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elerate
2020-11-24T19:31:21+00:00
看到有一个关于西幻文的人名的帖子,正好因为《神奇物品在哪里》的接下来几篇原创角色比较多,最近也在搞人物设定工作,所以感觉想顺便聊一下我对西方背景小说里人物起名的态度[s:ac:愁]
以《诡秘之主》为例,其实我对闺蜜最大的一点遗憾就是人物起名有时显得随便了一点,和精细的世界设定比起来有些落差
仔细分的话,责任主要有两方面:
1. 乌贼本身不太了解英语或者其他欧洲语言,所以在起名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一些问题
比如,赫密斯和赫尔墨斯其实是同一个名字,因此有很多英文版读者疑惑为什么要冒着引起赫密斯注意的风险起名梅林·赫尔墨斯[s:ac:怕]
2. 很多角色的名字来自龙套楼,而书友的起名水准整体是不太高的,还会有很多烂梗混在其中
其中也有比较成功的如佛尔思·沃尔,这个pun在英文版读者里反响就很不错,很多人都吐槽这是作者化身
比较糟糕的就比如兰尔乌斯,这是一个典型的日式奇幻名字,特点是没有对应的外文原名,以及不明所以随机插入的“尔”和“斯”(这一点主要和假名的发音有关[s:ac:擦汗]),而中文名也并没有非常容易记忆[s:ac:擦汗]
为什么有的名字好,有的名字不好?要讲清楚这个就要先了解网文对于西方人名的主流处理方式
一般来讲,中文小说里的西式角色的命名有两个方向:
1. 易于记忆,这方面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盘龙》,主角名为林雷,英文版中为Linley
这类名字的特点就是短,并且有类似中文名的结构,例如鲁宾、戴维、罗森等等,在早期作品里经常出现,应该是受到最初一批港台作者的影响(想想“毕贤”[s:ac:汗])
2. 利用名字的固有印象,这一点在后期的作品中越来越常见
很多比较常见的英文名在游戏、小说等流行文化产品的不断迭代中形成了一系列固有的属性,比如爱丽丝是活泼的小女孩,温蒂是温柔的大姐姐,凯瑟琳有点色,等等
利用好这些带有固有印象的名字,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物的塑造,因为读者在看到这个名字的瞬间就已经产生了某种期望,接下来只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强化就好——印象里乌贼也谈过相关的内容,可惜暂时找不到原文了
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两种出发点进行的人名设计都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浮浅”感,这也是网文这个载体很难避免的[s:ac:委屈]
而对于《诡秘之主》这种质量的小说,我个人还是会产生一些更高的期望,因为人物的姓名其实是带有很多文化信息的,因此对人名的设计也是一个特殊的讲故事的角度
比如一个普通的鲁恩村民,他的名字如果来自爱尔兰文化,就显得比较舒服,相反,如果有非常明显的西班牙语特征,那就会很奇怪
类似地,因蒂斯贵族的名字中应该有很多法语特色,比如因蒂斯大使,“让·马丹”
明显有德意志疯狂科学家气息的角色被命名为“冯·赫尔莫修因”,即“从赫尔莫修因而来”
弗萨克人名就会有某些北欧/俄罗斯特色,比如“乌特拉夫斯基”,“ski”就是典型的北欧/俄罗斯词缀
这些细节在有相关文化背景的读者看来是很加分的[s:ac:闪光]
再以我正在准备的人物设定为例,《神奇物品在哪里》中有一篇将围绕一件名为“人鱼之歌”的物品展开,其中的人鱼角色最后被命名为“西格丽德(Sigrid)”,主要就在于考虑到了这件物品的地理位置在苏尼亚岛方向,因此选用了具有浓厚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女名,希望能传递出一种海洋性的、女武神一般的胜利形象[s:ac:愁]
比如另一个以廷根市为背景的短篇中,出现了梅高欧丝的几位女性朋友,分别名为奥利维娅(Olivia)、黛安(Diane)、金伯莉(Kimberlee)、康妮(Connie)和伊蒂丝(Edith),都是具备一定流行性,但又不带有太强文化背景的名字,和她们偏乡村的阶层背景比较相称[s:ac:羞]
