些不错的观点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5995320&opt=128[/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5993487&opt=128[/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5999032&opt=128[/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6006729&opt=128[/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6009199&opt=128[/url]
————————————————————————————————————————
目前大家的一些观点:
零百10秒基本是可接受的极限了
对动力性比较敏感的话 标准可收至8秒内
6-7秒可以算是加速比较优秀的家用车了
目前主流的小排量涡轮机的确更倾向于优化前段而不是提升后段
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调教也非常重要 一套匹配度低调教稀烂的变速箱能轻松毁掉一台性能不错的发动机 极大的破坏驾驶感受
相比起步加速 中高速的再加速能力更为重要
再提速时变速箱的判断-响应速度也很重要
相比理想环境测试零百加速 实际驾驶时中高速的再加速能力对动力总成的要求更严苛
零百比其他车快很多的车 不见得再加速能力也能快很多 甚至可能出现再加速倒挂的情况
有的车将档位切换至运动模式能明显改善加速能力及响应时间
————————————————————————————————————————
目前大家达成的共识:
造假可耻
不否认零百加速能力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辆车在特定环境下的一部分性能水平,但权重真的有那么高么?
对于有潜在的下赛道需求的全部超跑、部分性能车以及极少部分主打家用却因为素质出色价格低廉而衍生出设计预期之外的下赛道需求的家用车来说,可能追求尽可能快的零百加速成绩会有比较大的意义。但就我观察,似乎绝大多数主打家用也是占民用车销量主力的家用车,都是10秒左右的成绩且够用了。
之前了解到,一般轿车在以120的速度巡航时,只用得到三十几匹马力,而主流家用车 哪怕加速能力10秒以上的车型也普遍有100匹以上的轮上马力,在法规允许的最高速度下还能有60%以上的动力冗余。
这是否能说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必要刻意追求更高的马力数以及带来的更快的加速能力。引申一下就是,更好的加速成绩必然代表着动力系统造价的提升挤占了其他组件的成本,而对于某个价位的某种车型,多少秒的加速能力就够了。
就我个人感受,能接触到的所有车的起步阶段与60以内的中低速区间内,加速能力都是足够用的(只要油门踩得够深),加速能力对驾驶感受与安全性的影响最大的区间在60——130(主要是日常加速变线与高速超车)。
对于当下流行的增压发动机来说,将整套系统调整成起压转速低、扭矩平台期提前、涡轮迟滞小以换取更好的低转速动力输出能力以及低负荷区间燃油经济性已经是很常见的做法了。那么这套做法会不会在事实上实现了提升低速区间的加速能力但牺牲了日常中更为重要的中高速区间加速能力的结果呢?
也就是说会不会有一辆车,百公里加速很快,但中高速状态下再提速超车能力并不一定好于其他百公里加速成绩更差的车?
再引申出来的问题就是,相比于零百加速,类似60-120的加速成绩是否会更具有现实意义一些?
另外有些无限制速比cvt的车,无级变速且能让发动机时刻保持最高功率转速输出,理论上动力总成的输出效率是优于其他有级变速系统的,但不少人认为cvt的车加速不行。是否是因为cvt的车加速时的加速度曲线过于平滑,缺少了有级变速系统换挡时的“顿挫感”导致的?
对于类似cvt这种实际加速数据不错,但体感上过于平顺以至于体感加速能力并不强的车,又该如何评价呢?
并未针对任何品牌任何车款,纯理性探讨,请勿引战。
说的不一定对,欢迎探讨指正。
————————————————————————————————————————
补充:没有为任何品牌开脱的意思。你可以跑得慢,但不能造假。跑得慢可能是水平不行,但造假是纯坏。
————————————————————————————————————————
补充:回帖中一些不错的观点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5995320&opt=128[/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5993487&opt=128[/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5999032&opt=128[/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6006729&opt=128[/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pid=616009199&opt=128[/url]
————————————————————————————————————————
目前大家的一些观点:
零百10秒基本是可接受的极限了
对动力性比较敏感的话 标准可收至8秒内
6-7秒可以算是加速比较优秀的家用车了
目前主流的小排量涡轮机的确更倾向于优化前段而不是提升后段
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调教也非常重要 一套匹配度低调教稀烂的变速箱能轻松毁掉一台性能不错的发动机 极大的破坏驾驶感受
相比起步加速 中高速的再加速能力更为重要
再提速时变速箱的判断-响应速度也很重要
相比理想环境测试零百加速 实际驾驶时中高速的再加速能力对动力总成的要求更严苛
零百比其他车快很多的车 不见得再加速能力也能快很多 甚至可能出现再加速倒挂的情况
有的车将档位切换至运动模式能明显改善加速能力及响应时间
————————————————————————————————————————
目前大家达成的共识:
造假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