当然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部分年轻人名字的地域性已经减弱了很多(毕竟最流行新生儿名成了“默罕默德”),但在以偏近代或古代欧洲为背景的幻想小说里,我还是更希望能看到一些带有相应文化特征的人名[s:ac:愁]
以《诡秘之主》为例,其实我对闺蜜最大的一点遗憾就是人物起名有时显得随便了一点,和精细的世界设定比起来有些落差
仔细分的话,责任主要有两方面:
1. 乌贼本身不太了解英语或者其他欧洲语言,所以在起名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一些问题
比如,赫密斯和赫尔墨斯其实是同一个名字,因此有很多英文版读者疑惑为什么要冒着引起赫密斯注意的风险起名梅林·赫尔墨斯[s:ac:怕]
2. 很多角色的名字来自龙套楼,而书友的起名水准整体是不太高的,还会有很多烂梗混在其中
其中也有比较成功的如佛尔思·沃尔,这个pun在英文版读者里反响就很不错,很多人都吐槽这是作者化身
比较糟糕的就比如兰尔乌斯,这是一个典型的日式奇幻名字,特点是没有对应的外文原名,以及不明所以随机插入的“尔”和“斯”(这一点主要和假名的发音有关[s:ac:擦汗]),而中文名也并没有非常容易记忆[s:ac:擦汗]
为什么有的名字好,有的名字不好?要讲清楚这个就要先了解网文对于西方人名的主流处理方式
一般来讲,中文小说里的西式角色的命名有两个方向:
1. 易于记忆,这方面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盘龙》,主角名为林雷,英文版中为Linley
这类名字的特点就是短,并且有类似中文名的结构,例如鲁宾、戴维、罗森等等,在早期作品里经常出现,应该是受到最初一批港台作者的影响(想想“毕贤”[s:ac:汗])
2. 利用名字的固有印象,这一点在后期的作品中越来越常见
很多比较常见的英文名在游戏、小说等流行文化产品的不断迭代中形成了一系列固有的属性,比如爱丽丝是活泼的小女孩,温蒂是温柔的大姐姐,凯瑟琳有点色,等等
利用好这些带有固有印象的名字,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物的塑造,因为读者在看到这个名字的瞬间就已经产生了某种期望,接下来只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强化就好——印象里乌贼也谈过相关的内容,可惜暂时找不到原文了
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两种出发点进行的人名设计都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浮浅”感,这也是网文这个载体很难避免的[s:ac:委屈]
而对于《诡秘之主》这种质量的小说,我个人还是会产生一些更高的期望,因为人物的姓名其实是带有很多文化信息的,因此对人名的设计也是一个特殊的讲故事的角度
比如一个普通的鲁恩村民,他的名字如果来自爱尔兰文化,就显得比较舒服,相反,如果有非常明显的西班牙语特征,那就会很奇怪
类似地,因蒂斯贵族的名字中应该有很多法语特色,比如因蒂斯大使,“让·马丹”
明显有德意志疯狂科学家气息的角色被命名为“冯·赫尔莫修因”,即“从赫尔莫修因而来”
弗萨克人名就会有某些北欧/俄罗斯特色,比如“乌特拉夫斯基”,“ski”就是典型的北欧/俄罗斯词缀
这些细节在有相关文化背景的读者看来是很加分的[s:ac:闪光]
再以我正在准备的人物设定为例,《神奇物品在哪里》中有一篇将围绕一件名为“人鱼之歌”的物品展开,其中的人鱼角色最后被命名为“西格丽德(Sigrid)”,主要就在于考虑到了这件物品的地理位置在苏尼亚岛方向,因此选用了具有浓厚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女名,希望能传递出一种海洋性的、女武神一般的胜利形象[s:ac:愁]
比如另一个以廷根市为背景的短篇中,出现了梅高欧丝的几位女性朋友,分别名为奥利维娅(Olivia)、黛安(Diane)、金伯莉(Kimberlee)、康妮(Connie)和伊蒂丝(Edith),都是具备一定流行性,但又不带有太强文化背景的名字,和她们偏乡村的阶层背景比较相称[s:ac:羞]
当然事实上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部分年轻人名字的地域性已经减弱了很多(毕竟最流行新生儿名成了“默罕默德”),但在以偏近代或古代欧洲为背景的幻想小说里,我还是更希望能看到一些带有相应文化特征的人名[s:ac:愁]